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作文14500字

高一作文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读后感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着,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索: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 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 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

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寒假中,我有幸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编写的《教育新理论》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在阅读中给我启发最深的是“开发数学教育”这一章,可能这与我任教的科目有关吧,书中阐述道: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现象本身客观规律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是人们为建立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主人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数学中最基本的有理数、无理数是人自己设定的,几何学上的最基本的点、线、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完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不过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这种概念才做出有形的点、线、面来,就是最基本的1+1=2也是人们设定的运算法则之一,这一法则只有在十进位制的系统中才有意义,在二进位、八进位系统中就毫无意义了。有时候,数学是通过“无”与“无”的运算,算出“有”来。夸张一点说,数学有时就是“无中生有”。而这种无中生有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数学的本质。书中例举了一个事例,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公开课,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

7+7+7+7+7+7+3=?赞可夫的意思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一个同学就说:“我可以用7*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赞可夫回忆到: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我非常的激动,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个

不存在的7,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是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就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里既表现了赞可夫的教学机智,更表现了他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当然,我们这里不是严格讨论数学的问题,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人是数学的主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

说实在的,数学其实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华的工具。数学本身是人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采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变成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特别是成了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

书中一句句的论述,一个个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教学的开放首先需要思想的开放。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数学教育。

转化后进生之我见

寒假来临,在家拜读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文章,觉得陶公虽已离开了我们这么多年,但他的思想放在我们今天还是非常实用的,他在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上颇有独特见解。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要和学生做朋友。确实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无法和孩子沟通,更无法真正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对后进生,这一点就更为重要。

我们班有一个姓张的同学作业完成的非常慢,每次交作业,他都是最后一个,而且要老师和组长三番五次的催,他才会慢吞吞的做完作业。有时他不想做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好,严肃批评也好,他就是无动于衷,好像任何批评表扬都与他无关,你越是急他就越是慢。静下心来我决定不再盯住他,开始几天,他照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来,发展到什么作业也不做了,我估计他这样做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一天放学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和他聊聊天,问一问他最喜欢干什么,说实话,这孩子见我跟他笑眯眯的,一点都没有以前催作业时的严肃样,他完全放松了警惕,像朋友一样的和我聊起了天,此后,我一有空就找

他聊天,上课也多找他的闪光点,并不适时机的当众表扬他,渐渐的,他的作业再也没有拖拉的现象。

让后进生体验成功。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与爱迪生。的确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可是好学生与后进生相比,好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扬要更多一些。而后进生就经常成了被人遗忘的对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呵护,他们如同一棵小树,被风吹斜了、被雨淋湿了,如果经常有温暖的阳光照耀,他们定会和那些好学生一样,会成为有用之材。我在上课时,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举手,就喊他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也要给他一些鼓励。经常会对后进生说:“你真聪明!”“再想想,你就会想对的”“你的进步真大!”“你真棒”……

班上有一个女生上课时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因为长期养成了上课不听讲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在后进生的行列中。但是她很聪明,只要认真动脑筋,成绩就会上升。一次,在辅导作文时,我说我们写作文时尽量用跟作文有关的学过的字词句,如:描写秋天的小河,用《北大荒的秋天》中的一段,我让她背那一段,她很快就背出来了。我说:我们今天的作文就可以用这一段。在让学生们试写过后,我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站起来念作文,然后再让她站起来念,结果,她真得把描写小河的那一段写了上去,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们看,某某同学真聪明,她真会活学活用。”她听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此,上课比过去进步多了。

给后进生制定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个称职的老师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到他的周围,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我让后进生制定学习计划,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这样他们上课时心里有了底,我讲课时尽量讲的生动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做作业时多面批,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批语多用褒义词,用老师的热情去融化他们的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我坚信,只要老师积极想办法,耐心帮助,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再发动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组成“一帮一”的小组,后进生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心尽力,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读《爱的教育》后有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

