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画画,写写-口语交际.作文教学实录作文10500字

三年级作文

授课时间:2001年11月10日班级: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三(1)班 整理: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胡元翔评 析: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何伟俊第一节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生:三(1)班。师:噢,是三(1)班。知道我姓什么吗?生:您姓于。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生:徐州。师:江苏徐州。你们到过徐州吗?生:没有。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生:介绍过。师:说我什么了?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众笑)师:你信吗?生:信。(众笑)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生:潘教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生:是。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生:真信。师:有没有不信的?生:没有。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生:没有。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生:为虚。师:眼见呢?生:为实。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生:我信得过潘老师。(众笑)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没有。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生:行。师:现在上课。(师生问好)[评: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这办法好不好?生:好。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生:行。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钟灵。—有叫王钟灵的吗?生:有。师:(在黑板上写名字)是这个“钟”吗?生:是。师:还有一位同学叫吴立彤。—有吴立彤的吧?生:有。(于老师在黑板上写“吴立彤”)师:是不是口天吴?我写得对吗?生:对。师:我听说咱们班王钟灵朗读好,作文写得好,于老师从小就喜欢朗读,喜欢写作文,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学生。我还听说吴立彤同学能歌善舞,嗓子特别好,唱歌像百灵鸟叫似的,于老师从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所以我想和他们交朋友。咱们班有喜欢画画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画。再请一位,请过来。你愿画谁?[!--empirenews.page--]生:画王钟灵。师:那么你(指另一位学生)就画吴立彤。你们画得像,老师会一眼看出哪是王钟灵,哪是吴立彤。其他小朋友说。哪位先说?生: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师: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男的女的?生:王钟灵是男同学。他留着一个小平头。师:小平头?胖乎乎的、黑乎乎„„(老师在寻找)还有什么特点?生:眼睛蛮大的。师:大眼睛。生:他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师:红色的衣服?裤子也是红色的吗?生:不是。他穿着红上衣,黑裤子。师:上身穿着红色的衣服,下身穿黑裤子。(师寻找)今天穿红色上衣的太多了。生:他胸前挂着一把钥匙。生:他身上还挂着一个中队委。师:身上什么部位?(生指胳膊)噢,胳膊上挂着中队委的标志。生:王钟灵眼睛下面还有几颗小黑痣。师:哪只眼下有小黑痣?(生指左眼)噢,左眼下有小黑痣。你知道吗?那叫美人痣。男的长的,自然就叫“美男痣”了。(笑声)[评:小小的调侃,课堂情趣盎然,师生情感融洽。](师照上面学生说过的特点寻找。)生:他个子矮矮的,(学生目光扫向王钟灵)师:眼睛向前看。不要给我使眼色,看我能不能猜着。生:他笑起来的时候,嘴巴露出两个小酒窝。师:酒窝出现在嘴巴上啦!(生笑)哪里有酒窝?生:嘴边。师:嘴边不是嘴巴。男生都笑笑,我看谁有酒窝。(学生笑,老师寻找)你还有补充?生:王钟灵的耳朵小小的。(众笑)师:这一说更明白了,耳朵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而且左眼下面有几颗“美男痣”„„(走到王钟灵身边)你就是我要找的王钟灵!生:

(一齐大声说)对!师:哎呀,找你找得好苦呀!(生笑。老师拉着王钟灵的手走到黑板前)师:(对画画的同学)你画的耳朵小小的,你把王钟灵的特点给画下来了。画画的学生:眼睛下有黑痣,他还有一颗门牙掉了。师:小黑痣也画上了,这儿有个洞。王钟灵,张嘴我看看(王钟灵张嘴)果然门牙掉了。画画的学生:他胸前有把钥匙。师:你真了不起,特点抓得特别准,画得很好,谢谢你帮我找到了王钟灵。生:谢谢于老师的夸奖。(众笑)师:看,多会说话。(转身对王钟灵)王钟灵,我们再握握手。我认识你非常高兴。王:谢谢于老师。我谈不上什么,其实,应该是我认识您才高兴呢!(众赞叹—)[评:在具体口语交际中,学生应对很得体。“应该是我认识你才高兴!”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表现了学生的机智,反映了较高的交际能力。有了真正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了宽松的氛围,有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真正的教学民主,学生的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学生的表达就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精彩。]师:(面向学生)王钟灵怎样呀,能说会道。王钟灵,你知道我为什么想与你交朋友吗?王:不知道。师:听说你课文朗读得好,作文写得特别棒,是这样吗?王:我们班上像我这样的还有好多呢。师:哎呀,这样说,我越发愿意与你交朋友了。多谦虚呀,希望你不要太谦虚,谦虚过度会使人落后的。(笑声)你能不能朗读一段课文给大家听一听?你喜欢哪一课?读一段也行,展示展示你的朗读水平。[!--empirenews.page--]王:我读语文课本中第6课:《西湖》第二节。(学生表情朗读十分投入,于老师两手不停为他配上优美的动作。鼓掌。)师:王钟灵,我被你的朗读陶醉了,我仿佛来到了西湖边,看到西湖边的美景一般。王:于老师您过奖了。(众笑,赞叹)师:你还有话说吗?王:没有了。[评:上述于老师与王钟灵同学的对话,其实是为全班学生做口语交际的示范。]师:你先站在一边,下面我认识一下吴立彤。(看画像,该生也画了王钟灵)很遗憾,我原想让你画吴立彤的,结果,你也画了王钟灵。吴立彤没人画,那就只好说吴立彤了。我的好朋友吴立彤长得什么模样?谁来描述描述,看我能不能猜着。生:吴立彤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师: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男孩女孩?生:女孩。师:男孩就不看了,我专看女孩。穿一身白色衣服?(寻找)生:她的眼睛大大的。师:大眼睛„„生:她肩膀上别着中队委标志,头上还扎着羊角辫。师:头上扎着一对羊角辫?生:不,一个。师:独角辫?(众笑)一女生:刚才那位同学说错了,吴立彤是扎着一条马尾辫。师:噢,男同学对辫子不熟悉,那不叫羊角辫,叫马尾辫,是吗?男同学没扎过辫子,说不准可以理解。[评: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虽然有时往往只是一句话。]BR>生:吴立彤个子矮矮的。师:个子矮矮的,比你高还是比你矮?生:比我矮。嘴角还有一个酒窝。师:只有一个酒窝?哪一边有?哪一边没有(学生指左边)左边有酒窝,右边没有酒窝,只有一个。有两个该多好哇!(生笑)生:她的额头上有一个秀顶,表示聪明的意思。师:额头上有什么?生:秀顶。师:什么叫秀顶?哪个地方?生:这个地方(该生指自己的前额),尖尖的。师:这个地方有斑点,是吧?生:不是斑点,是这儿有头发,是尖的。(学生再指额头)师:这儿有一点尖头发,叫秀顶,是吧?今天我又长了一个见识。不用说,潘长江额头上的尖尖的头发也叫秀顶了?(笑声)生:吴立彤身材瘦小,身轻如燕。师:身材瘦小,身轻如燕。嘿,一定是非常苗条的女孩了。生:吴立彤今天穿了一双黑色的皮鞋。师:那我要看一下每个同学的脚了。(老师看桌子下面学生们的脚。笑声)生:她的大门牙掉了一颗。师:把大字去掉,大门牙多难听呀。(笑声)生:她的门牙掉了一颗。师:她的门牙也掉了一颗,像王钟灵一样,笑起来就可以看见了。女同学笑一笑我看看。(学生笑)生:吴立彤瘦瘦的,跳起舞来轻轻的,很漂亮。师:舞姿很美。生:她头小小的。师:小脑袋,小身子,显得非常的姣小,像小巧玲珑的百灵鸟,对不对?(于老师在寻找)她穿的是一身白衣服,裤子也是白的吗?生:不是,裤子是黑的。师:我看出来了,(学生要发言)还有,请你说。生:她不是穿白衣服,是白裙子,里面是穿的条形的衣服。师:白裙子,里面穿的是条形衣服,带条纹的衣服。[!--empirenews.page--]生:吴立彤特别爱笑,她一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就笑得合不拢嘴。师:我看见了,她刚才又笑了,笑得这样子。(于老师做笑

