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是一首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育新小学 党玲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观察身边小事,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
过程与方法:
2. 学会在具体环境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情感与态度:
3. 能够体会关爱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激发互相关爱之情。
课前谈话(3——5分钟),
鼓励学生说真话,敢表达,消除紧张陌生感,为上课交流做铺垫。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5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关爱为什么是一首歌?又是一首怎样的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支歌曲,边听边观察画面,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最深?说说你对关爱的感受。
播放视频《好人就在身边》。
学生交流。
关爱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关爱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动听的歌。板书:关爱是一首歌
(音乐和视频把学生带入情境,理解课题,铺垫情感。)
二、明白习作要求,学习审题:(3分钟)
1. 出示习作要求。
2. 齐读习作要求,说说从习作要求中的主题、内容和方法。
(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学会把握写作方向,提炼总结的能力。)
二、回忆经历,激发情感。(7分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回忆,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接受过他人的关心,或者帮助过他人的事情,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和大家分享,并说说你的感受。
分享提示:什么时间——事情发生的环境——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 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聆听,感受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总结:当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双伸出的援助之手就能让我们感动。同样,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心里也充满着幸福与快乐。所以说,关爱就是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的真情。
(目标一,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人与人之
间需要关爱,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帮助学生在众多的记忆中去选择材料。)
三、细节指导,表达情感。(20分钟)
1. 借助典型例子,体会细节描写可以生动地表达情感。
关爱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暖意,让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小雨,坐在汽车上的我望着窗外无言。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厉害。这时,“吱——”,车门开了。一位身穿黑皮衣的阿姨上了车,走到我座位旁坐下了。我看了她一眼,继续望着车窗外的狂风暴雨胡思乱想。我的心猛地一怔,想起自己没有带雨伞。突然,身旁阿姨的手机响了,我告诉阿姨忘了带雨伞的事,她二话没说就把手机借给了我。我给妈妈打了电话,让妈妈在车站接我。下了车,我飞奔到妈妈怀里,心里十分快乐。
美丽的阿姨有一颗美丽的心,这位有着美好心灵的阿姨,给了我温暖的关怀。
2. 请一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聆听。
3. 交流讨论:
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听后有如同身受的感觉吗?
出示: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厉害。
作者为什么要把事情发生的环境交代地更详细?
强调自己这个时候需要别人的关爱。
出示:我的心猛地一怔,想起自己没有带雨伞。突然,身旁阿姨的手机响了,我告诉阿姨忘了带雨伞的事,她二话没说就把手机借给了我。
加入我的心理活动和阿姨的语言神态描写后,你有什么感受?
4. 片段练习。
老师对我说——
交流讨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怎样的动作和神态,会对我说些什么?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用文字写出老师对你的关爱。(配乐练笔)
展示。
(目标二,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通过典型事例的修改与加工,前后对比,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情感烘托的重要性,体会描写手法等细节的运用对情感起的升华作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5分钟)
1. 由自己的小爱拓展到人间大爱。(出示ppt 图片)
2. 学生反思,总结收获。
3. 闯关挑战,布置习作。
•快乐级: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选择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例,写出真情实感。
•挑战级:选择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事例,确定一个中心写作文,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王者级:选择书上读到到或电视上看到的相关事例,确立一个中心,抒情
议论相结合写作文。
(目标三,音乐和图片的展现,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把关爱的选材拓展到小我之外,体会人世间这种美好的情感。名人名言的积累,一是为了升华情感,二是为学生的写作做积累。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也是为课下的习作做准备,思路更清晰,写起来更得心应手。不同阶梯的作业设置,可以照顾到不同写作程度的学生,使得文章不致于停留在所学到的技术层面,最终做到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
关爱是一首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育新小学 党玲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观察身边小事,从生活中提炼写作材料;
过程与方法:
2. 学会在具体环境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情感与态度:
3. 能够体会关爱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激发互相关爱之情。
课前谈话(3——5分钟),
鼓励学生说真话,敢表达,消除紧张陌生感,为上课交流做铺垫。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5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关爱为什么是一首歌?又是一首怎样的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支歌曲,边听边观察画面,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最深?说说你对关爱的感受。
播放视频《好人就在身边》。
学生交流。
关爱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关爱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动听的歌。板书:关爱是一首歌
(音乐和视频把学生带入情境,理解课题,铺垫情感。)
二、明白习作要求,学习审题:(3分钟)
1. 出示习作要求。
2. 齐读习作要求,说说从习作要求中的主题、内容和方法。
(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学会把握写作方向,提炼总结的能力。)
二、回忆经历,激发情感。(7分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回忆,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接受过他人的关心,或者帮助过他人的事情,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和大家分享,并说说你的感受。
分享提示:什么时间——事情发生的环境——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 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聆听,感受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总结:当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双伸出的援助之手就能让我们感动。同样,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心里也充满着幸福与快乐。所以说,关爱就是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的真情。
(目标一,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人与人之
间需要关爱,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帮助学生在众多的记忆中去选择材料。)
三、细节指导,表达情感。(20分钟)
1. 借助典型例子,体会细节描写可以生动地表达情感。
关爱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暖意,让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小雨,坐在汽车上的我望着窗外无言。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厉害。这时,“吱——”,车门开了。一位身穿黑皮衣的阿姨上了车,走到我座位旁坐下了。我看了她一眼,继续望着车窗外的狂风暴雨胡思乱想。我的心猛地一怔,想起自己没有带雨伞。突然,身旁阿姨的手机响了,我告诉阿姨忘了带雨伞的事,她二话没说就把手机借给了我。我给妈妈打了电话,让妈妈在车站接我。下了车,我飞奔到妈妈怀里,心里十分快乐。
美丽的阿姨有一颗美丽的心,这位有着美好心灵的阿姨,给了我温暖的关怀。
2. 请一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聆听。
3. 交流讨论:
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听后有如同身受的感觉吗?
出示: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厉害。
作者为什么要把事情发生的环境交代地更详细?
强调自己这个时候需要别人的关爱。
出示:我的心猛地一怔,想起自己没有带雨伞。突然,身旁阿姨的手机响了,我告诉阿姨忘了带雨伞的事,她二话没说就把手机借给了我。
加入我的心理活动和阿姨的语言神态描写后,你有什么感受?
4. 片段练习。
老师对我说——
交流讨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怎样的动作和神态,会对我说些什么?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用文字写出老师对你的关爱。(配乐练笔)
展示。
(目标二,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通过典型事例的修改与加工,前后对比,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情感烘托的重要性,体会描写手法等细节的运用对情感起的升华作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5分钟)
1. 由自己的小爱拓展到人间大爱。(出示ppt 图片)
2. 学生反思,总结收获。
3. 闯关挑战,布置习作。
•快乐级: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选择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例,写出真情实感。
•挑战级:选择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事例,确定一个中心写作文,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王者级:选择书上读到到或电视上看到的相关事例,确立一个中心,抒情
议论相结合写作文。
(目标三,音乐和图片的展现,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把关爱的选材拓展到小我之外,体会人世间这种美好的情感。名人名言的积累,一是为了升华情感,二是为学生的写作做积累。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也是为课下的习作做准备,思路更清晰,写起来更得心应手。不同阶梯的作业设置,可以照顾到不同写作程度的学生,使得文章不致于停留在所学到的技术层面,最终做到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