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创作低龄化现象作文4100字

初一作文

论儿童创作低龄化现象

摘 要: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以稚气未脱的年纪正不断跨进文学的门坎。“低龄化创作”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它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低龄化创作出现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小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普遍提高;学习压力大,寻求倾诉的渠道;中小学生本身对文字的热爱;商业炒作。低龄化儿童创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对待,以此提出了以下建议:出版社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学校和家庭双向合作。

关键词:儿童创作;低龄化;商业炒作

“儿童创作低龄化”就是尚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儿童、少年自己独立写作出书。低龄化写作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潮流,低龄化儿童作品不断流入市场,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例如:12岁的成都女孩古拉坤的《魔法士传奇》;9岁的重庆女孩张蒙蒙出版第一本书《告诉你,我不笨》;6岁的窦蔻根据自己的流浪经历出版第一本自传体小说《豆蔻流浪记》,被誉为全世界年龄最小的作家;湖北襄樊女孩蒋方舟7岁开始创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0岁创作小说《正在发育》„„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儿童创作的年龄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多,作品越来越火。这就需要旁观者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

一、低龄化创作出现的主要原因

低龄化儿童创作的作品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和一定的理性。多为情绪化的宣泄、自己的经历、和丰富想象的编织。但他们对成长的烦恼,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对自身生活的展现,是成人无法比拟。

(一)当前中小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普遍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写作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目前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早,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更多的接触外来语言的机会。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给了他们大量的语言信息冲击。所以这一批孩子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在词汇量上,知识宽度面上,修养方面以及接受语言的训练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一个农村的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

(二)学习压力大,寻求倾诉的渠道

现在的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周末开始上各种辅导班、艺术班,完全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童年的快乐。孩子每天都周旋在书堆里面,学习的压力、内心的苦恼没人倾诉,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烦恼、自己对快乐童年的向往写在日记里、作文里。譬如:谷阳出版的《不及格》一书就是由一些被老师判为不及格的作文结集而成的;韩寒、郭敬明等人尽显对教育、学校和老师的揶揄与反抗, 胡坚、李傻傻等表达着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愤世话语。

(三)中小学生本身对文字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尽管个人的成长道路和生活环境不同,但一些孩子在年纪轻轻时就表现出对文字的喜爱,开始在文字写作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用著名文学批评家谢有顺称赞蒋方舟的话说是,“忽然发现努力多年才稍微领略的文字秘密,今天已被一个13岁的女孩轻易地掌握,甚至比我们做得更好,难免有些让人沮丧。”蒋方舟的成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她对文字的那一份喜爱和文字创作的天赋。

(四)商业炒作

媒体以“低龄”作苗头, 而出版社发现中小学生群是一个了不起的市场后, 就有意制造泡沫。从“名人作家”、“美女作家”、“少年作家”、“玉女作家”这些命名来看, 媒体与读者对写作者个人的关注远远胜于作品本身。媒体、出版社的经济利益是一样的, 只是卖点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 写作低龄化, 已不是文学现象, 而是市场现象。评论家白烨一针见血地指出:“‘80后’是先进入市场, 再进入文坛的”。“写作的技术性越来越强, 小说被成批成批地生产出来, 又被成批成批地消费掉。写作与炒作交互频繁, 小说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品”。说低龄化写作已沦落为写作工具, 并不过分。

二、低龄儿童创作的利弊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对低龄儿童创作的评价也不例外。出书低龄化,是时代潮流所致,一点不奇怪。既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也不要吹捧。盲目吹捧或打杀,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们必须客观、公正的对待低龄化儿童创作。

(一) 低龄化儿童创作的好处

1. 写作帮助低龄儿童树立自信

通过写作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确立自尊自信和独立个性,这对儿童的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张蒙蒙在别人讥笑她肥胖的时候,她理直气壮地写《告诉你,我不是丑小鸭》。写作也成了她捍卫自己童年权利的武器,她写《童年,只有一次》。她在写作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她写《快乐伴我成长》。