如在《我们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有《帕都亚的小爱国者》、《伦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亚岛的小鼓手》、《爱国》、《意大利》等等。 《伦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给一支骑兵小队当哨兵,为了看清楚敌军的情况,他不顾危险,勇敢地爬上树梢,最后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扬了普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诚,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是一篇爸爸写给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听了一个爱国故事以后,用这个故事的内容教

育、启发恩里科。

通过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感受到恩里科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国情意。

读《走向主体性德育》有感

时下,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家长、教师、学者、专家都在积极地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走向主体性德育》中写得好:“学生和成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人看,才能避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弊端产生。”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主人地位没有怎么体现出来,主体参与机会太少了。在社会上,所有有关孩子的事项,我们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在学校里,重要的学习、娱乐活动主要是由校方决定,学生将服从学校的安排。在家庭中,父母往往爱给孩子作决定。在父母看来,孩子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成年人往往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

给孩子订了若干个品德培养的目标。当然这些做法无疑是为了孩子好,是真心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现代人。但是,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您的目标和要求孩子们了解吗?理解吗?同意吗?制定这些德育目标时,孩子们参与了吗?

如果缺乏未成年人的参与,德育很有可能会走进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误区。有些未成年人长期在父母、老师的“安排”下丧失了参与的能力,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这种心态下,德育自然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真正进入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我们抓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树立参与观念,要以他们为本。

读《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有感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变化,如何实践这种要求,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怎样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呢?陈大伟编著的《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说得好极了: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但更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一位老师在上北师大教材“b、p 的教学”时,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用教材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教材上的图画分别是丁丁在听广播,冬冬在泼水。现在的小学生头脑中没有听广播的概念,教学时需要绕很大的圈子引导学生明白“丁丁在听广播”,再从“ 广播”一词中学习“b”的发音。这位老师在上课时,没有被教材束缚住手脚,他在黑板上快速勾勒出简笔画:高高的山坡,山脚下淌着清清的水波。学生很快从“ 山坡、水波”的读音中掌握了“b、p”的发音。教师的字形,学生很快地把“b、p”与数字“6、 9”比较,与自己的玩具比较,牢固地掌握了“b、p”的字形。透过这一有启发意义的例子,我们更加清楚: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利用已有的知识想办法记“

读《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使自己有所成就,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在读了《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后感受颇深。

究竟什么是幸福?是平时感受不到而在生活的某一瞬间才能感受到的一种体验?是人们一心渴望的人生境界?抑或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终极的目的?也许印度哲学家克利希那穆尔提说的更深刻:“幸福是一种你未曾意识到的状态,是一种你未曾感知的状态。当你知道你幸福的时候,你也就没有幸福了。不是吗?而当你感受到幸福时,幸福也就消失了。你能总是说你是快乐的吗?只能是后来,某个时刻或一个星期之后你才会说„我曾经多么幸福,我曾经多么快乐‟,在现实的那一刻你是不曾意识到幸福的,而这正是幸福的美。”“活着真好”这是一种对幸福感受的质朴的表达。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受和体验,也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人之所以能在生活中克服千难万险,最根本在于人有精神动力或精神支柱,而追求幸福是最根本的精神动力。

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既是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创造幸福的过程。知识和文化修养是

感受和创造幸福的关键,教师是培养祖国人才的核心力量,因此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就应该“把终身学习看作是生存的需要和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一文所倡导的理念。我们很难断言,有知识、有文化教养的人一定比缺乏知识和文化教养的人幸福,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活着比死了好,健康比疾病好,自由比奴役好,教育比无知好……,有知识有文化比无知和没文化更容易达到幸福,对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文化,它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深厚意蕴。因此我们教师就更应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 充电”,实现“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诚然我们的基本状态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和学习矛盾十分突出,但这并不应成为我们不加强学习的理由,我们应该把学习视为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天不断继续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才能用知识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幸福。通过学习才能形成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对人类生活充满爱的心态。我们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在平淡中见到了持久。在妈妈平凡的琐碎的对自己的照料中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在体力劳动后喝杯白开水感受着甘露般的清香与甜蜜;在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时,体会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间真情;在与学生交谈时感受到了最纯真的童心,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更感受到了获得教育的幸福。

