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味儿
以前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的是年味。现在过年,有的是年货,却没了年味!
当看到这样一条微博时,我会心的一笑,转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现在的春节缺少年味儿,是因为民俗的淡化与消失,可是,在许多地方热热闹闹的灯会、烟花、舞狮、秧歌中,你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了吗?形式比原来更精彩,更精致,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味道。
我仔细的想来, 春节的年味来自对于唯一的期待,唯一的社火,唯一的社戏,唯一的烟花灯会。当这些已成平常,新世纪的春节唯一应该是什么?
春节的第一特征,区别与其他所有节日的唯一,是拜年。小时候,大年初一起五更,一群小孩儿跟着一群大人,走街串巷向本家所有的长辈拜年。热闹欢庆的形式中,暗含着深刻的中国智慧:一年中所有产生的芥蒂都在拜年中烟消云散——如果因为平时有芥蒂而不去拜年,这个结就难解了。
现在,拜年自然不可少。随着人们交往圈子的大断扩大,拜年的范围自然比以往巨大许多。但,无论是短信、电话、网络,还是当面,只要心诚意敬,不流于形式,不冷漠、不矫饰,哪种形式都无可厚
2 非。 需要注意的只是,范围广了,形式自然要简洁,否则,拜年成为压力、应酬、负累,也就失去了拜年的美好意义。
春节的另一个唯一当是最盛大的欢庆,春节应是中国人的狂欢节。传统社会,烟花炮竹,美酒佳肴,灯会社火,戏舞鼓锣,无一不是中国人一年中最欢庆的展现。常年劳作而节俭的中国人,一年来的苦累、沉闷,在春节的欢庆中得到抚慰,奢侈地享受着难得的悠闲。
小时候,我的村子盛产一种以玉米、芝麻为原料的芝麻糖特产,畅销于周边十里八乡。一入冬闲,三五家生产作坊(我们叫糖坊)就热热闹闹的开业了,村里所有的男劳力都到糖坊入伙作工,成为每个家庭农业之外的最重要收入来源。春节期间,糖坊结帐分红之后,喜悦的人们定下一个日子,放烟火!这天傍晚,天刚擦黑,男女老少,穿着新年的新衣,来到村中的空旷处,几家糖坊的几桌自制的烟火桌子已安放好,只等着人来。人聚齐了,烟花就放了起来,你处火箭齐发,我处烟花绽放,那里人声喧嚣,这里屏心静气,那个热闹,现在想起,只有画面,无法形容。烟花过后,才是盛会的高潮。人们分散在村里东西、南北两条大街的两旁,等着各路小伙儿沿街燃放“花鞭”。花鞭是在一挂长长的鞭炮中间,安放了许多形色各异的烟火,有震耳的响炮,有炫丽的烟花,有乱窜的旗火,有意外的不知名的东西。 爱热闹的小伙拉着花鞭在人群中乱窜,赢得一阵阵笑着的嘻骂和烧着裤腿的高兴。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现在想来,大约是半至一个小时吧。当硝烟散尽,人们才不舍地离去。这天,是村里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那弥漫的硝烟,正是人们最浓的、最香的年味儿!
3 我想,这些已然不再,也已不可再重演。但那蕴含在其中的经验与智慧,我们不能忽视与忘却。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人与人共舞的民族,所有的快乐都要与人分享,只有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春节,正是这样一个节日,快乐,并与人分享。这一年,你收获了爱情,你就秀一下恩爱;你收获了事业,你就秀一下成就;你收获了亲情,你就秀一下亲情,一切,自然而然,如水流淌。
这不正是一种狂欢吗?每个人的欢庆聚在一起,是一场欢乐的巨流。我憧憬,我希望,在春节的每一个日子,在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你随处可以加入一个欢庆的队伍,一起歌唱,一起跳舞,与人一起尽情的表达心中的欢庆!