得肩抖动的样子)请你站起来,刚才你笑得肩膀都抖动起来了。你就是我要找的吴立彤,是不是?吴:是。师:就在老师眼皮底下,半天才看出来!(因个子小,该生坐在第一排)吴立彤,认识你,我同样很高兴。吴:于老师,您好。师:我说老师认识你很高兴。吴:我认识您也很高兴。(众笑)师:我听说你能歌歌善舞,是吗?吴:对。师:这不是不谦虚,叫实事求是。(众笑)你能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跳一跳或者唱一唱?跳也行,唱也行。你愿意唱还是愿意跳?吴:那我唱一首歌。师:唱一首歌。刚才同学们说什么来着?秀眉?(生说:秀顶)秀顶。老师们,(指着吴立彤的额头)这就是秀顶!确实有点像潘长江。这秀顶很讨人喜欢,刚才同学说了,是聪明的标志。吴立彤,你唱哪一段?(手摸吴立彤的头)吴:我唱《吹起我的小柳笛》。师:听好,《吹起我的小柳笛》。掌声鼓励一下。(带头鼓掌)(吴立彤轻松地唱完一段)(师生鼓掌)[评:课上到这里,使我们领略了精彩的口语交际。于老师利用借班上课这个机会,以打听两个学生为由进行的说话练习,突出了口语交际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有对象的,二是有目的,是一种需要,不是为说而说,无的放矢。]吴:我就唱一段好不好?师:好的。歌声真优美呀!而且落落大方,你们俩过来,咱们手拉手,请摄影师给咱们照相,今天我来实小认识两个好朋友,请给合个影。(于老师站在中间,蹲下和同学一般高,搂着两位同学。师生合影。)[评:于老师把“蹲下来看学生”的感人形象永远留在了学生心中,留在了听课老师的心中,也把他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生动地展现出来。这是对青年教师无言的教育。]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为于老师认识他们俩而感到高兴?生:是。师:于老师想念他们时,除了看照片以外,还可怎么办呢?生:请刚才两位同学留下地址给您,以后可以通信。还有,请他们俩有时间到徐州去做客。师:对,到我家里来。或者我到这儿来。我想请你们写一写他们二人好吗?我一想念他们,我就你们写的作文读一读,哪颗门牙掉了,哪儿长个美男痣,我一看就乐了。行不行?愿不愿意写我这两位好朋友?[评:创设表达的对象,明确表达的目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激发表达的愿望,所谓“情动而辞发”。这样,就不是为写而写了,是“有为”而作了。在这里,写,也是为了交际。说和写都是为了交际,这就是“言语交际”的内涵。]生:愿意。师:愿意写我的好朋友王钟灵的举手。王钟灵,你看,不错吧,还有好多女同学愿意写你呢,你没想到吧!愿意写我好朋友吴立彤的举手。嘿,差不多,比写王钟灵的还多一些。(对吴立彤)也有男同学愿意写你呢,你真不简单呀。另外我也发现有些同学既不愿写他又不愿写她,那好吧,我再介绍两个人好不好?你们俩请回到座位上去。(于老师板书:孙悟空)认识吗?生:认识。师:愿意写孙悟空的举手。嘿,王钟灵、吴立彤、孙悟空一出来,我们的地位就下降了。(生笑)如果你不愿意写孙悟空,我再向你介绍一位,此人姓猪。(学生说:猪八戒)(老师板书:猪九戒)叫猪什么戒?

[!--empirenews.page--]生:猪九戒。师:对,不是猪八戒,而是猪八戒。认识吗?生:不认识。师:我告诉你们,猪九戒是猪八戒的弟弟。愿意写猪九戒的举手!只有一个。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天,有一个人问一名画家,画什么最难呢?画家说,画人最难。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熟悉,有一点不像都不行。画什么最容易呀?画家说,画鬼最容易,因为没有鬼,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一个人提意见的。你想象中的猪九戒长的什么模样?是胖呀瘦呀,瘦得很厉害,像电线杆似的?那你就画呀。你愿意证他用什么兵器就画什么兵器,什么机关枪呀、导弹、巡航导弹,爱什么武器画什么武器,你愿让他穿什么衣服就画什么衣服,颜色你来涂,帽子你来设计。—愿意写猪九戒的举手!(举手的人较多)放下。如果你感到写吴立彤、王钟灵和孙悟空、猪九戒比较难,你可打开书,翻开课文“习作2”,请我的好朋友吴立彤读读习作例文《我的同桌》。(学生读)师:读得多棒!我的好朋友真了不起。听了后,再写我的好朋友,再写想象中的猪九戒,感到难不难?[评:这时读“习作例文”对学生有借鉴作用。]生:不难。师:不难,很好写。听好—第一,写真人,讲真话,不要编,是怎么加事就怎么写,长得什么样子就写什么样子。写想象中的猪九戒呀,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限制。第二,这次作文行画后写,或写好后再为自己的作文插图。[评:先画后写,或写好后