学习不是外在的异化自己的工具,而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基本力量,我们应该永远敞开心胸,让宇宙的每一处风、每一种信息都吹入胸膛,那么这样我们就能获得更美更好的幸福,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会创造幸福的人,即是一个会创造幸福生活的教师。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寒假中, 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体会很多。现在,我仅就“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

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然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读《我理解的教师精神》

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专业化的技能,但更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基石。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又应该如何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王定新教授在《我理解的教师精神》中认为教师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在文章中他谈到了多个层面:“不可复制的奇迹:生命意识”“臻于完美的途径:爱与宽容”“充满的行囊:理想与激情”“独特的这一个:个性精神”“直面缺憾:学会反思”。

我一直认为女人是天生的感性动物,便以此为理由纵容自己对那些理论性书籍或文章一再敬而远之(除非因为各种名目的考试需要),但王定新教授的这篇文章我前后读过几遍后,竟自觉有了些领悟。一是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古今中外的故事信手拈来,有点有染,让我这个一线教师感觉看得不费力,愿意一读再读;二是文章观点既具有时代感又闪耀着人文精神,既关注学生成长又关注教师自身成长,令人有亲切感。我随手记下阅读时产生的一些胡思乱想。

“一个生命就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奇迹。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生命伟大而值得敬畏。

教师的生命意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学生层面(关键词:尊重、平视、不放弃);教师层面(关键词:自我幸福体验 自我生命价值 自我生命质量);综合层面(关键词:互动、对话、交融)”

我忽然想起《简爱》中的那段经典对白,简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没有尊严了吗,不,你错了,我有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可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的站在上帝的面前。”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爱情中的双方不分贫富、贵贱、美丑,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是一视同仁,活泼的、文静的;乖巧的、顽劣的;聪明的、愚钝的……

我的脑海中忽又闪现一墓碑,那种清冷、凄凉的气氛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五、六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我随家人去村里公墓扫墓,来到爷爷、奶奶的墓前祭奠时,右边一座新建的墓碑引起我的注意,上面平放着的一红色花环令人触目惊心。家里人说,没有结婚成家的孩子便多此祭物。妈妈说,这就是Y 老师的女儿呀,你不是认识吗,才十九呢。我便在脑中迅速链接起相关信息来。Y 老师在村小工作,他的脸孔如刀刻一般,冷峻严肃,整日眉头紧锁,似若有所思。他的女儿一条腿天生残疾,走路有些一瘸一拐,于是又申请生了第二胎,对儿子宠爱有加。听好事者介绍说,后来女儿学了理发,就在爸爸学校附近开了理发店。一个来村里干活的小漆匠常来走动,两人便产生了感情。Y 老师以种种理由不同意这桩好事,屡次干涉。终于一日,女儿不告而别。Y 老师又出面找回,大概觉得太有失体面,把女儿反锁在家中。三天后,女儿喝农药自尽。

一个现代的真实的悲惨的故事,直接侩子手便是这位冷漠的、顽固的基层教育者。也许他有千万种理由,而且这千万种理由都是出于他为女儿“好”,但这结果不是太残忍了吗?花一般的年纪,如此灿烂的年华,来不及品尝这人世间的诸多幸福便随风消逝了。这位父亲一定也没能料到女儿会有如此极端的反应,他一定也心痛不已,悲恸欲绝。但回到教育者关注的教育层面上来,这不是教育最大的失败吗?Y 老师的生命意识几乎是空白。他既不尊重这独特的生命个体——以为女儿是他的私有产品,必须时时处处执行他的意愿(大概对待他的学生也是如此);也没有一颗宽容、仁厚的心——人都有七情六欲,青春年华的少女怀春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这天生残疾的少女一定有一颗比常人更为敏感,也更需要爱来呵护的心灵,即便在人选、交往方式上或者有所不当,她需要的也是长者细心的引导与疏通。这一切Y 老师明白吗?