2. 写作帮助儿童自我对话

时下在中国,儿童写日记出书,是把日记当做写作文,或者说写散文。它是儿童的自说自话,自我对话。让写作伴随儿童成长,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他们可以从小学会与自己独处,用写作表达自己,和写作交朋友。这比成天想着玩游戏机无疑是一种更有质量的玩法,并非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儿童写作出书,只能说是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有出版社愿意为他们出书,有小读者愿意看罢了。

3. 写作让儿童学会自律

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自律教育的形式,通过自言自语,自说自写,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写下来。即使孩子要犯错误,做错事,但是一个写日记的孩子决不可能天天在日记上写,我今天逃学,我今天和同学打架,我今天破坏了公物,我今天偷了家里的钱。如果真是这样,他看到日记上写下的这些东西会感到害臊的。因为日记像一面镜子,照出他脸上的污点。他会努力做得更好一些,改正自己的缺点。慢慢地,日记上所写的犯错误的事情少了,记下了更多美好的东西和有趣的事情,孩子对很多问题都有了理解和是非观念。这就是日记自律教育的结果。

4. 写作提升儿童思维能力

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过程。从小养成孩子动脑筋的习惯,对孩子读书开窍,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写作是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思考训练。孩子写作,什么对,什么错,他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把它正确地表述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二)低龄化儿童创作的弊端

1.儿童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孩子应该是快乐的, 无忧无虑、天真活泼, 就像花儿一样自然开放。但窦蔻不是快乐的, 因为家庭贫困, 父母四处打工, 他流离颠沛了 30 多个城市, 很

难享受同龄人的快乐, 以至这么小就懂“我出名了, 赚了钱一部分给爸爸妈妈用, 其余的就存起来, 准备将来读大学用。”他 1 岁半识字五六百, 4 岁半写日记千篇, 5 岁写童话 60 余篇„„因缴不起学费而从大学退学的父母把自己未竟的事业寄托给孩子似可以理解, 但孩子有时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 能有多少快乐而言呢?

2. 儿童的成熟不自然

业内人士承认一些出版社在发现了中学生读者群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后, 就有意在制造这种泡沫, 而出版这些作品的几乎没有一家是少儿出版社。家长的刻意催熟, 出版社的拔苗助长占了多少的成分呢? 作为母亲的儿童文学家秦文君说, 在国外如果一个孩子过于早熟, 家长会感到担心甚至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孩子就应该像孩子, 而我们的一些大人却觉得孩子早熟就意味着早成才。

3. 忙于写作可能耽误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小小年纪就应该好好学习,你就好好按照老师、学校里的要求做,几门功课都亮红灯,你有什么资格说你是天才呢。家长不应该轻易地认可,你不好好学习,只想一下子变成天才,那么这个天才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这个不正常,这与现在想一下子当歌星、当模特,一举成名实际是一回事,太浮躁了。

三、对低龄化创作的建议

(一) 出版社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出版社要像呵护水晶一样培育这个市场,培养自己的小作家。决不能为了凑一套书而去编辑出版,要坚持宁缺毋滥。实实在在为孩子做一些事情,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出版社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关注社会效益,要把好事做好。出版社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孩子们喜欢读什么,怎么为孩子做更多的事。

(二)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孩子有写作的兴趣是好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顺其自然,从不给他加压。小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考试取得第一名还重要。文学创作是一条艰辛曲折的小路,作者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只凭天才加灵感是走不了多远的。有创作天赋的孩子要先把文化基础打好、把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知识学好,好好地积累生活、酝酿情感„„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不是十几岁的少年可以驾驭的。对于“少年作家”现象,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鼓励,而要引导。

(三) 学校和家庭双向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从对立走向合作,可以让孩子一半时间在校上学,一半时间在家写作。学校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家长配合学习时间指导孩子创作。据了解,边金阳等一些小作家就是以这种方法实现写作与上学兼顾的。 著名作家冉云飞说,这种方法对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特殊秉赋的孩子来说,既可以避免被应试教育扼杀天性、制造成统一标签的产品,又可以打牢知识基础、增加信息沟通,是孩子创作和健康成长两全齐美的选择。如果将来孩子特殊秉赋减退或消失了,他们还留有“后路”,可以继续求学,重新选择生活道路。

对于这个特殊的写作群体,我们要正确对待,任何捧杀或骂杀的行为都不恰当。毕竟他们还走在成长的路上,让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出路,等到青春期的躁动平静以后,他们或许会再造辉煌。

参考文献

[1] 兰婕. 关于低龄化写作现象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

[2]桑哲. 低龄化创作问题大家谈[J]. 语文百家访谈,2006.11.

