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吉林长春中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6月4日, 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选手李娜夺得女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上单打折桂的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李娜凭借堪称完美的表现,成为比肩姚明、刘翔的国际体育巨星。年初,李娜获得澳网亚军后,曾一度陷入事业低谷,多次在各项比赛的首轮即遭淘汰。面对伤病的打击和折磨,29岁“高龄”的李娜萌生退意,但对网球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下。在新任教练丹麦人莫藤森的鼓励下,她又找回了斗志信心。就这样,她靠着自己的坚持与自信创造了中国网球历史。媒体曾这样评价她:坚持的李娜是自信的,自信的李娜是勇猛的,勇猛的李娜是强大的。她的成功靠的是坚持,靠的是自信,人生的成功亦是如此!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1、坚持就是胜利
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
他靠的是什么? 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终于他成功了,他胜利地成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 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这也就像似龟兔赛跑:兔子腿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场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长,跑得快,跑了一会儿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操胜券,然而乌龟则不同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气馁,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 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 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2.学习贵在坚持
推荐读史书看到过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己内心顿时悟出一个道理:知识重在运用,学习贵在坚持。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印证了人类追求真理,探索宇宙奥秘的心路历程,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先辈们正是在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知识,从而构建了人类知识的宝库。作为今人,我们就更应继承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并结合当前实际加以创新和发展,唯独如此,才能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两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功。 学习知识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把知识系统、全面的掌握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秘密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是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在回答青年们提出的问题时说的一句话。他的话包含一个真理: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学习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凡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坚持精神。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堡垒的过程中,不怕讽刺挖苦,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在工作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仅他运算的稿纸就有几麻袋,有个英国数学家称赞他在数学上“移动了群山”。
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学习科学文化、钻研理论,开始时决心很大,订了计划,列出了攻读的书目和研究专题,可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碍,有时还难免会遭到失败。关键就在于要知难而进,不因失败而灰心、失望。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
一切学习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运用,只有把所学知识与个人生活、工作实践以及所处的时代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推动事业的成功。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种社会学知识,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中国革命,引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共产主义事业,他身上所体现的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就是前人所说的“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历史箴言,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只有把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当中,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去运用和丰富所学知识,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学业的进步。
“博学之, 笃行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执著的精神学习知识,充实头脑,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专家解析---长春中考议论文六大考点
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三大文体作为中考的“三驾马车”,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必定是三者选其二。近四年的中考都是选择考一篇说明文体,一篇记叙文体,而议论文体这驾马车似乎被落下被遗忘。2011年中考,从吉林省考试院的《考试手册》看,适度增加议论文部分的阅读要求,甚至着重说明了三种论证方法也是中考命题的范围。议论文体的文章阅读被大多数区县教研员及初三语文老师作为2011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点考察内容。
长春国青教育中考语文组资深教师李老师通过对《读书养气写作》、《奥林匹克新格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水的感悟》等四篇吉林省历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议论文,分析其考查要点、题型和解题思路,总结为以下六个考点。
