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我是坏孩子作文4700字

初一作文

个案:别说我是坏孩子

乐乐今年读初二。在老师眼里,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几乎每堂课都和周围的同学说话,要么就是做小动作,在座位上来回乱转。老师觉得乐乐不光自己不学习,还影响了其他同学,就让他坐到教室的最后面。可是乐乐仍然恶习不改,有一次老师忍无可忍让妈妈把儿子带回了家。 主持人:乐乐你在学校里边是什么情况,能跟我们说一下吗?

乐乐:上课待会儿就想跟同学说话。大概10分钟、20分钟之内还能集中精力听课,但是之后我就去跟同学说话。

主持人:为什么一定要讲呢?有什么特别要讲的话吗?

乐乐:没有。我们只是说看了什么电视,玩了什么之类的。

主持人:这个情况严重到了老师要把这个事儿当成一个问题。

妈妈:老师说他自控力差,有点多动症,说让我带他去看看。但是我带他去太原儿童医院检查了脑电图,听觉、视觉、持久性测验,都没有问题。

主持人:各项指标都没问题,那你觉得他是什么原因呢?

妈妈:我就是说不太清楚。他平时在学校里我也看不到,我就专门请假到窗户后面看了一下。上数学课他就支着脑袋,好像没精打采的,特别没有精神。到第二节上英语课,他在那玩橡皮。回到家他就是转游,写作业写不了一会儿又要出来喝水,一会儿累了,反正老找一些客观理由。 主持人:他多长时间出来一次?

妈妈:10分、20分钟,有时候长一点,有时候就更短一点。反正你要是不在里头看着他,就回听见屋里一会儿凳子响,一会儿摔东西,反正老有动静,有声响。如果你要是听不见动静了,进去看,他就有可能爬在桌上睡着了。

主持人:你觉得这个孩子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样是吗?

妈妈:我就觉得比别的孩子过分。

妈妈和老师都觉得乐乐自控能力差,去医院检查又一切正常。医生说不是多动症,妈妈观察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原因。那乐乐的问题到底在哪儿呢?录制现场,心理学专家发现了一个大家都没有在意的细节。

李子勋:我要问妈妈,刚才乐乐不停地弄鼻子还有抽气的声音,在家里也是吗?

妈妈:是,有一阵子了。

主持人:乐乐你这个鼻子是怎么了?

乐乐:不知道,有一次得病了好像是打了一针,后来不想打针就这样了。

李子勋:几岁的时候?

妈妈:上初一的时候。他有一次感冒了打了两针,他嫌疼就没打了,就落下这毛病。后来又看了医生,也没看出啥毛病。鼻子也专门给他照了片子,医生说没啥,就是慢性的没有办法治。 李子勋:那么当乐乐两年前没有这个鼻子抽吸声音的时候,他会发出别的声音吗?

妈妈:他不会发出声音,那时候老挤眼睛。

李子勋:挤眼睛,而且他还有一个经典的声音,就是抽气声。

主持人:这能说明什么吗?

李子勋:从现象来看,乐乐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毛病。这不是多动症,而是一种跟多动症有点类似的,是一种抽动障碍。多动症到14岁就自然消失了,人就正常了,而抽动却是可以终身陪着他。 妈妈:他是从那次得病以后好象就有这个毛病了,以前没有。

李子勋:这个疾病慢慢发展的。过去可能是很细微,比如说挤眼睛,或者是弄点小动作,你不容易觉察。

老师曾经怀疑乐乐是多动症,但是妈妈带乐乐到医院检查,确诊并不是多动症。演播现场,心理学专家初步诊断乐乐是抽动症,原因是乐乐在谈话中会不停地抽鼻子。专家的说法让妈妈很意外,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乐乐是得了抽动症。她告诉我们抽鼻子的习惯,是两年前乐乐患感冒后留下的毛病,她并不觉得这和乐乐自控能力差有什么关系。那乐乐到底是不是抽动症呢?现场,专家又给乐乐做了一个测试。

李子勋:兴趣很重要,如果这个孩子,高度关注什么的时候,他的这些症状会减少。 主持人:乐乐你自己觉得对哪些方面特别有兴趣,而且做得很好?

