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日作文1300字

初二作文

家乡的节日

在北国的边陲小镇上,生活着这样一支民族,他们骑马,狩猎,过着惬意的生活---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拥有自己的语言, 没有文字,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一为使用训鹿的人,一为山岭上的人。更有意思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鄂伦春族人是一步跨入到社会主义,在此之前,20世纪40年代他们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

鄂伦春族的节庆较少,在下山定居之前重要的节日便是春节,鄂伦春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庆祝狩猎丰收的日子,在除夕夜,他们户户都在门前燃起篝火,祭祀跪拜,祈盼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恩赐更多的猎物。

除了春节,鄂伦春人每次狩猎丰收归来,也要与族人一

起燃起篝火围座一周,边唱边舞,庆祝狩猎归来。新中

国成立后,鄂伦春人走出了深山成为了新社会的主人,

但他们对火的感情没有减弱,并热切希望有一个以篝火

为主要形式的民族节日。经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批

准,每年公历6月18日为鄂伦春民族篝火节。

下面,就让我们感受一下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 鄂伦春族在长期的游猎生涯中,与火密切相处,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敬火为神,在节日里举行敬火仪式;进餐时向篝火里扔食物,以示对火神的供奉;打猎归来时,更是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篝火,陪伴着鄂伦春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漫漫长夜。 2006年,经自治旗四大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建设一个集传承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节日庆

祝、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永久性篝火节广场。

2007年7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同志视察鄂伦春自治旗时,为“库图尔其篝火节场

地”题词,“库图尔其”鄂伦春语为“有福气的地方、吉祥宝地”之意。

烈,有赛马、射击射箭、摔跤、拉钩扳腕、颈力绳赛、划桦皮船赛、采集等。

上午9时," 穆昆达" (族长)在膘悍的猎手拥簇下走上祭坛,手持桦皮碗,以柳蒿枝洒酒祭祀天、地,颂唱祭文(鄂伦春语)。上千名鄂伦春族男女老幼都带着虔诚的面容朝向祭坛左手持桦皮碗、右手拿柳蒿枝毕恭毕敬的跟" 穆昆达" 一道洒酒祭天,颂唱祭文,场面非常庄严肃穆。

祭文(鄂伦春语)大意是:尊贵的火神啊,你是我们鄂伦春人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是您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温暖、光明和生命。今天,我们各流域的所有成员和他们的贵客及宾朋,都怀着真挚的敬意虔诚地集聚在您的身旁。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再举行隆重的生火仪式,请您屈尊稍候。

随后,

" 穆昆达" 敲"

神鼓" ,十几位猎装青年吹起鹿哨。众人洒酒祭火。 "

穆昆达" 敲" 神鼓

" 祭祀舞蹈 接下来,每个流域还将推选能歌善舞、心智矫健的族人参加篝火节的对歌会、故事会和体育竞技比赛。所有的比赛,气氛都特别的活跃,极富有观赏性。在比赛期间,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还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

传统体育比赛文艺表演

在篝火节的会场,各流域的鄂伦春妇女还会拿出精美的狍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品,像赶集

一样,向客人和族人展示自己精湛的手艺。整个活动场面庄严而又祥和,一直持续到傍晚。

成两圈。歌声也是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天亮。

家乡的节日

在北国的边陲小镇上,生活着这样一支民族,他们骑马,狩猎,过着惬意的生活---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拥有自己的语言, 没有文字,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一为使用训鹿的人,一为山岭上的人。更有意思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鄂伦春族人是一步跨入到社会主义,在此之前,20世纪40年代他们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

鄂伦春族的节庆较少,在下山定居之前重要的节日便是春节,鄂伦春族的春节是送旧迎新庆祝狩猎丰收的日子,在除夕夜,他们户户都在门前燃起篝火,祭祀跪拜,祈盼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恩赐更多的猎物。

除了春节,鄂伦春人每次狩猎丰收归来,也要与族人一

起燃起篝火围座一周,边唱边舞,庆祝狩猎归来。新中

国成立后,鄂伦春人走出了深山成为了新社会的主人,

但他们对火的感情没有减弱,并热切希望有一个以篝火

为主要形式的民族节日。经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批

准,每年公历6月18日为鄂伦春民族篝火节。

下面,就让我们感受一下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 鄂伦春族在长期的游猎生涯中,与火密切相处,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敬火为神,在节日里举行敬火仪式;进餐时向篝火里扔食物,以示对火神的供奉;打猎归来时,更是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篝火,陪伴着鄂伦春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漫漫长夜。 2006年,经自治旗四大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建设一个集传承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节日庆