考点一:明确文章的论点
概括论点应注意: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句子。
题型:概括全文中心论点;找出或概括局部论点(分论点)
例:2003年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第18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从文章标题看,“奥林匹克新格言”只是论题,表明作者阐述的范围而非观点。开头第一段先引用新任国际奥委会(微博) 主席雅克·罗格的话来阐述新格言的内容,但不是作者的观点,看法。直到首段最后作者提出新格言的意义才是作者的观点,而下文也围绕着这个意义在展开论述,所以新格言的意义才是全文论点。
考点二: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题型:补充论据,补充论据要注意所选题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一致性;注意语境句式的一致性;注意所选题材古今中外的全面性问题;注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名言。 考点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判断论证方法。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论证方法有三个: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注意: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常常容易混为一谈。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
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 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 ,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考点四:理清论证的结构
题型:判断文章层次结构。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议论文结构有总分、并列、层进、对照等关系。
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通读整篇文章,常常会出现了“首先”、“其次”、“再次”这之类的关键词语,清晰的表现出这三段是层进关系。
考点五:品味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某语句的作用。
题型:词语的指代义及重点词句的理解。例:2005年的《为你打开一扇门》第12题: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情感。
本题共有三个空。前一空为词语指代题。一般来说,代词的指代对象往往在前面出现,联系上文,不难可以答出;然后用“代入法”进行验证。同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危言”与前一句中的“有人说”相呼应,指代的内容更为明确。后两空需要对这一段的内容有正确的把握,对信息的筛选与提炼有一定的能力。如果把握住“知识”与“情感”两个重要的信息。填空时,将前一空的“高智商的野蛮人”与“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对比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填入正确答案。 考点六:开放型试题
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有的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有的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还有的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等。
议论类文章的解题并不难,只要你细细读文章,认真审题目,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每一部分的分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和结构层次,扎实地掌握知识点,那么,你在议论文阅读中不仅可以得高分,而且可以得满分。
至于材料作文,钟平说:“这是围绕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担当为主题的一篇材料作文。一个人的成功不是说一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对社会有奉献、有担当。”这篇材料作文要想跑题不容易,但是要想写好也没那么容易,“由于这篇材料作文体裁的限制,想要学生从自身出发写自己的感受很难,所以要从平时积累的素材入手,详细地剖析,最好写成议论文。”
议论文之立意方法:
1、读懂材料,把握信息,找出中心句,中心词,关键句,关键词。
围绕中心,进行立意。要想写好材料作文, 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
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
材料或提示语往往指明了写作的方向与路径要分析好材料或提示语, 关键在于弄清它的层次, 要有明确的层次意识
新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就是抓关键词或关键句关键词或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问题的认识, 对材料所蕴涵观点的提炼, 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换句话来说, 就是让同学们通过材料展示对生活的认识。
2、优秀的议论文字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惊奇感,特别是如果解答了读者长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惊喜之情决不亚于文学作品的效应。此外,优秀的议论文字都并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某一道理,而表现为一个探索、论证的过程,通过破与立、开与合、正与反、擒与纵、进与退、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扬与抑之间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千姿百态,新奇迭出,但都显得匀称、均衡,体现了适用和美观的统一。这种探索、论证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特殊的“形象”,时时扣击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的感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逻辑美”。 ——王尚文
3、深刻、深远、高远、高妙、新奇
4、立意的可视化工具:
思维导图:如以“诚信”为中心词,可进行以下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的展开。
5、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A 、议论文论据材料精选
B 、经典素材的百变应用