由此,想到最基层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又想到教师的家庭教育状况。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寒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 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

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

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动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读《班主任大全》有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程——说课, 听课与评课》

近期, 我阅读了《新课程——说课, 听课与评课》一书, 这本书立足于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这一原点. 丛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 书中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叙述着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 激发着教师的热情, 智慧与信心. 全书共分5个章节, 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 平台, 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说, 听, 评课, 最后还展示了一组优秀案例, 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 也给正处在改革摸索阶段中的老师指明了方向, 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 操作, 实践, 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 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 所以, 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 但尚处在迷惑中, 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能通读本书, 就会帮你疏理改革实践中的小阻碍, 对有的章节还可以进行精读与摘录.

在读了这一章节之后, 对于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颇有同感. 专家评课就是借助专家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师教育的行为及其今后的教育理念, 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供适合于当时场景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 当教师在倾听过程中意识到该场景所蕴涵的理论在实际场景中的联系与应用方式时, 就会有" 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 之感, 专家的评课过程不仅向教师展示了具体的" 教育智慧", 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 就如我数学组在教研活动中, 就十分注重评课这一环节, 当资深老教师评课时, 我们会发现许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环节, 老教师却捕捉到了, 并从理论依据出发, 结合现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反应融合在一起加以点评, 听得我们心服口服. 如: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性, 适时收放,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千万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 让其走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来, 这样学生的诸多潜能均被扼杀. 这就是学生学得过死, 思维局限的根源所在. 经过老教师的评课之后. 我们不仅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所以边进行学习此书中的有关理念, 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 共鸣, 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

目前, 一些名校在作经验交流时, 都谈到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是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 对此, 本书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 摘录如下:1, 传统教研制度的弊端. 传统教研关注的重点是教材, 教法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很不够, 教研活动大

多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 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这种教研方式效率不高, 而且教师个体之间, 学校与学校之间, 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 长此下去就会导致教师视野狭窄, 心态封闭, 妨碍教师个体成长, 有必要对教研组织的结构重新构建, 使之产生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教研组织结构.2 ,构建新颖的教研组织结构 .A 构建开放型的学校教研组, 赋予学校教研组的内涵. B 建立大学, 教研机构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制度,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3 ,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A 采用反思型教研模式. 促进教师自我革新. 模式是" 听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 这与荷兰学者柯斯根提出的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的机智不谋而合.

B 建立说课, 听课, 评课的相关制度, 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读后感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着,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索: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 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 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

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寒假中,我有幸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编写的《教育新理论》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在阅读中给我启发最深的是“开发数学教育”这一章,可能这与我任教的科目有关吧,书中阐述道: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现象本身客观规律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是人们为建立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主人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数学中最基本的有理数、无理数是人自己设定的,几何学上的最基本的点、线、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完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不过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这种概念才做出有形的点、线、面来,就是最基本的1+1=2也是人们设定的运算法则之一,这一法则只有在十进位制的系统中才有意义,在二进位、八进位系统中就毫无意义了。有时候,数学是通过“无”与“无”的运算,算出“有”来。夸张一点说,数学有时就是“无中生有”。而这种无中生有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数学的本质。书中例举了一个事例,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公开课,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

7+7+7+7+7+7+3=?赞可夫的意思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一个同学就说:“我可以用7*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赞可夫回忆到: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我非常的激动,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个

不存在的7,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是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就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里既表现了赞可夫的教学机智,更表现了他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当然,我们这里不是严格讨论数学的问题,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人是数学的主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

说实在的,数学其实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华的工具。数学本身是人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采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变成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特别是成了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

书中一句句的论述,一个个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教学的开放首先需要思想的开放。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数学教育。

转化后进生之我见

寒假来临,在家拜读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文章,觉得陶公虽已离开了我们这么多年,但他的思想放在我们今天还是非常实用的,他在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上颇有独特见解。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要和学生做朋友。确实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无法和孩子沟通,更无法真正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对后进生,这一点就更为重要。

