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接触的特异功能
上世纪80年代,人体学会常设机构在我所,有幸接触到许多特异功能人,最著名的有张宝胜、赵群学、刘宝童、赵凤华、王慧萍、高桂云……原因是因计算机终端伤害了我的眼睛,双目难睁,以后又车祸,压缩性骨折,出于求医、学功的目的,和以上数位特异功能大师认识交友。当然他们都没有治好我的病,而是南昌幽兰著名武术师万仁迪先生的祖传秘方加本人艰苦卓绝的十几年练功历经,治好了我的腰伤和眼睛。但是,我所接触的这些大师们
的特异功能是真实不虚的。
张宝胜主要是实验研究,很多人看过他的实验表演,如瓶中取药、牛皮信封中读信等等,还有一些恶作剧,如烧人衣服、弄坏人家的手表等。宝胜表演时很慢,很费劲,是由于他不
太心甘情愿。而在下面开玩笑时,功能是非常快的。
我首次认识张宝胜是他刚刚来所,那时正在参加英语进修班,张宝胜当时住在分队,我们离得很近,听说他会鼻子识字,我们五六个人就去看他,由角玉璞同志写了一个“角”字,叠成一团,他用鼻子闻了闻,又在胁下挟了挟,费了约十几分钟,最后他写出来了。看来显得费劲,但是,我们谁也没有注意,他用手一拍,一个砖头大小的半导体收音机由桌上竞到
抽屉里去了,让我们惊异不已……。
第二次是分苹果,他们室政委和老侯抬着一筐苹果上楼,张宝胜跟在后面,约离两三个台阶(一米的样子),我正好下楼,开玩笑说“宝胜,还不拿两个。”他说容易。两手左右一
伸,一手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大苹果。……
后来几次是在我的实验室,一次是站在实验室门口,问我要不要,我一看,他手里举着个明晃晃的大扳手,是我放在里面工具抽屉的,他没有进我的实验室,不知他如何拿出去的。 又一次是进到实验室,问我有什么吃的没有,我说没有,他抓起我的茶叶筒子,用手乱摇,茶叶撒了一地,我立即捉住他的手,见到他的大拇指挤在小扁形茶叶筒子底下边,铁皮裂开了一条约5公分长,两三毫米宽的缝,茶叶挤在那缝隙间,我让他轻轻放手,茶叶筒子底边又完好如初的合上,一根细茶叶片留在他的大拇指与茶叶筒子之间。我又让他拿着上面摇,照样摇乐一地的茶叶。……那么坚实的铁皮,他用一个大拇指就能挤开,这个力量从何
而来?一松手,茶叶筒子底边又完好如初,不是特异功能是什么?!
还有一次是一进我的实验室就抓起我的手表,因宝胜弄坏人家手表的恶作剧是众所周知的,前两周,到我实验室,对着我的单板机边吹了一口气,弄得我程序不正常,找不出毛病,过了礼拜天上班一开机又好了。这次又怕他捣乱,我立即捉住他的手,想把表抢回来,他却转到老董桌边,用手在桌上一扣,张开手,表没有了,我和老董在老董的电工桌抽屉找,接连找了三个抽屉都没有,转过头来问宝胜要,他却转身就跑,我跟着追出办公大楼,没追上,回到自己办公桌坐下,拉开抽屉,表竟然在我自己抽屉角上。半个多小时后,宝胜回来,站在试验室门口,说声给你!竟然又丢进一个手提包来,那是放在实验室里面试验台上的,如
何拿出去的?怎不让人神奇?!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这些都是我的亲身所历,我们面对这些铁的事实,还能无视,无
动于衷吗!?