插图,是于老师的创造。]师: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插图画得漂亮,我就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图文并茂”。听说过这词吗?生:没有。(于老师板书这个词语)师:图文并茂,就是说文章写得好,插图画得好。这次看谁能做到图文并茂。愿意写的,先写后画;愿意先画的,画好后再写文章。不知你们现在有没有愿意写吴立彤的?有没有?不少。不知你们现在有没有愿意写吴立彤的?有没有?不少。不知现在有没有写王钟灵的?好。有没有愿意写我的?写于老师。(生举手)有两个。就请这两位写我。总而言之,你愿意写谁就写谁。[评: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少了些限制,就多了些自主;不了些要求,就多了些自由,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师:写猪九戒的举手。我就知道你们喜欢写猪九戒。你怎么想就怎么画。请你到前面来,把你想象中的猪九戒画下来。(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于老师边看边说:猪九戒的舌头往外伸着,看样子很馋,身边还画了大西瓜„„)师:同不们,画好了可以涂上颜色,然后把你画的写下来。(学生有的画,有的涂色,有的写作文,于教师巡视、指导,不时插话;他画猪九戒的耳朵是尖的,并且往上长,他想象的猪九戒脸很大„„)

[评:这些话听起来是不经意说的,实际上是为其他同学打开思路,当然对学生本人也是一种激励。]师:休息一会儿,下课休息五分钟。[评:《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写作对象,揭示了虚、实两种表达方式。可以先写后画,亦可先画后写。真正做到“鼓励自由表达”。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达到“乐于作文”的目的。为作文插图,不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画也为写打下了基础。因为画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画和写都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只不过手段不同罢了。这一做法,是美术与作文互相渗透的成功的尝试。成人读的报刊上都有图有文,小孩子的作文当然更应该而且能够做到“图文并茂”了。][!--empirenews.page--]第二节(上课后,学生继续写、画,教师巡视指导;于老师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师:绝大多数同学写好了。下面,我们请同学把写的文章、插图带来,把插图展示给同学们看一下,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一听。先请写我的好朋友王钟灵的同学来。写好的,画好的都过来。(带学生到实物展示台前,出示一同学画的王钟灵像,这幅画,画得头大身子小。学生大笑)师:王钟灵,请站起来。你看了这幅画舒服吗?王:画就画吧,没事。(学生大笑)师:奕大度的。(学生笑)好,读读你写的文章。(学生读所写文章)生:(读)„„王钟灵不仅是个爱学习的学生,而且还是个爱活动的同学。上课了,他常常和其他同学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因为,下课后全爱跳皮筋,所以上课时他总是满头大汗走进教室。王:老师,其实我并不爱跳皮筋,他怎么写我喜欢跳皮筋呢?师:刚才于老师说了,写真人讲真话。王钟灵喜欢跳皮筋吗?王:没有跳过。师:下课有时坐在教室看书,有时候没事不出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有时和同学做游戏生:他跳过,但次数不多。师:这样,把“爱跳皮筋”改为“有时候跳皮筋”;把“总是满头大汗”,改为“有时满头大汗”。行吗?好,接着往下读。生:(继续念)王钟灵头(师:“王钟灵”改为“他”)他头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师:他头上长着乌黑发亮的头发。生:他的眼睛大大的,(师插话:“他的”可以划去)一笑起来,嘴边露出一个小酒窝,(师插话:是真话)他的一颗牙齿掉了,(师插话:加上“可惜”)胸前挂着一串钥匙,左臂上有一个中队长的标志,上身穿了一件红色的衣裳,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运动鞋,非常神气。师:这就是他笔下的王钟灵。王钟灵,你对他写的满意吗?王:不是太满意,但有的地方写得还是蛮好。师:好,画画还要再努力,90分;作文100分。(学生鼓掌。接着于老师又评讲了两位写王钟灵的作文,略。)师:谁来读读写吴立彤的作文?把插图也带来。(一学生上台,于老师先展示了她的画,学生赞叹。插图略)生:(读)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名叫吴立彤,今年九岁。个头小小的,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吴立彤有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有一颗门牙掉了,一笑起来就露出一个小黑洞。她头上扎着一根马尾辫,走起路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好玩极了。师:好,就这后面一句话,应得10分。这一句话写得非常生动。请把这句话

再读一遍,让大家听听。[评:于老师总是忘不了找学生的亮点,及时表扬鼓励。]生:(读)她头上扎着一根马尾辫,走起路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好玩极了。(师插话:“好玩极了”可改成“好看极了”。你玩,她可能不愿意。[生笑。]当然,感觉着“好玩”是可以的。)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裙子,左臂上有一个中队委的标志,下身穿着一条咖啡色的裤子,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吴立彤能唱歌,歌声十分动听。师:你写得非常具体,得200分。画画得好不好?[!--empirenews.page--]生:好!师:画100分。谢谢你给我们写了一篇好文章。再看看他(指另外一个学生)画得怎么样?(图略) 师:马尾辫翘得更高。他画得多漂亮。请读一读作文。生:(读)我有一位同学,她的身材瘦瘦的,头上扎着一个马尾辫(师插话:一条马尾辫),她的眼睛大大的,非常神气,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她胸前戴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上身宣传科丰白色的裙子,左臂上还戴着一个中队委标志。吴立彤的裤子是咖啡色的,脚上穿着一双乌黑的皮鞋。吴立彤喜欢(师插话:可用“她“)她喜欢跳舞、唱歌和朗读课文,她跳舞的时候,小巧玲珑的身子一圈一圈地转着,非常美。师:吴立彤,你满意吗?吴:满意!师:好,200分!画给100分。请回到座位上去。生:谢谢老师!师:不用客气,真有礼貌1有写我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是次要的,文章是主要的。请出示画。(同学鼓掌,众笑。图略) 师:像不像我呀?生:有点像。师:戴眼镜,表情也像我,皱纹画得很像,只是画少了,我的皱纹比这还多,我知道,画多了怕我难过。(笑声)看你怎么写的,读吧!生:(读)于老师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是看上去非常年轻。师:看上去年轻,实际不年轻。“看上去”这个词用得非常恰当,非常好。加10分。生:(继续读)今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你知道我怎么这样高兴?原来今天我要和于老师交和我们谦逊许多话。上课了,老师要我们画画,我就把于老师画了下来。师:于老师要你画,你就画了下来。你是美术高手呀!你不要紧张,于老师给你撑腰(该生读作文时声音有些发颤),读。生:我写的时候,认真地看了于老师一遍。师:认真地观察。生:我发现于老师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师:你现在才发现,刚才没发现?(生笑)生:于老师眼睛虽然不大,但很有神。师: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这样写,我听了就舒服了。你很会说话,谢谢你。生:于老师的嘴巴也很大。(笑声)师:说的是真话。生:于老师和我们说话的时候,非常慈祥。我想,于老师如能天天给我们上课那多好呀!于老师上课既幽默又生动,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师:应改为“这次”)作文课。师:谢谢你。这个小朋友语言很通顺,写得很真实,小眼睛、大嘴巴。200分。画也画得好,200分。画也画得好,200分。加上刚才加的10分,一共410分!(从笑)看我的模样(指学生的画),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笑声)谢谢你。生:谢谢于老师。师:你(另一位学生)也写我的,不是小眼睛、大嘴巴吧!读一读看。生:于老师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教师,(师插话:把“最”字划掉。没有最好,只有比较好。)于老师的头发有些白,(师插话:几乎全白了,没有关系,请说真话。)于老师的头发几乎全白了,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于老师讲课生动又有趣(师插话:生动有趣,可把“又”去掉),我想,要是星期四的作文课,他都能给我们上那多好呀!可惜他太忙了。我喜欢于老师。师:是吗?我也喜欢你。你说真心话,于老师高兴,给你200分。这像画得太年轻了,是吧?(出示图,众笑)头发多黑呀,你是不是希望我把头发染黑,显得年轻一些?(众笑)画150分。(图略) 生:谢谢于老师的——[!--empirenews.page--]师:什么?生:谢谢于老师的高分。师:你真不得了呀,得了350分。你的呢?噢,你是写猪九戒的,读吧!生:猪九戒要出门,临走时,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我去春游了。又往前走,看见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大馒头,他不知道先吃哪个好。正好,他哥猪八戒回来了。他看到弟弟准备独吞美食,就和他打了起来,(师插话:他们为西瓜打了起来。)这时一只狗走过去,把所有的食物衔走了。猪九戒气得以后再也不出去春游了。师:两人打起来,食物被狗抢走了,这叫“蚌相争,渔人得利”。你是个小作家,可以写童话。作文300分;画100分。怎么样?生:其实于老师过奖了。师:不过奖,于老师从心里喜欢你写的这篇童话,真是非常有趣的童话,于老师喜欢你。—

