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必须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引领学生步入写作的快乐殿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现在学生的生活较丰富,但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理解、享受,缺乏一种情感的体验。经过多年的尝试,本人认为指导学生写好随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如何通过随笔引领学生步入写作的快乐殿堂呢?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写好随笔奠定基础
1.观察生活,汲取营养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到世界和社会,小到学校和家庭,天天会有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发生。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2.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在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引导学生解读莫泊桑在学习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开始时也觉得没东西可写,这与学生产生了共鸣。这时,我择机地插入相关的故事: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工。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有所感悟,对莫泊桑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也学到了他是怎样迈出这艰难又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 多角度运用二维坐标法,为写好随笔丰富题材
1.二维观察,培养感悟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对观察有一种定势,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范围相对狭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感知的习惯。
2.方法指导,丰富题材
怎样才能拓宽他们的观察范围?在学习《莫泊桑拜师》第二部分时,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进行观察时,举了观察马车的例子,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于是我引导学生画出一个二维坐标,在横轴上标出不同的马车以及马车上的人;在纵轴上标出不同的环境,然后画出它们的交点,这时学生发现了,每一个交点上就是一个描述的内容,那么多交点学生认为有很多的内容可以描述。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坐标法描述学校放学时的场面,结果连平时觉得无话可说的学生也找到了许多的描述内容。通过运用二维坐标法让学生观察生活,收集材料,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
三 贵在坚持、习惯成自然,为写好随笔推波助澜
1.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学生的观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后,必须让他们留下观察的痕迹,我就相机引导他们每天坚持写随笔。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事或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就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
见闻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一学生对校园作了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在随笔里,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也有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同时也体会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随笔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加深师生的感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近一年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2.生活体验,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回忆,把每天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我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忆”的事情又多又有意义。比赛时,我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大受启发,争相发言。学生们回忆一天内发生的点点滴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之间„„学生们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为“随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做读书笔记,让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燃起学生的思想火花,并通过写随笔引领学生步入写作的快乐殿堂。
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必须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引领学生步入写作的快乐殿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现在学生的生活较丰富,但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理解、享受,缺乏一种情感的体验。经过多年的尝试,本人认为指导学生写好随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如何通过随笔引领学生步入写作的快乐殿堂呢?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写好随笔奠定基础
1.观察生活,汲取营养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到世界和社会,小到学校和家庭,天天会有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发生。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2.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在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引导学生解读莫泊桑在学习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开始时也觉得没东西可写,这与学生产生了共鸣。这时,我择机地插入相关的故事: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工。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有所感悟,对莫泊桑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也学到了他是怎样迈出这艰难又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 多角度运用二维坐标法,为写好随笔丰富题材
1.二维观察,培养感悟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对观察有一种定势,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范围相对狭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感知的习惯。
2.方法指导,丰富题材
怎样才能拓宽他们的观察范围?在学习《莫泊桑拜师》第二部分时,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进行观察时,举了观察马车的例子,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于是我引导学生画出一个二维坐标,在横轴上标出不同的马车以及马车上的人;在纵轴上标出不同的环境,然后画出它们的交点,这时学生发现了,每一个交点上就是一个描述的内容,那么多交点学生认为有很多的内容可以描述。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坐标法描述学校放学时的场面,结果连平时觉得无话可说的学生也找到了许多的描述内容。通过运用二维坐标法让学生观察生活,收集材料,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
三 贵在坚持、习惯成自然,为写好随笔推波助澜
1.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学生的观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后,必须让他们留下观察的痕迹,我就相机引导他们每天坚持写随笔。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事或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就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
见闻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一学生对校园作了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在随笔里,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也有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同时也体会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随笔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加深师生的感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近一年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2.生活体验,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回忆,把每天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我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忆”的事情又多又有意义。比赛时,我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大受启发,争相发言。学生们回忆一天内发生的点点滴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之间„„学生们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为“随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做读书笔记,让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燃起学生的思想火花,并通过写随笔引领学生步入写作的快乐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