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地回到向塘的老家,已是大半年过后的事了。车子行驶在水泥马路上,金秋的风从耳边掠过,牵引着我如出嫁久归的女儿般,亲切!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稻穗在秋风中缓缓摇曳,与一条从南自北流动的静静小河交织成画。故乡用秋季特有的稻田绿将我紧紧揽入怀中,让我这个在外漂泊着的俗人,心境安然。远处的绿树间,星星点点地点缀着些稀疏的村落。
今天是中秋佳节,归心似箭总那么强烈,也即使是没有假期,也要回来走一趟。乡间的河堤上,除了往来穿梭的路人,还有悠闲自在的黄牛,只是牧童不知去向。或许,只有我小时才会骑在水牛背上迎着夕阳吹着短笛吧。而河堤的水泥梯处,古铜色的农人正立在流水当中,涂抹着洁白的肥皂,白白的泡沫遍及身子、脸上,往清澈的水里一扎,迅速地又出来,甩甩头发,用手摸摸脸庞,那个爽啊那个痛快啊,直与脉脉的斜晖相映衬。娃娃们从桥墩一跃入水,身躯灵活如水中的青蛙自在。
回到家,但见父亲依旧清瘦,精神矍烁。母亲的腰是我最为担心的,今日见她老人家里里外外行动自如,也就放心了。三姐的小女儿仪欣见着我这个架着一副眼镜的舅舅甚是怕生了,光着小屁股坐在厨房外的石板凳下不肯出来。婶婶与抱着小外甥的堂妹俊秀见我的到来也围了过来寒暄。岁月不饶人,婶婶的额头上已爬满了好些皱纹,看得让人心疼。第一次见着这个小外甥,妻为其包了一个红包,算是礼数了。
家里的屋子与从前一样,门前是个园栏,里面不仅圈养着鸡鸭,还有一块一分地大小的菜园。菜园一畦畦排列整齐,翠绿葱郁。有青菜、空心菜、包菜,韭菜,还有辣椒、茄子等。菜园旁是个池塘,灌溉很方便。母亲拿来两个盛有尿的桶子,正对着水准备施自然肥呢。
脚踩着泥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着特亲切。小的时候,总巴望着逃离这脏脏的尘土,斗转星移,我已三十好几了,都直奔不惑之年了,现在才感到它的亲切,心里真不是滋味。或许,家的理念就是小屋加尘土加菜园。立在菜园当中,但见村人戴小斌夫妇同牵着一个小丁点慢悠悠地从门前走过。夫妇俩见着我,朝我会心地笑。看着他们夫妇幸福的模样,我也笑了。在我的印象当中,他家是没有这么丁点大的娃的,兴许是孙女吧。只是,戴小斌光秃的头顶上,仅有的丝发也已斑白了。望着他们远走的背影,我立着呆了许久,若有所思。小屋加尘土加菜园,还有相亲相爱的家人,一个都不能少,不可或缺。
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什么也没有做。一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着父亲亲手种的小香瓜。在双亲的的眼皮底下就是好,什么都可以不做,什么都可以做。偷闲的一刹那,我竟溜到床上一小睡了。这种小酣的感觉让我回到了童年。怪不得外甥女佳佳会发出不想长大的感慨。
家的感觉就是好,即使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备,姐姐的嗔怪,那也是体贴温馨的。今天是中秋节,我回来了。也尽管我不能在家逗留,像是个家的匆匆过客。但心所属的地方,还是双亲健在的家。今年的中秋,虽不能够与父母亲共同吃月饼赏月,但亦是团团圆圆的。远在高安的二姐,一家人也租了个小车回来了。只是,母亲一如往昔絮叨我没有为她老人家
添一个孙子。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阳光轻巧地洒落窗棂,我携了妻女又匆匆地踏上了回昌的旅程。仰望苍穹,一阵风吹过,远处的稻田上起了波浪。家乡的绿中漫漾着稻香,深深地吸一口,让其融入骨髓。远处田间的小道上,一位老农正扛着锄头往村落走着。或许,他就是传说中的陶隐士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当车子惭行惭远,回望绿意中的稀疏村落,只见那静静地小河如飘带般镶嵌在这古老的画意中,灵动飘逸,蜿蜒地伸向我那心中的桃花源。总有那么一天,我也会带着古铜色的肌肤,立在小河中涂抹着肥皂泡沫。