[3]罗勋章. 低龄化写作:填补文学空白的青春抒写[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 杨斌. 理性的超前, 感性的丧失[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2): 66 -68.

[5]萧汛. 文字狂欢里的酣畅与迷惘[J].当代文坛,2003(2).

[6]王林. 大陆低龄写作的文化学意味[J].儿童文学学刊,2002(2).

论儿童创作低龄化现象

摘 要: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以稚气未脱的年纪正不断跨进文学的门坎。“低龄化创作”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它的出现绝不是空穴来风,低龄化创作出现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小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普遍提高;学习压力大,寻求倾诉的渠道;中小学生本身对文字的热爱;商业炒作。低龄化儿童创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对待,以此提出了以下建议:出版社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学校和家庭双向合作。

关键词:儿童创作;低龄化;商业炒作

“儿童创作低龄化”就是尚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儿童、少年自己独立写作出书。低龄化写作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潮流,低龄化儿童作品不断流入市场,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例如:12岁的成都女孩古拉坤的《魔法士传奇》;9岁的重庆女孩张蒙蒙出版第一本书《告诉你,我不笨》;6岁的窦蔻根据自己的流浪经历出版第一本自传体小说《豆蔻流浪记》,被誉为全世界年龄最小的作家;湖北襄樊女孩蒋方舟7岁开始创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0岁创作小说《正在发育》„„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儿童创作的年龄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多,作品越来越火。这就需要旁观者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

一、低龄化创作出现的主要原因

低龄化儿童创作的作品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和一定的理性。多为情绪化的宣泄、自己的经历、和丰富想象的编织。但他们对成长的烦恼,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对自身生活的展现,是成人无法比拟。

(一)当前中小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普遍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写作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目前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早,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更多的接触外来语言的机会。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给了他们大量的语言信息冲击。所以这一批孩子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在词汇量上,知识宽度面上,修养方面以及接受语言的训练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一个农村的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

(二)学习压力大,寻求倾诉的渠道

现在的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周末开始上各种辅导班、艺术班,完全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童年的快乐。孩子每天都周旋在书堆里面,学习的压力、内心的苦恼没人倾诉,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烦恼、自己对快乐童年的向往写在日记里、作文里。譬如:谷阳出版的《不及格》一书就是由一些被老师判为不及格的作文结集而成的;韩寒、郭敬明等人尽显对教育、学校和老师的揶揄与反抗, 胡坚、李傻傻等表达着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愤世话语。

(三)中小学生本身对文字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尽管个人的成长道路和生活环境不同,但一些孩子在年纪轻轻时就表现出对文字的喜爱,开始在文字写作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用著名文学批评家谢有顺称赞蒋方舟的话说是,“忽然发现努力多年才稍微领略的文字秘密,今天已被一个13岁的女孩轻易地掌握,甚至比我们做得更好,难免有些让人沮丧。”蒋方舟的成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她对文字的那一份喜爱和文字创作的天赋。

(四)商业炒作

媒体以“低龄”作苗头, 而出版社发现中小学生群是一个了不起的市场后, 就有意制造泡沫。从“名人作家”、“美女作家”、“少年作家”、“玉女作家”这些命名来看, 媒体与读者对写作者个人的关注远远胜于作品本身。媒体、出版社的经济利益是一样的, 只是卖点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 写作低龄化, 已不是文学现象, 而是市场现象。评论家白烨一针见血地指出:“‘80后’是先进入市场, 再进入文坛的”。“写作的技术性越来越强, 小说被成批成批地生产出来, 又被成批成批地消费掉。写作与炒作交互频繁, 小说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品”。说低龄化写作已沦落为写作工具, 并不过分。

二、低龄儿童创作的利弊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对低龄儿童创作的评价也不例外。出书低龄化,是时代潮流所致,一点不奇怪。既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也不要吹捧。盲目吹捧或打杀,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们必须客观、公正的对待低龄化儿童创作。