乐乐:没有,我没感觉到。

李子勋:那你一般会把时间花在哪呢?

乐乐:有时候在桌子上胡摆弄摆弄。前面有啥摆弄啥。

主持人:我们现在给你一个小玩具,让你摆弄摆弄。现在已经是摆好一半了,剩下的这些呢?你要把它严丝合缝地全部放到这些小孔里头。

李子勋:我们来给你算时间。开始吧,摆完了你就告诉我们。

(乐乐开始在演播室摆放弹珠)

李子勋:将近6分钟,5分半,乐乐摆完了。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李老师你看到他有什么特点吗?

李子勋:我们观察到,在整个专注的过程中,他基本上没有抽鼻子,而且他也很认真,没有多动,屁股也没有扭。这种抽动症,实际上也是有指向的。当我们关注他,跟他说话的时候,他反倒静下来。如果我们都不理他,就我们三个人说话,他在旁边就动得很厉害。

主持人:乐乐你觉得在你做事情的时候,妈妈管你时更专注一些,还是妈妈不管你,你更专注一些?

乐乐:我妈管我的时候更专注一些。

主持人:那像乐乐这种情况,就基本上可以肯定他是有抽动障碍?

李子勋:从临床上来讲,可以肯定,他是符合这些诊断的。不过也没关系,有这些现象,你儿子仍然会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学习好的、一个有道德、善良的孩子。你要这样坚信才行。 李子勋:我们会继续帮助你。乐乐看到妈妈哭吗?

听到心理学专家的诊断,乐乐妈妈非常难过。于是我们暂时停止了录像。心理学专家告诉乐乐妈妈,得了抽动症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地引导,乐乐仍然可以健康成长,甚至比其他孩子更优秀。30分钟后,乐乐妈妈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重新回到了演播室。

主持人:李老师你看,乐乐已经13岁了,他的妈妈还不了解,他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一般的家长怎么能够发现自己的孩子只是调皮一点还是抽动障碍?

李子勋:多动和抽动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疾病,对孩子的发育来说都是常见病。别多动的孩子,一般四五岁开始越来越明显,到了10岁就慢慢减弱了,到了14岁就消失了。一般多动的孩子都不需要治疗。但是抽动的特点跟多动的不一样,它不会自愈,他往往在14岁会变得明显。例如乐乐,尽管他挤眼睛不是问题,但是到了13岁,14岁,慢慢就会越来越明显,就好像很特别,跟别的孩子合不拢了。但是抽动在小时候和多动是没法区别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带不带声音。多动的孩子发音是正常的,抽动的孩子会发出爆破音,说话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好像失控。老师有时候在板书的时候,一般的孩子会悄悄地说话。但是乐乐有些时候会突然有爆破,有点控制不住,有点大声,老师一下就听见了。

主持人:是吗,乐乐?

乐乐:是的。

李子勋:抽动和多动的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防御,他不知道做假。真正淘气的孩子会装,他不会让老师知道。而抽动症的孩子很单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老实,一问就承认了。你看乐乐,一看就知道他特别温暖,爱笑,而且眼睛也特别的无邪,但是他会把老师气得要死。 主持人:因为老师用正常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

李子勋:对,我们这个社会,不管学校还是家长,要对这样的孩子多关注。如果你们都把他当作一个坏孩子、一个淘气的不守规矩的孩子,这样就真正地打压他们了,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妈妈:老师说他就是坐不住,不是扒着就是玩东西,再不就是跟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影响别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也耽误了。老师是这个意思,你带孩子去看看,省得耽误了孩子。 李子勋:那么学校也有这个义务,要为乐乐去作一些调整。比如说:学校怎么让乐乐不再因为他的小动作而受到批评,而让乐乐能够在一个更加接纳的,没有歧视的,更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这就是老师和学校以及社会的责任。

主持人:现在乐乐已经是这样的了,妈妈也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在家里有这种孩子的情况下,应该怎样避免碰到的麻烦,让他发展得更顺利一些?