其他几位,刘宝童当时才六七岁,是王秀璧研究员作测试,请我和老尹作试,刘宝童是透视功能,一见面说我们两个都不抽烟,因她看到我俩肺部黑区比抽烟的人黑的小。又说老尹有胆结石,是许多如高梁米般大小的小石子。说我是腰椎不好,毛毛糙糙,她说好的脊椎骨是形状很光滑的……宝童的功能很强,她能看见水中的细菌、微生物,我所侯树理研究员
作了很多有关测试实验。
赵凤华透视、遥视功能很强,我与她打电话,说B 超超出我有胆结石,她看了看,说没
有,十多年了,B 超年年说有,但我却无任何不良反应……
王慧萍给我姐姐看病,我姐在西安,不到一分钟,她说你家是平房,门口东南有一棵大
树,院子里有一个粪坑,测得非常准。
高桂云透视,遥视功能很强,她是病了十八年后出的功能……不一一细述。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机理是什么,我们不应反对和无视,而是要尽力去研究、探索。
===============================
张宝胜突破空间障碍的实验
突破空间障碍,常称抖药片。这一实验研究是航天医学研究中心即507所宋孔智等人在1983年11月至1984年5月间做的,功能人是张宝胜。实验报告发表在《创建人体科学》
一书,摘录如下。
一、实验的目的:
1.用一旦破坏就不能复原的试样,并结合图像记录,进一步证实该项功能的真实性。
2.加大加长目标物,结合录像、特别是高速摄影、观察固体目标物究竟在什么地方
突破三维空间障碍,有没有穿壁的时间过程。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试样
(1)为了充分证实突破空间障碍功能的真实性,设计如下两种试样。
试样I。用透明玻璃瓶封装,瓶的直径为4厘米,长为12~13厘米;上方有一条窄的缝隙,最宽处不超过0.4毫米,长约1厘米。瓶内装30片红、绿、紫三种不同颜色的药片,药片直径5.5毫米,厚约3毫米,不同试样瓶中不同颜色的药片数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型的试佯有型号,同型试样有几个试样瓶,每瓶有不同的编号。不同颜色的药片数、试样的型号和该试样瓶的编号都以二进制编码标写在标签上。药片先行装入试样瓶中,尔后将
其上端烧结成小缝,药片即使裂成两半也绝对倒不出来。
试样Ⅱ。用于封装的透明玻璃试样瓶的样式和试样I完全相同,但其中的试片换成15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有机玻璃片。试片的体积为5x5x1.5毫立方米,为方形。不同试样瓶中各种颜色试片数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而且,每片上有一俄文字母,15个字母联成三个俄文单词,每种颜色一个单词。还有一个不同位置的。人表示的编号。例如有4片试片,其上的俄文字母为c 、o 、g 、a, 为苏打之意。另外,在不同位置加点为c 、o 、g 、a ,则分别表示1、2、3、4号。每个试样瓶中不同颜色有机玻璃片数量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试片也是
先装入试样瓶,尔后烧结上方缝隙,试片绝对倒不出来。
每个试样都是唯一的,且不能复制。玻璃容器破碎后就不能当场复原,而且玻璃是透
明的,有利于观察。
(2)为了观察目标物(即先装入容器中的物体)究竟在什么地方突破空间障碍,
突破障碍时目标物和器壁有些什么表现,设计了如下几种试样:
①采用原封装刺五加和消炎利胆片药瓶。该两种药瓶均为透明玻璃瓶,软木塞蜡封加螺口塑料盖封装。药片为扁圆形,直径为1厘米,最大厚度为0.6厘米。刺五加药片
为黄色糖衣,消炎利胆片为蓝色糖衣,每瓶内装100片药片。