—请你过来(另一学生),你画的画呢?(图略) 师:这幅画很有意思。你们看,他想象的猪九戒是个足球名星,看!身材长得多苗条。听听他怎么写的。生:(读)你们听说过猪九戒吗?他是猪八戒的弟弟,是个世界超级球星。要是球迷们碰到他,就会请他签名、拍合影照。(师插话:球迷请他签名和他照相。)他戴着一顶黑帽子,一对大耳朵像两面三把大扇子,两只大眼睛总是爱东瞧瞧西望望。生笑)穿着一身白色球员服,上衣上印有“A”字英文字母,脚穿一双蓝色球鞋,手上拿着一只足球,像是要出场比赛的样子。同学们要想看到他,就在比赛场上等着他。师:球迷一看他要出场,都到比赛场上去了,精彩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写得很好,再写续集,看看赛场上的猪九戒表现得怎么样。你的画得200分,是最高分,请回以座位上去。政治家愿意读的吗?你来吧!看看你的画。这位猪九戒手拿扫帚,扫地的工具。(边说边出示画,图略) 生:(读)小朋友,你们认识猪九戒吗?他是猪八戒的弟弟,他非常爱劳动,长得胖胖的,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怪眼睛,鼻子像猪八戒的鼻子,他的嘴比猪八戒的嘴还大,耳朵尖尖的,它的帽子上写着“猪九戒”三个字,他有一个胖胖的身子和一双长长的手,还有一双短短的腿,(师插话:改为“短短的两条腿”。)这就是猪八戒的弟弟猪九戒。他不像哥那么贪吃,他非常爱扫地,一个操场三下两下就扫干净了,(师插话:好大的本事!)妈妈每天做家务,只要请他帮忙,他就来了。师:你写的猪九戒多么勤劳。好,400分!同学们,把你们的画给我(学生纷纷抢着把画给于老师),太棒了。(出示同学的画)文章是你写的,画也是你画的,这叫“图文并茂”。我把它们带回徐州去。什么时候想我的好朋友了,想三(1)班的同学了,就把你们的画和作文拿出来看看。谢谢大家![评:于老师采用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说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宗旨。在评价过程中,于老师强化学生写真人真事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于老师的教学中,做人与写文真正融为一体了。]师:课上下来,你们对潘老师摩拳擦掌话信不信?生:信。果然名不虚传,您的课有趣极了。师:有什么话对我说?生:我想问一下于教师,您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empirenews.page--]师:我等会儿告诉你。生:我非常敬佩您。师:我也非常佩服你,佩服你能说会道。生:欢迎于老师下次再光临我们实验小学,给我们上课。师:谢谢价钱,有机会我一定来。(下课)[总评:这两节“言语实际表达训练”课,告诉我们的东西是很多的。第一节,是口语交际。学生为什么说得这么好,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什么这么融洽?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听于老师的课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于老师身上没有一点师道尊严,他和学生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二、于老师关于引导、启发和激励。他能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最突出的感受是,他即使不说什么,只要看着他的企盼的眼睛、他的和蔼的表情,学生也愿意说,也敢说,也会说。三、他的要求不多,也不高,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学生可能就不会说了,不敢说了。第二节课是写,是“书面交际”—因为老师有要求,要“带回去看”。这节课的要求也很少,只是说:写真人,讲真话;写想象中的人,怎么想就怎么写。还有,可先画后写,或者写好了,再插图。要求少了,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就大了。于老师对学生、对小学作文研究得够深的了。于老师与时俱进的探究精神令人钦佩。