李子勋:第一:首先你要接受他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健康的孩子,不要把他多余的动作看成是麻烦,而要把他看成是附加在一个好孩子身上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我看他每次弄出声音的时候,妈妈总是很嫌他的样子,看他一眼。

李子勋:这个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这个好不好呢?

李子勋:这不好,妈妈要通过爱心来认为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尤其是爸爸妈妈不要小看他,不要歧视他,不要故意忽视他的症状,要喜欢他。就是他弄鼻子也好,挤眼睛也好,只当没看见。而故意去表扬他、关注他正常的一方面,把他正常的一面夸大。我们乐乐今天特乖,一直坐在那怎么怎么样。

主持人:那就是说关注他正常的部分,而当他出现一些异常行为的时候,反而就要弱化他。 李子勋:对。第二,就是说乐乐这种孩子,你看得出来,他是偏幼稚的,他是自我中心的。他不容易觉察到老师的愤怒,也不容易觉察到妈妈。妈妈打他,老师批判他,他一会儿就忘了,因为他不能够体谅到妈妈的痛苦和老师的痛苦。

主持人:老师要是批评你,多长时间就忘了?

乐乐:过一会儿就想不起来了,差不多过10分、20分就不想它了,就干自己的事了。 主持人:妈妈要是批评你,打你能维持多长时间?

乐乐:半个小时。

李子勋:那有一点, 我们可以训练乐乐,就是去感知别人,感知别人就叫猜游戏, 猜你心里怎么想。比如说你可以拿一套扑克牌,母亲任意拿出三张牌摆在这给乐乐看,让他猜妈妈会喜欢哪张牌。妈妈把喜欢的牌留下来。

李子勋:妈妈把喜欢的牌留下,放在这。乐乐,你猜妈妈留下的是哪一张?

乐乐:方片五。

主持人:很奇怪啊。真猜到了。

李子勋:就这样训练他。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猜测对方。跟乐乐做这个游戏,主要是让乐乐对你的内心进行猜测。乐乐猜妈妈的这个牌猜得很准,而且胜率达到了三分之二。以后妈妈就说:乐乐你猜妈妈现在怎么样?妈妈高兴吗?乐乐说妈妈不高兴,那么你说妈妈为什么不高兴? 主持人:妈妈理解了这个游戏的作用吗?

妈妈:就是让他懂得他做的事别人喜欢不喜欢。

李子勋:让他在预知别人的感受。乐乐现在看着妈妈,你认为妈妈现在高兴吗?

乐乐:不高兴。

李子勋:为什么?

乐乐:因为把我从学校领回家,还要来这儿,她肯定不高兴。

李子勋:那领回家为什么就不高兴呢?能告诉我吗?乐乐?

乐乐:人家都好好上学,就我一个人被领回家,她当然不高兴了。

李子勋:那为什么一定会被领回来呢?

乐乐:捣乱,上学说话。

李子勋:但是你捣乱是很多天以前的事,为什么现在妈妈还不高兴呢?仔细看看妈妈,看着妈妈的眼睛,猜猜妈妈会有别的情绪吗?

乐乐:有可能,不知道。

李子勋:现在妈妈听说你是一个麻烦,妈妈着急了,心里不开心了,感觉到了吗?

乐乐:没有。

主持人:在乐乐猜了之后,妈妈是不是就要告诉他,我现在为什么不开心?