我们班有一个姓张的同学作业完成的非常慢,每次交作业,他都是最后一个,而且要老师和组长三番五次的催,他才会慢吞吞的做完作业。有时他不想做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好,严肃批评也好,他就是无动于衷,好像任何批评表扬都与他无关,你越是急他就越是慢。静下心来我决定不再盯住他,开始几天,他照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来,发展到什么作业也不做了,我估计他这样做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一天放学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和他聊聊天,问一问他最喜欢干什么,说实话,这孩子见我跟他笑眯眯的,一点都没有以前催作业时的严肃样,他完全放松了警惕,像朋友一样的和我聊起了天,此后,我一有空就找

他聊天,上课也多找他的闪光点,并不适时机的当众表扬他,渐渐的,他的作业再也没有拖拉的现象。

让后进生体验成功。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与爱迪生。的确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可是好学生与后进生相比,好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扬要更多一些。而后进生就经常成了被人遗忘的对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呵护,他们如同一棵小树,被风吹斜了、被雨淋湿了,如果经常有温暖的阳光照耀,他们定会和那些好学生一样,会成为有用之材。我在上课时,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举手,就喊他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也要给他一些鼓励。经常会对后进生说:“你真聪明!”“再想想,你就会想对的”“你的进步真大!”“你真棒”……

班上有一个女生上课时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因为长期养成了上课不听讲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在后进生的行列中。但是她很聪明,只要认真动脑筋,成绩就会上升。一次,在辅导作文时,我说我们写作文时尽量用跟作文有关的学过的字词句,如:描写秋天的小河,用《北大荒的秋天》中的一段,我让她背那一段,她很快就背出来了。我说:我们今天的作文就可以用这一段。在让学生们试写过后,我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站起来念作文,然后再让她站起来念,结果,她真得把描写小河的那一段写了上去,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们看,某某同学真聪明,她真会活学活用。”她听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此,上课比过去进步多了。

给后进生制定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个称职的老师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到他的周围,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我让后进生制定学习计划,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这样他们上课时心里有了底,我讲课时尽量讲的生动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做作业时多面批,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批语多用褒义词,用老师的热情去融化他们的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我坚信,只要老师积极想办法,耐心帮助,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再发动周围的同学帮助他们,组成“一帮一”的小组,后进生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心尽力,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读《爱的教育》后有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

如在《我们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有《帕都亚的小爱国者》、《伦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亚岛的小鼓手》、《爱国》、《意大利》等等。 《伦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给一支骑兵小队当哨兵,为了看清楚敌军的情况,他不顾危险,勇敢地爬上树梢,最后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扬了普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诚,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是一篇爸爸写给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听了一个爱国故事以后,用这个故事的内容教

育、启发恩里科。

通过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感受到恩里科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国情意。

读《走向主体性德育》有感

时下,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家长、教师、学者、专家都在积极地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走向主体性德育》中写得好:“学生和成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只有把学生真正当人看,才能避免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弊端产生。”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主人地位没有怎么体现出来,主体参与机会太少了。在社会上,所有有关孩子的事项,我们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在学校里,重要的学习、娱乐活动主要是由校方决定,学生将服从学校的安排。在家庭中,父母往往爱给孩子作决定。在父母看来,孩子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成年人往往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

给孩子订了若干个品德培养的目标。当然这些做法无疑是为了孩子好,是真心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现代人。但是,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您的目标和要求孩子们了解吗?理解吗?同意吗?制定这些德育目标时,孩子们参与了吗?

