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及其点评
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1、陕西卷
(一)作文题
材料作文: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点评
全国卷一、陕西卷的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小兔子和小松鼠学游泳最终没有学会。考生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感慨、评说,即“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稍加思考,便不难把握材料的含意:(1)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特长进行相应培养;(2)每个人都有各自潜能,所能做是巩固、强化与释放。(3)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合起来就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施教。明确了这一材料立意,选取自己能把握的角度,按新材料作文“引——议——联——结”四步,不难写出相应文章。
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
(一)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
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二)点评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审读材料。从材料来看,它没有明显的主题词和主题句。但我们可以抓住这样一些短语并将它们与相应的结果结合起来并进行思考,如 “非常奇怪”“疑惑不解”“没有轻易地放过” “认真的分析比较”。于是我们可抓住故事的意义就是,真理的发现,离不开“好奇”“思索”“比较分析”,还可得出诸如“重视生活中的细节”“凡事要细心认真”等认识。有了这样的把握,相信只要扣住新材料作文的常规思路:引——议———联——结,是不难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材料作文。要想获得高分,一是看能否写出“识见”,二是看是否分析得深刻。
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
(一)作文题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二)点评
这是一个不错的作文题目。它能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如学生大都唱过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还能背下相关的歌词。这对学生写好该作文是有帮助的。这个题目,有个词可能会被学生所忽略,这就是“隐形”二字,而这恰是主题的关键所在。“翅膀”是比喻,是象征,它要受 “隐形”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是心中的信念, 一种永不放弃信念,可以是心中的梦想,一种执著不移的理想,还可以是某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若不能深刻地把握以上所说,就写不好这道作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卷的作文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把学生引向心灵思索的好题目。
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
(一)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二)点评
上海卷今年的作文题由多年的命题作文,变成了材料作文。就这一材料来说,比较单一,就是“板桥体”现象。这一现象的表明艺术创造,不仅要模仿,还要重创造。不能失却个性与风格。书法艺术创作如此,其它亦然。只要抓住这一立意指向,所谈的方面和角度可自由选择。
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
(一)作文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800字左右。
(二)点评
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因为评价自身嘛。不过它要求介绍评价的不是单个的自己,而是一代人。这就需要考生能从九零后的思想、性格、生活等方面抽绎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进行评析。不能一味地夸或贬,要辩证分析。至于写法,可写人,以点带面,选取几个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小故事表现其思想、个性。还可写成洋洋洒洒的抒情散文,当然也可写成议论。
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庆卷
(一)作文题
我与故事
(二)点评
重庆卷今年的作文题,是个关系式题目,其核心是故事,但又要写出我与故事的关联。我或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者,我或许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观对象,故事对我有着触动,有着启迪。这一些是需要考生构思时深度思考的。另一方面,要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什么,我在故事中的地位与分量,这一些,也是不能不思考的。
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一)作文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今年江苏的作文题,不再追求诗意与蕴味。导写方向出现了变化,它要求考生 “品味时尚”。在这里考生有两点要弄明白:一是“时尚”,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时尚,哪些算时尚;二是“品味”,在这里当理解为“仔细体会,玩味”。体会出什么,玩味出什么,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也是文章高下的分水岭。
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东卷
(一)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此题提示明显,一是抓“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考与立意点。二是抓“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一句子,实际是是辨文体。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长项进行文体选择。
九、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
(一)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二)点评
北京卷和浙江卷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了当代音乐。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作题目中暗含歌曲名,而后者则是就歌词本身作文章,各有其特色。浙江卷的作文,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还可写成抒情散文。 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
(一)作文题: 见证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二)点评
这也是一种_____
(二)评点
这同样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这”要靠后面所填的内容来定。横线前面有“一种”这个词限制,但所填的范围相当宽广,给考生自由驰骋的天地。可填“风尚”“精神”“气度”“品格”“风格” 等等。但也要注意选择,尽量往人类文化精神方面来想,来填。填的过程,就是立意构思的过程,要根据自身实际把握。
十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
(一)作文题
熟悉 命题作文
(二)点评
四川卷作文题和山东卷作文题一样是独词,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前者强调了解程度,后者强调“见证”这一动作状态。四川卷这道作文题的题目,考生从字面上都能把握,是“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但要实际表现则有些难度。从文体上来说,极适合写记人叙事的文章,这类文章要写好,务必写好细节,务必将“我”融进去,写我的情感起伏变化。还可写所“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地方,像山水画那样写出某地地域风貌和文化特点,若 “面”上把握不住,可选街头里巷来表现,还可写自己所熟知的山村和自己的家等。还可以介绍所熟知的文化产品和物品。不管写什么,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并用;二是要注意情感铺垫,场景渲染等,要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十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
(一)作文题
弯道超越
(二)点评
这又是一道材料作文。写作时,首先要抓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如 “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困难大,变数多”;又如“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弯道”喻指“社会进程中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其次,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联想,如由“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可联想到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成功实现超越;又如可根据“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的提示,联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相关人和事。最后是确定角度和立意,动手作文。既可议论,也可写“弯道超越”者的故事,前者要注意议论分析,后者要注意“弯道超越”的种种因素的体现和“弯道超越”的意义揭示。
十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卷
(一)作文题
踮起脚尖
(二)点评
湖南卷是命题作文。“踮起脚尖”可看作是一种动作情态,从预留的想象空间来看,适合写记叙文,写为什么“踮起脚尖”,因什么“踮起脚尖”。再者从“踮起脚尖”的象征意义来说,先要理解到如下象征意义:(1)举高望远。(2)抬高看清。(3)奋斗向上。(4)虚荣比试。等等。然后,从某一方面,联想现实历史,联想到他人自身,或评析,或议论,自然成文。