②100毫升高渗葡萄糖滴液瓶试样。这是用临床上用过的100毫升高渗葡萄糖滴液瓶,洗净晾干后,装入5种药粒和药片,每种10粒,共50粒。其中,3种为扁圆形的.直径为1厘米,最大厚度为0.6厘米,有黄、红、浅褐3种颜色糖衣;另外两种是胶囊药粒,胶囊长1.5厘米,直径0.5厘米,一种半边红半边蓝,一种全蓝。尔后,用胶皮塞塞住,
再用封盖机加铝盖。
③500毫升透明滴液瓶,内装未感光相纸包,相纸包通过30厘米长的线和印有
“TEAC“字样的标签联起来。橡皮盖封装。
与此试样属于同一类型的还有500毫升透明滴液瓶内装福建袋茶,以及铁质茶叶
筒内装未感光相纸包。
在第二类试样的实验中,除了进行一般录像外,还做了高速摄影,速度为200格
/秒、400格/秒、1000格/秒。
2. 实验原则
(1)实验的整个过程必须有不间断的严密观察和记录。
(2)试样只能在实验时交给特异功能人。试样绝对不许被携离现场。实验结束
后,无论成功与否,试样都要收回并妥善保存。
(3)试样的编码在实验前和实验中对主试人与被试人保持双盲。
3.特异功能人
特异功能人张宝胜,男,26岁。曾得过肺结核,现已痊愈。发育正常。
三、结果
我们共进行了50次关于突破空间障碍功能的实验,成功了49次;有17次做了
录像,6次做了高速摄影。
1.验证真实性的实验
I型试样的实验,有两瓶成功,并做了录像。应当说明的是,两次实验均有移出半片的情况,这是由于特异功能人在发功时用力摇晃试瓶所致,然而即使半片,仍然有1.5毫米厚,从上方的缝隙还是出来了。而且,瓶外的药片数和在瓶中剩下的药片数之和,完全
符合最初装入的总药片数,即30片。
发功后,瓶外各颜色的药片数与瓶内剩下的相应颜色药片数之和恰好等于最初装入
的各颜色药片数。瓶予没有损坏。
2.观察突破,久的实验
(1)原封装药瓶实验结果
该实验证明了在原封装未破坏的条件下确实移出了药片。400格/秒高速摄影下所看到的刺五加药瓶实验特别明显,第一格的瓶底和瓶上均未见有药片;第二格的瓶底略偏外、上侧出现了三分之二药片.突出于瓶外,第三格上,该药片已经离开瓶底约3毫米,药
片的直径是1厘米。
与此相似的还有从500毫升滴液瓶及从铁质茶叶筒中移出未感光相纸的实验,移出的未感光相纸均未感光。这是一连续过程,每帧40毫秒,从第四帧开始在瓶外出现相纸包;第五帧为半里半外状态,纸包平行于桌面横向从瓶中切出;第六帧,纸包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拉出;至第七帧,2.5x3.5厘米的扁平纸包全部取出。该组图记录了固体目标物突破容器壁的整个过程,这一实验结果不但证明突破点就在器壁上,而且有一个突破障碍的时间
过程。
四、讨论
1.突破空间障碍功能的真实性问题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人体特异功能的一种,突破空间障碍功能是确实存在的。就以I型和Ⅱ型试样瓶的实验来说,样瓶是用玻璃管临时烧制的,一旦打破就不能复原,具有不可逆性;而且,每个试样都有特殊的编号,目标物有不同的颜色,各种颜色目标物的片数各不相同,目标物尚有俄文字母编成的码和以点暗标的号,每个试样都有完整的各个角度的录像材料,表征着它们在烧制时所形成的各自独特的式样,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构成试样的唯一性,复制是不可能的;加之,受试人员实验前根本不接触试样,更不知道目标物的组成和编码,在实验现场才接到试样。因此,第一,复制已不可能,调包也就失去意义;第二,不可打破玻璃瓶取出目标物;第三,试样不能离开现场,不但有人在现场连续观察,而且在关键时刻还有录像或高速摄影监测。在这样严格的条件下,实验桌上出现的药片或有机玻璃片的数目、颜色、编号、密码与试瓶中所缺少的完全一致。这使我们只能得出一条结
论,即药片和有机玻璃片是从玻璃瓶中突破了容器器壁而出来的。
2.关于突破点
本实验比较清楚地显示了目标物突破容器壁的过程,它表明:
(1)突破点并不在容器的孔、缝或盖与壁的界面处,而直接在器壁上。在容器透明、目标物较小的实验中,可以看到目标物在突破器壁的过程中于器壁外逐渐变大的情况;而在容器透明、目标物较大的实验中,则可以看到目标物在器壁内外共存、变化和切动的景象。
(2)目标物突破容器器壁的速度不同。刺五加药瓶实验中,直径1厘米的药片的2/3,突破瓶壁需要2.5毫秒左右的时间,平均速度为V≈7毫米/2.5毫秒≈2.8米/秒。 这是假定它以匀速运动突破出来,其速度大体在这个数量级,比运动员中长跑的
速度要慢些。
从500毫升滴液瓶中移出未感光相纸包,用了100多毫秒的时间,速度为30厘米
/秒的数量级。
所以,以本实验看来,固体目标物突破空间障碍的速度可以很慢,慢到凭肉眼可观察的数量级范围;这速度多是变化的。我们往往看不清突破的过程,是因为目标物突破器壁所用的时间极短,常在毫秒级范围。通过高速摄影或慢放录像可以显示明显可见的时间过
程,这更加明确地证明了突破空间障碍这种特异功能的客观真实性。
(3)在过去的实验中,容器壁上必须有一条缝、小孔或有盖子等,实验才能成功,而从无缝的容器中移不出其中的目标物。可是,在本实验中发现目标物突破空间障碍的突破点并不在缝、孔或盖壁界面上,而是在器壁上。那么,缝、孔或盖壁界面的存在有什么
意义呢?是心理上的需要还是物理上的需要?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五、结论
通过对张宝胜进行的49次成功的的突破空间障碍实验,以及对录像、高速摄影等材料的分析,证明人体特异功能的一种--突破空间障碍功能是确实存在的,突破点可以在
器壁上,而且有时间上的穿壁过程。
我所接触的特异功能
上世纪80年代,人体学会常设机构在我所,有幸接触到许多特异功能人,最著名的有张宝胜、赵群学、刘宝童、赵凤华、王慧萍、高桂云……原因是因计算机终端伤害了我的眼睛,双目难睁,以后又车祸,压缩性骨折,出于求医、学功的目的,和以上数位特异功能大师认识交友。当然他们都没有治好我的病,而是南昌幽兰著名武术师万仁迪先生的祖传秘方加本人艰苦卓绝的十几年练功历经,治好了我的腰伤和眼睛。但是,我所接触的这些大师们
的特异功能是真实不虚的。
张宝胜主要是实验研究,很多人看过他的实验表演,如瓶中取药、牛皮信封中读信等等,还有一些恶作剧,如烧人衣服、弄坏人家的手表等。宝胜表演时很慢,很费劲,是由于他不
太心甘情愿。而在下面开玩笑时,功能是非常快的。
我首次认识张宝胜是他刚刚来所,那时正在参加英语进修班,张宝胜当时住在分队,我们离得很近,听说他会鼻子识字,我们五六个人就去看他,由角玉璞同志写了一个“角”字,叠成一团,他用鼻子闻了闻,又在胁下挟了挟,费了约十几分钟,最后他写出来了。看来显得费劲,但是,我们谁也没有注意,他用手一拍,一个砖头大小的半导体收音机由桌上竞到
抽屉里去了,让我们惊异不已……。
第二次是分苹果,他们室政委和老侯抬着一筐苹果上楼,张宝胜跟在后面,约离两三个台阶(一米的样子),我正好下楼,开玩笑说“宝胜,还不拿两个。”他说容易。两手左右一
伸,一手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大苹果。……
后来几次是在我的实验室,一次是站在实验室门口,问我要不要,我一看,他手里举着个明晃晃的大扳手,是我放在里面工具抽屉的,他没有进我的实验室,不知他如何拿出去的。 又一次是进到实验室,问我有什么吃的没有,我说没有,他抓起我的茶叶筒子,用手乱摇,茶叶撒了一地,我立即捉住他的手,见到他的大拇指挤在小扁形茶叶筒子底下边,铁皮裂开了一条约5公分长,两三毫米宽的缝,茶叶挤在那缝隙间,我让他轻轻放手,茶叶筒子底边又完好如初的合上,一根细茶叶片留在他的大拇指与茶叶筒子之间。我又让他拿着上面摇,照样摇乐一地的茶叶。……那么坚实的铁皮,他用一个大拇指就能挤开,这个力量从何
而来?一松手,茶叶筒子底边又完好如初,不是特异功能是什么?!
