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案例作文4200字

初三作文

品 德 与 社 会

创设情境,成就精彩

──《开国大典》活动案例

文 昌 中 心 小 学

董 敏

2011、11

创设情境,成就精彩

──《开国大典》活动案例

一、课题背景:

《开国大典》是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本主题活动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欢庆祖国的生日”两个主题活动内容组成。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由于本次主题活动涉及到建国初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课上借助影像资料,图片,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了解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通过资料搜集,图片展示,明白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真正内涵,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本次主题活动的设置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升华爱党、爱国的感情,尝试着实现课程是为了生活,通过生活感受生活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二、课题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确定本次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为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方法与过程目标:

关心祖国的命运,关注祖国的发展,尊敬国旗、国歌、国徽,尝试多渠道地搜集有关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常识的资料,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课题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四、课题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活动正是把自己作为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的网络搜索、图片搜集、资料查找和整理、采访等,让孩子逐步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识,课堂上通过使用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看录象、谈感受、唱国歌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共鸣,致力于让学生充实地过好这一次的教育生活。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要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获得精神的体验,在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

五、课题活动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开国大典》、国旗、国徽、国歌的资料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

六、课题活动过程

活动一:了解《开国大典》,激发爱国情感

1、师: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全国各族人民及世界上的华人华侨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这一天,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庆祝这一天吗?你知道是哪一年成立的吗?

师: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在那一天我们国家举行了盛大而又隆重的庆典《开国大典》

2、师:你们想不想跟老师去领略一下1949年的开国大典。

3、师:那么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庄严的时刻,去领略她得盛大隆重。课件:《开国大典》视频

4、说感受

5、小小播音员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对我国的历史知道的甚少,因此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再现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入境生情,使生处于和课的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但效果不是很好。要学生体会大典的盛况和人们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则有点困难。

我灵机一动:“同学们,为了让全国人民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中央电视台要现场录制开国大典的盛况,现在紧急招聘解说员。时间推移到了六十二年前的9月。在座的同学都可以应聘。应聘的同学只要介绍一下当时开国大典的情景。老师是中央电视台负责开国大典录制工作的导播。看谁最能临场发挥。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准备准备。”

五分钟后,我请同学上台解说,底下同学可以向台上同学发出挑战。在此基础上,产生一位最佳解说员。最后,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六名最佳解说员依次登台解说。“现在中华人们共和国的《开国大典》„„”解说一个接着一个,底下的同学则成了广场上的群众,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跟着激动兴奋起来,课堂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学生人人心潮澎湃,个个激动万分,所以谈感受时都情不自禁。

活动二:回顾历史,感悟庄严

1、光看了开国大典盛况,同学们的心情一定都很激动吧,这些画面中,令你最难忘的是哪一个场景?(生:欢腾、升旗、毛主席宣读)

2、下面同学们拿出课下所搜集资料,小组内思考讨论,“广场上的人们为什么如此欢呼沸腾?从中你感受到些什么?

生:(1)民族屈辱史

通过多媒体显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款以及屈辱历史的见证“圆明园的毁灭”,激发学生对列强的愤恨之情。

(2)人民苦难史

通过多媒体显示“南京大屠杀”的画面,学生交流课前的搜集积累,激发学生对旧中国人民的同情之心。

(3)革命英雄史

通过讨论、集体交流了解在战争中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烈士。

3、师:人们如此欢呼沸腾,是因为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了,它标志着一百年来中国的屈辱、内战乱战、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4、师: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让我们自豪、骄傲的时刻。课件:《开国大典》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重温那让我们自豪、骄傲的时刻,体验人民群众兴高

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激动心情,,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活动三:利用导学案分组学习

课件:国旗、国歌、国徽

1、分组整理学习资料

(1)生: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旗面为长方形,长与宽比为3:2,五颗星在旗面左上方1/4处,旗杆套为白色。

(2)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3)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2、课上展示

3、各组相互补充、评价

4、师:国旗、国徽、国歌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她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尊严、正义、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国歌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是我们中国历史的缩影,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国耻,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

设计意图:在重温《开国大典》之后,明确国旗、国徽、国歌也成为新中国的标志。结合学生课前的资料搜集和积累,进行资源共享,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象征意义及国歌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新中国有了自己标志的自豪,从而再次体会到开国大典那一刻具有决定意义的骄傲之情。

5、唱响国歌

设计意图:主题活动中师生跟音乐齐唱国歌,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了起来,再

唱响国歌,就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歌曲的含义,了解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追忆过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

