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案标题 微笑走过花季雨季
学校名称 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学 教师姓名 何莉
一、教学背景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学生普遍出现了青春期发育提前的现象。青春期发育的提前自然会引起初中生心理的变化,他们逐渐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关系,日益对异性产生兴趣,不仅渴望了解异性,更希望能引起异性的注意。而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得不到理智的调控,就可能导致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不当,进而引发一些青春期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需要老师们合理的教育引导,本课程设计通过男生、女生特点的比较、自我变化的测试、异性交往的益处、异性交往原则的案例讨论和男、女生良好品质的了解等部分,帮助同学们接纳青春期的情感变化,建立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
1. 知识目标——懂得异性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学习和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学习和异性正常交往的技巧。
1、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2、诗歌朗诵与歌曲欣赏
3、情境体验
4、心理问卷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心理问卷题
3、辅导歌曲
五、教学概要
2 1、创设情境:播放儿歌《找朋友》,玩小游戏——《找朋友》。
2、听故事,悟道理。
3、走进异性交往:
(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发展阶段
(2)青少年异性正常交往的意义
(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卷
(4)诗歌欣赏《妙龄时光》
4、交流探讨——异性之间如何正常交往
5、激励语。
6、《朋友》手语舞结束。
六、教案使用建议
1课时
3
4
5
6
7
8
八、教学反思
这是我作为小学教师第一次尝试上初中的性健康教育课。总体来说,效果比较好,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家长收获都很大。也达到了我们心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此次送教的目的。不过,在学生小组合作和主动探究学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和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好!
九、附件
ppt课件
十、专家点评
9 修改意见:
该教师教学准备很认真,教学设计比较细致。可作样本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教学背景:教师是否熟知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得不到理智的调控,就可能导致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不当,进而引发一些青春期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教学设计中教师用词要尽可能准确,学生的什么行为会“引发一些青春期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有具体研究数据和出处吗?我们不仅关注中学生成长中、发展中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的从积极、正向的角度看学生的发展。
2这节课教学立意是什么教师需要思考清楚,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这节课究竟要学生体验什么?学生可以收获到什么?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不够准确。
3交朋友的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太小儿科了,对于初中学生需要有更多内涵的游戏导入。
4“活动2 听故事,悟道理”《10日谈》的这个故事,对于初中生来说不适合。第一:在小学高年级他们已经有异性交往的经历了,初中生异性交往的经验会更多,可以直接进入主题。第二如果教师非要讲个故事,也要讲有时代特点的,有可以让学生有体验、可引发更多经验与觉察的。
5“活动3 走近异性交往”内容比较多,像是一个讲座内容。如果就是知识教学,教师需要如何呈现,还需要再精心设计。
1 教案标题 微笑走过花季雨季
学校名称 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学 教师姓名 何莉
一、教学背景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学生普遍出现了青春期发育提前的现象。青春期发育的提前自然会引起初中生心理的变化,他们逐渐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关系,日益对异性产生兴趣,不仅渴望了解异性,更希望能引起异性的注意。而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得不到理智的调控,就可能导致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不当,进而引发一些青春期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需要老师们合理的教育引导,本课程设计通过男生、女生特点的比较、自我变化的测试、异性交往的益处、异性交往原则的案例讨论和男、女生良好品质的了解等部分,帮助同学们接纳青春期的情感变化,建立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
1. 知识目标——懂得异性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学习和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学习和异性正常交往的技巧。
1、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2、诗歌朗诵与歌曲欣赏
3、情境体验
4、心理问卷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心理问卷题
3、辅导歌曲
五、教学概要
2 1、创设情境:播放儿歌《找朋友》,玩小游戏——《找朋友》。
2、听故事,悟道理。
3、走进异性交往:
(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发展阶段
(2)青少年异性正常交往的意义
(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卷
(4)诗歌欣赏《妙龄时光》
4、交流探讨——异性之间如何正常交往
5、激励语。
6、《朋友》手语舞结束。
六、教案使用建议
1课时
3
4
5
6
7
8
八、教学反思
这是我作为小学教师第一次尝试上初中的性健康教育课。总体来说,效果比较好,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家长收获都很大。也达到了我们心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此次送教的目的。不过,在学生小组合作和主动探究学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和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好!
九、附件
ppt课件
十、专家点评
9 修改意见:
该教师教学准备很认真,教学设计比较细致。可作样本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教学背景:教师是否熟知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得不到理智的调控,就可能导致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不当,进而引发一些青春期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教学设计中教师用词要尽可能准确,学生的什么行为会“引发一些青春期的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有具体研究数据和出处吗?我们不仅关注中学生成长中、发展中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的从积极、正向的角度看学生的发展。
2这节课教学立意是什么教师需要思考清楚,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这节课究竟要学生体验什么?学生可以收获到什么?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不够准确。
3交朋友的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太小儿科了,对于初中学生需要有更多内涵的游戏导入。
4“活动2 听故事,悟道理”《10日谈》的这个故事,对于初中生来说不适合。第一:在小学高年级他们已经有异性交往的经历了,初中生异性交往的经验会更多,可以直接进入主题。第二如果教师非要讲个故事,也要讲有时代特点的,有可以让学生有体验、可引发更多经验与觉察的。
5“活动3 走近异性交往”内容比较多,像是一个讲座内容。如果就是知识教学,教师需要如何呈现,还需要再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