高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称号授予了外号叫“三嫂”的82岁扫地老太袁苏妹,“三嫂”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 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会写5个字, 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 曾在港大食堂服务44年, 担任服务员及厨师。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 除起居饮食, 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宿舍灵魂人物”。有学生发烧, 她会主动送药、煲粥; 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 她会为其预留晚餐; 学生遇到烦心事, 会找三嫂倾心交谈……多数时候, 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 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如“珍惜眼前人”“将不开心的事忘掉” 等等, 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在颁奖台上, 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做“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生命”的“香港大学之宝”。
读了这则材料, 你有何感想, 请选择一个角度,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 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解读这则材料, 既可以从袁苏妹的角度入手, 对其所作所为和生命价值等做多角度剖析, 亦可从香港大学的角度入手, 分析港大做法的时代意义:
1. 在人们的意识中, 劳动者常常被分成三六九等, 职位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 既有对英雄伟人辉煌业绩崇高品格的弘扬与崇拜, 又有对普通大众平凡人生的承认和敬重。尊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香港大学此举是对普通劳动者把平凡的劳动演变为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
立意方向:荣誉属于平凡人,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普通人
2.“三嫂”的事迹固然让人感动, 但是,“三嫂”的工作是否能够为大部分人所接受?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长大要当科学家、伟人、英雄等的价值观。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 是否过于狭隘? 其实, 芸芸众生, 你我皆平凡, 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好本职工作, 发挥自己的作用, 并享受劳动的快乐, 给他人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以这种自然的“低姿态”实现自己的价值, 发掘生命的本真, 才是生命的真谛。
立意方向: 让生命的价值回归本真,而这本真就在于做好本职工作
3.“三嫂”之所以能成为“香港大学之宝”,在于她用毕生的精力认真做好最普通的一件事, 用执著铸造伟大, 用真诚赢得尊重。“三嫂”的成功启示我们, 对于任何职业、角色我们都应该充满敬畏, 发扬一生做好一件事情的专注精神, 把平凡演绎成伟大, 同样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立意方向: 认真做好一件事,执著铸造伟大,平凡与伟大
4. 社会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的多元发展, 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趋势, 因此, 社会评价需要多元化。在物欲泛滥的今天, 我们习惯于把崇拜献给聚光灯下的社会精英, 其实, 褒扬三嫂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弘扬其敬业奉献、务实爱生的崇高精神, 对于协调当下物欲化所造成的价值观混乱,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重建精神家园,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立意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让我们的社会评价多元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 、香港大学授予袁苏妹“荣誉院士”的做法, 旨在倡导一种精诚服务精神, 从而达到“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的目的, 这正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生学会为人处世。中国的教育在高速发展, 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出现了唯分数论的教育观扭曲现象。学校乃至家庭都需要引导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 引导学生养成乐于服务他人、自觉回报社会的良好习惯, 这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导向。
立意方向: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学会做人与处世
【范文广场】
让人性闪耀金子般的光芒
82岁的文盲老太与国际一流的名牌大学, 乍一看, 似乎毫不相干, 但这位人称“三嫂”的服务员却赢得了港大“荣誉院士”的称号。她用44年的无私关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用自己的生命影响了大学堂仔的生命, 她用人性的光辉将自己荣誉证书上的烫金照亮, 这是她 “香港大学之宝”美誉的最好见证。
现实生活中, 无数人拥有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 但是真正能够折射出人性光芒的又有多少呢? 证书不仅仅是学历和职称的象征, 更是对人性的完美诠释。正如濮存昕在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所说:“真正的环保大使并不是戴着荣誉光环的号召者, 而是身体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原本家境殷实的张正祥, 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将人性高高举过头顶, 即使倾家荡产, 被人残害得失明也全然不顾, 最终他将人性在 “2009年感动中国”的颁奖台上书写得淋漓尽致, 让所有国人肃然起敬!
曾经有人戏说: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他可能是唐僧; 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他可能是鸟人。而现实中领到手的不一定是荣誉证书, 可能是一张废纸。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上面的烫金是否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也许, 在人性几近泯灭的名利场, 对于那些华而不实、追名逐利的人来说,“烫金”其实就是将钞票化为证书上的种种“荣誉”。于是, 当企业远离了人性,“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中国驰名商标”堂而皇之地被印上包装时, 毒大米、毒奶粉、假药品、地沟油等给无数幸福家庭带去痛苦和灾难; 当学界远离了人性,“大师”“专家”满天飞, 学术造假习以为常时, 中华文化因此蒙羞……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三嫂”!呼唤城市清洁的人很多, 而愿意当环卫工人甚至关注他们的人又有几个? 力挺中华民族复兴的人很多, 而真正能做到毁家纾难的人又有几个? 当人性蒙尘时, 一个民族也就无望了! 而“三嫂”的感人事迹唤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给了我们人生的坐标, 前行的航向, 让我们有理由不再怀疑和拒绝人性。
别让人性湮没, 拂去灵魂上的尘埃, 让人性永远闪耀金子般的光芒!
