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汤姆·索亚历险记]作文5100字

初一作文

初一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汤姆·索亚历险记》

【情节介绍】

少年汤姆•索亚十分淘气,一天半夜,他和伙伴哈克一道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目击了一个凶杀案:一个名叫印第安人乔的坏家伙杀了人,却嫁祸于波特。

次日,波特被捕。汤姆怕遭报复,不敢揭发真情。又过了些日子,法庭开审,这回,汤姆终于勇敢地在法庭上提供了证词,揭穿了印第安人乔的罪行。但印第安人乔却跳窗逃跑了。一天,汤姆和哈克走进河边一所“闹鬼”的老房子。他俩上了楼,不一会儿,看到楼下来了两个人,原来正是印第安人乔和他的同伙。这两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不少钱,正往地里埋。没想到竟从地里挖出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这时印第安人乔听到了一点响动,他怀疑楼上有人,就想上去看看。汤姆和哈克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早已朽烂的楼梯塌了,印第安人乔没能上楼。后来,汤姆侦察出印第安人乔住进了一个客栈,他和哈克合计趁印第安人乔外出时,搬走钱箱。

又过了些日子,汤姆和蓓姬等一些小伙伴外出野餐,汤姆和蓓姬钻进了一个弯弯曲曲的山洞,竟找不到出口。

同一天夜晚,哈克发现印第安人乔和他的同伙挟着东西上山了,哈克想他们肯定是转移财物,就远远地跟踪。印第安人乔来到一个寡妇的庄园,要对寡妇下毒手,哈克忙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在这家人的帮助下,救出了寡妇。

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迷了路,随身带的食物又吃光了,仍找不到出洞的路„„忽然,汤姆看见远处有烛光,以为是大人们找来了,于是高声呼叫。谁知,定睛一看,举着蜡烛的却是印第安人乔,汤姆怕印第安人乔下毒手,拉着蓓姬逃跑,山洞里回声轰鸣,印第安人乔未听出是汤姆的声音,还以为有人追捕他,于是抱头鼠窜。

在洞中过了三天三夜,汤姆和蓓姬拖着疲乏的身子还在找出洞的路。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亮点,他们互相勉励着向前走去,费尽了最后力气才出了山洞。两个孩子得救后,蓓姬的父亲用铁板把他们出洞的小口堵死了,他怕以后会有人再从这里进去迷了路。孩子们再也没见到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想起印第安人乔或许还在洞里,于是,他打开了堵死的洞口,发现印第安人乔已饿死在洞口旁。

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入山洞,在印第安人乔举烛的地方发现了印第安人乔埋财宝金钱的小石窟,找到了那个箱子。汤姆和哈克平分了这笔钱。哈克救过庄园主寡妇,寡妇很喜欢哈克,便收下哈克作自己的养子。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小说以汤姆•索亚的传奇式经历为线索,颂扬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心灵,鞭挞了印第安人乔之流的贪婪和凶残。

【链接中考】

1. (2007·泰州) 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

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3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

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 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 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了不起的粉刷工】姨妈罚汤姆刷围墙,汤姆设法让伙伴们主动替他干活,而他自己则一边休息,一边用刷墙的机会换来了一件又一件物品。

【我的思考】汤姆是个“狡黠”的男孩,所言所行无不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 可爱。

【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汤姆离开学校后产生了当海盗的念头,在林间小径上与好友

乔•哈泼照着书上的打斗场景扮演了一回海盗。

【我的思考】“海盗情结”反映了汤姆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厌恶,对自由理想世界

的向往。

【快乐的海盗营地】汤姆欣赏了岛上的晨景,就和乔•哈泼、哈克在沙滩上嬉戏,吃完

鲜美的营地早餐,三个小“海盗”就踏上了林间探险的旅程。

【我的思考】放飞童心,投身自然吧,去享受自然馈赠给我们的那份闲暇,那份宁静,

那份洒脱!