还有一次是一进我的实验室就抓起我的手表,因宝胜弄坏人家手表的恶作剧是众所周知的,前两周,到我实验室,对着我的单板机边吹了一口气,弄得我程序不正常,找不出毛病,过了礼拜天上班一开机又好了。这次又怕他捣乱,我立即捉住他的手,想把表抢回来,他却转到老董桌边,用手在桌上一扣,张开手,表没有了,我和老董在老董的电工桌抽屉找,接连找了三个抽屉都没有,转过头来问宝胜要,他却转身就跑,我跟着追出办公大楼,没追上,回到自己办公桌坐下,拉开抽屉,表竟然在我自己抽屉角上。半个多小时后,宝胜回来,站在试验室门口,说声给你!竟然又丢进一个手提包来,那是放在实验室里面试验台上的,如
何拿出去的?怎不让人神奇?!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这些都是我的亲身所历,我们面对这些铁的事实,还能无视,无
动于衷吗!?
其他几位,刘宝童当时才六七岁,是王秀璧研究员作测试,请我和老尹作试,刘宝童是透视功能,一见面说我们两个都不抽烟,因她看到我俩肺部黑区比抽烟的人黑的小。又说老尹有胆结石,是许多如高梁米般大小的小石子。说我是腰椎不好,毛毛糙糙,她说好的脊椎骨是形状很光滑的……宝童的功能很强,她能看见水中的细菌、微生物,我所侯树理研究员
作了很多有关测试实验。
赵凤华透视、遥视功能很强,我与她打电话,说B 超超出我有胆结石,她看了看,说没
有,十多年了,B 超年年说有,但我却无任何不良反应……
王慧萍给我姐姐看病,我姐在西安,不到一分钟,她说你家是平房,门口东南有一棵大
树,院子里有一个粪坑,测得非常准。
高桂云透视,遥视功能很强,她是病了十八年后出的功能……不一一细述。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机理是什么,我们不应反对和无视,而是要尽力去研究、探索。
===============================
张宝胜突破空间障碍的实验
突破空间障碍,常称抖药片。这一实验研究是航天医学研究中心即507所宋孔智等人在1983年11月至1984年5月间做的,功能人是张宝胜。实验报告发表在《创建人体科学》
一书,摘录如下。
一、实验的目的:
1.用一旦破坏就不能复原的试样,并结合图像记录,进一步证实该项功能的真实性。
2.加大加长目标物,结合录像、特别是高速摄影、观察固体目标物究竟在什么地方
突破三维空间障碍,有没有穿壁的时间过程。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试样
(1)为了充分证实突破空间障碍功能的真实性,设计如下两种试样。
试样I。用透明玻璃瓶封装,瓶的直径为4厘米,长为12~13厘米;上方有一条窄的缝隙,最宽处不超过0.4毫米,长约1厘米。瓶内装30片红、绿、紫三种不同颜色的药片,药片直径5.5毫米,厚约3毫米,不同试样瓶中不同颜色的药片数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型的试佯有型号,同型试样有几个试样瓶,每瓶有不同的编号。不同颜色的药片数、试样的型号和该试样瓶的编号都以二进制编码标写在标签上。药片先行装入试样瓶中,尔后将
其上端烧结成小缝,药片即使裂成两半也绝对倒不出来。