如果缺乏未成年人的参与,德育很有可能会走进简单说教、强行灌输的误区。有些未成年人长期在父母、老师的“安排”下丧失了参与的能力,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这种心态下,德育自然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真正进入未成年人的心灵。因此,我们抓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树立参与观念,要以他们为本。

读《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有感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变化,如何实践这种要求,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怎样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呢?陈大伟编著的《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说得好极了: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但更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一位老师在上北师大教材“b、p 的教学”时,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在“用教材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教材上的图画分别是丁丁在听广播,冬冬在泼水。现在的小学生头脑中没有听广播的概念,教学时需要绕很大的圈子引导学生明白“丁丁在听广播”,再从“ 广播”一词中学习“b”的发音。这位老师在上课时,没有被教材束缚住手脚,他在黑板上快速勾勒出简笔画:高高的山坡,山脚下淌着清清的水波。学生很快从“ 山坡、水波”的读音中掌握了“b、p”的发音。教师的字形,学生很快地把“b、p”与数字“6、 9”比较,与自己的玩具比较,牢固地掌握了“b、p”的字形。透过这一有启发意义的例子,我们更加清楚: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利用已有的知识想办法记“

读《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有感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使自己有所成就,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在读了《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后感受颇深。

究竟什么是幸福?是平时感受不到而在生活的某一瞬间才能感受到的一种体验?是人们一心渴望的人生境界?抑或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终极的目的?也许印度哲学家克利希那穆尔提说的更深刻:“幸福是一种你未曾意识到的状态,是一种你未曾感知的状态。当你知道你幸福的时候,你也就没有幸福了。不是吗?而当你感受到幸福时,幸福也就消失了。你能总是说你是快乐的吗?只能是后来,某个时刻或一个星期之后你才会说„我曾经多么幸福,我曾经多么快乐‟,在现实的那一刻你是不曾意识到幸福的,而这正是幸福的美。”“活着真好”这是一种对幸福感受的质朴的表达。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受和体验,也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人之所以能在生活中克服千难万险,最根本在于人有精神动力或精神支柱,而追求幸福是最根本的精神动力。

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既是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创造幸福的过程。知识和文化修养是

感受和创造幸福的关键,教师是培养祖国人才的核心力量,因此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就应该“把终身学习看作是生存的需要和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一文所倡导的理念。我们很难断言,有知识、有文化教养的人一定比缺乏知识和文化教养的人幸福,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活着比死了好,健康比疾病好,自由比奴役好,教育比无知好……,有知识有文化比无知和没文化更容易达到幸福,对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文化,它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深厚意蕴。因此我们教师就更应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 充电”,实现“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诚然我们的基本状态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和学习矛盾十分突出,但这并不应成为我们不加强学习的理由,我们应该把学习视为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天不断继续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才能用知识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幸福。通过学习才能形成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对人类生活充满爱的心态。我们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在平淡中见到了持久。在妈妈平凡的琐碎的对自己的照料中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在体力劳动后喝杯白开水感受着甘露般的清香与甜蜜;在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时,体会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间真情;在与学生交谈时感受到了最纯真的童心,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更感受到了获得教育的幸福。

学习不是外在的异化自己的工具,而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基本力量,我们应该永远敞开心胸,让宇宙的每一处风、每一种信息都吹入胸膛,那么这样我们就能获得更美更好的幸福,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会创造幸福的人,即是一个会创造幸福生活的教师。

读《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有感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寒假中, 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体会很多。现在,我仅就“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呢?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

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然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读《我理解的教师精神》

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专业化的技能,但更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基石。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又应该如何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王定新教授在《我理解的教师精神》中认为教师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在文章中他谈到了多个层面:“不可复制的奇迹:生命意识”“臻于完美的途径:爱与宽容”“充满的行囊:理想与激情”“独特的这一个:个性精神”“直面缺憾:学会反思”。

我一直认为女人是天生的感性动物,便以此为理由纵容自己对那些理论性书籍或文章一再敬而远之(除非因为各种名目的考试需要),但王定新教授的这篇文章我前后读过几遍后,竟自觉有了些领悟。一是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古今中外的故事信手拈来,有点有染,让我这个一线教师感觉看得不费力,愿意一读再读;二是文章观点既具有时代感又闪耀着人文精神,既关注学生成长又关注教师自身成长,令人有亲切感。我随手记下阅读时产生的一些胡思乱想。