2. (2009·山东潍坊)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

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

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乔已饿死在洞口旁。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入山洞,他们发

现了装着金钱财宝的箱子。(2分)

3. (2010·泰州) 宋江选择了逃离宋家庄,美国(国籍) 的马克•吐温(作者) 笔下的汤姆•索亚

选择了逃离教会学校。请你对汤姆•索亚的逃离作出自己的评价。(4分)

示例一:我赞同。因为教会学校的生活枯燥无味,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他的逃离是

对学校生活的反抗,是对自由的追求。

示例二:我认为不对。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出逃后的生活有一定的危险,会让家长非

常担心,再说,出逃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选择其它合适的方式

来追求自由。

示例三: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的逃离。他对自由的追求,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是可

以理解的,但选择逃离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4. (2011·苏州)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

他们,但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2分)

因为汤姆见到的是印第安人乔,汤姆在法庭上指证过乔杀了人,他害怕乔会杀他报仇。

【知识梳理】

1. 汤姆•索亚是近代世界文学中鲜活的“顽童”形象。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

一是为了表示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二是为了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启发

人们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2. 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①汤姆•索亚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即使在洞中历险时,

他也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他关心她、安慰她,身上仅有的一块

面包自己不吃,让蓓姬吃。最后,正是由于他的勇敢和机智,才能从洞中脱险。

②他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

出,指证杀人犯。

③他厌恶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教堂里牧师干巴巴的说教更为反感,幻想着能

过上像传说中的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的新奇冒险的生活。

3. 你希望经历汤姆•索亚那样的历险生活吗?为什么?

①希望经历汤姆•索亚那样的历险生活,往往是一个儿童的天性。因为儿童天性喜欢幻

想,喜欢历险。 ②汤姆的历险是他对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生活的反抗,是可以理解的。而现在的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生硬模仿汤姆的行为。 ③汤姆擅自离家出走,幻想当海盗,在今天是不值得提倡的,更不能去仿效他。我们要学习他富于幻想、真实善良、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而不是单纯去模仿他的行为。

4. 主要情节和理解、感悟:

当“海盗”去:描写了汤姆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

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期所特有的反抗心态。

“海盗”生活:描写了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通过景

物、心理、言行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在摆脱了成人社会的禁锢以后,在享受大

自然当中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

洞中历险:描写了汤姆在历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他们在死亡与

恐怖的威胁中表现出的那种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作为全书最为精彩

的部分,作者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把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亲和与对立

关系表现得十分透彻。同时,也充分突出了人在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艰苦。

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怎样的儿

童心理?请简要回答。

要点:都具有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厌倦学校枯燥的生活) 的儿童心理。

6. “完完全全是孩子气的行为越来越少,而成人的行为为数增加了”。(勃莱阿语) 《汤姆•

索亚历险记》体现了一个孩子从少年到成熟期的成长。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点。

①从开头汤姆和蓓姬赌气、耍小性子进到汤姆显出一副侠义心肠,代蓓姬受罚,以至最

后在山洞中处处扶持爱护蓓姬。其间的成熟是显然的。

②开头是汤姆反抗包莉姨妈而出走,结束时汤姆已为姨妈伤心过甚而担心,前后截然不

同的两种心态是成熟的表现。

7. 某校初一(2)班同学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对汤姆•索亚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

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令人鄙弃的孩子。他顽固不化,置包莉姨妈的劝告

于不顾,屡屡犯下错误;他不努力学习,爱弄虚作假,自己不认真背《圣经》,用物品

与同学们交换彩色纸条,凭彩色纸条获得了学校最高荣誉奖,得到了一本《圣经》;他

爱耍小心眼,为了报复蓓姬,惹蓓姬生气,他有意与女孩子艾美套近乎。

反方:我方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孩子。他聪明活泼,他诱惑小朋友们,

拿小玩意与他交换,一个接一个地玩着“刷墙”的游戏,把包莉姨妈的惩罚变成了快乐;

他勇敢无畏,在法庭上挺身而出指证了杀害医生的印第安人乔;他心地善良,舍己为人,

洞中历险时,他把仅有的一块面包让给蓓姬吃。

8. 《汤姆•索亚历险记》第4章里记述在主日学校怎样才能得到奖品《圣经》?汤姆是怎

样获得校长颁发的奖品并成为主日学校名人的?