李子勋:当然了。妈妈现在就要告诉他,你现在是不是突然感觉到怎么了,心里不开心。 妈妈:我没有不开心。

李子勋:那乐乐你可以反问妈妈,我就是看到你什么什么,我就觉得你不开心。

乐乐:她一直都憋着嘴,啥也不说也不笑。

李子勋:在家里她这样就表示不开心吗?

乐乐:嗯。

李子勋:这就是训练他细微的观察。

主持人:其实这是帮助他建立一些规则,让他能预知。

李子勋:其实对乐乐这样的孩子最好是要通过运动去解决,多动的孩子其实我们不鼓励他运动,而要让他静下来,训练他静。但是对乐乐这样一个抽动的孩子,他精力过剩,就是要训练他去打球。尤其是要去做那种冲撞的运动。足球、篮球就是有身体碰撞的。因为他在这里面,能够发挥他的长处,他的劲儿比较大。

主持人:乐乐你喜欢这些游戏吗?

乐乐:以前喜欢踢足球。

李子勋:踢足球也不错,他有一种爆发力,要鼓励他多活动。比如回到家里面,你就别让他停,就让他跑步、去玩,然后他坐下来就容易了。

主持人:我们对乐乐进行这样的分析,你不要当成是家里面突然发生的灾难。妈妈从心理上要接受这一点,然后才能对乐乐去作进一步的引导,他需要你的引导。

李子勋: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妈妈的心态和你丈夫的心态要先摆过来。你要理直气壮地认为:我的儿子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尽管他有这些特征,但是医学上并没有说这种孩子就是坏孩子。你们一定要告诉老师:心理医生说的,我的儿子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尽管他有这样一些行为,这是他的特征,学校必须接受他。(问妈妈)现在你可以抱抱乐乐吗?当着我们,让乐乐感觉到妈妈是爱他的。乐乐你也拥抱一下妈妈,对。教导乐乐有一种正常孩子的反应和回应。

个案:别说我是坏孩子

乐乐今年读初二。在老师眼里,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几乎每堂课都和周围的同学说话,要么就是做小动作,在座位上来回乱转。老师觉得乐乐不光自己不学习,还影响了其他同学,就让他坐到教室的最后面。可是乐乐仍然恶习不改,有一次老师忍无可忍让妈妈把儿子带回了家。 主持人:乐乐你在学校里边是什么情况,能跟我们说一下吗?

乐乐:上课待会儿就想跟同学说话。大概10分钟、20分钟之内还能集中精力听课,但是之后我就去跟同学说话。

主持人:为什么一定要讲呢?有什么特别要讲的话吗?

乐乐:没有。我们只是说看了什么电视,玩了什么之类的。

主持人:这个情况严重到了老师要把这个事儿当成一个问题。

妈妈:老师说他自控力差,有点多动症,说让我带他去看看。但是我带他去太原儿童医院检查了脑电图,听觉、视觉、持久性测验,都没有问题。

主持人:各项指标都没问题,那你觉得他是什么原因呢?

妈妈:我就是说不太清楚。他平时在学校里我也看不到,我就专门请假到窗户后面看了一下。上数学课他就支着脑袋,好像没精打采的,特别没有精神。到第二节上英语课,他在那玩橡皮。回到家他就是转游,写作业写不了一会儿又要出来喝水,一会儿累了,反正老找一些客观理由。 主持人:他多长时间出来一次?

妈妈:10分、20分钟,有时候长一点,有时候就更短一点。反正你要是不在里头看着他,就回听见屋里一会儿凳子响,一会儿摔东西,反正老有动静,有声响。如果你要是听不见动静了,进去看,他就有可能爬在桌上睡着了。

主持人:你觉得这个孩子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样是吗?

妈妈:我就觉得比别的孩子过分。

妈妈和老师都觉得乐乐自控能力差,去医院检查又一切正常。医生说不是多动症,妈妈观察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原因。那乐乐的问题到底在哪儿呢?录制现场,心理学专家发现了一个大家都没有在意的细节。

李子勋:我要问妈妈,刚才乐乐不停地弄鼻子还有抽气的声音,在家里也是吗?

