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 中和反应 酸碱性 专题复习学案 14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梳理(相信你一定可以独立完成) 1.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溶液表现出_______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表现出_________性。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人们用_______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_______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呈_____性,pH<7,溶液呈____性,pH 越小,______。pH>7,溶液呈______性。pH 越大,__,
3. 健康的体液pH 必须维持在_______内。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改良酸性土壤可以用_______。正常的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_______而略显_____性。人们通常把pH 小于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 4. 测定溶液pH 的方法为,用________蘸取待测液沾在________,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对照,就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pH 试纸通常显______色,测定时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先用水将pH 试纸润湿后测定。若用润湿的pH 试纸测定NaOH 的pH ,则结果会偏____,若测定HCl 的pH ,结果会偏_____。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溶液的pH 应为_____数。精确测定溶液的pH 可以用________.
5、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 的反应 (通式)碱 + 酸 → +
(1)实质(课本19):OH -+H+
== (2)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关系: 反应包括 ; (3)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盐酸与氢氧化钾 ;盐酸与氢氧化钡 ;
硫酸与氢氧化钾 ;硫酸与氢氧化钡 ;
(4)中和反应的应用:治疗胃酸过多(方程式): ; 改良酸性(硫酸)土壤: ; 处理工业废水: ;
6、酸通性、碱通性:(看图说出酸碱的通性)
7、复分解反应:;两种 相互 ,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中和反应是 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包括 反应; 8、盐酸用于制取 ,金属 ;硫酸用于 、 等;氢氧化钠用于 、 ,氢氧化钙在农业上 ,工业上 ,建筑业上 ;
二、基础知识点训练:(给你一个舞台,展示你的风采)
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的 和无色的 ; 2. (2013. 大连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 氯化钠 B. 盐酸 C. 氧化镁 D. 氢氧化铝 3.(13. 昆明市)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 )A 烧碱 B 小苏打C 生石灰 D .纯碱 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
A. 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5. 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6.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 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7. 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C. 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
进行清洗 8.(2013. 黄石市)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 值,酸性最强的是 ( )
A .胆汁(6.8~7.4) B .唾液(6.6~7.1) C .血液(7.35~7.45)D .胃液(0.8~1.5) 9. 常见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 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0、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 ,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 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于PH 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定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 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11(2013. 青岛市)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 .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 .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1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 离子(填符号) ,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 等(写二条) 。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 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氢氧化钠滴入蓝色氯化铜溶液的试管中,看到产生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专题A 中和反应
1.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 时,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 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2、(2013年河南)21.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专题B 实验探究(放飞你的思维,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2、如何鉴别盐酸、蒸馏水、Ca(OH)2溶液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
; 3. 小红同学为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 )
A B C D 4. 将X 溶液滴入Y 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 溶液的PH 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 理由是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Y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X溶液,石蕊颜色的变化是 。
专题C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专题 1. 鉴别NaOH 和Ca(OH)2
方法: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 气体,溶液变 ,则原溶液是Ca(OH)2;无明显变化的,则原溶液是NaOH .。 方程式: Ca(OH)2+CO2= 2NaOH + CO2 物质变质问题分析: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a(OH)2+CO2+H2O
此方程用于检验CO ,也用于检验氢氧化钙(熟石灰)变质 2NaOH + CO2 = + H2O
此方程用于检验氢氧化钠变质或吸收CO
2 2. 鉴别NaOH 和Ca(OH)2是否变质的方法:
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 ,有 产生,则变质;否则未变质;方程式: Na 2CO 3 + = 2NaCl+H2O+CO2↑ CaCO 3 + = CaCl 2+H2O+CO2↑ 3. 生石灰(CaO )——食品干燥剂
鉴别干燥剂是否失效的方法: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若有 现象,则没有失效;
若没有 现象,则失效。
失效原因:CaO + H2O ==Ca(OH)2 Ca(OH)2+CO2=CaCO3↓+H2O 生石灰变质:CaO →Ca(OH)2 →CaCO3
1. 为探究CO 2和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实验现象为: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 2和NaOH 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
2、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右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围绕此瓶NaOH 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
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 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 ,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 保存。 3. (2013. 内江市)(12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 2CO 3;猜想Ⅲ: 。 【实验与探究】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
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 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 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 与n 的关系式为(用含m 和n 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若猜想Ⅲ成立,则m 与n 的关系式又为 。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
专题D 综合行试题
1、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 、C 、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处发生置换反应 B. 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C. C处产生气泡 D. D处生成白色沉淀
2.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
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下列物质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CO2 B.CaO C.CaCl2 D.CaCO3 4.(2013. 南宁市)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 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在NaOH 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 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5、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
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 、b
、c 、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处产生白色物质 B .b 处生成蓝色沉淀
C .c 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 .d 处产生气泡 6.(2013. 资阳市)(4分)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乙,推知它们只能是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进行区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8. 实验室用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小文和小明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辩论:
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说法, 请你说出小明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小明的猜想, 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几种可能 ______________
Ca(OH)2 Fe CuCl 2 HCl CaCO 3
提高班 中和反应 酸碱性 专题复习学案 14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梳理(相信你一定可以独立完成) 1.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溶液表现出_______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表现出_________性。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人们用_______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_______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呈_____性,pH<7,溶液呈____性,pH 越小,______。pH>7,溶液呈______性。pH 越大,__,
3. 健康的体液pH 必须维持在_______内。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改良酸性土壤可以用_______。正常的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_______而略显_____性。人们通常把pH 小于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 4. 测定溶液pH 的方法为,用________蘸取待测液沾在________,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对照,就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pH 试纸通常显______色,测定时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先用水将pH 试纸润湿后测定。若用润湿的pH 试纸测定NaOH 的pH ,则结果会偏____,若测定HCl 的pH ,结果会偏_____。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溶液的pH 应为_____数。精确测定溶液的pH 可以用________.
