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亲情
“世间的爱有千万种,小草对大地母亲的爱,花儿对阳光的爱,鱼儿对柔水的爱,我对父母的爱……”我阅读着学生用细腻的笔触、饱满的热情写给他们父母的信件,热血沸腾,眼角湿润了。
在多年的与家长交流沟通中,家长普遍反映孩子进入初中后与父母的沟通少了,亲情淡了,抱怨多了,逆反心理强了……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信心不足,劲头不足,责任心不足,面对困难表现得特别迷茫……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摇篮。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 ,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容易出现上面种种不良表现。亲情是血脉相承的情感,是天地间最醇厚的情愫。能否切入至爱亲情,通过至爱亲情的召唤,改变不利局面呢?经过一番理性的思考,我决定让学生完成一份特殊的双休作业——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并提出相应要求:写自己父母最让自己感动的真实生活片段,写出真情实感。老师将把大家的书信一一打出并装订成册。
双休来后,一叠厚厚的书信整整齐齐地放在案头,连平时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也写了满满一页。我认真品读了所有学生的信件。一个有着离家出走经历学生,在讲述出走后父母千辛万苦地寻找的过程后深表愧疚。她在信中写到“爸爸、妈妈,你们不指望我成才,只希望我成人,但在你们爱心的润泽下,我不但要成人,还要成才,相信我,我会做到的”。一位学生描写外出打工的父亲为了给读书的她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自己节衣缩食的艰辛场面。最后深情地说:“我亲爱的爸爸,您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撒哈拉沙漠有多少沙子,你对我的关心就有多少,太平洋的海水有多少滴,女儿对您的感恩情怀就有多少。您放心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父母育我情!怀着对你们的感恩,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报答你们多年的养育之恩的”。还有一位学生倾诉了10多年来父母在外打工,自己寄宿亲戚家的感情发展历程。由以前的不理解到现在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对父母取得的成就高度赞赏,决心用精神文明的成果来回报父母如日中天的物质成就。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上演,一颗颗滚烫的心在跳动。我深深感到:
一封家书,重温一段难忘的深情;
一封家书,诠释父母博大的爱心;
一封家书,倾诉孩子真挚的心曲;
一封家书,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
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大家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手稿寄给父母,老师精心打印一份编辑成册,取名《见证亲情》。
信件发出去了,不少家长打来电话。有的说自己的孩子变得懂事了,知道体贴父母了,有的自我检讨说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家长的做的很不好,方法不当。有的说以前只注意孩子的分数,忽视了情感教育、亲情培育。一个对自己孩子不闻不问、整天麻将的家长,在看到孩子倾诉苦恼的信件后,决心金盆洗手,进行健康的文化娱乐……一封家书,引起了家长对孩子的科学审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对家庭教育的探索。
《见证亲情》出来了,一缕缕淡淡的墨香弥漫着温馨的教室。孩子们捧着由自己创作的没有书号的绝版作品,爱不释手,争相传阅。班长问我:老师,这打出来牺牲了您不少休息时间吧?我微微一笑说,干有意义的事,乐在其中。
学生经过一次亲情的回顾,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情感的净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与自信为伴,携傲骨前行,艰苦的学习不再痛苦,放松的时刻不再放纵。正象一位同学写的一样:今天父母是我的依靠,明天我是父母的骄傲!感恩父母,看我行动!
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着力打造“亲情品牌”——写亲情故事,诵亲情美文,谈亲情感悟,办亲情板报,行亲情小事,并且把家长会演绎成亲情交流、展示的平台,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的教育理念】感受挚爱亲情,书写亮丽人生。亲情是学生发展的精神支柱,亲情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亲情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块圣地,珍爱她,开发她,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
引导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责任。但现在很多时候,学校、教师承担这太多的责任。一些家长干脆把责任全推给学校和老师,只顾抓票子,而忽略了抓娃子,等醒悟过来,孩子已
经恶习难改。这种情况给学校教育、给班主任管理带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和家长互通信息。如实反映学生的真是情况。摆出学生存在的棘手问题。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去年一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羡慕外面精彩的世界,一心想到自己表哥在广东办的厂里打工。产生辍念头。
如何教育这样的孩子?我给家长提出参考性意见,让家长事先和孩子的表哥说清自己的意图,让表哥出面做孩子的工作,结果这招很管用,孩子通过与表哥的交流,彻底大小辍学务工的念头。
教育的本根在家庭。家庭环境、家长素养、家长教育艺术对孩子学习和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这块是很多家长欠缺的 。正因为如此,很多地方设置家长学校,但大多家长学校形同虚设。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在这方面有所行动。 去年秋季三年级召开部分学生家长会。借此机会,我 在网上搜索了筛选了《一个母亲和家长会》、《教育的本根在家庭》、《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三篇文章印发给学生家长,病根据学生实际,撰写《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的文字。旨在引导家长对家庭教育引起高度重视。
四、加强个别教育,引导良性发展。
一个班有50多学生,各个学生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各不相同。在统一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各自特点和存在问题,我注重加强个别教育力度,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掌握学生动态是和学生沟通的前提。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老师家长反映、周记、学生作文等多种渠道掌握学生具体情况。
在工作中,给自己规定一月对全体学生进行一轮单个交流沟通:谈兴趣,谈优点、找不足,定措施。给自卑者打打气,给高傲者浇浇水,给淘气者上上螺丝,给迷途者指指方向…… 同时定期在班级开展评议、检举活动,用舆论的力量规范学生自身行为。
感悟亲情