妈妈:是,有一阵子了。

主持人:乐乐你这个鼻子是怎么了?

乐乐:不知道,有一次得病了好像是打了一针,后来不想打针就这样了。

李子勋:几岁的时候?

妈妈:上初一的时候。他有一次感冒了打了两针,他嫌疼就没打了,就落下这毛病。后来又看了医生,也没看出啥毛病。鼻子也专门给他照了片子,医生说没啥,就是慢性的没有办法治。 李子勋:那么当乐乐两年前没有这个鼻子抽吸声音的时候,他会发出别的声音吗?

妈妈:他不会发出声音,那时候老挤眼睛。

李子勋:挤眼睛,而且他还有一个经典的声音,就是抽气声。

主持人:这能说明什么吗?

李子勋:从现象来看,乐乐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毛病。这不是多动症,而是一种跟多动症有点类似的,是一种抽动障碍。多动症到14岁就自然消失了,人就正常了,而抽动却是可以终身陪着他。 妈妈:他是从那次得病以后好象就有这个毛病了,以前没有。

李子勋:这个疾病慢慢发展的。过去可能是很细微,比如说挤眼睛,或者是弄点小动作,你不容易觉察。

老师曾经怀疑乐乐是多动症,但是妈妈带乐乐到医院检查,确诊并不是多动症。演播现场,心理学专家初步诊断乐乐是抽动症,原因是乐乐在谈话中会不停地抽鼻子。专家的说法让妈妈很意外,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乐乐是得了抽动症。她告诉我们抽鼻子的习惯,是两年前乐乐患感冒后留下的毛病,她并不觉得这和乐乐自控能力差有什么关系。那乐乐到底是不是抽动症呢?现场,专家又给乐乐做了一个测试。

李子勋:兴趣很重要,如果这个孩子,高度关注什么的时候,他的这些症状会减少。 主持人:乐乐你自己觉得对哪些方面特别有兴趣,而且做得很好?

乐乐:没有,我没感觉到。

李子勋:那你一般会把时间花在哪呢?

乐乐:有时候在桌子上胡摆弄摆弄。前面有啥摆弄啥。

主持人:我们现在给你一个小玩具,让你摆弄摆弄。现在已经是摆好一半了,剩下的这些呢?你要把它严丝合缝地全部放到这些小孔里头。

李子勋:我们来给你算时间。开始吧,摆完了你就告诉我们。

(乐乐开始在演播室摆放弹珠)

李子勋:将近6分钟,5分半,乐乐摆完了。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李老师你看到他有什么特点吗?

李子勋:我们观察到,在整个专注的过程中,他基本上没有抽鼻子,而且他也很认真,没有多动,屁股也没有扭。这种抽动症,实际上也是有指向的。当我们关注他,跟他说话的时候,他反倒静下来。如果我们都不理他,就我们三个人说话,他在旁边就动得很厉害。

主持人:乐乐你觉得在你做事情的时候,妈妈管你时更专注一些,还是妈妈不管你,你更专注一些?

乐乐:我妈管我的时候更专注一些。

主持人:那像乐乐这种情况,就基本上可以肯定他是有抽动障碍?

李子勋:从临床上来讲,可以肯定,他是符合这些诊断的。不过也没关系,有这些现象,你儿子仍然会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学习好的、一个有道德、善良的孩子。你要这样坚信才行。 李子勋:我们会继续帮助你。乐乐看到妈妈哭吗?

听到心理学专家的诊断,乐乐妈妈非常难过。于是我们暂时停止了录像。心理学专家告诉乐乐妈妈,得了抽动症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地引导,乐乐仍然可以健康成长,甚至比其他孩子更优秀。30分钟后,乐乐妈妈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重新回到了演播室。

主持人:李老师你看,乐乐已经13岁了,他的妈妈还不了解,他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一般的家长怎么能够发现自己的孩子只是调皮一点还是抽动障碍?

