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教案作文2100字

初一作文

《爱我中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爱我中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兄弟民族的情感,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与愿望。

2、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初步掌握运用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歌声和谐、均衡。

教学年级:大学、高中。

教学课时:一至二课时。

教具准备:VCD 机,投影屏幕,钢琴等。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唤发出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

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广西举办,最好要有广西风格,但也不能全是广西风格。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像广西的而又不全是广西的,曲调上推陈出新。比如,“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衬词“咳罗咳罗咳罗咳”则具有一种明显的云南风格,整首歌曲发展显得很大气。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发展。前12个小节为第一乐段,后11个小节为第二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

《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反复播放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MTV 。

二、教授新课:

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它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1、作品简介:

《爱我中华》为二段体结构,B 大调,4/4拍子。歌曲情绪快乐,活泼,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

2、词作者简介:

【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乔羽在电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浆》、《思念》、《难忘今宵》和《爱我中华》等。

3、曲作者简介:

【徐沛东】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我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徐沛东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风”的代表作家,为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欣赏巴罗克室内合唱团演唱的《爱我中华》,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5、学唱歌曲:

(1)、教师弹奏第一声部旋律,学生听琴视谱唱旋律,随时纠错。

(2)、学生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3)、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词。

(4)、教师弹奏其他声部旋律,学生视谱听唱。

(5)、旋律视唱无误后演唱歌词,唱出歌曲快乐活泼、自豪的情绪。

(6)、各声部合成,细排,艺术处理:

①照乐谱演唱。

②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采用女声唱前句“爱我中华”,男声接后句,“健儿奋起步伐”依次交错进行,相互呼应,最后合唱“五十族兄弟姐妹,五十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

(7)、再次欣赏巴罗克室内合唱团演唱的《爱我中华》,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对比范唱,学生评价自身演唱中好与不足之处。

(8)、进一步明确要求: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明快,用充满激情、轻巧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咳罗咳罗咳罗咳”的衬词要唱得亲切自豪,充满活力。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回旋,每句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分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热爱中华大家庭,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决心,应用非连音来演唱。

(9)、反复练习,达到上述要求。

(10)、完整演唱《爱我中华》。

6、小结: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春天,祖国的未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热爱祖国我们共同的情感,让我们一起充满激情地放声歌唱《爱我中华》。

请一位学生上来指挥,全体同学起立演唱,教师伴奏。

教学建议:

1、这首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男女声齐唱,也可加入轮唱。

2、教学中也可以请一些同学上来边歌边舞,其余同学合唱。

3、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排练此曲时,可用领唱加合唱的方式进行

《爱我中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爱我中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兄弟民族的情感,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与愿望。

2、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初步掌握运用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歌声和谐、均衡。

教学年级:大学、高中。

教学课时:一至二课时。

教具准备:VCD 机,投影屏幕,钢琴等。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唤发出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

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广西举办,最好要有广西风格,但也不能全是广西风格。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像广西的而又不全是广西的,曲调上推陈出新。比如,“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衬词“咳罗咳罗咳罗咳”则具有一种明显的云南风格,整首歌曲发展显得很大气。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发展。前12个小节为第一乐段,后11个小节为第二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

《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反复播放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MTV 。

二、教授新课:

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它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1、作品简介:

《爱我中华》为二段体结构,B 大调,4/4拍子。歌曲情绪快乐,活泼,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

2、词作者简介:

【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乔羽在电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浆》、《思念》、《难忘今宵》和《爱我中华》等。

3、曲作者简介:

【徐沛东】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我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徐沛东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风”的代表作家,为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欣赏巴罗克室内合唱团演唱的《爱我中华》,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5、学唱歌曲:

(1)、教师弹奏第一声部旋律,学生听琴视谱唱旋律,随时纠错。

(2)、学生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3)、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词。

(4)、教师弹奏其他声部旋律,学生视谱听唱。

(5)、旋律视唱无误后演唱歌词,唱出歌曲快乐活泼、自豪的情绪。

(6)、各声部合成,细排,艺术处理:

①照乐谱演唱。

②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采用女声唱前句“爱我中华”,男声接后句,“健儿奋起步伐”依次交错进行,相互呼应,最后合唱“五十族兄弟姐妹,五十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

(7)、再次欣赏巴罗克室内合唱团演唱的《爱我中华》,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对比范唱,学生评价自身演唱中好与不足之处。

(8)、进一步明确要求: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明快,用充满激情、轻巧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咳罗咳罗咳罗咳”的衬词要唱得亲切自豪,充满活力。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回旋,每句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分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热爱中华大家庭,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决心,应用非连音来演唱。

(9)、反复练习,达到上述要求。

(10)、完整演唱《爱我中华》。

6、小结: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春天,祖国的未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热爱祖国我们共同的情感,让我们一起充满激情地放声歌唱《爱我中华》。

请一位学生上来指挥,全体同学起立演唱,教师伴奏。

教学建议:

1、这首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男女声齐唱,也可加入轮唱。

2、教学中也可以请一些同学上来边歌边舞,其余同学合唱。

3、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排练此曲时,可用领唱加合唱的方式进行


相关作文

  •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队会教案[1]作文500字
  •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队会教案 常刘小学 四年级一班 设计理念: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弘扬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9月18日下午,我校各班召开了"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队会,中队辅导员老师讲述了&quo ...

  • 爱我中华教案作文1000字
  • 四年级语文上册<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丰乐学区新庄小学 陈雅丽 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是一首歌词, 它语言朴实, 格调工整, 表达了各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 爱我中华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豪情壮志,旋律昂扬,催人奋进,欣赏歌词及歌曲,可以激发学生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从小树立长大 ...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案作文0字
  •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作文1700字
  •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爱我中华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2)让学生自己学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3)通过演讲, 小组唱与诗歌朗诵等,同学们开怀畅谈自己的理想,憧憬未来,同时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并且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 ...

  • 祭扫烈士墓作文指导教案(1)作文1200字
  • 祭扫烈士墓作文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把扫墓的过程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2. 有真情实感.把对烈士的敬仰.崇敬表达清楚. 二.教学重难点 1. 写清扫墓的过程. 2. 写清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但凡有人想起清明,总会记起一句诗:&quo ...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教案作文1400字
  • 教学目的: 1.学习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大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品质. 2.领会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关键语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式 教学步骤: 导语:读书是为了什么?许多人的回答都各不 ...

  • 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作文0字
  •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 设计理念: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屈辱史,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活动准备: 1. 排练诗朗诵.武术.小合唱等节目. 2. 收集<火烧圆明园>和<祖国.祖国我爱你>音像资料磁. 一.队会仪式:整队.出旗.唱队歌.宣布活 ...

  • 第一课歌唱祖国教案作文400字
  •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初 步了解我国作曲家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用准确的节奏和激昂的情绪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采一束鲜花>,表达对 ...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案作文2400字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z y q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