(一) 低龄化儿童创作的好处

1. 写作帮助低龄儿童树立自信

通过写作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确立自尊自信和独立个性,这对儿童的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张蒙蒙在别人讥笑她肥胖的时候,她理直气壮地写《告诉你,我不是丑小鸭》。写作也成了她捍卫自己童年权利的武器,她写《童年,只有一次》。她在写作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她写《快乐伴我成长》。

2. 写作帮助儿童自我对话

时下在中国,儿童写日记出书,是把日记当做写作文,或者说写散文。它是儿童的自说自话,自我对话。让写作伴随儿童成长,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他们可以从小学会与自己独处,用写作表达自己,和写作交朋友。这比成天想着玩游戏机无疑是一种更有质量的玩法,并非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儿童写作出书,只能说是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有出版社愿意为他们出书,有小读者愿意看罢了。

3. 写作让儿童学会自律

写作是一个很好的自律教育的形式,通过自言自语,自说自写,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写下来。即使孩子要犯错误,做错事,但是一个写日记的孩子决不可能天天在日记上写,我今天逃学,我今天和同学打架,我今天破坏了公物,我今天偷了家里的钱。如果真是这样,他看到日记上写下的这些东西会感到害臊的。因为日记像一面镜子,照出他脸上的污点。他会努力做得更好一些,改正自己的缺点。慢慢地,日记上所写的犯错误的事情少了,记下了更多美好的东西和有趣的事情,孩子对很多问题都有了理解和是非观念。这就是日记自律教育的结果。

4. 写作提升儿童思维能力

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过程。从小养成孩子动脑筋的习惯,对孩子读书开窍,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写作是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思考训练。孩子写作,什么对,什么错,他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把它正确地表述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二)低龄化儿童创作的弊端

1.儿童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孩子应该是快乐的, 无忧无虑、天真活泼, 就像花儿一样自然开放。但窦蔻不是快乐的, 因为家庭贫困, 父母四处打工, 他流离颠沛了 30 多个城市, 很

难享受同龄人的快乐, 以至这么小就懂“我出名了, 赚了钱一部分给爸爸妈妈用, 其余的就存起来, 准备将来读大学用。”他 1 岁半识字五六百, 4 岁半写日记千篇, 5 岁写童话 60 余篇„„因缴不起学费而从大学退学的父母把自己未竟的事业寄托给孩子似可以理解, 但孩子有时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 能有多少快乐而言呢?

2. 儿童的成熟不自然

业内人士承认一些出版社在发现了中学生读者群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后, 就有意在制造这种泡沫, 而出版这些作品的几乎没有一家是少儿出版社。家长的刻意催熟, 出版社的拔苗助长占了多少的成分呢? 作为母亲的儿童文学家秦文君说, 在国外如果一个孩子过于早熟, 家长会感到担心甚至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孩子就应该像孩子, 而我们的一些大人却觉得孩子早熟就意味着早成才。

3. 忙于写作可能耽误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小小年纪就应该好好学习,你就好好按照老师、学校里的要求做,几门功课都亮红灯,你有什么资格说你是天才呢。家长不应该轻易地认可,你不好好学习,只想一下子变成天才,那么这个天才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这个不正常,这与现在想一下子当歌星、当模特,一举成名实际是一回事,太浮躁了。

三、对低龄化创作的建议

(一) 出版社要担负起社会责任

出版社要像呵护水晶一样培育这个市场,培养自己的小作家。决不能为了凑一套书而去编辑出版,要坚持宁缺毋滥。实实在在为孩子做一些事情,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出版社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关注社会效益,要把好事做好。出版社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孩子们喜欢读什么,怎么为孩子做更多的事。

(二)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孩子有写作的兴趣是好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在适当引导的基础上顺其自然,从不给他加压。小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考试取得第一名还重要。文学创作是一条艰辛曲折的小路,作者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只凭天才加灵感是走不了多远的。有创作天赋的孩子要先把文化基础打好、把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知识学好,好好地积累生活、酝酿情感„„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不是十几岁的少年可以驾驭的。对于“少年作家”现象,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鼓励,而要引导。