要背诵两千首诗。他用自己手里的玩具物品换取其他孩子手里通过背圣诗而积攒的蓝

票、红票、黄票,申请得到《圣经》。

9. 汤姆•索亚是个好奇心极强、富于冒险精神的孩子。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能够反映他这

一性格特点的某一个情节。

在野餐那天,汤姆发现了一段自然台阶,他与蓓姬一起开始他们的探险。于是有了“洞

中历险”的故事。

10. 汤姆和蓓姬在岩洞中遭遇了哪些困境?在困境面前汤姆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试

举例加以说明。

迷路,没有火照明,饥饿疲劳,蓓姬的消沉,遇到印第安人乔。在死亡与恐怖面前的

沉着勇敢和机智,如:节省蜡烛和食物,在蓓姬失去信心时给她打气,拉着风筝线探

路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如:处处关心蓓姬。

11. 汤姆和蓓姬后来是怎样脱离险境的?

汤姆把一根放风筝的线系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边摸索着走边放着线,找到了一个山洞

出口,后被人送回家。(拉着风筝线探路。)

12. 汤姆当“海盗”回来后,依然没有和蓓姬和好,但当蓓姬在教室内身处险境即将遭受

老师惩罚时,他挺身而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这一情节。

蓓姬偷看老师的书,被汤姆发现后撕破了插图,在老师追问时,汤姆说是自己撕的,

从而接受了留堂两小时的处罚。

13.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一定为汤姆感到骄傲,请结合“洞中历险”的情节,说说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勇敢坚强,如不放弃寻找出口的念头、劝慰绝望的蓓姬等;爱护弱小,如让身心俱疲的女伴休息,由自己寻找洞口等。

14.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共写了汤姆索亚哪几次历险?

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蓓姬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

1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

汤姆在洞中历险时遇到的恶人是印第安人乔。汤姆认为是回声使声音无法辨清,所以对方逃跑了。汤姆脱险后,洞口被封了起来,印第安人乔就被困死在洞中。

16. 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任选一个标题,介绍它的情节,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人。

备选标题: ①当“海盗”去 ②“海盗”生活 ③洞中历险

【】 【我的思考】

②例:A 当“海盗”去:汤姆逃学来到森林里,幻想着自己的未来,他想过去坐兵士和酋长,最后决定去当“海盗”;汤姆的逆反,

天真,向往自由,富于幻想。

B“海盗”生活: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孙岛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乐趣;思考同上。

C洞中历险: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探险迷路,克服了恐惧、饥饿、疲劳等困难躲过了印第安人乔的追捕,靠风筝线的帮助

脱险;汤姆沉着勇敢,聪明机灵。

17. 请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关于 “海盗生活”的阅读回答:这个片段与“当海盗去”的片段相比较,汤姆的心情有了哪些变化?

“当海盗去”中汤姆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表现了他特有的反抗心态。而这段则表现出了汤姆的快乐的心态。

初一语文名著阅读复习《汤姆·索亚历险记》

【情节介绍】

少年汤姆•索亚十分淘气,一天半夜,他和伙伴哈克一道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目击了一个凶杀案:一个名叫印第安人乔的坏家伙杀了人,却嫁祸于波特。

次日,波特被捕。汤姆怕遭报复,不敢揭发真情。又过了些日子,法庭开审,这回,汤姆终于勇敢地在法庭上提供了证词,揭穿了印第安人乔的罪行。但印第安人乔却跳窗逃跑了。一天,汤姆和哈克走进河边一所“闹鬼”的老房子。他俩上了楼,不一会儿,看到楼下来了两个人,原来正是印第安人乔和他的同伙。这两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不少钱,正往地里埋。没想到竟从地里挖出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这时印第安人乔听到了一点响动,他怀疑楼上有人,就想上去看看。汤姆和哈克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早已朽烂的楼梯塌了,印第安人乔没能上楼。后来,汤姆侦察出印第安人乔住进了一个客栈,他和哈克合计趁印第安人乔外出时,搬走钱箱。