祝、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永久性篝火节广场。

2007年7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同志视察鄂伦春自治旗时,为“库图尔其篝火节场

地”题词,“库图尔其”鄂伦春语为“有福气的地方、吉祥宝地”之意。

烈,有赛马、射击射箭、摔跤、拉钩扳腕、颈力绳赛、划桦皮船赛、采集等。

上午9时," 穆昆达" (族长)在膘悍的猎手拥簇下走上祭坛,手持桦皮碗,以柳蒿枝洒酒祭祀天、地,颂唱祭文(鄂伦春语)。上千名鄂伦春族男女老幼都带着虔诚的面容朝向祭坛左手持桦皮碗、右手拿柳蒿枝毕恭毕敬的跟" 穆昆达" 一道洒酒祭天,颂唱祭文,场面非常庄严肃穆。

祭文(鄂伦春语)大意是:尊贵的火神啊,你是我们鄂伦春人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是您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温暖、光明和生命。今天,我们各流域的所有成员和他们的贵客及宾朋,都怀着真挚的敬意虔诚地集聚在您的身旁。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再举行隆重的生火仪式,请您屈尊稍候。

随后,

" 穆昆达" 敲"

神鼓" ,十几位猎装青年吹起鹿哨。众人洒酒祭火。 "

穆昆达" 敲" 神鼓

" 祭祀舞蹈 接下来,每个流域还将推选能歌善舞、心智矫健的族人参加篝火节的对歌会、故事会和体育竞技比赛。所有的比赛,气氛都特别的活跃,极富有观赏性。在比赛期间,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还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

传统体育比赛文艺表演

在篝火节的会场,各流域的鄂伦春妇女还会拿出精美的狍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品,像赶集

一样,向客人和族人展示自己精湛的手艺。整个活动场面庄严而又祥和,一直持续到傍晚。

成两圈。歌声也是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天亮。


相关作文

  • 快乐的节日作文1500字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3.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教学重点.难点: 1.诱导学生调查并参与家乡的节日生活,了解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2.了解家乡的节日.弄清家乡的习俗活 ...

  • 家乡风俗写作指导作文1300字
  • 别样家乡,一样情 --"家乡风俗"写作指导课 教学目标:1.学会集中一点来细致抒写"家乡风俗". 2.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 重 点:学会细致抒写,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一.导入--节日风俗(2) 同学们,大家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 ...

  • 家乡端午节作文600字
  •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糥米和肉 ...

  • 我喜欢的节日 (800字)作文800字
  • 1.我知道的风俗 2.我喜欢的节日 3.我的家乡 4.童年的记忆 (1.23. )我的家乡是山东省平度市,我知道家乡的风俗(我喜欢的节日)很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仲秋节 等等.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4. )童年的我,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看电影,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游戏.一起比 ...

  • 家乡的节日习俗作文作文0字
  • 家乡的节日习俗作文(一)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炸丸子,做藕夹„„还要为 ...

  • 四年级下册作文要求作文1600字
  • 四年级作文 语文百花园一 笔下生辉 记寒假中的一件事 1.习作要求 认真会议事情的经过,想一想自己活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运用自己积累的好戏好句,把最精彩.最快乐或使你最受感动的情景写清楚. 2.习作指导 (1)回忆寒假生活,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来写. (2)回放事情经过,确定习作重点. (3) ...

  • 初一描绘家乡的冬天作文:家乡的冬天作文700字
  • 冬天来了,但是似乎家乡的冬天更让我们挂怀,下面这篇初一描绘家乡的冬天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描绘家乡的冬天作文:家乡的冬天一阵北风吹过,冬天悄悄地跟来了.似乎秋天还没完,冬天就迫不及待地跑来了.起先只是气温下降,没留神,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和夹克.我这才意识到:冬天到了.冬天的家乡,一切都已沉睡 ...

  • 家乡的月儿明又圆1作文500字
  • 家乡的月儿明又圆 八堡小学 赵春兰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从不同途径搜集节日的信息,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3.知道中秋节的日期,能从日历中找到中秋节: 4.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活动中加深 ...

  •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00字
  •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当镇高桥小学2009级小学毕业生 巴梦莹 指导教师:陈继荣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端午节的描绘.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 [到民间采风去]习题作文3000字
  • 到民间采风去 一.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收集到下面一些材料,请你按要求答题. ①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②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③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④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贵州雨多.山多).⑥茅台酒的出名有一段神奇的故事.191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