2009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及其点评
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1、陕西卷
(一)作文题
材料作文: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点评
全国卷一、陕西卷的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小兔子和小松鼠学游泳最终没有学会。考生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感慨、评说,即“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稍加思考,便不难把握材料的含意:(1)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特长进行相应培养;(2)每个人都有各自潜能,所能做是巩固、强化与释放。(3)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合起来就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施教。明确了这一材料立意,选取自己能把握的角度,按新材料作文“引——议——联——结”四步,不难写出相应文章。
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
(一)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
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二)点评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审读材料。从材料来看,它没有明显的主题词和主题句。但我们可以抓住这样一些短语并将它们与相应的结果结合起来并进行思考,如 “非常奇怪”“疑惑不解”“没有轻易地放过” “认真的分析比较”。于是我们可抓住故事的意义就是,真理的发现,离不开“好奇”“思索”“比较分析”,还可得出诸如“重视生活中的细节”“凡事要细心认真”等认识。有了这样的把握,相信只要扣住新材料作文的常规思路:引——议———联——结,是不难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材料作文。要想获得高分,一是看能否写出“识见”,二是看是否分析得深刻。
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
(一)作文题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二)点评
这是一个不错的作文题目。它能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如学生大都唱过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还能背下相关的歌词。这对学生写好该作文是有帮助的。这个题目,有个词可能会被学生所忽略,这就是“隐形”二字,而这恰是主题的关键所在。“翅膀”是比喻,是象征,它要受 “隐形”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是心中的信念, 一种永不放弃信念,可以是心中的梦想,一种执著不移的理想,还可以是某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若不能深刻地把握以上所说,就写不好这道作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卷的作文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把学生引向心灵思索的好题目。
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
(一)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二)点评
上海卷今年的作文题由多年的命题作文,变成了材料作文。就这一材料来说,比较单一,就是“板桥体”现象。这一现象的表明艺术创造,不仅要模仿,还要重创造。不能失却个性与风格。书法艺术创作如此,其它亦然。只要抓住这一立意指向,所谈的方面和角度可自由选择。
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
(一)作文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800字左右。
(二)点评
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因为评价自身嘛。不过它要求介绍评价的不是单个的自己,而是一代人。这就需要考生能从九零后的思想、性格、生活等方面抽绎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进行评析。不能一味地夸或贬,要辩证分析。至于写法,可写人,以点带面,选取几个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小故事表现其思想、个性。还可写成洋洋洒洒的抒情散文,当然也可写成议论。
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庆卷
(一)作文题
我与故事
(二)点评
重庆卷今年的作文题,是个关系式题目,其核心是故事,但又要写出我与故事的关联。我或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者,我或许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观对象,故事对我有着触动,有着启迪。这一些是需要考生构思时深度思考的。另一方面,要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什么,我在故事中的地位与分量,这一些,也是不能不思考的。
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一)作文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今年江苏的作文题,不再追求诗意与蕴味。导写方向出现了变化,它要求考生 “品味时尚”。在这里考生有两点要弄明白:一是“时尚”,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时尚,哪些算时尚;二是“品味”,在这里当理解为“仔细体会,玩味”。体会出什么,玩味出什么,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也是文章高下的分水岭。
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东卷
(一)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此题提示明显,一是抓“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考与立意点。二是抓“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一句子,实际是是辨文体。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长项进行文体选择。
九、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
(一)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二)点评
北京卷和浙江卷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了当代音乐。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作题目中暗含歌曲名,而后者则是就歌词本身作文章,各有其特色。浙江卷的作文,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还可写成抒情散文。 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
(一)作文题: 见证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二)点评
这也是一种_____
(二)评点
这同样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这”要靠后面所填的内容来定。横线前面有“一种”这个词限制,但所填的范围相当宽广,给考生自由驰骋的天地。可填“风尚”“精神”“气度”“品格”“风格” 等等。但也要注意选择,尽量往人类文化精神方面来想,来填。填的过程,就是立意构思的过程,要根据自身实际把握。
十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
(一)作文题
熟悉 命题作文
(二)点评
四川卷作文题和山东卷作文题一样是独词,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前者强调了解程度,后者强调“见证”这一动作状态。四川卷这道作文题的题目,考生从字面上都能把握,是“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但要实际表现则有些难度。从文体上来说,极适合写记人叙事的文章,这类文章要写好,务必写好细节,务必将“我”融进去,写我的情感起伏变化。还可写所“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地方,像山水画那样写出某地地域风貌和文化特点,若 “面”上把握不住,可选街头里巷来表现,还可写自己所熟知的山村和自己的家等。还可以介绍所熟知的文化产品和物品。不管写什么,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并用;二是要注意情感铺垫,场景渲染等,要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十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
(一)作文题
弯道超越
(二)点评
这又是一道材料作文。写作时,首先要抓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如 “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困难大,变数多”;又如“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弯道”喻指“社会进程中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其次,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联想,如由“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可联想到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成功实现超越;又如可根据“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的提示,联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相关人和事。最后是确定角度和立意,动手作文。既可议论,也可写“弯道超越”者的故事,前者要注意议论分析,后者要注意“弯道超越”的种种因素的体现和“弯道超越”的意义揭示。
十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卷
(一)作文题
踮起脚尖
(二)点评
湖南卷是命题作文。“踮起脚尖”可看作是一种动作情态,从预留的想象空间来看,适合写记叙文,写为什么“踮起脚尖”,因什么“踮起脚尖”。再者从“踮起脚尖”的象征意义来说,先要理解到如下象征意义:(1)举高望远。(2)抬高看清。(3)奋斗向上。(4)虚荣比试。等等。然后,从某一方面,联想现实历史,联想到他人自身,或评析,或议论,自然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