5、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 的反应 (通式)碱 + 酸 → +
(1)实质(课本19):OH -+H+
== (2)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关系: 反应包括 ; (3)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盐酸与氢氧化钾 ;盐酸与氢氧化钡 ;
硫酸与氢氧化钾 ;硫酸与氢氧化钡 ;
(4)中和反应的应用:治疗胃酸过多(方程式): ; 改良酸性(硫酸)土壤: ; 处理工业废水: ;
6、酸通性、碱通性:(看图说出酸碱的通性)
7、复分解反应:;两种 相互 ,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中和反应是 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包括 反应; 8、盐酸用于制取 ,金属 ;硫酸用于 、 等;氢氧化钠用于 、 ,氢氧化钙在农业上 ,工业上 ,建筑业上 ;
二、基础知识点训练:(给你一个舞台,展示你的风采)
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的 和无色的 ; 2. (2013. 大连市)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 氯化钠 B. 盐酸 C. 氧化镁 D. 氢氧化铝 3.(13. 昆明市)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 )A 烧碱 B 小苏打C 生石灰 D .纯碱 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
A. 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5. 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一氧化碳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6.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 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7. 下列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遵医嘱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胃酸C. 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如果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D.金属表面锈蚀后,可用稀盐酸
进行清洗 8.(2013. 黄石市)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 值,酸性最强的是 ( )
A .胆汁(6.8~7.4) B .唾液(6.6~7.1) C .血液(7.35~7.45)D .胃液(0.8~1.5) 9. 常见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 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0、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 ,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 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于PH 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定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 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11(2013. 青岛市)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 .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 .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1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 离子(填符号) ,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 等(写二条) 。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 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氢氧化钠滴入蓝色氯化铜溶液的试管中,看到产生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专题A 中和反应
1.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 时,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 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2、(2013年河南)21.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专题B 实验探究(放飞你的思维,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2、如何鉴别盐酸、蒸馏水、Ca(OH)2溶液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
; 3. 小红同学为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 )
A B C D 4. 将X 溶液滴入Y 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 溶液的PH 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 理由是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Y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X溶液,石蕊颜色的变化是 。
专题C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专题 1. 鉴别NaOH 和Ca(OH)2
方法: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 气体,溶液变 ,则原溶液是Ca(OH)2;无明显变化的,则原溶液是NaOH .。 方程式: Ca(OH)2+CO2= 2NaOH + CO2 物质变质问题分析: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a(OH)2+CO2+H2O
此方程用于检验CO ,也用于检验氢氧化钙(熟石灰)变质 2NaOH + CO2 = + H2O
此方程用于检验氢氧化钠变质或吸收CO
2 2. 鉴别NaOH 和Ca(OH)2是否变质的方法:
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 ,有 产生,则变质;否则未变质;方程式: Na 2CO 3 + = 2NaCl+H2O+CO2↑ CaCO 3 + = CaCl 2+H2O+CO2↑ 3. 生石灰(CaO )——食品干燥剂
鉴别干燥剂是否失效的方法: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若有 现象,则没有失效;
若没有 现象,则失效。
失效原因:CaO + H2O ==Ca(OH)2 Ca(OH)2+CO2=CaCO3↓+H2O 生石灰变质:CaO →Ca(OH)2 →CaCO3
1. 为探究CO 2和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实验现象为: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 2和NaOH 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
2、一天,实验助手小娟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检查每个实验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备,走到某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右图)。 (1)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围绕此瓶NaOH 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娟利
用实验室的三种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 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娟所加的试剂是 ,
(3)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 保存。 3. (2013. 内江市)(12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 2CO 3;猜想Ⅲ: 。 【实验与探究】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
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 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 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 与n 的关系式为(用含m 和n 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若猜想Ⅲ成立,则m 与n 的关系式又为 。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
专题D 综合行试题
1、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 、C 、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处发生置换反应 B. 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C. C处产生气泡 D. D处生成白色沉淀
2.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
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下列物质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CO2 B.CaO C.CaCl2 D.CaCO3 4.(2013. 南宁市)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 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在NaOH 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 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5、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
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 、b
、c 、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处产生白色物质 B .b 处生成蓝色沉淀
C .c 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 .d 处产生气泡 6.(2013. 资阳市)(4分)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乙,推知它们只能是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进行区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8. 实验室用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小文和小明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辩论:
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说法, 请你说出小明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小明的猜想, 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几种可能 ______________
Ca(OH)2 Fe CuCl 2 HCl CaC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