(三) 学校和家庭双向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从对立走向合作,可以让孩子一半时间在校上学,一半时间在家写作。学校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家长配合学习时间指导孩子创作。据了解,边金阳等一些小作家就是以这种方法实现写作与上学兼顾的。 著名作家冉云飞说,这种方法对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特殊秉赋的孩子来说,既可以避免被应试教育扼杀天性、制造成统一标签的产品,又可以打牢知识基础、增加信息沟通,是孩子创作和健康成长两全齐美的选择。如果将来孩子特殊秉赋减退或消失了,他们还留有“后路”,可以继续求学,重新选择生活道路。

对于这个特殊的写作群体,我们要正确对待,任何捧杀或骂杀的行为都不恰当。毕竟他们还走在成长的路上,让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出路,等到青春期的躁动平静以后,他们或许会再造辉煌。

参考文献

[1] 兰婕. 关于低龄化写作现象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

[2]桑哲. 低龄化创作问题大家谈[J]. 语文百家访谈,2006.11.

[3]罗勋章. 低龄化写作:填补文学空白的青春抒写[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 杨斌. 理性的超前, 感性的丧失[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2): 66 -68.

[5]萧汛. 文字狂欢里的酣畅与迷惘[J].当代文坛,2003(2).

[6]王林. 大陆低龄写作的文化学意味[J].儿童文学学刊,2002(2).


相关作文

  • 透视当代文坛低龄化写作现象作文12300字
  • 目录 一"低龄化写作"界说 ............................. 5 二.早慧而早熟的一群 ............................. 5 三.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 ........................... 7 (一). 本性.率 ...

  • 从莫言现象看中学写作教学的问题作文5100字
  •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现象"一时成为热点.人们或从其文学创作解读其文学成就:或从其成为"世界读懂中国文学的一扇窗"解读其文学价值:或关注其作品所引发销售热潮,推敲其经济价值.这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笔者只想从莫言获奖后的创作经验谈中,从微观层面来管窥其对 ...

  • 蜡笔小新作文800字
  • "小姐,我好中意你哦!你就是我的卫生纸(其实是维娜斯)!""东东啊,你小时候就说谎,长大了要变成政治家的耶--"正当这般模仿日本卡通<蜡笔小新>的对话在孩子中间相当流行之际,昨日,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市场处负责人针对当地媒体就<蜡笔小新>火 ...

  • 法 律 伴 我 成 长征文作文2200字
  • 法 律 伴 我 成 长 六年级 朱静 指导老师 张勇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 ...

  • 法制在我身边作文2200字
  • 法制在我身边 莫云 七(四) 身份证号:630121200200713362x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大通."是我们大通公民共同的目标,为了更好地改善大通的社会风气,共同营造一种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因此对青少年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成为了建设和 ...

  • 高年级小学生追星现状及策略研究作文7500字
  • 高年级小学生追星现状及引导策略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五四"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电影业的兴起,追星现象开始萌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现象在中途消失.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西方文化迅速在我国迅速传播,再加上信息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进 ...

  • 作文素材每日一则3作文6000字
  • 2013级博雅班作文辅导材料 作文素材每日一则(三) 1.电影<阿甘正传> [素材梗概]智商只有75的阿甘听从朋友珍妮的话开始以"跑"躲避别人的捉弄.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大学的橄榄球场,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肯尼迪总统接见.阿甘大学毕业后入伍 ...

  • 初中生吸烟为何屡禁不止作文2100字
  • 初中生吸烟为何屡禁不止? 现实: 我们是所偏远山区的农村初中.最近,村民反映,有部分通校学生在回家路上公然刁着香烟,影响十分恶劣.上周,有六七个通校的学生放学回家后竟然在镇政府大院吸烟.据我们调查,学生返校和放学返家这段时时间,总有一些学生到超市买烟,有的还出手大方,要抽就抽几十元一包的.其实,对于 ...

  • 同在蓝天下(少先队辅导员论文)作文2400字
  • 同 在 蓝 天 下 -- 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队辅导员工作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大规模的外出务工人员,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了.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