授课时间:2001年11月10日班级: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三(1)班 整理: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胡元翔评 析: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何伟俊第一节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生:三(1)班。师:噢,是三(1)班。知道我姓什么吗?生:您姓于。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生:徐州。师:江苏徐州。你们到过徐州吗?生:没有。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生:介绍过。师:说我什么了?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众笑)师:你信吗?生:信。(众笑)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生:潘教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生:是。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生:真信。师:有没有不信的?生:没有。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生:没有。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生:为虚。师:眼见呢?生:为实。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生:我信得过潘老师。(众笑)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没有。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生:行。师:现在上课。(师生问好)[评: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这办法好不好?生:好。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生:行。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钟灵。—有叫王钟灵的吗?生:有。师:(在黑板上写名字)是这个“钟”吗?生:是。师:还有一位同学叫吴立彤。—有吴立彤的吧?生:有。(于老师在黑板上写“吴立彤”)师:是不是口天吴?我写得对吗?生:对。师:我听说咱们班王钟灵朗读好,作文写得好,于老师从小就喜欢朗读,喜欢写作文,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学生。我还听说吴立彤同学能歌善舞,嗓子特别好,唱歌像百灵鸟叫似的,于老师从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所以我想和他们交朋友。咱们班有喜欢画画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画。再请一位,请过来。你愿画谁?[!--empirenews.page--]生:画王钟灵。师:那么你(指另一位学生)就画吴立彤。你们画得像,老师会一眼看出哪是王钟灵,哪是吴立彤。其他小朋友说。哪位先说?生: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师: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男的女的?生:王钟灵是男同学。他留着一个小平头。师:小平头?胖乎乎的、黑乎乎„„(老师在寻找)还有什么特点?生:眼睛蛮大的。师:大眼睛。生:他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师:红色的衣服?裤子也是红色的吗?生:不是。他穿着红上衣,黑裤子。师:上身穿着红色的衣服,下身穿黑裤子。(师寻找)今天穿红色上衣的太多了。生:他胸前挂着一把钥匙。生:他身上还挂着一个中队委。师:身上什么部位?(生指胳膊)噢,胳膊上挂着中队委的标志。生:王钟灵眼睛下面还有几颗小黑痣。师:哪只眼下有小黑痣?(生指左眼)噢,左眼下有小黑痣。你知道吗?那叫美人痣。男的长的,自然就叫“美男痣”了。(笑声)[评:小小的调侃,课堂情趣盎然,师生情感融洽。](师照上面学生说过的特点寻找。)生:他个子矮矮的,(学生目光扫向王钟灵)师:眼睛向前看。不要给我使眼色,看我能不能猜着。生:他笑起来的时候,嘴巴露出两个小酒窝。师:酒窝出现在嘴巴上啦!(生笑)哪里有酒窝?生:嘴边。师:嘴边不是嘴巴。男生都笑笑,我看谁有酒窝。(学生笑,老师寻找)你还有补充?生:王钟灵的耳朵小小的。(众笑)师:这一说更明白了,耳朵小小的,眼睛大大的,而且左眼下面有几颗“美男痣”„„(走到王钟灵身边)你就是我要找的王钟灵!生:

(一齐大声说)对!师:哎呀,找你找得好苦呀!(生笑。老师拉着王钟灵的手走到黑板前)师:(对画画的同学)你画的耳朵小小的,你把王钟灵的特点给画下来了。画画的学生:眼睛下有黑痣,他还有一颗门牙掉了。师:小黑痣也画上了,这儿有个洞。王钟灵,张嘴我看看(王钟灵张嘴)果然门牙掉了。画画的学生:他胸前有把钥匙。师:你真了不起,特点抓得特别准,画得很好,谢谢你帮我找到了王钟灵。生:谢谢于老师的夸奖。(众笑)师:看,多会说话。(转身对王钟灵)王钟灵,我们再握握手。我认识你非常高兴。王:谢谢于老师。我谈不上什么,其实,应该是我认识您才高兴呢!(众赞叹—)[评:在具体口语交际中,学生应对很得体。“应该是我认识你才高兴!”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表现了学生的机智,反映了较高的交际能力。有了真正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了宽松的氛围,有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真正的教学民主,学生的潜能便会得到开发,学生的表达就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精彩。]师:(面向学生)王钟灵怎样呀,能说会道。王钟灵,你知道我为什么想与你交朋友吗?王:不知道。师:听说你课文朗读得好,作文写得特别棒,是这样吗?王:我们班上像我这样的还有好多呢。师:哎呀,这样说,我越发愿意与你交朋友了。多谦虚呀,希望你不要太谦虚,谦虚过度会使人落后的。(笑声)你能不能朗读一段课文给大家听一听?你喜欢哪一课?读一段也行,展示展示你的朗读水平。[!--empirenews.page--]王:我读语文课本中第6课:《西湖》第二节。(学生表情朗读十分投入,于老师两手不停为他配上优美的动作。鼓掌。)师:王钟灵,我被你的朗读陶醉了,我仿佛来到了西湖边,看到西湖边的美景一般。王:于老师您过奖了。(众笑,赞叹)师:你还有话说吗?王:没有了。[评:上述于老师与王钟灵同学的对话,其实是为全班学生做口语交际的示范。]师:你先站在一边,下面我认识一下吴立彤。(看画像,该生也画了王钟灵)很遗憾,我原想让你画吴立彤的,结果,你也画了王钟灵。吴立彤没人画,那就只好说吴立彤了。我的好朋友吴立彤长得什么模样?谁来描述描述,看我能不能猜着。生:吴立彤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师: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男孩女孩?生:女孩。师:男孩就不看了,我专看女孩。穿一身白色衣服?(寻找)生:她的眼睛大大的。师:大眼睛„„生:她肩膀上别着中队委标志,头上还扎着羊角辫。师:头上扎着一对羊角辫?生:不,一个。师:独角辫?(众笑)一女生:刚才那位同学说错了,吴立彤是扎着一条马尾辫。师:噢,男同学对辫子不熟悉,那不叫羊角辫,叫马尾辫,是吗?男同学没扎过辫子,说不准可以理解。[评: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虽然有时往往只是一句话。]BR>生:吴立彤个子矮矮的。师:个子矮矮的,比你高还是比你矮?生:比我矮。嘴角还有一个酒窝。师:只有一个酒窝?哪一边有?哪一边没有(学生指左边)左边有酒窝,右边没有酒窝,只有一个。有两个该多好哇!(生笑)生:她的额头上有一个秀顶,表示聪明的意思。师:额头上有什么?生:秀顶。师:什么叫秀顶?哪个地方?生:这个地方(该生指自己的前额),尖尖的。师:这个地方有斑点,是吧?生:不是斑点,是这儿有头发,是尖的。(学生再指额头)师:这儿有一点尖头发,叫秀顶,是吧?今天我又长了一个见识。不用说,潘长江额头上的尖尖的头发也叫秀顶了?(笑声)生:吴立彤身材瘦小,身轻如燕。师:身材瘦小,身轻如燕。嘿,一定是非常苗条的女孩了。生:吴立彤今天穿了一双黑色的皮鞋。师:那我要看一下每个同学的脚了。(老师看桌子下面学生们的脚。笑声)生:她的大门牙掉了一颗。师:把大字去掉,大门牙多难听呀。(笑声)生:她的门牙掉了一颗。师:她的门牙也掉了一颗,像王钟灵一样,笑起来就可以看见了。女同学笑一笑我看看。(学生笑)生:吴立彤瘦瘦的,跳起舞来轻轻的,很漂亮。师:舞姿很美。生:她头小小的。师:小脑袋,小身子,显得非常的姣小,像小巧玲珑的百灵鸟,对不对?(于老师在寻找)她穿的是一身白衣服,裤子也是白的吗?生:不是,裤子是黑的。师:我看出来了,(学生要发言)还有,请你说。生:她不是穿白衣服,是白裙子,里面是穿的条形的衣服。师:白裙子,里面穿的是条形衣服,带条纹的衣服。[!--empirenews.page--]生:吴立彤特别爱笑,她一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就笑得合不拢嘴。师:我看见了,她刚才又笑了,笑得这样子。(于老师做笑