【点评】从人性的角度入笔, 分析材料, 确立观点, 然后援引典型事例, 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并结合现实, 拓展主旨, 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2011·吉林长春中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6月4日, 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选手李娜夺得女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上单打折桂的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李娜凭借堪称完美的表现,成为比肩姚明、刘翔的国际体育巨星。年初,李娜获得澳网亚军后,曾一度陷入事业低谷,多次在各项比赛的首轮即遭淘汰。面对伤病的打击和折磨,29岁“高龄”的李娜萌生退意,但对网球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下。在新任教练丹麦人莫藤森的鼓励下,她又找回了斗志信心。就这样,她靠着自己的坚持与自信创造了中国网球历史。媒体曾这样评价她:坚持的李娜是自信的,自信的李娜是勇猛的,勇猛的李娜是强大的。她的成功靠的是坚持,靠的是自信,人生的成功亦是如此!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1、坚持就是胜利
胜利贵在坚持,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坚持就是胜利。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
他靠的是什么? 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外国名人杰克·伦敦,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坚持之上的。他坚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纸片上,有的插在镜子缝里,有的别在晒衣绳上,有的放在衣袋里,以便随时记诵。终于他成功了,他胜利地成为了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人多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坚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正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腿力比较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 相反,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这也就像似龟兔赛跑:兔子腿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场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长,跑得快,跑了一会儿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操胜券,然而乌龟则不同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气馁,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 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 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一定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所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2.学习贵在坚持
推荐读史书看到过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己内心顿时悟出一个道理:知识重在运用,学习贵在坚持。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印证了人类追求真理,探索宇宙奥秘的心路历程,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先辈们正是在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知识,从而构建了人类知识的宝库。作为今人,我们就更应继承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并结合当前实际加以创新和发展,唯独如此,才能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两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功。 学习知识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把知识系统、全面的掌握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秘密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是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在回答青年们提出的问题时说的一句话。他的话包含一个真理: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学习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凡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坚持精神。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堡垒的过程中,不怕讽刺挖苦,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在工作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仅他运算的稿纸就有几麻袋,有个英国数学家称赞他在数学上“移动了群山”。
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学习科学文化、钻研理论,开始时决心很大,订了计划,列出了攻读的书目和研究专题,可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碍,有时还难免会遭到失败。关键就在于要知难而进,不因失败而灰心、失望。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
一切学习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运用,只有把所学知识与个人生活、工作实践以及所处的时代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推动事业的成功。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种社会学知识,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中国革命,引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共产主义事业,他身上所体现的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就是前人所说的“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历史箴言,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只有把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当中,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去运用和丰富所学知识,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学业的进步。
“博学之, 笃行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执著的精神学习知识,充实头脑,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专家解析---长春中考议论文六大考点