又过了些日子,汤姆和蓓姬等一些小伙伴外出野餐,汤姆和蓓姬钻进了一个弯弯曲曲的山洞,竟找不到出口。

同一天夜晚,哈克发现印第安人乔和他的同伙挟着东西上山了,哈克想他们肯定是转移财物,就远远地跟踪。印第安人乔来到一个寡妇的庄园,要对寡妇下毒手,哈克忙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在这家人的帮助下,救出了寡妇。

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迷了路,随身带的食物又吃光了,仍找不到出洞的路„„忽然,汤姆看见远处有烛光,以为是大人们找来了,于是高声呼叫。谁知,定睛一看,举着蜡烛的却是印第安人乔,汤姆怕印第安人乔下毒手,拉着蓓姬逃跑,山洞里回声轰鸣,印第安人乔未听出是汤姆的声音,还以为有人追捕他,于是抱头鼠窜。

在洞中过了三天三夜,汤姆和蓓姬拖着疲乏的身子还在找出洞的路。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亮点,他们互相勉励着向前走去,费尽了最后力气才出了山洞。两个孩子得救后,蓓姬的父亲用铁板把他们出洞的小口堵死了,他怕以后会有人再从这里进去迷了路。孩子们再也没见到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想起印第安人乔或许还在洞里,于是,他打开了堵死的洞口,发现印第安人乔已饿死在洞口旁。

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入山洞,在印第安人乔举烛的地方发现了印第安人乔埋财宝金钱的小石窟,找到了那个箱子。汤姆和哈克平分了这笔钱。哈克救过庄园主寡妇,寡妇很喜欢哈克,便收下哈克作自己的养子。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小说以汤姆•索亚的传奇式经历为线索,颂扬了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心灵,鞭挞了印第安人乔之流的贪婪和凶残。

【链接中考】

1. (2007·泰州) 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

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3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

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 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 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了不起的粉刷工】姨妈罚汤姆刷围墙,汤姆设法让伙伴们主动替他干活,而他自己则一边休息,一边用刷墙的机会换来了一件又一件物品。

【我的思考】汤姆是个“狡黠”的男孩,所言所行无不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 可爱。

【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汤姆离开学校后产生了当海盗的念头,在林间小径上与好友

乔•哈泼照着书上的打斗场景扮演了一回海盗。

【我的思考】“海盗情结”反映了汤姆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厌恶,对自由理想世界

的向往。

【快乐的海盗营地】汤姆欣赏了岛上的晨景,就和乔•哈泼、哈克在沙滩上嬉戏,吃完

鲜美的营地早餐,三个小“海盗”就踏上了林间探险的旅程。

【我的思考】放飞童心,投身自然吧,去享受自然馈赠给我们的那份闲暇,那份宁静,

那份洒脱!

2. (2009·山东潍坊)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

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

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乔已饿死在洞口旁。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入山洞,他们发

现了装着金钱财宝的箱子。(2分)

3. (2010·泰州) 宋江选择了逃离宋家庄,美国(国籍) 的马克•吐温(作者) 笔下的汤姆•索亚

选择了逃离教会学校。请你对汤姆•索亚的逃离作出自己的评价。(4分)

示例一:我赞同。因为教会学校的生活枯燥无味,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他的逃离是

对学校生活的反抗,是对自由的追求。

示例二:我认为不对。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出逃后的生活有一定的危险,会让家长非

常担心,再说,出逃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选择其它合适的方式

来追求自由。

示例三: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的逃离。他对自由的追求,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是可

以理解的,但选择逃离的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4. (2011·苏州)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

他们,但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2分)

因为汤姆见到的是印第安人乔,汤姆在法庭上指证过乔杀了人,他害怕乔会杀他报仇。

【知识梳理】

1. 汤姆•索亚是近代世界文学中鲜活的“顽童”形象。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

一是为了表示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二是为了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启发