再一次地回到向塘的老家,已是大半年过后的事了。车子行驶在水泥马路上,金秋的风从耳边掠过,牵引着我如出嫁久归的女儿般,亲切!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稻穗在秋风中缓缓摇曳,与一条从南自北流动的静静小河交织成画。故乡用秋季特有的稻田绿将我紧紧揽入怀中,让我这个在外漂泊着的俗人,心境安然。远处的绿树间,星星点点地点缀着些稀疏的村落。
今天是中秋佳节,归心似箭总那么强烈,也即使是没有假期,也要回来走一趟。乡间的河堤上,除了往来穿梭的路人,还有悠闲自在的黄牛,只是牧童不知去向。或许,只有我小时才会骑在水牛背上迎着夕阳吹着短笛吧。而河堤的水泥梯处,古铜色的农人正立在流水当中,涂抹着洁白的肥皂,白白的泡沫遍及身子、脸上,往清澈的水里一扎,迅速地又出来,甩甩头发,用手摸摸脸庞,那个爽啊那个痛快啊,直与脉脉的斜晖相映衬。娃娃们从桥墩一跃入水,身躯灵活如水中的青蛙自在。
回到家,但见父亲依旧清瘦,精神矍烁。母亲的腰是我最为担心的,今日见她老人家里里外外行动自如,也就放心了。三姐的小女儿仪欣见着我这个架着一副眼镜的舅舅甚是怕生了,光着小屁股坐在厨房外的石板凳下不肯出来。婶婶与抱着小外甥的堂妹俊秀见我的到来也围了过来寒暄。岁月不饶人,婶婶的额头上已爬满了好些皱纹,看得让人心疼。第一次见着这个小外甥,妻为其包了一个红包,算是礼数了。
家里的屋子与从前一样,门前是个园栏,里面不仅圈养着鸡鸭,还有一块一分地大小的菜园。菜园一畦畦排列整齐,翠绿葱郁。有青菜、空心菜、包菜,韭菜,还有辣椒、茄子等。菜园旁是个池塘,灌溉很方便。母亲拿来两个盛有尿的桶子,正对着水准备施自然肥呢。
脚踩着泥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着特亲切。小的时候,总巴望着逃离这脏脏的尘土,斗转星移,我已三十好几了,都直奔不惑之年了,现在才感到它的亲切,心里真不是滋味。或许,家的理念就是小屋加尘土加菜园。立在菜园当中,但见村人戴小斌夫妇同牵着一个小丁点慢悠悠地从门前走过。夫妇俩见着我,朝我会心地笑。看着他们夫妇幸福的模样,我也笑了。在我的印象当中,他家是没有这么丁点大的娃的,兴许是孙女吧。只是,戴小斌光秃的头顶上,仅有的丝发也已斑白了。望着他们远走的背影,我立着呆了许久,若有所思。小屋加尘土加菜园,还有相亲相爱的家人,一个都不能少,不可或缺。
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什么也没有做。一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着父亲亲手种的小香瓜。在双亲的的眼皮底下就是好,什么都可以不做,什么都可以做。偷闲的一刹那,我竟溜到床上一小睡了。这种小酣的感觉让我回到了童年。怪不得外甥女佳佳会发出不想长大的感慨。
家的感觉就是好,即使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备,姐姐的嗔怪,那也是体贴温馨的。今天是中秋节,我回来了。也尽管我不能在家逗留,像是个家的匆匆过客。但心所属的地方,还是双亲健在的家。今年的中秋,虽不能够与父母亲共同吃月饼赏月,但亦是团团圆圆的。远在高安的二姐,一家人也租了个小车回来了。只是,母亲一如往昔絮叨我没有为她老人家
添一个孙子。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阳光轻巧地洒落窗棂,我携了妻女又匆匆地踏上了回昌的旅程。仰望苍穹,一阵风吹过,远处的稻田上起了波浪。家乡的绿中漫漾着稻香,深深地吸一口,让其融入骨髓。远处田间的小道上,一位老农正扛着锄头往村落走着。或许,他就是传说中的陶隐士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当车子惭行惭远,回望绿意中的稀疏村落,只见那静静地小河如飘带般镶嵌在这古老的画意中,灵动飘逸,蜿蜒地伸向我那心中的桃花源。总有那么一天,我也会带着古铜色的肌肤,立在小河中涂抹着肥皂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