试样Ⅱ。用于封装的透明玻璃试样瓶的样式和试样I完全相同,但其中的试片换成15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有机玻璃片。试片的体积为5x5x1.5毫立方米,为方形。不同试样瓶中各种颜色试片数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而且,每片上有一俄文字母,15个字母联成三个俄文单词,每种颜色一个单词。还有一个不同位置的。人表示的编号。例如有4片试片,其上的俄文字母为c 、o 、g 、a, 为苏打之意。另外,在不同位置加点为c 、o 、g 、a ,则分别表示1、2、3、4号。每个试样瓶中不同颜色有机玻璃片数量的比例也各不相同。试片也是
先装入试样瓶,尔后烧结上方缝隙,试片绝对倒不出来。
每个试样都是唯一的,且不能复制。玻璃容器破碎后就不能当场复原,而且玻璃是透
明的,有利于观察。
(2)为了观察目标物(即先装入容器中的物体)究竟在什么地方突破空间障碍,
突破障碍时目标物和器壁有些什么表现,设计了如下几种试样:
①采用原封装刺五加和消炎利胆片药瓶。该两种药瓶均为透明玻璃瓶,软木塞蜡封加螺口塑料盖封装。药片为扁圆形,直径为1厘米,最大厚度为0.6厘米。刺五加药片
为黄色糖衣,消炎利胆片为蓝色糖衣,每瓶内装100片药片。
②100毫升高渗葡萄糖滴液瓶试样。这是用临床上用过的100毫升高渗葡萄糖滴液瓶,洗净晾干后,装入5种药粒和药片,每种10粒,共50粒。其中,3种为扁圆形的.直径为1厘米,最大厚度为0.6厘米,有黄、红、浅褐3种颜色糖衣;另外两种是胶囊药粒,胶囊长1.5厘米,直径0.5厘米,一种半边红半边蓝,一种全蓝。尔后,用胶皮塞塞住,
再用封盖机加铝盖。
③500毫升透明滴液瓶,内装未感光相纸包,相纸包通过30厘米长的线和印有
“TEAC“字样的标签联起来。橡皮盖封装。
与此试样属于同一类型的还有500毫升透明滴液瓶内装福建袋茶,以及铁质茶叶
筒内装未感光相纸包。
在第二类试样的实验中,除了进行一般录像外,还做了高速摄影,速度为200格
/秒、400格/秒、1000格/秒。
2. 实验原则
(1)实验的整个过程必须有不间断的严密观察和记录。
(2)试样只能在实验时交给特异功能人。试样绝对不许被携离现场。实验结束
后,无论成功与否,试样都要收回并妥善保存。
(3)试样的编码在实验前和实验中对主试人与被试人保持双盲。
3.特异功能人
特异功能人张宝胜,男,26岁。曾得过肺结核,现已痊愈。发育正常。
三、结果
我们共进行了50次关于突破空间障碍功能的实验,成功了49次;有17次做了
录像,6次做了高速摄影。
1.验证真实性的实验
I型试样的实验,有两瓶成功,并做了录像。应当说明的是,两次实验均有移出半片的情况,这是由于特异功能人在发功时用力摇晃试瓶所致,然而即使半片,仍然有1.5毫米厚,从上方的缝隙还是出来了。而且,瓶外的药片数和在瓶中剩下的药片数之和,完全
符合最初装入的总药片数,即30片。
发功后,瓶外各颜色的药片数与瓶内剩下的相应颜色药片数之和恰好等于最初装入
的各颜色药片数。瓶予没有损坏。
2.观察突破,久的实验
(1)原封装药瓶实验结果
该实验证明了在原封装未破坏的条件下确实移出了药片。400格/秒高速摄影下所看到的刺五加药瓶实验特别明显,第一格的瓶底和瓶上均未见有药片;第二格的瓶底略偏外、上侧出现了三分之二药片.突出于瓶外,第三格上,该药片已经离开瓶底约3毫米,药
片的直径是1厘米。