李子勋:多动和抽动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疾病,对孩子的发育来说都是常见病。别多动的孩子,一般四五岁开始越来越明显,到了10岁就慢慢减弱了,到了14岁就消失了。一般多动的孩子都不需要治疗。但是抽动的特点跟多动的不一样,它不会自愈,他往往在14岁会变得明显。例如乐乐,尽管他挤眼睛不是问题,但是到了13岁,14岁,慢慢就会越来越明显,就好像很特别,跟别的孩子合不拢了。但是抽动在小时候和多动是没法区别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他带不带声音。多动的孩子发音是正常的,抽动的孩子会发出爆破音,说话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好像失控。老师有时候在板书的时候,一般的孩子会悄悄地说话。但是乐乐有些时候会突然有爆破,有点控制不住,有点大声,老师一下就听见了。

主持人:是吗,乐乐?

乐乐:是的。

李子勋:抽动和多动的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防御,他不知道做假。真正淘气的孩子会装,他不会让老师知道。而抽动症的孩子很单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老实,一问就承认了。你看乐乐,一看就知道他特别温暖,爱笑,而且眼睛也特别的无邪,但是他会把老师气得要死。 主持人:因为老师用正常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

李子勋:对,我们这个社会,不管学校还是家长,要对这样的孩子多关注。如果你们都把他当作一个坏孩子、一个淘气的不守规矩的孩子,这样就真正地打压他们了,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妈妈:老师说他就是坐不住,不是扒着就是玩东西,再不就是跟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影响别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也耽误了。老师是这个意思,你带孩子去看看,省得耽误了孩子。 李子勋:那么学校也有这个义务,要为乐乐去作一些调整。比如说:学校怎么让乐乐不再因为他的小动作而受到批评,而让乐乐能够在一个更加接纳的,没有歧视的,更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这就是老师和学校以及社会的责任。

主持人:现在乐乐已经是这样的了,妈妈也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在家里有这种孩子的情况下,应该怎样避免碰到的麻烦,让他发展得更顺利一些?

李子勋:第一:首先你要接受他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健康的孩子,不要把他多余的动作看成是麻烦,而要把他看成是附加在一个好孩子身上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我看他每次弄出声音的时候,妈妈总是很嫌他的样子,看他一眼。

李子勋:这个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这个好不好呢?

李子勋:这不好,妈妈要通过爱心来认为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尤其是爸爸妈妈不要小看他,不要歧视他,不要故意忽视他的症状,要喜欢他。就是他弄鼻子也好,挤眼睛也好,只当没看见。而故意去表扬他、关注他正常的一方面,把他正常的一面夸大。我们乐乐今天特乖,一直坐在那怎么怎么样。

主持人:那就是说关注他正常的部分,而当他出现一些异常行为的时候,反而就要弱化他。 李子勋:对。第二,就是说乐乐这种孩子,你看得出来,他是偏幼稚的,他是自我中心的。他不容易觉察到老师的愤怒,也不容易觉察到妈妈。妈妈打他,老师批判他,他一会儿就忘了,因为他不能够体谅到妈妈的痛苦和老师的痛苦。

主持人:老师要是批评你,多长时间就忘了?

乐乐:过一会儿就想不起来了,差不多过10分、20分就不想它了,就干自己的事了。 主持人:妈妈要是批评你,打你能维持多长时间?

乐乐:半个小时。

李子勋:那有一点, 我们可以训练乐乐,就是去感知别人,感知别人就叫猜游戏, 猜你心里怎么想。比如说你可以拿一套扑克牌,母亲任意拿出三张牌摆在这给乐乐看,让他猜妈妈会喜欢哪张牌。妈妈把喜欢的牌留下来。

李子勋:妈妈把喜欢的牌留下,放在这。乐乐,你猜妈妈留下的是哪一张?