2013年2月16日
1 年味儿
以前过年,缺的是年货,不缺的是年味。现在过年,有的是年货,却没了年味!
当看到这样一条微博时,我会心的一笑,转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现在的春节缺少年味儿,是因为民俗的淡化与消失,可是,在许多地方热热闹闹的灯会、烟花、舞狮、秧歌中,你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了吗?形式比原来更精彩,更精致,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味道。
我仔细的想来, 春节的年味来自对于唯一的期待,唯一的社火,唯一的社戏,唯一的烟花灯会。当这些已成平常,新世纪的春节唯一应该是什么?
春节的第一特征,区别与其他所有节日的唯一,是拜年。小时候,大年初一起五更,一群小孩儿跟着一群大人,走街串巷向本家所有的长辈拜年。热闹欢庆的形式中,暗含着深刻的中国智慧:一年中所有产生的芥蒂都在拜年中烟消云散——如果因为平时有芥蒂而不去拜年,这个结就难解了。
现在,拜年自然不可少。随着人们交往圈子的大断扩大,拜年的范围自然比以往巨大许多。但,无论是短信、电话、网络,还是当面,只要心诚意敬,不流于形式,不冷漠、不矫饰,哪种形式都无可厚
2 非。 需要注意的只是,范围广了,形式自然要简洁,否则,拜年成为压力、应酬、负累,也就失去了拜年的美好意义。
春节的另一个唯一当是最盛大的欢庆,春节应是中国人的狂欢节。传统社会,烟花炮竹,美酒佳肴,灯会社火,戏舞鼓锣,无一不是中国人一年中最欢庆的展现。常年劳作而节俭的中国人,一年来的苦累、沉闷,在春节的欢庆中得到抚慰,奢侈地享受着难得的悠闲。
小时候,我的村子盛产一种以玉米、芝麻为原料的芝麻糖特产,畅销于周边十里八乡。一入冬闲,三五家生产作坊(我们叫糖坊)就热热闹闹的开业了,村里所有的男劳力都到糖坊入伙作工,成为每个家庭农业之外的最重要收入来源。春节期间,糖坊结帐分红之后,喜悦的人们定下一个日子,放烟火!这天傍晚,天刚擦黑,男女老少,穿着新年的新衣,来到村中的空旷处,几家糖坊的几桌自制的烟火桌子已安放好,只等着人来。人聚齐了,烟花就放了起来,你处火箭齐发,我处烟花绽放,那里人声喧嚣,这里屏心静气,那个热闹,现在想起,只有画面,无法形容。烟花过后,才是盛会的高潮。人们分散在村里东西、南北两条大街的两旁,等着各路小伙儿沿街燃放“花鞭”。花鞭是在一挂长长的鞭炮中间,安放了许多形色各异的烟火,有震耳的响炮,有炫丽的烟花,有乱窜的旗火,有意外的不知名的东西。 爱热闹的小伙拉着花鞭在人群中乱窜,赢得一阵阵笑着的嘻骂和烧着裤腿的高兴。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现在想来,大约是半至一个小时吧。当硝烟散尽,人们才不舍地离去。这天,是村里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那弥漫的硝烟,正是人们最浓的、最香的年味儿!
3 我想,这些已然不再,也已不可再重演。但那蕴含在其中的经验与智慧,我们不能忽视与忘却。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人与人共舞的民族,所有的快乐都要与人分享,只有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春节,正是这样一个节日,快乐,并与人分享。这一年,你收获了爱情,你就秀一下恩爱;你收获了事业,你就秀一下成就;你收获了亲情,你就秀一下亲情,一切,自然而然,如水流淌。
这不正是一种狂欢吗?每个人的欢庆聚在一起,是一场欢乐的巨流。我憧憬,我希望,在春节的每一个日子,在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你随处可以加入一个欢庆的队伍,一起歌唱,一起跳舞,与人一起尽情的表达心中的欢庆!
2013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