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2作文4400字

初二作文

《离骚》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目标:

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知识目标:

1、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

2、掌握“修 姱 ”、“羁”、“谇”、“怨”、“浩荡”、“溘”、“尤”、“反”、“ 忳 ”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三、能力目标:

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赋与比的写法;

2 、“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3 、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

的名篇《离骚》。(板书课题:《离骚》)

二、屈原与楚辞

1、 简介屈原:

(约前 339 —约前 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 平 ,字 原 ,又自云名 正则 ,字 灵均 。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 简介“楚辞”:

① 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②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 朔 、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 新授

1、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2 句, 93 节, 2464 字,课文是节选。

2、课文朗读,扫除文字障碍。

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姱 :修洁而美好。

羁: 喻指束缚、约束。

谇: 谏诤。

怨: 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 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

忳:忧闷。

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陆离:修长的样子。(“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四、作业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指导朗读

1 、注意节拍 如:长太息 / 以掩涕兮 余 / 独 / 好修 / 以为常

虽 / 体解 / 吾 / 犹未变兮 岂 / 余心之 / 可惩

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 、注意延长 如: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讲解:“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3 、注意重音

4 、注意感情

讲解: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

二、 整体把握

1、( 1-7 ): 述怀, 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2、( 8-13 ):反省,表现为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

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三、课文赏析

1、第1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

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 .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 .“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D .“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

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

志。

2、第2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

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

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

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

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

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

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第3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

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

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 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

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

《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

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4、第13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四、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

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

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

五、文章特色

1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 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

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析“比”)

( 1 )王逸《楚辞章句》评《离骚》: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 于 君„„

( 2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

其行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在《离骚》这首诗中所运用的比兴手法的? 讨论,明确: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讽、悲秋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 喻 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 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5、“移情”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五、布置作业

1、 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 你最喜欢《离骚》中哪两句诗,哪句或哪几句诗引起了你的共鸣,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点即可。

3、 课外阅读《语文读本》《屈原诗两首》(《涉江》、《国殇》)。

《离骚》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目标:

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知识目标:

1、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

2、掌握“修 姱 ”、“羁”、“谇”、“怨”、“浩荡”、“溘”、“尤”、“反”、“ 忳 ”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三、能力目标:

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赋与比的写法;

2 、“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3 、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

的名篇《离骚》。(板书课题:《离骚》)

二、屈原与楚辞

1、 简介屈原:

(约前 339 —约前 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 平 ,字 原 ,又自云名 正则 ,字 灵均 。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 简介“楚辞”:

① 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②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 朔 、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 新授

1、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2 句, 93 节, 2464 字,课文是节选。

2、课文朗读,扫除文字障碍。

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

修姱 :修洁而美好。

羁: 喻指束缚、约束。

谇: 谏诤。

怨: 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 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

忳:忧闷。

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陆离:修长的样子。(“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四、作业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指导朗读

1 、注意节拍 如:长太息 / 以掩涕兮 余 / 独 / 好修 / 以为常

虽 / 体解 / 吾 / 犹未变兮 岂 / 余心之 / 可惩

讲解: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 、注意延长 如: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讲解:“兮”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3 、注意重音

4 、注意感情

讲解: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

二、 整体把握

1、( 1-7 ): 述怀, 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2、( 8-13 ):反省,表现为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

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三、课文赏析

1、第1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前两句发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这

两句承上启下。后两句极写不为楚君所容。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A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B .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C .“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D .“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态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

宁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从而揭示自己的情怀,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

志。

2、第2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

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

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

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

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

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

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3、第3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

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

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 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

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

《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

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4、第13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四、思想内容

1、展示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历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辙;希望楚王“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国。

2、深刻揭露了楚国混浊的社会现实。诗人批评了楚王的反复无常、听信谗言,更以激愤的心情揭露了楚国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恶嘴脸。

3、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炽热的爱国激情、对美好情操的执着追求、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等等。

五、文章特色

1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 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

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析“比”)

( 1 )王逸《楚辞章句》评《离骚》: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 于 君„„

( 2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

其行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在《离骚》这首诗中所运用的比兴手法的? 讨论,明确: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讽、悲秋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 喻 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 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5、“移情”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大家联系起来体会可能就容易明白了。

五、布置作业

1、 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2、 你最喜欢《离骚》中哪两句诗,哪句或哪几句诗引起了你的共鸣,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点即可。

3、 课外阅读《语文读本》《屈原诗两首》(《涉江》、《国殇》)。


相关作文

  •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练习1作文900字
  • 孔雀东南飞(练习测试2) 1. 情节曲折是这篇叙事诗的特点.请你按照情节发展给每一个情节拟一个简短的标题. 2. 这首诗的情节发展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交错发展的,请说说这样安排情节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 3. 用比兴开头是民歌中常见的手法,这首诗的开头就是以"孔雀东南飞, ...

  •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测试作文6100字
  • <孔雀东南飞>随堂练习 一.填空 1.<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 >卷一,原题为< >.它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 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 >并称为" ".2."乐府& ...

  •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3作文5500字
  • 16.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文精讲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

  • 语文技巧作文2500字
  •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在文言文阅读中,推断文言实词的常用方法,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联想推断法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不以外夷见忽.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 ...

  • 经典搞笑诗句大全作文2700字
  • 半夜三更鬼敲门 路上行人欲断魂 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滩上 红橙黄绿青蓝紫 东南西北中发白 后宫佳丽三千人 铁棒也会磨成针 宽衣解带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千山万水总是情 多给一份行不行 穷则独善其身 富则妻妾成群 三个臭皮匠 臭味都一样 射人先射马 捉奸捉在床 书到用时方恨少 钱到月底不够花 ...

  • 学生周记写作系统指导作文4600字
  • 学生周记写作系统指导 内容提要:学生写作需要积累素材,需要笔耕不辍.在高中生写周记的三年中,教师如何做才能使周记不流于形式,并真正发挥作用是个难题.笔者从实践出发,探讨三年来所尝试的一些激发学生写周记兴趣的方法.在学生的三年周记"长跑"中,笔者做到有规划.有计划,使学生的进步循序 ...

  • 孔雀东南飞续写作文800字
  • 拍案叫绝的续写: 刘兰芝连夜赶制嫁衣,伴着昏暗的灯光,给焦仲卿写了简短的几行字"你我俩人是夫妻却不得已被迫分开,你若对我有意,请到清池来."并让人趁夜黑风高交到焦仲卿手中,焦仲卿看到刘兰芝写的几行字,不由一惊.谢过下人后,立即回屋,收拾好行李,赶往清池.与此同时,刘兰芝也为自己的 ...

  • 1000字高一年级的作文选集:谈追求作文1100字
  • fwJIA.COM/zUOweN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00字高一年级的作文选集.希望大家可以认真阅读. 1000字高一年级的作文选集:谈追求 追求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 追求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 追求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堆冰冷的柴把翻 ...

  • [相信未来 ]2作文5200字
  • <相信未来>第1页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导学案(教师版) 课 题:<相信未来>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 ) 依偎.( ) 睫.毛( ) 瞳.孔( ) 惆怅.( ) 轻蔑.( ) 脊.骨( ) 给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