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一)]作文1000字

初二作文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牢关。

长江滔滔东流至四川奉节,即古代的夔州,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第一峡──瞿塘峡。此诗作于大历初,描绘歌颂了此处的山川形胜。

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巴”、“东”字在首句重复,前分后合,构成由舒缓转急促的节拍,使人从声音上感受到大山的气势。“中巴之东巴东山”,七字皆阴平声,更属创格,形成奇崛拗峭的音调,有助于气氛渲染,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次句写江水,“开辟”用如时间副词,意为从开天辟地以来,自古以来。不说“自古”而说“开辟”,极见推敲。因为“自古”只能表达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开辟”这个动词联合结构的词汇富于形象性,能引起一种动感,仿佛夔门的形成是浪打波穿的结果,既形容出自然的伟力,又见出其地势的古老和险要。

前两句从较大角度,交代出夔州的地理环境,下两句进而更具体地描绘其山川形胜。“白帝”即白帝城,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这里是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处,也是三国时蜀汉防东吴的要冲,因它守住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所以说是“三峡镇”。在湍急的瞿塘峡江心,旧时有滟滪堆,冬日出水,夏日没入水中成为暗礁,所以“其间道路古来难”,不可谓不险。“百牢关”在汉中,两岸绝壁相对而立,六十里不断,因为它和夔州的瞿塘相似,所以用来作比。下联十四字抓住 “高”、“险”特征,笔力千钧,把“高江急峡”写得极有气势。两句分承山水,句式对仗,音韵砍截,与散行作结风味全殊。

如果我们用盛唐绝句传统手法作对照,就会发现此诗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传统绝句注重音调的平仄谐调,句格的稳顺;而此诗有意追求拗调,首句全用平声字,给人以奇离突兀之感。二,传统绝句注重风调,追求一唱三叹之音,尾联多取散行,一般“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杨仲弘语),构成转合,即使用对结,也多采取流水对;此诗用“的对”作结,类半首律诗,诗意的转折在两联之间,结束的音调戛然而止。三,传统绝句注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纯写景的不多,而此诗两联皆分写山水。纯乎写景,却又并非无情。它通过奇突雄浑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取得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抒情已存乎写景之中,读者能感到诗人对祖国奇异山川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周啸天)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牢关。

长江滔滔东流至四川奉节,即古代的夔州,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第一峡──瞿塘峡。此诗作于大历初,描绘歌颂了此处的山川形胜。

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巴”、“东”字在首句重复,前分后合,构成由舒缓转急促的节拍,使人从声音上感受到大山的气势。“中巴之东巴东山”,七字皆阴平声,更属创格,形成奇崛拗峭的音调,有助于气氛渲染,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次句写江水,“开辟”用如时间副词,意为从开天辟地以来,自古以来。不说“自古”而说“开辟”,极见推敲。因为“自古”只能表达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开辟”这个动词联合结构的词汇富于形象性,能引起一种动感,仿佛夔门的形成是浪打波穿的结果,既形容出自然的伟力,又见出其地势的古老和险要。

前两句从较大角度,交代出夔州的地理环境,下两句进而更具体地描绘其山川形胜。“白帝”即白帝城,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这里是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处,也是三国时蜀汉防东吴的要冲,因它守住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所以说是“三峡镇”。在湍急的瞿塘峡江心,旧时有滟滪堆,冬日出水,夏日没入水中成为暗礁,所以“其间道路古来难”,不可谓不险。“百牢关”在汉中,两岸绝壁相对而立,六十里不断,因为它和夔州的瞿塘相似,所以用来作比。下联十四字抓住 “高”、“险”特征,笔力千钧,把“高江急峡”写得极有气势。两句分承山水,句式对仗,音韵砍截,与散行作结风味全殊。

如果我们用盛唐绝句传统手法作对照,就会发现此诗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传统绝句注重音调的平仄谐调,句格的稳顺;而此诗有意追求拗调,首句全用平声字,给人以奇离突兀之感。二,传统绝句注重风调,追求一唱三叹之音,尾联多取散行,一般“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杨仲弘语),构成转合,即使用对结,也多采取流水对;此诗用“的对”作结,类半首律诗,诗意的转折在两联之间,结束的音调戛然而止。三,传统绝句注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纯写景的不多,而此诗两联皆分写山水。纯乎写景,却又并非无情。它通过奇突雄浑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取得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抒情已存乎写景之中,读者能感到诗人对祖国奇异山川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周啸天)


相关作文

  •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作文800字
  •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 ...

  • 杜甫[八阵图]作文1000字
  •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 ...

  • 杜甫秋兴八首之鉴赏短文作文6500字
  • 杜甫秋兴八首之鉴赏短文 <秋兴八首>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 ...

  • 描写长江的诗句作文600字
  •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长江二首>) 不将真性染埃尘,为有烟霞伴此身.带日长江 ...

  • 杜甫[宿江边阁]作文1300字
  •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 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 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 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 无力正乾坤. 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阁在长江边,有山川之胜.此诗是未移寓前宿西阁之作.诗人通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 ...

  • 杜甫[戏为六绝句]作文3200字
  •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 ...

  • 唐诗七十首作文1300字
  • 51.芙蓉楼送辛渐----------------13 52.从军行(其四)(王昌龄)-----------13 53.出塞(其一)(王昌龄)------------13 54.别董大(其一)(高适)------------13 5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4 56.春夜喜 ...

  • 关于春天的诗句作文800字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

  • 描写江河的古诗句作文4100字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竹外桃花三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