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三大文体作为中考的“三驾马车”,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必定是三者选其二。近四年的中考都是选择考一篇说明文体,一篇记叙文体,而议论文体这驾马车似乎被落下被遗忘。2011年中考,从吉林省考试院的《考试手册》看,适度增加议论文部分的阅读要求,甚至着重说明了三种论证方法也是中考命题的范围。议论文体的文章阅读被大多数区县教研员及初三语文老师作为2011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点考察内容。
长春国青教育中考语文组资深教师李老师通过对《读书养气写作》、《奥林匹克新格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水的感悟》等四篇吉林省历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议论文,分析其考查要点、题型和解题思路,总结为以下六个考点。
考点一:明确文章的论点
概括论点应注意: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句子。
题型:概括全文中心论点;找出或概括局部论点(分论点)
例:2003年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第18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从文章标题看,“奥林匹克新格言”只是论题,表明作者阐述的范围而非观点。开头第一段先引用新任国际奥委会(微博) 主席雅克·罗格的话来阐述新格言的内容,但不是作者的观点,看法。直到首段最后作者提出新格言的意义才是作者的观点,而下文也围绕着这个意义在展开论述,所以新格言的意义才是全文论点。
考点二: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题型:补充论据,补充论据要注意所选题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一致性;注意语境句式的一致性;注意所选题材古今中外的全面性问题;注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名言。 考点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判断论证方法。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论证方法有三个: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注意: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常常容易混为一谈。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
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 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 ,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考点四:理清论证的结构
题型:判断文章层次结构。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议论文结构有总分、并列、层进、对照等关系。
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通读整篇文章,常常会出现了“首先”、“其次”、“再次”这之类的关键词语,清晰的表现出这三段是层进关系。
考点五:品味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关键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某语句的作用。
题型:词语的指代义及重点词句的理解。例:2005年的《为你打开一扇门》第12题: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情感。
本题共有三个空。前一空为词语指代题。一般来说,代词的指代对象往往在前面出现,联系上文,不难可以答出;然后用“代入法”进行验证。同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危言”与前一句中的“有人说”相呼应,指代的内容更为明确。后两空需要对这一段的内容有正确的把握,对信息的筛选与提炼有一定的能力。如果把握住“知识”与“情感”两个重要的信息。填空时,将前一空的“高智商的野蛮人”与“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对比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填入正确答案。 考点六:开放型试题
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有的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有的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还有的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等。
议论类文章的解题并不难,只要你细细读文章,认真审题目,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每一部分的分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和结构层次,扎实地掌握知识点,那么,你在议论文阅读中不仅可以得高分,而且可以得满分。
至于材料作文,钟平说:“这是围绕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担当为主题的一篇材料作文。一个人的成功不是说一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对社会有奉献、有担当。”这篇材料作文要想跑题不容易,但是要想写好也没那么容易,“由于这篇材料作文体裁的限制,想要学生从自身出发写自己的感受很难,所以要从平时积累的素材入手,详细地剖析,最好写成议论文。”
议论文之立意方法:
1、读懂材料,把握信息,找出中心句,中心词,关键句,关键词。
围绕中心,进行立意。要想写好材料作文, 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
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
材料或提示语往往指明了写作的方向与路径要分析好材料或提示语, 关键在于弄清它的层次, 要有明确的层次意识
新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就是抓关键词或关键句关键词或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问题的认识, 对材料所蕴涵观点的提炼, 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换句话来说, 就是让同学们通过材料展示对生活的认识。
2、优秀的议论文字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惊奇感,特别是如果解答了读者长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惊喜之情决不亚于文学作品的效应。此外,优秀的议论文字都并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某一道理,而表现为一个探索、论证的过程,通过破与立、开与合、正与反、擒与纵、进与退、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扬与抑之间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千姿百态,新奇迭出,但都显得匀称、均衡,体现了适用和美观的统一。这种探索、论证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特殊的“形象”,时时扣击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的感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逻辑美”。 ——王尚文
3、深刻、深远、高远、高妙、新奇
4、立意的可视化工具:
思维导图:如以“诚信”为中心词,可进行以下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的展开。
5、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A 、议论文论据材料精选
B 、经典素材的百变应用
