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变身--议论文如何处理素材作文3100字

高中作文

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 高勇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因此,同学们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特别是对素材引用表达中,为了更好地支持论点,我们必须对所用材料不仅要有所选择,更要从语言上精心加工,使看似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请对比以下文段。

例1:(1)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虽然是坎坷的,但他坚信他的理想一定能实现,正如他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例2:(1)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写完了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2)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

例3、(1)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2)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在以上三例中(2)段比(1)段要生动,更具有形象感。其中主要是作者在处理素材中(2)段多用描写和想象,从而把与(1)相同的材料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高考议论文要想方设法把素材处理好,必须从表达上下功夫。怎样才能达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些要求呢?下面提出几条易于操作也易于生效的方法或途径:

第一,笔端常带感情

例4:《泥水里的笑容》……

爸爸说,他们是农民,是冲破阻力从家里走出来离开土地的农民! 农民,是的,我看得出来--从他们脸上的沟壑里,分明流淌着浑浊的泥水,笑起来的时候,那泥水里像长出了稻子,那当然不是稻子,是尘土?亦或是沧桑?我说不清楚。

我所好奇是,是这些窘迫的农民,为什么总能让自己的喜悦,透过层层茧和疲惫,从筋骨里流露出来。我猜想,他们的喜悦,是从破了"守土地"、"守老家"、"守祖坟"的观念那一天萌生出来的!他们终于离开了"种地生娃"的传统规则统治下的那片黑湿的土地,离开了没有富裕希望的生活。他们终于可以在日落之后依旧劳动--有偿劳动而不是回家睡觉了!所以,在他们饱尝辛酸苦楚、五味杂陈的城市生活之后,漾在脸上的表情仍是朴实的笑容。

对他们而言,冲破束缚了他们一千多年前的所谓精神规则,仅这一点,就足以使他们满面春风了。

(作者把对农民问题关心的真情熔铸在语言里,对农民"冲破束缚了他们一千多年前的所谓精神规则"感到"不能抑制的兴奋",情之深,意之切,充溢全文,怎能不打动读者!)

第二、多用雅的言语

典雅的语言,言简意丰,如果能在作文关键的位置(如开头、过度、结尾)运用,与朴素的语言相结合,就会大大提高素材的运用质量。

例5、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了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绮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2006年高考福建佳作《拣尽空白终见风景》

五句诗,五个段首语,构成段落排比,描写了五道各具特色的风景。原来,作者笔下绮丽的“风景”,便是浩瀚悠久的中华文化。构思巧妙,结构整齐,描写生动,引人联想,极富个性和魅力。这段文字说其雅,是它巧妙地运用了文言和整句;雅俗相济,使文章的语言既华美又清新,读来是一种享受。

古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许多诗词名句犹如一粒粒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它们经过了时间之河的冲洗,或散发浓浓的清香,或透着深邃的知性,或流淌着岁月的血液,或沾着历史的烟尘。它们风格各异,或精致,或典雅;或豪放,或婉约;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飘逸,都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因此,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会使你的文章流光溢彩,充满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精心遣词造句

下面几段短文选自高考考生的作文:

例6、(一)对友人,诚信者告诉我,诚实是培植友谊的金色种子;信任,是增进友谊的肥沃土壤,友谊之花的绚烂来自诚信的灌溉。 对爱情,诚信者告诉我,诚信是爱情永不褪色的秘密。诚信是刘兰芝发上钗化作的不可分离的鸳鸯;诚信是祝英台衣上纹散落的双双飞舞的蝴蝶;诚信是"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亘古不变的永恒神话。

(二)道家"山水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博论,而大海则把水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三)《感悟青春》——风,乘着春天的旋律潇洒飞来,柳条在发芽中延续青春;花儿在绽放中粉饰青春;我,一路走来,在成长中感悟青春。成长的年轮让我触摸青春。青春,好美,美得沁人肺腑;青春,好亮,亮得光彩夺目;青春,好暖,暖得热情洋溢。青春是一幅画,一幅七彩的画。每一个正值青春的人,都手执画笔,尽情渲染,渲染出自己的青春。"有文采"的语言来自精心打磨。精心遣词造句和词语的运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象(三)中将“青春”比喻为舞台剧,很有意趣,耐人寻味。 整觞而有变化,句式灵活,具有灵动的气韵。 在选段(一)中,作者连用了比喻,使文字充满画面感,引发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情思。在选段(二)中,作者不但注意运用了暗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而且运用引用、对比、排比等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节奏美。

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 高勇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因此,同学们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特别是对素材引用表达中,为了更好地支持论点,我们必须对所用材料不仅要有所选择,更要从语言上精心加工,使看似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请对比以下文段。

例1:(1)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虽然是坎坷的,但他坚信他的理想一定能实现,正如他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例2:(1)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写完了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2)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

例3、(1)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2)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在以上三例中(2)段比(1)段要生动,更具有形象感。其中主要是作者在处理素材中(2)段多用描写和想象,从而把与(1)相同的材料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高考议论文要想方设法把素材处理好,必须从表达上下功夫。怎样才能达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些要求呢?下面提出几条易于操作也易于生效的方法或途径:

第一,笔端常带感情

例4:《泥水里的笑容》……

爸爸说,他们是农民,是冲破阻力从家里走出来离开土地的农民! 农民,是的,我看得出来--从他们脸上的沟壑里,分明流淌着浑浊的泥水,笑起来的时候,那泥水里像长出了稻子,那当然不是稻子,是尘土?亦或是沧桑?我说不清楚。

我所好奇是,是这些窘迫的农民,为什么总能让自己的喜悦,透过层层茧和疲惫,从筋骨里流露出来。我猜想,他们的喜悦,是从破了"守土地"、"守老家"、"守祖坟"的观念那一天萌生出来的!他们终于离开了"种地生娃"的传统规则统治下的那片黑湿的土地,离开了没有富裕希望的生活。他们终于可以在日落之后依旧劳动--有偿劳动而不是回家睡觉了!所以,在他们饱尝辛酸苦楚、五味杂陈的城市生活之后,漾在脸上的表情仍是朴实的笑容。

对他们而言,冲破束缚了他们一千多年前的所谓精神规则,仅这一点,就足以使他们满面春风了。

(作者把对农民问题关心的真情熔铸在语言里,对农民"冲破束缚了他们一千多年前的所谓精神规则"感到"不能抑制的兴奋",情之深,意之切,充溢全文,怎能不打动读者!)