得肩抖动的样子)请你站起来,刚才你笑得肩膀都抖动起来了。你就是我要找的吴立彤,是不是?吴:是。师:就在老师眼皮底下,半天才看出来!(因个子小,该生坐在第一排)吴立彤,认识你,我同样很高兴。吴:于老师,您好。师:我说老师认识你很高兴。吴:我认识您也很高兴。(众笑)师:我听说你能歌歌善舞,是吗?吴:对。师:这不是不谦虚,叫实事求是。(众笑)你能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跳一跳或者唱一唱?跳也行,唱也行。你愿意唱还是愿意跳?吴:那我唱一首歌。师:唱一首歌。刚才同学们说什么来着?秀眉?(生说:秀顶)秀顶。老师们,(指着吴立彤的额头)这就是秀顶!确实有点像潘长江。这秀顶很讨人喜欢,刚才同学说了,是聪明的标志。吴立彤,你唱哪一段?(手摸吴立彤的头)吴:我唱《吹起我的小柳笛》。师:听好,《吹起我的小柳笛》。掌声鼓励一下。(带头鼓掌)(吴立彤轻松地唱完一段)(师生鼓掌)[评:课上到这里,使我们领略了精彩的口语交际。于老师利用借班上课这个机会,以打听两个学生为由进行的说话练习,突出了口语交际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有对象的,二是有目的,是一种需要,不是为说而说,无的放矢。]吴:我就唱一段好不好?师:好的。歌声真优美呀!而且落落大方,你们俩过来,咱们手拉手,请摄影师给咱们照相,今天我来实小认识两个好朋友,请给合个影。(于老师站在中间,蹲下和同学一般高,搂着两位同学。师生合影。)[评:于老师把“蹲下来看学生”的感人形象永远留在了学生心中,留在了听课老师的心中,也把他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生动地展现出来。这是对青年教师无言的教育。]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为于老师认识他们俩而感到高兴?生:是。师:于老师想念他们时,除了看照片以外,还可怎么办呢?生:请刚才两位同学留下地址给您,以后可以通信。还有,请他们俩有时间到徐州去做客。师:对,到我家里来。或者我到这儿来。我想请你们写一写他们二人好吗?我一想念他们,我就你们写的作文读一读,哪颗门牙掉了,哪儿长个美男痣,我一看就乐了。行不行?愿不愿意写我这两位好朋友?[评:创设表达的对象,明确表达的目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激发表达的愿望,所谓“情动而辞发”。这样,就不是为写而写了,是“有为”而作了。在这里,写,也是为了交际。说和写都是为了交际,这就是“言语交际”的内涵。]生:愿意。师:愿意写我的好朋友王钟灵的举手。王钟灵,你看,不错吧,还有好多女同学愿意写你呢,你没想到吧!愿意写我好朋友吴立彤的举手。嘿,差不多,比写王钟灵的还多一些。(对吴立彤)也有男同学愿意写你呢,你真不简单呀。另外我也发现有些同学既不愿写他又不愿写她,那好吧,我再介绍两个人好不好?你们俩请回到座位上去。(于老师板书:孙悟空)认识吗?生:认识。师:愿意写孙悟空的举手。嘿,王钟灵、吴立彤、孙悟空一出来,我们的地位就下降了。(生笑)如果你不愿意写孙悟空,我再向你介绍一位,此人姓猪。(学生说:猪八戒)(老师板书:猪九戒)叫猪什么戒?

[!--empirenews.page--]生:猪九戒。师:对,不是猪八戒,而是猪八戒。认识吗?生:不认识。师:我告诉你们,猪九戒是猪八戒的弟弟。愿意写猪九戒的举手!只有一个。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天,有一个人问一名画家,画什么最难呢?画家说,画人最难。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熟悉,有一点不像都不行。画什么最容易呀?画家说,画鬼最容易,因为没有鬼,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一个人提意见的。你想象中的猪九戒长的什么模样?是胖呀瘦呀,瘦得很厉害,像电线杆似的?那你就画呀。你愿意证他用什么兵器就画什么兵器,什么机关枪呀、导弹、巡航导弹,爱什么武器画什么武器,你愿让他穿什么衣服就画什么衣服,颜色你来涂,帽子你来设计。—愿意写猪九戒的举手!(举手的人较多)放下。如果你感到写吴立彤、王钟灵和孙悟空、猪九戒比较难,你可打开书,翻开课文“习作2”,请我的好朋友吴立彤读读习作例文《我的同桌》。(学生读)师:读得多棒!我的好朋友真了不起。听了后,再写我的好朋友,再写想象中的猪九戒,感到难不难?[评:这时读“习作例文”对学生有借鉴作用。]生:不难。师:不难,很好写。听好—第一,写真人,讲真话,不要编,是怎么加事就怎么写,长得什么样子就写什么样子。写想象中的猪九戒呀,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限制。第二,这次作文行画后写,或写好后再为自己的作文插图。[评:先画后写,或写好后

插图,是于老师的创造。]师:如果你的文章写得好,插图画得漂亮,我就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图文并茂”。听说过这词吗?生:没有。(于老师板书这个词语)师:图文并茂,就是说文章写得好,插图画得好。这次看谁能做到图文并茂。愿意写的,先写后画;愿意先画的,画好后再写文章。不知你们现在有没有愿意写吴立彤的?有没有?不少。不知你们现在有没有愿意写吴立彤的?有没有?不少。不知现在有没有写王钟灵的?好。有没有愿意写我的?写于老师。(生举手)有两个。就请这两位写我。总而言之,你愿意写谁就写谁。[评: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少了些限制,就多了些自主;不了些要求,就多了些自由,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师:写猪九戒的举手。我就知道你们喜欢写猪九戒。你怎么想就怎么画。请你到前面来,把你想象中的猪九戒画下来。(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于老师边看边说:猪九戒的舌头往外伸着,看样子很馋,身边还画了大西瓜„„)师:同不们,画好了可以涂上颜色,然后把你画的写下来。(学生有的画,有的涂色,有的写作文,于教师巡视、指导,不时插话;他画猪九戒的耳朵是尖的,并且往上长,他想象的猪九戒脸很大„„)