高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称号授予了外号叫“三嫂”的82岁扫地老太袁苏妹,“三嫂”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 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会写5个字, 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 曾在港大食堂服务44年, 担任服务员及厨师。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 除起居饮食, 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宿舍灵魂人物”。有学生发烧, 她会主动送药、煲粥; 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 她会为其预留晚餐; 学生遇到烦心事, 会找三嫂倾心交谈……多数时候, 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 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如“珍惜眼前人”“将不开心的事忘掉” 等等, 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在颁奖台上, 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做“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生命”的“香港大学之宝”。
读了这则材料, 你有何感想, 请选择一个角度,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 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解读这则材料, 既可以从袁苏妹的角度入手, 对其所作所为和生命价值等做多角度剖析, 亦可从香港大学的角度入手, 分析港大做法的时代意义:
1. 在人们的意识中, 劳动者常常被分成三六九等, 职位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 既有对英雄伟人辉煌业绩崇高品格的弘扬与崇拜, 又有对普通大众平凡人生的承认和敬重。尊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香港大学此举是对普通劳动者把平凡的劳动演变为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
立意方向:荣誉属于平凡人,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普通人
2.“三嫂”的事迹固然让人感动, 但是,“三嫂”的工作是否能够为大部分人所接受?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长大要当科学家、伟人、英雄等的价值观。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 是否过于狭隘? 其实, 芸芸众生, 你我皆平凡, 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好本职工作, 发挥自己的作用, 并享受劳动的快乐, 给他人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以这种自然的“低姿态”实现自己的价值, 发掘生命的本真, 才是生命的真谛。
立意方向: 让生命的价值回归本真,而这本真就在于做好本职工作
3.“三嫂”之所以能成为“香港大学之宝”,在于她用毕生的精力认真做好最普通的一件事, 用执著铸造伟大, 用真诚赢得尊重。“三嫂”的成功启示我们, 对于任何职业、角色我们都应该充满敬畏, 发扬一生做好一件事情的专注精神, 把平凡演绎成伟大, 同样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立意方向: 认真做好一件事,执著铸造伟大,平凡与伟大
4. 社会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的多元发展, 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趋势, 因此, 社会评价需要多元化。在物欲泛滥的今天, 我们习惯于把崇拜献给聚光灯下的社会精英, 其实, 褒扬三嫂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弘扬其敬业奉献、务实爱生的崇高精神, 对于协调当下物欲化所造成的价值观混乱,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重建精神家园,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立意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让我们的社会评价多元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 、香港大学授予袁苏妹“荣誉院士”的做法, 旨在倡导一种精诚服务精神, 从而达到“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的目的, 这正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生学会为人处世。中国的教育在高速发展, 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出现了唯分数论的教育观扭曲现象。学校乃至家庭都需要引导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 引导学生养成乐于服务他人、自觉回报社会的良好习惯, 这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导向。
立意方向: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学会做人与处世
【范文广场】
让人性闪耀金子般的光芒
82岁的文盲老太与国际一流的名牌大学, 乍一看, 似乎毫不相干, 但这位人称“三嫂”的服务员却赢得了港大“荣誉院士”的称号。她用44年的无私关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用自己的生命影响了大学堂仔的生命, 她用人性的光辉将自己荣誉证书上的烫金照亮, 这是她 “香港大学之宝”美誉的最好见证。
现实生活中, 无数人拥有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 但是真正能够折射出人性光芒的又有多少呢? 证书不仅仅是学历和职称的象征, 更是对人性的完美诠释。正如濮存昕在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所说:“真正的环保大使并不是戴着荣誉光环的号召者, 而是身体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原本家境殷实的张正祥, 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将人性高高举过头顶, 即使倾家荡产, 被人残害得失明也全然不顾, 最终他将人性在 “2009年感动中国”的颁奖台上书写得淋漓尽致, 让所有国人肃然起敬!
曾经有人戏说: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他可能是唐僧; 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他可能是鸟人。而现实中领到手的不一定是荣誉证书, 可能是一张废纸。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上面的烫金是否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也许, 在人性几近泯灭的名利场, 对于那些华而不实、追名逐利的人来说,“烫金”其实就是将钞票化为证书上的种种“荣誉”。于是, 当企业远离了人性,“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中国驰名商标”堂而皇之地被印上包装时, 毒大米、毒奶粉、假药品、地沟油等给无数幸福家庭带去痛苦和灾难; 当学界远离了人性,“大师”“专家”满天飞, 学术造假习以为常时, 中华文化因此蒙羞……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三嫂”!呼唤城市清洁的人很多, 而愿意当环卫工人甚至关注他们的人又有几个? 力挺中华民族复兴的人很多, 而真正能做到毁家纾难的人又有几个? 当人性蒙尘时, 一个民族也就无望了! 而“三嫂”的感人事迹唤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给了我们人生的坐标, 前行的航向, 让我们有理由不再怀疑和拒绝人性。
别让人性湮没, 拂去灵魂上的尘埃, 让人性永远闪耀金子般的光芒!
【点评】从人性的角度入笔, 分析材料, 确立观点, 然后援引典型事例, 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并结合现实, 拓展主旨, 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