第二、多用雅的言语

典雅的语言,言简意丰,如果能在作文关键的位置(如开头、过度、结尾)运用,与朴素的语言相结合,就会大大提高素材的运用质量。

例5、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了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绮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2006年高考福建佳作《拣尽空白终见风景》

五句诗,五个段首语,构成段落排比,描写了五道各具特色的风景。原来,作者笔下绮丽的“风景”,便是浩瀚悠久的中华文化。构思巧妙,结构整齐,描写生动,引人联想,极富个性和魅力。这段文字说其雅,是它巧妙地运用了文言和整句;雅俗相济,使文章的语言既华美又清新,读来是一种享受。

古代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许多诗词名句犹如一粒粒明珠,放射着迷人的光芒。它们经过了时间之河的冲洗,或散发浓浓的清香,或透着深邃的知性,或流淌着岁月的血液,或沾着历史的烟尘。它们风格各异,或精致,或典雅;或豪放,或婉约;或深沉凝重,或清新飘逸,都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因此,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会使你的文章流光溢彩,充满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精心遣词造句

下面几段短文选自高考考生的作文:

例6、(一)对友人,诚信者告诉我,诚实是培植友谊的金色种子;信任,是增进友谊的肥沃土壤,友谊之花的绚烂来自诚信的灌溉。 对爱情,诚信者告诉我,诚信是爱情永不褪色的秘密。诚信是刘兰芝发上钗化作的不可分离的鸳鸯;诚信是祝英台衣上纹散落的双双飞舞的蝴蝶;诚信是"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亘古不变的永恒神话。

(二)道家"山水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博论,而大海则把水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三)《感悟青春》——风,乘着春天的旋律潇洒飞来,柳条在发芽中延续青春;花儿在绽放中粉饰青春;我,一路走来,在成长中感悟青春。成长的年轮让我触摸青春。青春,好美,美得沁人肺腑;青春,好亮,亮得光彩夺目;青春,好暖,暖得热情洋溢。青春是一幅画,一幅七彩的画。每一个正值青春的人,都手执画笔,尽情渲染,渲染出自己的青春。"有文采"的语言来自精心打磨。精心遣词造句和词语的运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象(三)中将“青春”比喻为舞台剧,很有意趣,耐人寻味。 整觞而有变化,句式灵活,具有灵动的气韵。 在选段(一)中,作者连用了比喻,使文字充满画面感,引发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情思。在选段(二)中,作者不但注意运用了暗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而且运用引用、对比、排比等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节奏美。


相关作文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1700字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浅谈中学作文的取材 安徽省全椒县襄河中学 龙晓飞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使得作文教学前进缓慢.而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关键还是因为自己心中值得去写的.能够到去写像样的素材太少.其实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多注意引导 ...

  • 作文指导:直面挫折,笑对人生作文1000字
  • 作文指导:直面挫折,笑对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用敏锐的目光来观察生活,洞察人生的精髓. 2.搜集整理素材,拟写作文. 3.培养直面挫折,笑对人生的勇气 过程与方法: 1.搜集整理素材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现生活,洞察人生 2.培养直面挫折 ...

  • 浅谈考场作文作文8400字
  • - 1 - 浅谈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在广义上是指学生在考试中按照考试题目的要求写作的文章,而就狭义而言指的是一种有着规范格式的用于考场作文的议论文. 议论文做为一种用于剖析论证某一事理的文章本就有着严谨的结构.这是由于议论文的这一特点,当学生面对考试作文题目时很大一部分选择议论文文体进行创作.在这么多 ...

  • 如何选好作文素材作文3100字
  • 如何选好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取之有道 一篇好的文章素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素材的匮乏,写出的文章空洞.肤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巧取作文材料也是作文成功的条件.怎样巧取作文材料,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一些方法. (一)引导学生向自己要素材 学生作文一般带有自传性质,往往写的是&q ...

  • 高中材料作文素材精华本专题作文200字
  • 高中材料作文素材精华本专题 1 材料作文素材大全:被人拒绝了1009次 2 作文素材名人故事:孙中山追打儿子 3 作文素材人物事例:朱德给老师敬礼 4 语文作文素材:井水哲理 5 材料作文素材大全:敲门 6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果壳中的无限空间 7 高一议论文素材:知人亦自知的鲍叔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 质检作文分析作文2200字
  • 2013福建质检作文分析 [试题分析] 该作文题目选用科普作为材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关键. 作文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人体细胞的七年替换,生理上将变成另一个人. 根据材料,可归纳出"替换与结果"这对核心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的精神情 ...

  • 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教学设计作文4000字
  • <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教学设计 董雪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分析运用课本素材的能力,并感受.把握课本素材的 中心,使之应用恰当. 2.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以达到分析表述课 本素材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养 ...

  • 2008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作文6700字
  • 2008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1. 重庆高考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 与以往的重庆高考作文试题相比(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大作文"自嘲".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q ...

  • 2008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_2作文初一
  • 2008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点评(17套) 1. 重庆高考作文 在自然中生活 与以往的重庆高考作文试题相比(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大作文"自嘲".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q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