人们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2. 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①汤姆•索亚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即使在洞中历险时,

他也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他关心她、安慰她,身上仅有的一块

面包自己不吃,让蓓姬吃。最后,正是由于他的勇敢和机智,才能从洞中脱险。

②他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

出,指证杀人犯。

③他厌恶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教堂里牧师干巴巴的说教更为反感,幻想着能

过上像传说中的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的新奇冒险的生活。

3. 你希望经历汤姆•索亚那样的历险生活吗?为什么?

①希望经历汤姆•索亚那样的历险生活,往往是一个儿童的天性。因为儿童天性喜欢幻

想,喜欢历险。 ②汤姆的历险是他对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生活的反抗,是可以理解的。而现在的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生硬模仿汤姆的行为。 ③汤姆擅自离家出走,幻想当海盗,在今天是不值得提倡的,更不能去仿效他。我们要学习他富于幻想、真实善良、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而不是单纯去模仿他的行为。

4. 主要情节和理解、感悟:

当“海盗”去:描写了汤姆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

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期所特有的反抗心态。

“海盗”生活:描写了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通过景

物、心理、言行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在摆脱了成人社会的禁锢以后,在享受大

自然当中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

洞中历险:描写了汤姆在历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他们在死亡与

恐怖的威胁中表现出的那种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作为全书最为精彩

的部分,作者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把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亲和与对立

关系表现得十分透彻。同时,也充分突出了人在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艰苦。

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怎样的儿

童心理?请简要回答。

要点:都具有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厌倦学校枯燥的生活) 的儿童心理。

6. “完完全全是孩子气的行为越来越少,而成人的行为为数增加了”。(勃莱阿语) 《汤姆•

索亚历险记》体现了一个孩子从少年到成熟期的成长。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点。

①从开头汤姆和蓓姬赌气、耍小性子进到汤姆显出一副侠义心肠,代蓓姬受罚,以至最

后在山洞中处处扶持爱护蓓姬。其间的成熟是显然的。

②开头是汤姆反抗包莉姨妈而出走,结束时汤姆已为姨妈伤心过甚而担心,前后截然不

同的两种心态是成熟的表现。

7. 某校初一(2)班同学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对汤姆•索亚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

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令人鄙弃的孩子。他顽固不化,置包莉姨妈的劝告

于不顾,屡屡犯下错误;他不努力学习,爱弄虚作假,自己不认真背《圣经》,用物品

与同学们交换彩色纸条,凭彩色纸条获得了学校最高荣誉奖,得到了一本《圣经》;他

爱耍小心眼,为了报复蓓姬,惹蓓姬生气,他有意与女孩子艾美套近乎。

反方:我方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孩子。他聪明活泼,他诱惑小朋友们,

拿小玩意与他交换,一个接一个地玩着“刷墙”的游戏,把包莉姨妈的惩罚变成了快乐;

他勇敢无畏,在法庭上挺身而出指证了杀害医生的印第安人乔;他心地善良,舍己为人,

洞中历险时,他把仅有的一块面包让给蓓姬吃。

8. 《汤姆•索亚历险记》第4章里记述在主日学校怎样才能得到奖品《圣经》?汤姆是怎

样获得校长颁发的奖品并成为主日学校名人的?

要背诵两千首诗。他用自己手里的玩具物品换取其他孩子手里通过背圣诗而积攒的蓝

票、红票、黄票,申请得到《圣经》。

9. 汤姆•索亚是个好奇心极强、富于冒险精神的孩子。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能够反映他这

一性格特点的某一个情节。

在野餐那天,汤姆发现了一段自然台阶,他与蓓姬一起开始他们的探险。于是有了“洞

中历险”的故事。

10. 汤姆和蓓姬在岩洞中遭遇了哪些困境?在困境面前汤姆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试

举例加以说明。

迷路,没有火照明,饥饿疲劳,蓓姬的消沉,遇到印第安人乔。在死亡与恐怖面前的

沉着勇敢和机智,如:节省蜡烛和食物,在蓓姬失去信心时给她打气,拉着风筝线探

路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如:处处关心蓓姬。

11. 汤姆和蓓姬后来是怎样脱离险境的?