[评:这些话听起来是不经意说的,实际上是为其他同学打开思路,当然对学生本人也是一种激励。]师:休息一会儿,下课休息五分钟。[评:《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于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写作对象,揭示了虚、实两种表达方式。可以先写后画,亦可先画后写。真正做到“鼓励自由表达”。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达到“乐于作文”的目的。为作文插图,不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画也为写打下了基础。因为画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画和写都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只不过手段不同罢了。这一做法,是美术与作文互相渗透的成功的尝试。成人读的报刊上都有图有文,小孩子的作文当然更应该而且能够做到“图文并茂”了。][!--empirenews.page--]第二节(上课后,学生继续写、画,教师巡视指导;于老师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师:绝大多数同学写好了。下面,我们请同学把写的文章、插图带来,把插图展示给同学们看一下,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一听。先请写我的好朋友王钟灵的同学来。写好的,画好的都过来。(带学生到实物展示台前,出示一同学画的王钟灵像,这幅画,画得头大身子小。学生大笑)师:王钟灵,请站起来。你看了这幅画舒服吗?王:画就画吧,没事。(学生大笑)师:奕大度的。(学生笑)好,读读你写的文章。(学生读所写文章)生:(读)„„王钟灵不仅是个爱学习的学生,而且还是个爱活动的同学。上课了,他常常和其他同学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因为,下课后全爱跳皮筋,所以上课时他总是满头大汗走进教室。王:老师,其实我并不爱跳皮筋,他怎么写我喜欢跳皮筋呢?师:刚才于老师说了,写真人讲真话。王钟灵喜欢跳皮筋吗?王:没有跳过。师:下课有时坐在教室看书,有时候没事不出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有时和同学做游戏生:他跳过,但次数不多。师:这样,把“爱跳皮筋”改为“有时候跳皮筋”;把“总是满头大汗”,改为“有时满头大汗”。行吗?好,接着往下读。生:(继续念)王钟灵头(师:“王钟灵”改为“他”)他头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师:他头上长着乌黑发亮的头发。生:他的眼睛大大的,(师插话:“他的”可以划去)一笑起来,嘴边露出一个小酒窝,(师插话:是真话)他的一颗牙齿掉了,(师插话:加上“可惜”)胸前挂着一串钥匙,左臂上有一个中队长的标志,上身穿了一件红色的衣裳,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运动鞋,非常神气。师:这就是他笔下的王钟灵。王钟灵,你对他写的满意吗?王:不是太满意,但有的地方写得还是蛮好。师:好,画画还要再努力,90分;作文100分。(学生鼓掌。接着于老师又评讲了两位写王钟灵的作文,略。)师:谁来读读写吴立彤的作文?把插图也带来。(一学生上台,于老师先展示了她的画,学生赞叹。插图略)生:(读)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名叫吴立彤,今年九岁。个头小小的,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吴立彤有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有一颗门牙掉了,一笑起来就露出一个小黑洞。她头上扎着一根马尾辫,走起路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好玩极了。师:好,就这后面一句话,应得10分。这一句话写得非常生动。请把这句话

再读一遍,让大家听听。[评:于老师总是忘不了找学生的亮点,及时表扬鼓励。]生:(读)她头上扎着一根马尾辫,走起路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好玩极了。(师插话:“好玩极了”可改成“好看极了”。你玩,她可能不愿意。[生笑。]当然,感觉着“好玩”是可以的。)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裙子,左臂上有一个中队委的标志,下身穿着一条咖啡色的裤子,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吴立彤能唱歌,歌声十分动听。师:你写得非常具体,得200分。画画得好不好?[!--empirenews.page--]生:好!师:画100分。谢谢你给我们写了一篇好文章。再看看他(指另外一个学生)画得怎么样?(图略) 师:马尾辫翘得更高。他画得多漂亮。请读一读作文。生:(读)我有一位同学,她的身材瘦瘦的,头上扎着一个马尾辫(师插话:一条马尾辫),她的眼睛大大的,非常神气,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她胸前戴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上身宣传科丰白色的裙子,左臂上还戴着一个中队委标志。吴立彤的裤子是咖啡色的,脚上穿着一双乌黑的皮鞋。吴立彤喜欢(师插话:可用“她“)她喜欢跳舞、唱歌和朗读课文,她跳舞的时候,小巧玲珑的身子一圈一圈地转着,非常美。师:吴立彤,你满意吗?吴:满意!师:好,200分!画给100分。请回到座位上去。生:谢谢老师!师:不用客气,真有礼貌1有写我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是次要的,文章是主要的。请出示画。(同学鼓掌,众笑。图略) 师:像不像我呀?生:有点像。师:戴眼镜,表情也像我,皱纹画得很像,只是画少了,我的皱纹比这还多,我知道,画多了怕我难过。(笑声)看你怎么写的,读吧!生:(读)于老师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是看上去非常年轻。师:看上去年轻,实际不年轻。“看上去”这个词用得非常恰当,非常好。加10分。生:(继续读)今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你知道我怎么这样高兴?原来今天我要和于老师交和我们谦逊许多话。上课了,老师要我们画画,我就把于老师画了下来。师:于老师要你画,你就画了下来。你是美术高手呀!你不要紧张,于老师给你撑腰(该生读作文时声音有些发颤),读。生:我写的时候,认真地看了于老师一遍。师:认真地观察。生:我发现于老师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师:你现在才发现,刚才没发现?(生笑)生:于老师眼睛虽然不大,但很有神。师: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这样写,我听了就舒服了。你很会说话,谢谢你。生:于老师的嘴巴也很大。(笑声)师:说的是真话。生:于老师和我们说话的时候,非常慈祥。我想,于老师如能天天给我们上课那多好呀!于老师上课既幽默又生动,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次(师:应改为“这次”)作文课。师:谢谢你。这个小朋友语言很通顺,写得很真实,小眼睛、大嘴巴。200分。画也画得好,200分。画也画得好,200分。加上刚才加的10分,一共410分!(从笑)看我的模样(指学生的画),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笑声)谢谢你。生:谢谢于老师。师:你(另一位学生)也写我的,不是小眼睛、大嘴巴吧!读一读看。生:于老师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教师,(师插话:把“最”字划掉。没有最好,只有比较好。)于老师的头发有些白,(师插话:几乎全白了,没有关系,请说真话。)于老师的头发几乎全白了,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于老师讲课生动又有趣(师插话:生动有趣,可把“又”去掉),我想,要是星期四的作文课,他都能给我们上那多好呀!可惜他太忙了。我喜欢于老师。师:是吗?我也喜欢你。你说真心话,于老师高兴,给你200分。这像画得太年轻了,是吧?(出示图,众笑)头发多黑呀,你是不是希望我把头发染黑,显得年轻一些?(众笑)画150分。(图略) 生:谢谢于老师的——[!--empirenews.page--]师:什么?生:谢谢于老师的高分。师:你真不得了呀,得了350分。你的呢?噢,你是写猪九戒的,读吧!生:猪九戒要出门,临走时,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我去春游了。又往前走,看见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大馒头,他不知道先吃哪个好。正好,他哥猪八戒回来了。他看到弟弟准备独吞美食,就和他打了起来,(师插话:他们为西瓜打了起来。)这时一只狗走过去,把所有的食物衔走了。猪九戒气得以后再也不出去春游了。师:两人打起来,食物被狗抢走了,这叫“蚌相争,渔人得利”。你是个小作家,可以写童话。作文300分;画100分。怎么样?生:其实于老师过奖了。师:不过奖,于老师从心里喜欢你写的这篇童话,真是非常有趣的童话,于老师喜欢你。—