乐乐:方片五。

主持人:很奇怪啊。真猜到了。

李子勋:就这样训练他。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猜测对方。跟乐乐做这个游戏,主要是让乐乐对你的内心进行猜测。乐乐猜妈妈的这个牌猜得很准,而且胜率达到了三分之二。以后妈妈就说:乐乐你猜妈妈现在怎么样?妈妈高兴吗?乐乐说妈妈不高兴,那么你说妈妈为什么不高兴? 主持人:妈妈理解了这个游戏的作用吗?

妈妈:就是让他懂得他做的事别人喜欢不喜欢。

李子勋:让他在预知别人的感受。乐乐现在看着妈妈,你认为妈妈现在高兴吗?

乐乐:不高兴。

李子勋:为什么?

乐乐:因为把我从学校领回家,还要来这儿,她肯定不高兴。

李子勋:那领回家为什么就不高兴呢?能告诉我吗?乐乐?

乐乐:人家都好好上学,就我一个人被领回家,她当然不高兴了。

李子勋:那为什么一定会被领回来呢?

乐乐:捣乱,上学说话。

李子勋:但是你捣乱是很多天以前的事,为什么现在妈妈还不高兴呢?仔细看看妈妈,看着妈妈的眼睛,猜猜妈妈会有别的情绪吗?

乐乐:有可能,不知道。

李子勋:现在妈妈听说你是一个麻烦,妈妈着急了,心里不开心了,感觉到了吗?

乐乐:没有。

主持人:在乐乐猜了之后,妈妈是不是就要告诉他,我现在为什么不开心?

李子勋:当然了。妈妈现在就要告诉他,你现在是不是突然感觉到怎么了,心里不开心。 妈妈:我没有不开心。

李子勋:那乐乐你可以反问妈妈,我就是看到你什么什么,我就觉得你不开心。

乐乐:她一直都憋着嘴,啥也不说也不笑。

李子勋:在家里她这样就表示不开心吗?

乐乐:嗯。

李子勋:这就是训练他细微的观察。

主持人:其实这是帮助他建立一些规则,让他能预知。

李子勋:其实对乐乐这样的孩子最好是要通过运动去解决,多动的孩子其实我们不鼓励他运动,而要让他静下来,训练他静。但是对乐乐这样一个抽动的孩子,他精力过剩,就是要训练他去打球。尤其是要去做那种冲撞的运动。足球、篮球就是有身体碰撞的。因为他在这里面,能够发挥他的长处,他的劲儿比较大。

主持人:乐乐你喜欢这些游戏吗?

乐乐:以前喜欢踢足球。

李子勋:踢足球也不错,他有一种爆发力,要鼓励他多活动。比如回到家里面,你就别让他停,就让他跑步、去玩,然后他坐下来就容易了。

主持人:我们对乐乐进行这样的分析,你不要当成是家里面突然发生的灾难。妈妈从心理上要接受这一点,然后才能对乐乐去作进一步的引导,他需要你的引导。

李子勋: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妈妈的心态和你丈夫的心态要先摆过来。你要理直气壮地认为:我的儿子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尽管他有这些特征,但是医学上并没有说这种孩子就是坏孩子。你们一定要告诉老师:心理医生说的,我的儿子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尽管他有这样一些行为,这是他的特征,学校必须接受他。(问妈妈)现在你可以抱抱乐乐吗?当着我们,让乐乐感觉到妈妈是爱他的。乐乐你也拥抱一下妈妈,对。教导乐乐有一种正常孩子的反应和回应。


相关作文

  • [别说抱歉,别说再见]观后感作文1600字
  • <别说抱歉,别说再见>观后感 <别说抱歉,别说再见>这部电影让我深有感触,它是那样的令人纠结,又令人感动,但是更多的是让我沉思. 女主角徐蔼雯得了一种as病,她看起来与正常人不同的就像一名抑郁症者,她不是智力出问题,同样有着正常人的思考能力,可是她却不敢接触外界,也听不太明白 ...