“一个生命就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奇迹。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生命伟大而值得敬畏。

教师的生命意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学生层面(关键词:尊重、平视、不放弃);教师层面(关键词:自我幸福体验 自我生命价值 自我生命质量);综合层面(关键词:互动、对话、交融)”

我忽然想起《简爱》中的那段经典对白,简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没有尊严了吗,不,你错了,我有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可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的站在上帝的面前。”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爱情中的双方不分贫富、贵贱、美丑,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是一视同仁,活泼的、文静的;乖巧的、顽劣的;聪明的、愚钝的……

我的脑海中忽又闪现一墓碑,那种清冷、凄凉的气氛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五、六年前的一个清明节,我随家人去村里公墓扫墓,来到爷爷、奶奶的墓前祭奠时,右边一座新建的墓碑引起我的注意,上面平放着的一红色花环令人触目惊心。家里人说,没有结婚成家的孩子便多此祭物。妈妈说,这就是Y 老师的女儿呀,你不是认识吗,才十九呢。我便在脑中迅速链接起相关信息来。Y 老师在村小工作,他的脸孔如刀刻一般,冷峻严肃,整日眉头紧锁,似若有所思。他的女儿一条腿天生残疾,走路有些一瘸一拐,于是又申请生了第二胎,对儿子宠爱有加。听好事者介绍说,后来女儿学了理发,就在爸爸学校附近开了理发店。一个来村里干活的小漆匠常来走动,两人便产生了感情。Y 老师以种种理由不同意这桩好事,屡次干涉。终于一日,女儿不告而别。Y 老师又出面找回,大概觉得太有失体面,把女儿反锁在家中。三天后,女儿喝农药自尽。

一个现代的真实的悲惨的故事,直接侩子手便是这位冷漠的、顽固的基层教育者。也许他有千万种理由,而且这千万种理由都是出于他为女儿“好”,但这结果不是太残忍了吗?花一般的年纪,如此灿烂的年华,来不及品尝这人世间的诸多幸福便随风消逝了。这位父亲一定也没能料到女儿会有如此极端的反应,他一定也心痛不已,悲恸欲绝。但回到教育者关注的教育层面上来,这不是教育最大的失败吗?Y 老师的生命意识几乎是空白。他既不尊重这独特的生命个体——以为女儿是他的私有产品,必须时时处处执行他的意愿(大概对待他的学生也是如此);也没有一颗宽容、仁厚的心——人都有七情六欲,青春年华的少女怀春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这天生残疾的少女一定有一颗比常人更为敏感,也更需要爱来呵护的心灵,即便在人选、交往方式上或者有所不当,她需要的也是长者细心的引导与疏通。这一切Y 老师明白吗?

由此,想到最基层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又想到教师的家庭教育状况。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寒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 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

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

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动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读《班主任大全》有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程——说课, 听课与评课》

近期, 我阅读了《新课程——说课, 听课与评课》一书, 这本书立足于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这一原点. 丛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 书中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叙述着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 激发着教师的热情, 智慧与信心. 全书共分5个章节, 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 平台, 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说, 听, 评课, 最后还展示了一组优秀案例, 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 也给正处在改革摸索阶段中的老师指明了方向, 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 操作, 实践, 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 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 所以, 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 但尚处在迷惑中, 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能通读本书, 就会帮你疏理改革实践中的小阻碍, 对有的章节还可以进行精读与摘录.