与此相似的还有从500毫升滴液瓶及从铁质茶叶筒中移出未感光相纸的实验,移出的未感光相纸均未感光。这是一连续过程,每帧40毫秒,从第四帧开始在瓶外出现相纸包;第五帧为半里半外状态,纸包平行于桌面横向从瓶中切出;第六帧,纸包的绝大部分已经被拉出;至第七帧,2.5x3.5厘米的扁平纸包全部取出。该组图记录了固体目标物突破容器壁的整个过程,这一实验结果不但证明突破点就在器壁上,而且有一个突破障碍的时间
过程。
四、讨论
1.突破空间障碍功能的真实性问题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人体特异功能的一种,突破空间障碍功能是确实存在的。就以I型和Ⅱ型试样瓶的实验来说,样瓶是用玻璃管临时烧制的,一旦打破就不能复原,具有不可逆性;而且,每个试样都有特殊的编号,目标物有不同的颜色,各种颜色目标物的片数各不相同,目标物尚有俄文字母编成的码和以点暗标的号,每个试样都有完整的各个角度的录像材料,表征着它们在烧制时所形成的各自独特的式样,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构成试样的唯一性,复制是不可能的;加之,受试人员实验前根本不接触试样,更不知道目标物的组成和编码,在实验现场才接到试样。因此,第一,复制已不可能,调包也就失去意义;第二,不可打破玻璃瓶取出目标物;第三,试样不能离开现场,不但有人在现场连续观察,而且在关键时刻还有录像或高速摄影监测。在这样严格的条件下,实验桌上出现的药片或有机玻璃片的数目、颜色、编号、密码与试瓶中所缺少的完全一致。这使我们只能得出一条结
论,即药片和有机玻璃片是从玻璃瓶中突破了容器器壁而出来的。
2.关于突破点
本实验比较清楚地显示了目标物突破容器壁的过程,它表明:
(1)突破点并不在容器的孔、缝或盖与壁的界面处,而直接在器壁上。在容器透明、目标物较小的实验中,可以看到目标物在突破器壁的过程中于器壁外逐渐变大的情况;而在容器透明、目标物较大的实验中,则可以看到目标物在器壁内外共存、变化和切动的景象。
(2)目标物突破容器器壁的速度不同。刺五加药瓶实验中,直径1厘米的药片的2/3,突破瓶壁需要2.5毫秒左右的时间,平均速度为V≈7毫米/2.5毫秒≈2.8米/秒。 这是假定它以匀速运动突破出来,其速度大体在这个数量级,比运动员中长跑的
速度要慢些。
从500毫升滴液瓶中移出未感光相纸包,用了100多毫秒的时间,速度为30厘米
/秒的数量级。
所以,以本实验看来,固体目标物突破空间障碍的速度可以很慢,慢到凭肉眼可观察的数量级范围;这速度多是变化的。我们往往看不清突破的过程,是因为目标物突破器壁所用的时间极短,常在毫秒级范围。通过高速摄影或慢放录像可以显示明显可见的时间过
程,这更加明确地证明了突破空间障碍这种特异功能的客观真实性。
(3)在过去的实验中,容器壁上必须有一条缝、小孔或有盖子等,实验才能成功,而从无缝的容器中移不出其中的目标物。可是,在本实验中发现目标物突破空间障碍的突破点并不在缝、孔或盖壁界面上,而是在器壁上。那么,缝、孔或盖壁界面的存在有什么
意义呢?是心理上的需要还是物理上的需要?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五、结论
通过对张宝胜进行的49次成功的的突破空间障碍实验,以及对录像、高速摄影等材料的分析,证明人体特异功能的一种--突破空间障碍功能是确实存在的,突破点可以在
器壁上,而且有时间上的穿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