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警句作文1400字

初二作文

1、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2、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4、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6、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7、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8、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9、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10、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11、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12、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3、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14、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5、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16、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17、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18、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9、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20、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21、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22、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23、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24、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25、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26、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27、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28、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

1、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2、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4、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6、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7、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8、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9、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10、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11、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12、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3、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14、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5、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16、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17、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18、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9、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20、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21、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22、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23、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24、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25、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26、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27、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28、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


相关作文

  •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作文500字
  •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一. 名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 ...

  • 关于读书的励志名言警句精选作文400字
  • 关于读书的励志名言警句精选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

  • 激发潜能的名言警句作文500字
  • 以空前未有的热情,焕发青春的创新功能,激发人人独特的创新精神,使民族的.国家的创新智慧来一个总发动! 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勤奋.<爱迪生>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坚其志, ...

  • 关于读书的励志名言警句作文400字
  •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我思故我在.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8.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

  • 关于明志的名言警句作文500字
  • 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才自清明志自高--清·曹雪芹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晋·傅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志,气之帅也--孟子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佚名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清·曾国藩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

  • 惜时读书名言警句作文1000字
  • 1.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2.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平民读好书,做好人.--陶行知 3.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丛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 迅 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 ...

  •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作文3000字
  •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 ...

  • 虚心好学的名言警句 天可补作文800字
  •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

  • 学习加油名言警句作文1100字
  • ●山中无鸟,麻雀做王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不就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列宁) ●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列宁) ●缺乏一位有远大眼光可统观全局的政治领袖,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