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训练的组织刍议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在高三如此特殊的环境下, 快速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作文课总是这样的模式: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耗时耗力, 且不能及时的向学生反馈信息, 效果很不好。进行反思后, 我决定采用新的训练模式, 让师生共同完成每一次作文训练的目标。
一、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每一次呈现给学生的作文试题, 都进行充足的准备。包括正确立意角度的分析, 符合此次作文的典型事例, 学生易犯的问题以及此次作文的优秀范文等。充足的准备工作, 为你的作文课奠定很深的知识储备, 确保今天自习课上写好的作文, 第二天就把写作情况反馈给学生。
二、快速阅读作文, 做好记录
利用晚上的时间, 把两个班的作文进行快速阅读, 不进行任何的批注, 但一定要把出现的问题整理归纳。包括:好的题目, 好的立意, 贴切的材料, 并把学生在立意上的共性问题, 结构, 语言上的问题进行记录, 以作到心中有数。
三、课堂上, 引导学生做好四步走
1. 学生根据自己写好的作文写出写作思路, 以此来判断自己的文章是否主旨明确, 结构清晰, 文体明确, 并判断自己的立意是否准确。之后, 小组四人互换文章, 共同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优缺点。
2. 师生互动, 共同探讨文章的立意。首先, 教师按照找, 析, 辨, 提四步审题法引导学生审题。接着, 小组发言。学生认为正确的立意以及偏题跑题的立意。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有争议的立意, 要求师生共同解决。然后, 学生推举代表在黑板上罗列合适的材料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罗列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最后, 教师反馈昨天作文的情况。
3. 组织学生写评语, 分为他评和自评。先是同桌或同组的几个同学互换为他人写评语, 最后自己给自己一个肯切的评语。
4. 推荐美文和典型问题例文。
四、课下延伸
1. 作文有个别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2. 把课堂上的讨论情况按作文审题, 材料选择, 作文结构, 语言四个环节进行整理, 把此次作文情况张贴在作文园地里。3. 在学生推荐的作文中选拔优秀的和有典型问题的作文进行张贴, 但不要显示学生名字。4. 张贴优秀评语。
五、下面以一次作文为例, 把最后反馈给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大家
材料:在非洲的戈壁滩上, 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 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 在那里, 根系
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 而它的根, 却只有一条, 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 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 然后, 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 在第六年春, 才在地面吐绿绽翠, 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 花期并不长, 仅仅两天, 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读了以上材料, 你有何感受或联想?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1. 审题四步骤
找:找角度, 依米小花的特点。
找事由, 小花美的原因是一条根用五年的时间扎的很深。
析:先找结果, 小花美; 再析原因, 用五年的时间扎根。
辨:辨析材料内部各主要内容间的关系。
提:提炼道理。
2. 立意呈现
首先最佳立意:能够一心一意地扎根深处, 能够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的追求, 能够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 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 尽管短暂, 却很绚丽。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这种叫依米的小花有三大特点, 这正是立意的基本角度。
[特点一]它的根, 却只有一条, 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
a. 扎根深处可成正果 b.专一也是一种成功的品质 c.与其广博不如精深
[特点二]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 然后, 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 在第6年春, 才在地面吐绿绽翠, 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a. 耐得住寂寞, 才能享受生命的辉煌 b.积累力量, 突破自我 c.坚韧(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
[特点三]花期并不长, 仅仅两天工夫, 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花呈四瓣, 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
a.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出特色(活得精彩)
其次是视为偏题或离题:
a. 逆境使人成功(但未谈到如何使人成功? 有的同学对苦难、逆境的理解十分偏激, 苦难造成美丽, 似乎美丽只有苦难才能造就)
b. 自信、乐观(谈心态) c.大谈生命奇妙
d. 选择奉献5、成功源于奋斗(泛泛而谈, 完全未涉及积累和专一)
3. 材料选择
王羲之、司马迁、爱迪生等人的坚持造就成功的事例; 汶川地震中为救他人而献出生命的人, 生命虽然短暂却不朽; 感动中国人物中靠坚持做出贡献的人的事迹等。
4. 结构问题
总分总或递进式结构都很好。
5. 语言的运用
语言要求纯粹的汉语, 要会化用诗句, 让语言典雅。
6. 共性问题
a. 涉及到的中心太多:目标的专一性, 辛勤的汗水, 不懈的努力,800多字的文章多中心难以写的深入。
b. 事例后缺少必要的分析, 缺少和主旨必然的联系。
c. 入题太慢, 有同学写了快400字, 还看不出主旨。
当然, 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会很多, 每次必须重点的指出2~3个。这样学生印象深刻, 才能逐渐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这样的作文课, 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积极的投入, 都要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中成长, 而且效果明显, 互动起来让作文亮丽起来。