“世间的爱有千万种,小草对大地母亲的爱,花儿对阳光的爱,鱼儿对柔水的爱,我对父母的爱……”我阅读着学生用细腻的笔触、饱满的热情写给他们父母的信件,热血沸腾,眼角湿润了。
在多年的与家长交流沟通中,家长普遍反映孩子进入初中后与父母的沟通少了,亲情淡了,抱怨多了,逆反心理强了……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信心不足,劲头不足,责任心不足,面对困难表现得特别迷茫……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摇篮。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 ,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智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容易出现上面种种不良表现。亲情是血脉相承的情感,是天地间最醇厚的情愫。能否切入至爱亲情,通过至爱亲情的召唤,改变不利局面呢?经过一番理性的思考,我决定让学生完成一份特殊的双休作业——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并提出相应要求:写自己父母最让自己感动的真实生活片段,写出真情实感。老师将把大家的书信一一打出并装订成册。
双休来后,一叠厚厚的书信整整齐齐地放在案头,连平时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也写了满满一页。我认真品读了所有学生的信件。一个有着离家出走经历学生,在讲述出走后父母千辛万苦地寻找的过程后深表愧疚。她在信中写到“爸爸、妈妈,你们不指望我成才,只希望我成人,但在你们爱心的润泽下,我不但要成人,还要成才,相信我,我会做到的”。一位学生描写外出打工的父亲为了给读书的她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自己节衣缩食的艰辛场面。最后深情地说:“我亲爱的爸爸,您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撒哈拉沙漠有多少沙子,你对我的关心就有多少,太平洋的海水有多少滴,女儿对您的感恩情怀就有多少。您放心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父母育我情!怀着对你们的感恩,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报答你们多年的养育之恩的”。还有一位学生倾诉了10多年来父母在外打工,自己寄宿亲戚家的感情发展历程。由以前的不理解到现在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对父母取得的成就高度赞赏,决心用精神文明的成果来回报父母如日中天的物质成就。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上演,一颗颗滚烫的心在跳动。我深深感到:
一封家书,重温一段难忘的深情;
一封家书,诠释父母博大的爱心;
一封家书,倾诉孩子真挚的心曲;
一封家书,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
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大家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手稿寄给父母,老师精心打印一份编辑成册,取名《见证亲情》。
信件发出去了,不少家长打来电话。有的说自己的孩子变得懂事了,知道体贴父母了,有的自我检讨说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家长的做的很不好,方法不当。有的说以前只注意孩子的分数,忽视了情感教育、亲情培育。一个对自己孩子不闻不问、整天麻将的家长,在看到孩子倾诉苦恼的信件后,决心金盆洗手,进行健康的文化娱乐……一封家书,引起了家长对孩子的科学审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对家庭教育的探索。
《见证亲情》出来了,一缕缕淡淡的墨香弥漫着温馨的教室。孩子们捧着由自己创作的没有书号的绝版作品,爱不释手,争相传阅。班长问我:老师,这打出来牺牲了您不少休息时间吧?我微微一笑说,干有意义的事,乐在其中。
学生经过一次亲情的回顾,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情感的净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与自信为伴,携傲骨前行,艰苦的学习不再痛苦,放松的时刻不再放纵。正象一位同学写的一样:今天父母是我的依靠,明天我是父母的骄傲!感恩父母,看我行动!
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着力打造“亲情品牌”——写亲情故事,诵亲情美文,谈亲情感悟,办亲情板报,行亲情小事,并且把家长会演绎成亲情交流、展示的平台,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的教育理念】感受挚爱亲情,书写亮丽人生。亲情是学生发展的精神支柱,亲情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亲情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块圣地,珍爱她,开发她,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
引导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责任。但现在很多时候,学校、教师承担这太多的责任。一些家长干脆把责任全推给学校和老师,只顾抓票子,而忽略了抓娃子,等醒悟过来,孩子已
经恶习难改。这种情况给学校教育、给班主任管理带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和家长互通信息。如实反映学生的真是情况。摆出学生存在的棘手问题。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去年一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羡慕外面精彩的世界,一心想到自己表哥在广东办的厂里打工。产生辍念头。
如何教育这样的孩子?我给家长提出参考性意见,让家长事先和孩子的表哥说清自己的意图,让表哥出面做孩子的工作,结果这招很管用,孩子通过与表哥的交流,彻底大小辍学务工的念头。
教育的本根在家庭。家庭环境、家长素养、家长教育艺术对孩子学习和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这块是很多家长欠缺的 。正因为如此,很多地方设置家长学校,但大多家长学校形同虚设。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在这方面有所行动。 去年秋季三年级召开部分学生家长会。借此机会,我 在网上搜索了筛选了《一个母亲和家长会》、《教育的本根在家庭》、《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三篇文章印发给学生家长,病根据学生实际,撰写《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的文字。旨在引导家长对家庭教育引起高度重视。
四、加强个别教育,引导良性发展。
一个班有50多学生,各个学生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各不相同。在统一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各自特点和存在问题,我注重加强个别教育力度,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掌握学生动态是和学生沟通的前提。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老师家长反映、周记、学生作文等多种渠道掌握学生具体情况。
在工作中,给自己规定一月对全体学生进行一轮单个交流沟通:谈兴趣,谈优点、找不足,定措施。给自卑者打打气,给高傲者浇浇水,给淘气者上上螺丝,给迷途者指指方向…… 同时定期在班级开展评议、检举活动,用舆论的力量规范学生自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