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之行点滴感悟
——记浙江省2015年小学劳动与技术“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
梅溪小学 王巧燕
2015年11月9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嵊州市举行的浙江省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有关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的专题研训活动。与会的有200多名代表,我们得到了热情的招待和周全的服务,带着这份感动,我聆听了6个专题讲座,观摩了4个拓展性课程和3节精彩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
收获一:深入认识《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
11月10日的活动安排在嵊州市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此处距离市区车程70分钟左右,山路崎岖,环境却十分幽静。从浙江省教育厅管光海老师的主持和介绍和六位专家老师的专题报告中,我了解到了《小学老师与技术》这门课程的地位,它是和高中的《通用技术》一个体系的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对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通过劳动实践中的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收获二:让活动丰富我们的课程
11月10日中饭后短短1小时,活动中心的四个拓展性课程同时进行,因场地不一,只有幸看到“急速反应”和“罗马炮架”两个项目,错过了“电子百拼”和“金叶子”。从教练的训导和孩子们的欢呼声里,展现的就
是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
《小学劳动与技术》就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学科。在兴趣中、在合作学习中、在探究学习中、在想象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起手,把时空权交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创造合适的条件,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收获三:剡溪小学的课堂观摩和劳技活动成果展
11月11日的活动在新建于2012年的剡溪小学举行。观摩了三堂省级《小学劳动与技术》赛课获奖的课例——《沙漏的制作》、《学剪团花》、《嵊州小笼包职业劳动的探究》,堂堂课都精彩纷呈。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起手来完成学习。比如《嵊州小笼包职业劳动的探究》一课,教师把时空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呈现在课堂的养猪场的采访视频、小麦生产的漫画等,充分给予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课堂间隙参观孩子们的劳技作品,件件精美绝伦、创意无限!晒衣夹子可以变身飞机;石头画出精美脸谱;竹瓢、酒坛变身饰品;吸管、棒冰棍、破花盆等都能旧物改造,变废为宝,真的很感叹老师的能干和孩子们的好学。
看来小学劳技课,绝非单纯的劳动课、手工课。它需要具备像设计师一样源源不断的灵感,像科学老师一样广泛的知识面,像美术老师那样扎实的功底,以及样样精通的生活能手,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一次收获满满的培训。
2015年11月13日
嵊州之行点滴感悟
——记浙江省2015年小学劳动与技术“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
梅溪小学 王巧燕
2015年11月9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嵊州市举行的浙江省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有关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的专题研训活动。与会的有200多名代表,我们得到了热情的招待和周全的服务,带着这份感动,我聆听了6个专题讲座,观摩了4个拓展性课程和3节精彩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
收获一:深入认识《小学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
11月10日的活动安排在嵊州市青少年实践活动中心,此处距离市区车程70分钟左右,山路崎岖,环境却十分幽静。从浙江省教育厅管光海老师的主持和介绍和六位专家老师的专题报告中,我了解到了《小学老师与技术》这门课程的地位,它是和高中的《通用技术》一个体系的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对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通过劳动实践中的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收获二:让活动丰富我们的课程
11月10日中饭后短短1小时,活动中心的四个拓展性课程同时进行,因场地不一,只有幸看到“急速反应”和“罗马炮架”两个项目,错过了“电子百拼”和“金叶子”。从教练的训导和孩子们的欢呼声里,展现的就
是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
《小学劳动与技术》就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学科。在兴趣中、在合作学习中、在探究学习中、在想象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起手,把时空权交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创造合适的条件,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收获三:剡溪小学的课堂观摩和劳技活动成果展
11月11日的活动在新建于2012年的剡溪小学举行。观摩了三堂省级《小学劳动与技术》赛课获奖的课例——《沙漏的制作》、《学剪团花》、《嵊州小笼包职业劳动的探究》,堂堂课都精彩纷呈。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起手来完成学习。比如《嵊州小笼包职业劳动的探究》一课,教师把时空权交给学生,孩子们呈现在课堂的养猪场的采访视频、小麦生产的漫画等,充分给予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课堂间隙参观孩子们的劳技作品,件件精美绝伦、创意无限!晒衣夹子可以变身飞机;石头画出精美脸谱;竹瓢、酒坛变身饰品;吸管、棒冰棍、破花盆等都能旧物改造,变废为宝,真的很感叹老师的能干和孩子们的好学。
看来小学劳技课,绝非单纯的劳动课、手工课。它需要具备像设计师一样源源不断的灵感,像科学老师一样广泛的知识面,像美术老师那样扎实的功底,以及样样精通的生活能手,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一次收获满满的培训。
201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