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老师,您好!》是一首现代的抒情诗,赞美了老师的辛勤劳动、教师的事业的崇高与美好,抒发了人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福,情感真挚强烈,诗句生动优美。 2、《但愿人长久》一故事的是的形式介绍了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3、《望洞庭》一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人抓住富有特征的湖光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描绘了一幅淡雅静丽的洞庭山水美景。《峨眉山月歌》一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歌流走气贯、跳荡飘逸诗人好气喷薄、思入清空,看似山月笼罩万物。 4、《秋天》是一首满怀热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描写了秋天原野上溢才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景象,抒发了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热情。 《习作1》在了解我国的节日以及这些节日所寄托的美好情感的基础上,乐于说出自己创立的节日,想象在这样的节日当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的。 《练习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读读背背中积累词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35个生字,12个二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课后听写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带点的词和句。
4、学会进行整段的观察句子的语病并改正。
5、能根据情景将诗歌改写成一段话。
三、教学重难点
1、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含义。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乐于与别人交流与分享习作的快乐。
四、教学措施
1.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学生自主学习,读准、读通、读顺,沥青大致脉络,理解大致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2. 合作探究,精读感悟引导学生从体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品读感悟,合作探究,体验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和情致之美。
3. 积累内化,拓展延伸,全文的重点段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熟读成诵。优秀诗词,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4. 古诗教学必须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来设计。
五、课时安排
1课 2课时 2课3课时 3课 3课时 4课 3课时 写作1 2课时 练习一 3课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课的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其中《开天辟地》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花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普罗米修斯盗火》本课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而成。《一路花香》本文是一则寓言。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普罗米修斯的伟大之处。
2、会读写29个生字,认读14个生字,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意图。
4、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5、养成认真读写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盘古、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形象。
2、理解《一路花香》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四、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1、. 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觉到观察与发现的乐
趣。
2、理清文章顺序,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
五、课时安排
13课 3课时 14
课 2课时 15课 2课时 写作4 2课时
练习4 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单元39个生字,2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典范,感受荷兰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 5. 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6.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7.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8. 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 二、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典范,感受荷兰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3.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句。引导学生在语言中再现画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单元29个生字,1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并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让学生懂得: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5.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并学会想象。 二、重点难点
1.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并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让学生懂得: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 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借助各种资料,提供感性材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释疑解难。朗读和品味词句相结合,朗读中品味,品味后朗读。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要求复述的课文。 2、学会单元37个生字,1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二、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四、 解决重点的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小组合作交流文中两个人成功的例子并进行全班汇报;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教学,尤其是由例子而让学生明白的道理;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交流。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诚实与信任》,“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的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小中见大,朴实感人。 2、《珍珠鸟》,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3、《九色鹿》,这是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叫调达的落水人,调达发誓永远不会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国王的重金悬赏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4、编一个故事。 三、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1课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第22课能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1、通过观察与朗读感]悟,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3. 通过拟人呢的写法,应用前后对比,展现了结构清晰,结构圆满,人物形象积极向上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有与价值观。 1、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感
悟人与动物之间信赖的境界。培养爱鸟的 情感 3、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抓住‘‘我’’与小红车主人通话中主要表达的意思,简要概括一段对话的内容;通过练习打电话,感悟通话过程中双方复杂的情感变化。 2、了解雏鸟的外形的特点、活动范围以及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的;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的深刻含义。 3、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读书指导,初读感知,精读感悟。 2、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3、以读代讲,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
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
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2课时。 二、单元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修改作文,认识修改作文的符号。指导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4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5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想讲的内容讲清楚,把成长的故事演出来。 6学习积累古文。 三、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修改作文,认识修改作文的符号。指导学生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
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指导学生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老师,您好!》是一首现代的抒情诗,赞美了老师的辛勤劳动、教师的事业的崇高与美好,抒发了人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福,情感真挚强烈,诗句生动优美。 2、《但愿人长久》一故事的是的形式介绍了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3、《望洞庭》一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人抓住富有特征的湖光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描绘了一幅淡雅静丽的洞庭山水美景。《峨眉山月歌》一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歌流走气贯、跳荡飘逸诗人好气喷薄、思入清空,看似山月笼罩万物。 4、《秋天》是一首满怀热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描写了秋天原野上溢才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景象,抒发了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热情。 《习作1》在了解我国的节日以及这些节日所寄托的美好情感的基础上,乐于说出自己创立的节日,想象在这样的节日当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的。 《练习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读读背背中积累词句。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35个生字,12个二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课后听写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带点的词和句。
4、学会进行整段的观察句子的语病并改正。
5、能根据情景将诗歌改写成一段话。
三、教学重难点
1、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含义。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乐于与别人交流与分享习作的快乐。
四、教学措施
1.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学生自主学习,读准、读通、读顺,沥青大致脉络,理解大致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2. 合作探究,精读感悟引导学生从体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品读感悟,合作探究,体验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和情致之美。
3. 积累内化,拓展延伸,全文的重点段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熟读成诵。优秀诗词,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4. 古诗教学必须根据诗歌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来设计。
五、课时安排
1课 2课时 2课3课时 3课 3课时 4课 3课时 写作1 2课时 练习一 3课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课的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其中《开天辟地》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花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普罗米修斯盗火》本课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而成。《一路花香》本文是一则寓言。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普罗米修斯的伟大之处。
2、会读写29个生字,认读14个生字,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意图。
4、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5、养成认真读写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盘古、普罗米修斯的伟大形象。
2、理解《一路花香》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四、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1、. 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觉到观察与发现的乐
趣。
2、理清文章顺序,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
五、课时安排
13课 3课时 14
课 2课时 15课 2课时 写作4 2课时
练习4 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单元39个生字,2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典范,感受荷兰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 5. 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6.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7.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8. 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 二、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典范,感受荷兰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3.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句。引导学生在语言中再现画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单元29个生字,1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并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让学生懂得: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5.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并学会想象。 二、重点难点
1.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并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让学生懂得: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 解决重难点的措施 借助各种资料,提供感性材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释疑解难。朗读和品味词句相结合,朗读中品味,品味后朗读。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要求复述的课文。 2、学会单元37个生字,1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二、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四、 解决重点的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小组合作交流文中两个人成功的例子并进行全班汇报;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教学,尤其是由例子而让学生明白的道理;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交流。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诚实与信任》,“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的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小中见大,朴实感人。 2、《珍珠鸟》,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3、《九色鹿》,这是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叫调达的落水人,调达发誓永远不会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国王的重金悬赏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4、编一个故事。 三、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1课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第22课能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1、通过观察与朗读感]悟,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3. 通过拟人呢的写法,应用前后对比,展现了结构清晰,结构圆满,人物形象积极向上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有与价值观。 1、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感
悟人与动物之间信赖的境界。培养爱鸟的 情感 3、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抓住‘‘我’’与小红车主人通话中主要表达的意思,简要概括一段对话的内容;通过练习打电话,感悟通话过程中双方复杂的情感变化。 2、了解雏鸟的外形的特点、活动范围以及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的;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的深刻含义。 3、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读书指导,初读感知,精读感悟。 2、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3、以读代讲,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
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
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2课时。 二、单元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修改作文,认识修改作文的符号。指导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4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5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想讲的内容讲清楚,把成长的故事演出来。 6学习积累古文。 三、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修改作文,认识修改作文的符号。指导学生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
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指导学生书信的格式和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