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端午节将至,各位是不是已经开始嘴馋香喷喷的粽子了呢,嘿嘿,小妹可是在家对着公司发的粽子大礼包流了两天口水了。
其实除了吃粽子,各地过端午还有很多不同的习俗,今天虹小妹就带大家来走近这个璀璨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端午节。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重点是——放假三天!
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并不仅仅只有端午这一个全国统一的名字,还有许多充满地方特色的称呼。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有解棕节,顾名思义,古人端午吃粽时,
会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其中粽叶最长者获胜。
类似于解粽的习俗还有很多,各地比较统一的包括挂艾草菖蒲,赛龙舟,画额等。还有一项习俗因《白蛇传》而为人们所熟知,就是喝雄黄酒。传说中有白娘子误服雄黄酒现出原形,许仙被活活吓死的桥段,也是借用了雄黄酒的“辟邪”
功效,这一习俗在长江流域一带极为盛行。
不仅长江流域,全国各地还有许多有趣的端午习俗,如祭山神,洗龙水,端午雨等。所谓端午雨是一种俗信,即端午下雨则不吉,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过端午时节正处雨季,古代又缺乏良好的防涝设施和准备,常有暴雨洪涝之患,许多穷苦百姓人家到了雨季可谓苦不堪言,杜甫有诗曰“一夜疾风覆雨过, 旧瓦天开怒难眠”。可见古代人们暴雨连绵时,“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辛酸。
现如今,虽然有了更坚硬稳固的房屋,雨季渗漏的情况依然普遍,前两天上海的大暴雨更是让许多上海市民提前有了“端午雨”的感受。古人依靠智慧与勤劳抵抗渗漏,今人有了更可靠的材料与工艺,更应该对此提起重视,让所有的房屋能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说到诗人,又不得不提起端午节的起源,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说法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投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当然,关于起源也是众说纷纭各有说法,不过小妹还是更接受纪念屈原说,因为全国各地统一的端午节吃粽子据说也是为了祭屈原而发明的。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归传说,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代韦巨源的《食谱》。而说到粽子,又不得不提到热火朝天的南北咸甜大战,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食物之一的粽子,也是种类丰富,口感各异。想看看最初的粽子到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端午节将至,各位是不是已经开始嘴馋香喷喷的粽子了呢,嘿嘿,小妹可是在家对着公司发的粽子大礼包流了两天口水了。
其实除了吃粽子,各地过端午还有很多不同的习俗,今天虹小妹就带大家来走近这个璀璨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端午节。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重点是——放假三天!
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并不仅仅只有端午这一个全国统一的名字,还有许多充满地方特色的称呼。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有解棕节,顾名思义,古人端午吃粽时,
会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其中粽叶最长者获胜。
类似于解粽的习俗还有很多,各地比较统一的包括挂艾草菖蒲,赛龙舟,画额等。还有一项习俗因《白蛇传》而为人们所熟知,就是喝雄黄酒。传说中有白娘子误服雄黄酒现出原形,许仙被活活吓死的桥段,也是借用了雄黄酒的“辟邪”
功效,这一习俗在长江流域一带极为盛行。
不仅长江流域,全国各地还有许多有趣的端午习俗,如祭山神,洗龙水,端午雨等。所谓端午雨是一种俗信,即端午下雨则不吉,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过端午时节正处雨季,古代又缺乏良好的防涝设施和准备,常有暴雨洪涝之患,许多穷苦百姓人家到了雨季可谓苦不堪言,杜甫有诗曰“一夜疾风覆雨过, 旧瓦天开怒难眠”。可见古代人们暴雨连绵时,“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辛酸。
现如今,虽然有了更坚硬稳固的房屋,雨季渗漏的情况依然普遍,前两天上海的大暴雨更是让许多上海市民提前有了“端午雨”的感受。古人依靠智慧与勤劳抵抗渗漏,今人有了更可靠的材料与工艺,更应该对此提起重视,让所有的房屋能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说到诗人,又不得不提起端午节的起源,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说法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投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当然,关于起源也是众说纷纭各有说法,不过小妹还是更接受纪念屈原说,因为全国各地统一的端午节吃粽子据说也是为了祭屈原而发明的。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归传说,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代韦巨源的《食谱》。而说到粽子,又不得不提到热火朝天的南北咸甜大战,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食物之一的粽子,也是种类丰富,口感各异。想看看最初的粽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