在读了这一章节之后, 对于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颇有同感. 专家评课就是借助专家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师教育的行为及其今后的教育理念, 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供适合于当时场景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 当教师在倾听过程中意识到该场景所蕴涵的理论在实际场景中的联系与应用方式时, 就会有" 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 之感, 专家的评课过程不仅向教师展示了具体的" 教育智慧", 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 就如我数学组在教研活动中, 就十分注重评课这一环节, 当资深老教师评课时, 我们会发现许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环节, 老教师却捕捉到了, 并从理论依据出发, 结合现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反应融合在一起加以点评, 听得我们心服口服. 如: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性, 适时收放,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千万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 让其走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来, 这样学生的诸多潜能均被扼杀. 这就是学生学得过死, 思维局限的根源所在. 经过老教师的评课之后. 我们不仅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所以边进行学习此书中的有关理念, 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 共鸣, 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

目前, 一些名校在作经验交流时, 都谈到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是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 对此, 本书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 摘录如下:1, 传统教研制度的弊端. 传统教研关注的重点是教材, 教法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很不够, 教研活动大

多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 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这种教研方式效率不高, 而且教师个体之间, 学校与学校之间, 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 长此下去就会导致教师视野狭窄, 心态封闭, 妨碍教师个体成长, 有必要对教研组织的结构重新构建, 使之产生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教研组织结构.2 ,构建新颖的教研组织结构 .A 构建开放型的学校教研组, 赋予学校教研组的内涵. B 建立大学, 教研机构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制度,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3 ,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A 采用反思型教研模式. 促进教师自我革新. 模式是" 听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 这与荷兰学者柯斯根提出的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的机智不谋而合.

B 建立说课, 听课, 评课的相关制度, 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相关作文

  • 4.读书笔记作文5400字
  • 江苏科技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读书笔记暨指导记录 (适用于经管.人文专业)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论文题目: 二0 年 月 毕业论文(设计) 读书笔记暨指导记录说明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 ...

  • 读书笔记教案作文2000字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读书笔记 一. 课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 课时:2小时 三. 课次:第二次课 四. 授课日期:2014年7月3日 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读书笔记的概念及种类,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2.理解并体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3.把握读书笔 ...

  • 读书笔记仿写作文13200字
  • 我对写读书笔记的建议 我不反对学生写日记,不过不提倡:我也不反对学生写周记,不过也不提倡:我知道许 多教师在这方面的训练卓有成效,但是现在我只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基本上被人为地中断了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也基本上被人为地 中断了与社会生活的有效接触,他们的生活资源极为有限,支持不了每日 ...

  • 写读书笔记宝典作文8600字
  • 读书笔记宝典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训,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经念.他告诉我们读书要动笔,随时记下读书的心得体会.书读多了,时间一长印象就不深了,模糊了,甚至遗忘了.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而要读的书是无穷的.要想以有限的记忆力读无穷的书籍而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俗话说: ...

  • 读书笔记作文1100字
  • 读书笔记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四大类: (1)摘要式.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 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 ...

  • 中学生阅读要学会做读书笔记作文1000字
  • 中学生阅读要学会做读书笔记 中学生喜欢阅读,中外名著,专题研究,一般都读上好十几万字,但当别人问他们这些书或文,主要观点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很多人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这样读书,自己的脑子只能起到一个漏斗的作用,读的再多也只是过了一遍,没留下多少东西. 要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得学会做读书笔记 ...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作文600字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之一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 ...

  • 读书笔记范文作文1800字
  • 1.读书笔记的概念 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2.读书笔记的作用 (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 (2)做读书笔记可锻炼思考能力.读完书用笔记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 ...

  • 读书笔记作文500字
  • 写了一学期的读书笔记,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写笔记的风格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刚开学那会儿,第一次写读书笔记时,莫名其妙的有点兴奋,因为自己一直都很喜欢写写划划.于是从书上摘下来的原版词句根本就没有几条,大部分是自己在发表感想,抒发情感. 第二阶段就是完完全全在摘录了,把自己喜欢的文字摘抄下来,抄了 ...

  • 读书报告写作指引作文22200字
  • 读书笔记写作指导 作者:蝈蝈 ●读书笔记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写作: 1.摘要笔记 是读书时把一些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抄录下来. 2.提纲笔记 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书的论点或主要依据,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 3.提要笔记 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是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十分扼要地写出全书的内容. 4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