活动四:总结学习情况、布置实践活动

今天这次主题活动,我们一起领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了国旗、国徽、国歌祖国标志的资料。愿大家永远记住那庄严地时刻,永远记住我们是新中国的下一代,要为祖国的繁荣、腾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七、课题反思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调整教学进程,超越预设目标,实现课堂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景,激活学生主体

本着对教材最新理念的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我在设计这次主题活动时,充分运用了体验式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收集开国大典的资料并上课进行交流,进行资源共享。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还讲究学生直观的感悟和深层的体验结合,活动中及时呈现课件,因为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并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举行“小小播音员”的竞争,使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在开国大典上,中央领导检阅人民解放军,天安门广场上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以及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资料。安排这些资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二、创设实践交流机会,延续学习愉快

教与学的过程中,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合作潜能;发

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相互倾听意识,提高了倾听的能力。为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的方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课上我还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评价。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所赋予的教学活动的空间,在尊重教科书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教材,将教材展示的学习内容大胆地进行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的利用信息技术充实教材内容。既激发和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窗口,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带着热情,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品 德 与 社 会

创设情境,成就精彩

──《开国大典》活动案例

文 昌 中 心 小 学

董 敏

2011、11

创设情境,成就精彩

──《开国大典》活动案例

一、课题背景:

《开国大典》是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本主题活动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欢庆祖国的生日”两个主题活动内容组成。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由于本次主题活动涉及到建国初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课上借助影像资料,图片,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了解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通过资料搜集,图片展示,明白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真正内涵,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本次主题活动的设置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升华爱党、爱国的感情,尝试着实现课程是为了生活,通过生活感受生活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二、课题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确定本次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为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方法与过程目标:

关心祖国的命运,关注祖国的发展,尊敬国旗、国歌、国徽,尝试多渠道地搜集有关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常识的资料,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课题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四、课题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活动正是把自己作为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的网络搜索、图片搜集、资料查找和整理、采访等,让孩子逐步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识,课堂上通过使用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看录象、谈感受、唱国歌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共鸣,致力于让学生充实地过好这一次的教育生活。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要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获得精神的体验,在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

五、课题活动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开国大典》、国旗、国徽、国歌的资料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

六、课题活动过程

活动一:了解《开国大典》,激发爱国情感

1、师: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全国各族人民及世界上的华人华侨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这一天,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庆祝这一天吗?你知道是哪一年成立的吗?

师: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在那一天我们国家举行了盛大而又隆重的庆典《开国大典》

2、师:你们想不想跟老师去领略一下1949年的开国大典。

3、师:那么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庄严的时刻,去领略她得盛大隆重。课件:《开国大典》视频

4、说感受

5、小小播音员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对我国的历史知道的甚少,因此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再现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入境生情,使生处于和课的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但效果不是很好。要学生体会大典的盛况和人们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则有点困难。

我灵机一动:“同学们,为了让全国人民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中央电视台要现场录制开国大典的盛况,现在紧急招聘解说员。时间推移到了六十二年前的9月。在座的同学都可以应聘。应聘的同学只要介绍一下当时开国大典的情景。老师是中央电视台负责开国大典录制工作的导播。看谁最能临场发挥。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准备准备。”

五分钟后,我请同学上台解说,底下同学可以向台上同学发出挑战。在此基础上,产生一位最佳解说员。最后,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六名最佳解说员依次登台解说。“现在中华人们共和国的《开国大典》„„”解说一个接着一个,底下的同学则成了广场上的群众,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跟着激动兴奋起来,课堂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学生人人心潮澎湃,个个激动万分,所以谈感受时都情不自禁。

活动二:回顾历史,感悟庄严

1、光看了开国大典盛况,同学们的心情一定都很激动吧,这些画面中,令你最难忘的是哪一个场景?(生:欢腾、升旗、毛主席宣读)

2、下面同学们拿出课下所搜集资料,小组内思考讨论,“广场上的人们为什么如此欢呼沸腾?从中你感受到些什么?

