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莹:[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作文1000字

初一作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心得

史书读的很少,但这套书一共七本,我却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恨不得省了来看。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作者还调侃一下,真可谓是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共经历十二代,十六位皇帝。整套书看完就像看完了一部历史剧,从朱元璋到最后的朱由检,一个从兴到衰的更替,历史规律就是这样,久合必分,分久必合。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佷恢弘,很厚黑,看到最后的时候就觉得很遗憾,一个朝代的兴起很让人兴奋,一个朝代的灭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却让人觉得好无力。纵观整个明朝,能人辈出,用作者当年明月的话说就是猛人特别多。在明代的众多高人之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张居正。喜欢他的原因有二,其一,他长得帅,其二,他很有才。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他和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政期间,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的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后来张居正病死后改革被推翻,但他的个人魅力让人欣赏。

可能是自身喜好的关系,书的前几部颇有励志传奇的气氛,所以看起来很有感觉。后面几部就有种日落西山的感概,特别是崇祯,他是一个很努力很尽心的皇帝,可惜生不逢时,明朝传承到他身上的时候已然病入膏肓,凭他个人的力量,回天无力。当看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崇祯自缢于煤山那一节,心中竟然有种说不出得悲戚。

作者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比较欣赏这样的成功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所以在最后他以徐霞客的事迹进行了总结,我看过他的访谈,他自己大概就是这么个人,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被外界的舆论以及荣誉压垮,他还是基本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接着写书。我只是觉得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愧一生就已经很好了。 王慧莹

2014-12-2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心得

史书读的很少,但这套书一共七本,我却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恨不得省了来看。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作者还调侃一下,真可谓是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共经历十二代,十六位皇帝。整套书看完就像看完了一部历史剧,从朱元璋到最后的朱由检,一个从兴到衰的更替,历史规律就是这样,久合必分,分久必合。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佷恢弘,很厚黑,看到最后的时候就觉得很遗憾,一个朝代的兴起很让人兴奋,一个朝代的灭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却让人觉得好无力。纵观整个明朝,能人辈出,用作者当年明月的话说就是猛人特别多。在明代的众多高人之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张居正。喜欢他的原因有二,其一,他长得帅,其二,他很有才。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他和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政期间,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的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后来张居正病死后改革被推翻,但他的个人魅力让人欣赏。

可能是自身喜好的关系,书的前几部颇有励志传奇的气氛,所以看起来很有感觉。后面几部就有种日落西山的感概,特别是崇祯,他是一个很努力很尽心的皇帝,可惜生不逢时,明朝传承到他身上的时候已然病入膏肓,凭他个人的力量,回天无力。当看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崇祯自缢于煤山那一节,心中竟然有种说不出得悲戚。

作者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比较欣赏这样的成功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所以在最后他以徐霞客的事迹进行了总结,我看过他的访谈,他自己大概就是这么个人,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被外界的舆论以及荣誉压垮,他还是基本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接着写书。我只是觉得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愧一生就已经很好了。 王慧莹

2014-12-2


相关作文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作文800字
  • 若有机会,我会让你出现在我们家户口本上. 爱的时候轰轰烈烈,你是个宝,不爱的时候,放个屁都觉得你啰嗦,这就是爱情 御姐发飙,威力无穷 闭上眼等待的时间是最难熬的时间 不许和别的男人眉来眼去,肌肤接触,还要记得想我,你太白眼狼了,去了肯定就忘记我了 别说谢谢了,多见外啊 到家的时候我已经沧桑的不像一个 ...

  • 楼上楼下那些事儿作文1100字
  • 常言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们这栋楼,邻里之间却不同:我是常登他家门.从前登门一般是拉拉家常,谈谈工作.后来我们这群孩子上了中学,登门就不只是闲谈了. 我的邻居是张艺,三十出头了,是位普通工人.他为人老实,原来也勤奋好学.可是,他自从与王慧结婚后,兴趣就移了.王慧是个中学的音乐教师,大眼睛,小嘴巴,生 ...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作文40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物理学1411 吉雪甫2014110113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这本书来打发时间.本来真的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但看了之后,变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不仅写的是历史,写得更是感情. 朱元璋大概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坐上龙椅,贵为天子,君临天下,当初迫不得已跟着造反,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但 ...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作文9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以前总以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为了名节刚正不阿的人是君子,是牛人,是要敬佩的人,<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现在却突然发现能够为了天下,为了他人站在风口浪尖被别人戳着脊梁骨骂也在所不惜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好人! 2 ...

  • 读[明朝那些事儿]尹邦海作文1800字
  • 读<明朝那些事儿> 尹邦海 英国大学者培根,对知识学问推崇备至,出自他笔下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就常让人引用.他还曾十分精当地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 ...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作文14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扬州中学2010届3班 衡鹏 我是暑假中阅读的这本书,本来对明朝历史不怎么感兴趣,可是这本书越看越着迷,作者以诙谐的语言引领我们逐渐走进这本书,以讽刺调侃的语气评说着朱元璋.朱棣等人的光辉历史,十分有趣.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有三点: 一是作者对人物的生平描述地十分 ...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作文作文7100字
  • 精选作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 作文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历史是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有无数个演员,有动物有植物,但既然是舞台,就有人承包,恐龙灭绝后,人类就承包了这个舞台.亿亿万万个人都在台 ...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演讲作文1600字
  •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大家好,我读的这本书叫<明朝那些事儿>,有点破,有点厚,但我觉得有必要给它做下推广. 说实话,现在大家时间都这么紧,推荐这么厚的一本书,尤其还是历史书,我也很犹豫.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对于自己很喜欢的作品会忍不住推荐给更多人分享.有这种毛病的人,网络上有 ...

  • 明朝那些事儿作文16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 我兴味盎然地合上<明朝那些事儿>,金戈铁马,权谋诡计,风云际会,斗智斗勇,奋起反抗,忍辱负重的一幕幕都在我脑海中重现.方孝孺,他或许并不是一个聪明人,他甚至只是一个书呆子,他的一生未经兵戈战乱,但在朱棣大军压境之下,仍然临危不惧,忠肝义胆.铮铮傲骨,天地可鉴.最后虽被朱棣凌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