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一、 沟通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下课也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总是站在远处看着同学们玩。一次放学时,她放在我桌子上一个信封后立刻跑了。打开信封,看完里面的信的内容,我震惊了,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她说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喜欢男孩儿,所以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由于她在班级的表现同学们很少注意她,所以她认为她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但是绝对没有因为她是女孩而不喜欢她,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对我说,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
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她多发言,增加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也多给她展示的机会。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
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沟通化解了孩子心中的郁结,让孩子更加阳光,更加自信。
二、尽情渲泄,保持心境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学生的诉说。于是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姜力舒同学在《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中写道:老师,有一天我的作业写错了,你用书重重的打了我的头,我当时心里特别委屈,这就是平时善解人意的老师吗?这就是妈妈说的打着灯笼也难找的老师吗?我伤心极了。看了她的作文我觉得我的做法给孩子心灵上造成了伤害,于是我真诚的向她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出现这样的事了。看她含泪的笑容我眼睛也湿润了。后来她的这篇作文在最新作文分类这本作文书出版了。学生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写作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三、用爱心呵护脆弱
心灵过分脆弱、易于焦虑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儿童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
曹阳的父母是智残人,学习生活费用都由姥姥一人负担,而姥姥家本身负担又很重。记得刚入学时,姥姥说:“老师,孩子命不好,摊上我们家了,让他识几个字就行了,也不指望他出息了。”姥姥说这些话的时候,曹阳的表情有点怪异。接下来的做法更人难以琢磨,上课不认真听讲,问他为什么,他说:“姥姥说了,让我认几个字就行,那我还学那么多干嘛?语气中从满了不在乎。对自己的学习用品更是不爱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感觉到他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只是脾气有点“强”,属于顺着来的,而且对于谈及他的家庭情况的话题特别敏感。我觉得应该找他谈一谈了,我没有对他的一些做法给予批评,而是希望他能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学有所成,将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又把《感动小学生500个故事》这本书借给他看。我觉得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这样的孩子,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花园中于众不同的一朵小花吧。
叩开心灵之门
红 旗 一 校
梁 红 钢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一、 沟通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下课也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总是站在远处看着同学们玩。一次放学时,她放在我桌子上一个信封后立刻跑了。打开信封,看完里面的信的内容,我震惊了,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她说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喜欢男孩儿,所以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由于她在班级的表现同学们很少注意她,所以她认为她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但是绝对没有因为她是女孩而不喜欢她,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对我说,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
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她多发言,增加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也多给她展示的机会。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
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沟通化解了孩子心中的郁结,让孩子更加阳光,更加自信。
二、尽情渲泄,保持心境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学生的诉说。于是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姜力舒同学在《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中写道:老师,有一天我的作业写错了,你用书重重的打了我的头,我当时心里特别委屈,这就是平时善解人意的老师吗?这就是妈妈说的打着灯笼也难找的老师吗?我伤心极了。看了她的作文我觉得我的做法给孩子心灵上造成了伤害,于是我真诚的向她道歉,保证以后不再出现这样的事了。看她含泪的笑容我眼睛也湿润了。后来她的这篇作文在最新作文分类这本作文书出版了。学生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写作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三、用爱心呵护脆弱
心灵过分脆弱、易于焦虑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儿童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
曹阳的父母是智残人,学习生活费用都由姥姥一人负担,而姥姥家本身负担又很重。记得刚入学时,姥姥说:“老师,孩子命不好,摊上我们家了,让他识几个字就行了,也不指望他出息了。”姥姥说这些话的时候,曹阳的表情有点怪异。接下来的做法更人难以琢磨,上课不认真听讲,问他为什么,他说:“姥姥说了,让我认几个字就行,那我还学那么多干嘛?语气中从满了不在乎。对自己的学习用品更是不爱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感觉到他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只是脾气有点“强”,属于顺着来的,而且对于谈及他的家庭情况的话题特别敏感。我觉得应该找他谈一谈了,我没有对他的一些做法给予批评,而是希望他能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学有所成,将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又把《感动小学生500个故事》这本书借给他看。我觉得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这样的孩子,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花园中于众不同的一朵小花吧。
叩开心灵之门
红 旗 一 校
梁 红 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