生:(1)民族屈辱史

通过多媒体显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款以及屈辱历史的见证“圆明园的毁灭”,激发学生对列强的愤恨之情。

(2)人民苦难史

通过多媒体显示“南京大屠杀”的画面,学生交流课前的搜集积累,激发学生对旧中国人民的同情之心。

(3)革命英雄史

通过讨论、集体交流了解在战争中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烈士。

3、师:人们如此欢呼沸腾,是因为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了,它标志着一百年来中国的屈辱、内战乱战、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4、师: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让我们自豪、骄傲的时刻。课件:《开国大典》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重温那让我们自豪、骄傲的时刻,体验人民群众兴高

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激动心情,,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活动三:利用导学案分组学习

课件:国旗、国歌、国徽

1、分组整理学习资料

(1)生: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旗面为长方形,长与宽比为3:2,五颗星在旗面左上方1/4处,旗杆套为白色。

(2)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3)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2、课上展示

3、各组相互补充、评价

4、师:国旗、国徽、国歌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她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尊严、正义、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国歌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是我们中国历史的缩影,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国耻,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

设计意图:在重温《开国大典》之后,明确国旗、国徽、国歌也成为新中国的标志。结合学生课前的资料搜集和积累,进行资源共享,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象征意义及国歌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新中国有了自己标志的自豪,从而再次体会到开国大典那一刻具有决定意义的骄傲之情。

5、唱响国歌

设计意图:主题活动中师生跟音乐齐唱国歌,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了起来,再

唱响国歌,就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歌曲的含义,了解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追忆过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

活动四:总结学习情况、布置实践活动

今天这次主题活动,我们一起领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了国旗、国徽、国歌祖国标志的资料。愿大家永远记住那庄严地时刻,永远记住我们是新中国的下一代,要为祖国的繁荣、腾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七、课题反思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调整教学进程,超越预设目标,实现课堂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景,激活学生主体

本着对教材最新理念的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我在设计这次主题活动时,充分运用了体验式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收集开国大典的资料并上课进行交流,进行资源共享。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还讲究学生直观的感悟和深层的体验结合,活动中及时呈现课件,因为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并及时的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举行“小小播音员”的竞争,使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在开国大典上,中央领导检阅人民解放军,天安门广场上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以及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资料。安排这些资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二、创设实践交流机会,延续学习愉快

教与学的过程中,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合作潜能;发

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相互倾听意识,提高了倾听的能力。为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的方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课上我还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评价。我充分利用教科书所赋予的教学活动的空间,在尊重教科书的基础上,不局限于教材,将教材展示的学习内容大胆地进行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的利用信息技术充实教材内容。既激发和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窗口,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带着热情,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相关作文

  • 九年级语文上册 19[开国大典]教学案 语文版作文3000字
  • 1 19.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课文内容,掌握文中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字词学习感受毛主席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

  • 开国大典作文1900字
  • 1 <开国大典>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开国大典> 一.说教材 1.<开国大典>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第八组的第二篇,本组教材以"走进毛泽东"为专题,是让学生感受到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 ...

  • [开国大典]观后感作文800字
  • <开国大典>观后感 在这个暑假,我看了一部电影--<开国大典>.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前辈取得战争胜利的经过以及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解放战争后期,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不断取得战斗的胜利,相反,国民党官兵则节节败退,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电影 ...

  • 读[开国大典]有感作文300字
  • (45) 今天,我又读了一遍<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读后使我又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开国大典>这篇方章主要写的是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当我读到"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 ...

  • [开国大典]说课稿作文2000字
  • <开国大典>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八单元中的<开国大典>.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以"会场布置 ...

  • 观开国大典有感作文1900字
  • 观开国大典有感 篇一:观开国大典有感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看完了< 开国大典>,这一刻我心潮澎湃.蓦然回首,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战场撕杀,再观今朝中国的强大,我不禁潸然泪下.我被中国巨龙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我要向世界人高呼:"中国万岁" 中国的成长坎坷但不平凡,她的每 ...

  • [开国大典]梗概作文500字
  • <开国大典>梗概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30万群众,参加开国大典. 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大家面前,迎来了热烈的掌声.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乐队奏起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亲自按动了 ...

  • [开国大典]读后感作文300字
  • <开国大典>读后感 王营镇中心小学 六(1)潘晨光 我读了<开国大典>这一课,眼前总会不时地浮现出老一辈革命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 194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

  • 观[开国大典]后感作文500字
  • 今天,我看了<开国大典>.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三大战役胜利后,西柏坡军欢庆胜利.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蒋介石让李忠仁担任总统,导演了一场假隐退真操纵的丑剧.最后,南京终于解放胜利,举行了开国大典. 最令我激动的是开国大典的那一段,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的人潮热烈地欢迎毛主席入场.各位革命领袖看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