高三作文训练的组织刍议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在高三如此特殊的环境下, 快速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作文课总是这样的模式: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耗时耗力, 且不能及时的向学生反馈信息, 效果很不好。进行反思后, 我决定采用新的训练模式, 让师生共同完成每一次作文训练的目标。
一、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每一次呈现给学生的作文试题, 都进行充足的准备。包括正确立意角度的分析, 符合此次作文的典型事例, 学生易犯的问题以及此次作文的优秀范文等。充足的准备工作, 为你的作文课奠定很深的知识储备, 确保今天自习课上写好的作文, 第二天就把写作情况反馈给学生。
二、快速阅读作文, 做好记录
利用晚上的时间, 把两个班的作文进行快速阅读, 不进行任何的批注, 但一定要把出现的问题整理归纳。包括:好的题目, 好的立意, 贴切的材料, 并把学生在立意上的共性问题, 结构, 语言上的问题进行记录, 以作到心中有数。
三、课堂上, 引导学生做好四步走
1. 学生根据自己写好的作文写出写作思路, 以此来判断自己的文章是否主旨明确, 结构清晰, 文体明确, 并判断自己的立意是否准确。之后, 小组四人互换文章, 共同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优缺点。
2. 师生互动, 共同探讨文章的立意。首先, 教师按照找, 析, 辨, 提四步审题法引导学生审题。接着, 小组发言。学生认为正确的立意以及偏题跑题的立意。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有争议的立意, 要求师生共同解决。然后, 学生推举代表在黑板上罗列合适的材料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罗列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最后, 教师反馈昨天作文的情况。
3. 组织学生写评语, 分为他评和自评。先是同桌或同组的几个同学互换为他人写评语, 最后自己给自己一个肯切的评语。
4. 推荐美文和典型问题例文。
四、课下延伸
1. 作文有个别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2. 把课堂上的讨论情况按作文审题, 材料选择, 作文结构, 语言四个环节进行整理, 把此次作文情况张贴在作文园地里。3. 在学生推荐的作文中选拔优秀的和有典型问题的作文进行张贴, 但不要显示学生名字。4. 张贴优秀评语。
五、下面以一次作文为例, 把最后反馈给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大家
材料:在非洲的戈壁滩上, 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 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 在那里, 根系
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 而它的根, 却只有一条, 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 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 然后, 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 在第六年春, 才在地面吐绿绽翠, 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 花期并不长, 仅仅两天, 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读了以上材料, 你有何感受或联想?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1. 审题四步骤
找:找角度, 依米小花的特点。
找事由, 小花美的原因是一条根用五年的时间扎的很深。
析:先找结果, 小花美; 再析原因, 用五年的时间扎根。
辨:辨析材料内部各主要内容间的关系。
提:提炼道理。
2. 立意呈现
首先最佳立意:能够一心一意地扎根深处, 能够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的追求, 能够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 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 尽管短暂, 却很绚丽。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这种叫依米的小花有三大特点, 这正是立意的基本角度。
[特点一]它的根, 却只有一条, 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
a. 扎根深处可成正果 b.专一也是一种成功的品质 c.与其广博不如精深
[特点二]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 然后, 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 在第6年春, 才在地面吐绿绽翠, 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a. 耐得住寂寞, 才能享受生命的辉煌 b.积累力量, 突破自我 c.坚韧(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
[特点三]花期并不长, 仅仅两天工夫, 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花呈四瓣, 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
a.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出特色(活得精彩)
其次是视为偏题或离题:
a. 逆境使人成功(但未谈到如何使人成功? 有的同学对苦难、逆境的理解十分偏激, 苦难造成美丽, 似乎美丽只有苦难才能造就)
b. 自信、乐观(谈心态) c.大谈生命奇妙
d. 选择奉献5、成功源于奋斗(泛泛而谈, 完全未涉及积累和专一)
3. 材料选择
王羲之、司马迁、爱迪生等人的坚持造就成功的事例; 汶川地震中为救他人而献出生命的人, 生命虽然短暂却不朽; 感动中国人物中靠坚持做出贡献的人的事迹等。
4. 结构问题
总分总或递进式结构都很好。
5. 语言的运用
语言要求纯粹的汉语, 要会化用诗句, 让语言典雅。
6. 共性问题
a. 涉及到的中心太多:目标的专一性, 辛勤的汗水, 不懈的努力,800多字的文章多中心难以写的深入。
b. 事例后缺少必要的分析, 缺少和主旨必然的联系。
c. 入题太慢, 有同学写了快400字, 还看不出主旨。
当然, 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会很多, 每次必须重点的指出2~3个。这样学生印象深刻, 才能逐渐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这样的作文课, 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积极的投入, 都要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中成长, 而且效果明显, 互动起来让作文亮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