  • 别说再见作文800字
  • 轻轻地扬一扬你的白手帕 / 又撰起我们相思的梦呓 / 我走了 / 挥一挥手/ 离别,像举不动的大山 / 擎起相思的永恒 / 冷凝的背景上 / 你站成了一个谜底. --题记 三年的时光,三年的留恋,一切充诉着太多的酸与苦.想说不要忘记,想说不要分开,但是我们不能奢望永远.时光只会倒退,过去的只能是过去 ...

  • 环境太现实,别说我市侩作文2200字
  • 环境太现实,别说我市侩. 没错,市侩,我开始变得市侩,我开始理直气壮的讨要分分,或许我真的变了. 有的人认为我在卖萌,都那么大个人了还用'撒~''昂~''哈~'之类的语气词. 有些人认为我写文很多内容都失真,有点理不清的感觉,我承认. 市侩,极端,或许我是真的在演变. 当我对父亲提起签约的事,父亲立 ...

  • 教师节献词作文1300字
  • 丁庄镇中心小学庆祝第27个教师节少先队员献词 李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上午好! 高 又一次旭日东升,又一度秋风送爽. 李 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果实飘香,又一个期待的九月祝福满堂. 高 明天就是我国的第27个教师节.在这个令人敬慕的节日里,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同学向老师们表达最美好的问候和最真 ...

  • 请别说我不行作文600字
  • 常听人说:"我不是学习的料."这"这个工作不适合我,我干不成."这其实是懦弱的表现,别人否定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否定自己呢? 每个人都能够成功,只是看他是否努力了,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 ...

  • 别说但是,没有也许作文作文1700字
  • 别说但是,没有也许作文 作者/张斯敏 [226511]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高二(1)班 昨天中午12点多,我们从家里出发,目的地--南京. 爸爸以前做跑车的生意,家乡许多地方都跑过.最远,也曾去过内蒙古,偏偏从未来过南京.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开车过来.同行的,是妈妈和妹妹. 一路上,欢声笑语. 过了几 ...

  • 新年诗歌 (1)作文0字
  • (1)新年的希望 元旦的早上, 天气晴朗, 到处是阳光. 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每个人说出新年的希望. 爸爸说:"妈妈一天忙到晚,我们才能过得好.希望来年多帮忙,别让妈妈一个人辛苦." 妈妈说:"我爱这个家,怎能不尽心照顾,希望爸爸安心工作,希望孩子用功读书." ...

  • 我们都不是坏孩子作文400字
  • 亲们别说对不起,我们都没有错,错的只是青春的固执和无知.一切都会过去,绚烂和疼痛之后,波澜平息,终归平静,--题记 在大家的心目中,坏孩子是怎样和好孩子划分界限的呢? 我相信在大的心目中,不爱学习的孩子就是坏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学习不好的就是坏孩子.然而我们需要多大的勇气去承认自己是坏孩子的 ...

  • 这片树叶不属于我,更别说整个秋天作文1000字
  • 你看,窗外的景色多美,淡淡的云闪着点点光明,树叶吐出嫩绿的新芽.可能是昨晚的露珠,使他们渗透出一种宜人的清爽,使他们闪烁出一种异样的光泽.这是我第一次走出黑夜,间或抬头远眺天高云淡所给予心灵的舒爽,第一次用心灵感受风的轻柔与和蔼,第一次将这个世界描写的不再凄凉,我的心不在孤寂 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精灵 ...

  • 为了10后的生活环境作文800字
  • 看着现在的幼稚园到博士,教授.10个8个出口就是粗口. 看着现在电影,别说别的国家,就说中国,香港,我不知道是编剧没素质只会写粗口骂人还是演员习惯性的讲,或者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别说90后脑残了.教会90脑残的是80后的偶像剧跟70后的电视剧还有60后的为人父母.更过分的什么都60多70多岁的老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