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前的小豆豆》有感
----杨娟
每次陪儿子去书店看书,总可以看见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和家长找书店的工作人员咨询《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当时在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这本儿童小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虽然很想找到答案,但由于平时工作和生活上的小事一耽误,一直没时间静下心来拜读。直到这次放假前,校长布置老师暑假阅读作业时,竟然将一本儿童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列为首选,这更让我为之一振。正巧儿子回来说:老师要求他们假期和家长一起阅读课外书,并写读后感。于是,我和儿子利用暑假的时间,细细地品读了该书,一层一层地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刚开始读时,我只觉得有点意思,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被书里的故事震撼。在一个个充满童趣与教育智慧的小故事中,我仿佛和小豆豆一起经历着快乐与悲伤,和小豆豆一起感受着小林校长的教育智慧成长。这是一个极普通的故事,但里面包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道理。因为我不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而且还是孩子的家长,同时也经历过当孩子的历程。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 怪怪" 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成年后的黑柳彻子成为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根据自己真实故事写的这本书,成为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在全球发行,拥有数千万读者。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窗边的小豆豆》书中那句“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的话语,深深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读这本书,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带世俗的纯净。也不知道现在那些热爱铠甲勇士、奥特曼的孩子们是否还会为小豆豆那些小小不言的淘气动心,真正动心的倒是我们,少年时代的记忆只要有一扇窗口打开,就会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扑面而来。
我想所有看完这本书的孩子,应该没有一个不羡慕小豆豆的吧,很多成年人也一样,长大后回首看似荒唐的童年往事,恰恰是终生难忘的快乐。可惜,这种快乐在大人的呵斥声中变得太短暂。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
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
作为家长和老师双重身份的我来说,在书中感觉到作者一直在强烈地呼唤:“给小豆豆自由吧!”这种呼唤持久而热烈,唤起了我深深的共鸣。小豆豆是与众不同的。她是纯真的,不谙世事;她是叛逆的,对任何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
心。只有在巴学园,小豆豆才是自由,整个巴学园的孩子们也都是自由的,他们远离了世俗的种种约束和限制,跳出了学校制度的条条框框。然而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父母、老师们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不停地灌输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试问我们每一个人,又有谁没有犯过错误呢,犯错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小林校长给了孩子们可以犯错的权利,那我们就不行吗?就请放手让每个孩子在自由的乐土中成长吧。毋庸置疑,小豆豆在巴学园是快乐的,其他的孩子也是快乐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让小豆豆感觉到了生活的快乐,暑假里大胆的探险让小豆豆感觉到刺激的快乐,运动会让小豆豆感觉到了体育的快乐。快乐,充满了小豆豆的每一天,也充满着巴学园的每个角落。在小林校长看来,孩子们那一张张快乐的脸庞,甚至是龇牙咧嘴,或是满身污泥,或者是鼻涕乱流,都是一个个快乐的天使。快乐为孩子们带走忧伤和烦恼,给孩子们带来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出了巴学园,飞向遥远的地方,飞到成功的彼岸。
所以我觉得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爱,请坚持对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吧!扪心自问,如果我们碰到了小豆豆的任何一件“个性”遭遇:掉进水泥堆;冲进粪坑;把残疾的同学弄上高树;被小狗咬伤耳朵。。。。。这样的“问题孩子”。你还会想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吗?”但小林校长却一直是这样说的。这样一句平常的话语,是对小豆豆说的,也是对整个巴学园的孩子们说的。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也决定了其他孩子们的一生。一句简单的话,那是小林先生满心的爱,其中包含了对孩子们的赞扬、理解与宽容,更是小林校长对坚持不懈的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
读《窗前的小豆豆》有感
----杨娟
每次陪儿子去书店看书,总可以看见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和家长找书店的工作人员咨询《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当时在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这本儿童小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虽然很想找到答案,但由于平时工作和生活上的小事一耽误,一直没时间静下心来拜读。直到这次放假前,校长布置老师暑假阅读作业时,竟然将一本儿童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列为首选,这更让我为之一振。正巧儿子回来说:老师要求他们假期和家长一起阅读课外书,并写读后感。于是,我和儿子利用暑假的时间,细细地品读了该书,一层一层地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刚开始读时,我只觉得有点意思,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被书里的故事震撼。在一个个充满童趣与教育智慧的小故事中,我仿佛和小豆豆一起经历着快乐与悲伤,和小豆豆一起感受着小林校长的教育智慧成长。这是一个极普通的故事,但里面包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道理。因为我不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而且还是孩子的家长,同时也经历过当孩子的历程。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 怪怪" 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成年后的黑柳彻子成为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根据自己真实故事写的这本书,成为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在全球发行,拥有数千万读者。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窗边的小豆豆》书中那句“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的话语,深深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读这本书,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带世俗的纯净。也不知道现在那些热爱铠甲勇士、奥特曼的孩子们是否还会为小豆豆那些小小不言的淘气动心,真正动心的倒是我们,少年时代的记忆只要有一扇窗口打开,就会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扑面而来。
我想所有看完这本书的孩子,应该没有一个不羡慕小豆豆的吧,很多成年人也一样,长大后回首看似荒唐的童年往事,恰恰是终生难忘的快乐。可惜,这种快乐在大人的呵斥声中变得太短暂。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也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
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
作为家长和老师双重身份的我来说,在书中感觉到作者一直在强烈地呼唤:“给小豆豆自由吧!”这种呼唤持久而热烈,唤起了我深深的共鸣。小豆豆是与众不同的。她是纯真的,不谙世事;她是叛逆的,对任何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
心。只有在巴学园,小豆豆才是自由,整个巴学园的孩子们也都是自由的,他们远离了世俗的种种约束和限制,跳出了学校制度的条条框框。然而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父母、老师们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不停地灌输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试问我们每一个人,又有谁没有犯过错误呢,犯错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小林校长给了孩子们可以犯错的权利,那我们就不行吗?就请放手让每个孩子在自由的乐土中成长吧。毋庸置疑,小豆豆在巴学园是快乐的,其他的孩子也是快乐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让小豆豆感觉到了生活的快乐,暑假里大胆的探险让小豆豆感觉到刺激的快乐,运动会让小豆豆感觉到了体育的快乐。快乐,充满了小豆豆的每一天,也充满着巴学园的每个角落。在小林校长看来,孩子们那一张张快乐的脸庞,甚至是龇牙咧嘴,或是满身污泥,或者是鼻涕乱流,都是一个个快乐的天使。快乐为孩子们带走忧伤和烦恼,给孩子们带来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出了巴学园,飞向遥远的地方,飞到成功的彼岸。
所以我觉得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爱,请坚持对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吧!扪心自问,如果我们碰到了小豆豆的任何一件“个性”遭遇:掉进水泥堆;冲进粪坑;把残疾的同学弄上高树;被小狗咬伤耳朵。。。。。这样的“问题孩子”。你还会想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吗?”但小林校长却一直是这样说的。这样一句平常的话语,是对小豆豆说的,也是对整个巴学园的孩子们说的。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也决定了其他孩子们的一生。一句简单的话,那是小林先生满心的爱,其中包含了对孩子们的赞扬、理解与宽容,更是小林校长对坚持不懈的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