汤姆把一根放风筝的线系在一个突出的地方,边摸索着走边放着线,找到了一个山洞

出口,后被人送回家。(拉着风筝线探路。)

12. 汤姆当“海盗”回来后,依然没有和蓓姬和好,但当蓓姬在教室内身处险境即将遭受

老师惩罚时,他挺身而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这一情节。

蓓姬偷看老师的书,被汤姆发现后撕破了插图,在老师追问时,汤姆说是自己撕的,

从而接受了留堂两小时的处罚。

13.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一定为汤姆感到骄傲,请结合“洞中历险”的情节,说说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勇敢坚强,如不放弃寻找出口的念头、劝慰绝望的蓓姬等;爱护弱小,如让身心俱疲的女伴休息,由自己寻找洞口等。

14.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共写了汤姆索亚哪几次历险?

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蓓姬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

1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

汤姆在洞中历险时遇到的恶人是印第安人乔。汤姆认为是回声使声音无法辨清,所以对方逃跑了。汤姆脱险后,洞口被封了起来,印第安人乔就被困死在洞中。

16. 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任选一个标题,介绍它的情节,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人。

备选标题: ①当“海盗”去 ②“海盗”生活 ③洞中历险

【】 【我的思考】

②例:A 当“海盗”去:汤姆逃学来到森林里,幻想着自己的未来,他想过去坐兵士和酋长,最后决定去当“海盗”;汤姆的逆反,

天真,向往自由,富于幻想。

B“海盗”生活: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孙岛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乐趣;思考同上。

C洞中历险: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探险迷路,克服了恐惧、饥饿、疲劳等困难躲过了印第安人乔的追捕,靠风筝线的帮助

脱险;汤姆沉着勇敢,聪明机灵。

17. 请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关于 “海盗生活”的阅读回答:这个片段与“当海盗去”的片段相比较,汤姆的心情有了哪些变化?

“当海盗去”中汤姆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表现了他特有的反抗心态。而这段则表现出了汤姆的快乐的心态。


相关作文

  • 六年级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吴芳芳作文1200字
  • 17*<汤姆·索亚历险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单元主题:外国名著名篇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主备人:吴芳芳/荥阳五小 副备人: ...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课稿作文4000字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课稿 说教材: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 ...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说课资料作文2200字
  • 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先生(板书) 的四大名著之一.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到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说课资料这一优秀教学资源,这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说课资料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 ...

  • 六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新人教版-精作文700字
  • 1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课文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通过阅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方法指导: 1.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 质疑释疑,大胆发 ...

  • 六年级语文下册 1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新人教版作文700字
  • 1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课文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通过阅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方法指导: 1.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 质疑释疑,大胆发 ...

  • 六年级语文下册17[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新人教版(新)作文0字
  • 1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 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课文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通过阅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方法指导: 1.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 质疑释疑,大胆发 ...

  •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附答案作文300字
  • 名著阅读题.(5分) <汤姆. 索亚历险记>主要记叙了汤姆冒险的经历.除了课本上学习的内容外,请你列举出其他的冒险情节.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至少一个.并由此说说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参考答案 略 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 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探寻玩耍,因讨厌蝙蝠,选择其 ...

  • 六级语文下册第单元第课[汤姆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精作文1000字
  • 1 17汤姆 索亚历险记(1) 汤姆 索亚历险记 一. 填空题.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原名( ),是19世纪( )国( )的代表,他一生撰写了10多部长篇小说 与作品集.长篇小说< >揭露了美国政府机关贪污盗窃和收受贿赂的现象:< >.< ...

  •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要领作文0字
  • 崔文胜 1.马克•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原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在英语里是水手的术语,意为"水深12英尺"表示轮船可以通过.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是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