—请你过来(另一学生),你画的画呢?(图略) 师:这幅画很有意思。你们看,他想象的猪九戒是个足球名星,看!身材长得多苗条。听听他怎么写的。生:(读)你们听说过猪九戒吗?他是猪八戒的弟弟,是个世界超级球星。要是球迷们碰到他,就会请他签名、拍合影照。(师插话:球迷请他签名和他照相。)他戴着一顶黑帽子,一对大耳朵像两面三把大扇子,两只大眼睛总是爱东瞧瞧西望望。生笑)穿着一身白色球员服,上衣上印有“A”字英文字母,脚穿一双蓝色球鞋,手上拿着一只足球,像是要出场比赛的样子。同学们要想看到他,就在比赛场上等着他。师:球迷一看他要出场,都到比赛场上去了,精彩的比赛就要开始了。写得很好,再写续集,看看赛场上的猪九戒表现得怎么样。你的画得200分,是最高分,请回以座位上去。政治家愿意读的吗?你来吧!看看你的画。这位猪九戒手拿扫帚,扫地的工具。(边说边出示画,图略) 生:(读)小朋友,你们认识猪九戒吗?他是猪八戒的弟弟,他非常爱劳动,长得胖胖的,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怪眼睛,鼻子像猪八戒的鼻子,他的嘴比猪八戒的嘴还大,耳朵尖尖的,它的帽子上写着“猪九戒”三个字,他有一个胖胖的身子和一双长长的手,还有一双短短的腿,(师插话:改为“短短的两条腿”。)这就是猪八戒的弟弟猪九戒。他不像哥那么贪吃,他非常爱扫地,一个操场三下两下就扫干净了,(师插话:好大的本事!)妈妈每天做家务,只要请他帮忙,他就来了。师:你写的猪九戒多么勤劳。好,400分!同学们,把你们的画给我(学生纷纷抢着把画给于老师),太棒了。(出示同学的画)文章是你写的,画也是你画的,这叫“图文并茂”。我把它们带回徐州去。什么时候想我的好朋友了,想三(1)班的同学了,就把你们的画和作文拿出来看看。谢谢大家![评:于老师采用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说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宗旨。在评价过程中,于老师强化学生写真人真事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于老师的教学中,做人与写文真正融为一体了。]师:课上下来,你们对潘老师摩拳擦掌话信不信?生:信。果然名不虚传,您的课有趣极了。师:有什么话对我说?生:我想问一下于教师,您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empirenews.page--]师:我等会儿告诉你。生:我非常敬佩您。师:我也非常佩服你,佩服你能说会道。生:欢迎于老师下次再光临我们实验小学,给我们上课。师:谢谢价钱,有机会我一定来。(下课)[总评:这两节“言语实际表达训练”课,告诉我们的东西是很多的。第一节,是口语交际。学生为什么说得这么好,师生之间的交流为什么这么融洽?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听于老师的课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于老师身上没有一点师道尊严,他和学生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二、于老师关于引导、启发和激励。他能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最突出的感受是,他即使不说什么,只要看着他的企盼的眼睛、他的和蔼的表情,学生也愿意说,也敢说,也会说。三、他的要求不多,也不高,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学生可能就不会说了,不敢说了。第二节课是写,是“书面交际”—因为老师有要求,要“带回去看”。这节课的要求也很少,只是说:写真人,讲真话;写想象中的人,怎么想就怎么写。还有,可先画后写,或者写好了,再插图。要求少了,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就大了。于老师对学生、对小学作文研究得够深的了。于老师与时俱进的探究精神令人钦佩。


相关作文

  • 人教版语文作文教学要求作文10300字
  • 人教版语文作文教学要求 一年级上:一. 有趣的游戏 你做过哪些游戏?你觉得哪些游戏最有趣? 互相说说这些游戏怎么有趣 对你不熟悉的游戏,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 二. 我们的画 给同学讲讲自己的画 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 办一个图画展览 三. 这样做不好 说说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讨论讨论:这样做为 ...

  • 苏教版作文题作文4200字
  •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口语/写作要求简目 (2011年3月 唐老师制) 语文(第一册)一年级上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拼拼读读/用这个方法画自己的小手一定能画得又快又像/ 说说手还能为你.为别人做哪些事.)口语交际:借铅笔 (你会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吗?读读下面的儿歌/ 在田字格里分别写上"东 ...

  • 说说我自己作文600字
  • <说说我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引导学生能抓住自己一两个特点,写写自己. 3.指导学生评价和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难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 [教学 ...

  • 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艺术初探作文5000字
  • 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艺术初探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学生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学生语汇积累是否丰富,语法运用是否得当的体现.对于思维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小学生来说,定然会困难层层,如不知写何物,不知如何下笔,更不知如何才能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作文的指导既没有定 ...

  • 帮助小白兔过 河 教学实录作文1100字
  • <帮助小白兔过河>教学实录 大石桥市永安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 李秀华 <帮助小白兔过河>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2.在交际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写话 ...

  • 作文教案作文8900字
  •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重点1以家乡景物为 ...

  • 夸家乡教案作文600字
  • 夸家乡 口语交际 授课人:吴卫平 二年级 教学目标: 1. 能用不同的形式介绍家乡,把话说完整,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人. 2. 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学习恰当地评价别人的话. 3. 与人交流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语气和蔼,态度诚恳. 教学过程 ...

  • 春天里的发现作文3500字
  • <春天里的发现>课例改进报告 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 夏天 第一部分:第一次执教教案 <春天里的发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语第四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画下来,并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及对春天的 ...

  • 说说低年级作文作文3600字
  • 说说低年级"作文" 很多语文教师发现小学生由于从一二年级不写作文到三年级的写作文过渡的不够自然流畅,以致于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突然被要求写作文时很茫然,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为三年级作文入门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低年级段作文提前起步,是当前很多小学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举措.低段小朋友能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