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语文三年级)
教材简解: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11课,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抒发了热爱大海,难忘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出示大海的图片,倾听浪涛的声响。能说说你对大海的印象吗?指名说。
2、谈话:大海是很美丽的。住在海边的人,不仅能欣赏到大海的美,还常常去赶海。(板书课题)你们知道“赶海”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发言)
3、是啊!开始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星啦,海蟹啦,海虾啦┄┄走,我们一起去赶海。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读通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这支歌 暑假 舅舅 抓住 夹住 长须
一捏 俘虏 东逃西窜 痒痒的 似的
束手就擒 螃蟹 喧闹 恢复 哩 嘿
(1)、指生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
(2)、学生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2、指名逐节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指生说说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去赶海?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
4、让学生带着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
四、指导写字。
1、影出示生字,让生仔细观察分析。
2、范写较难写的字并讲解。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赶海(语文三年级)
教材简解: 《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第11课,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抒发了热爱大海,难忘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出示大海的图片,倾听浪涛的声响。能说说你对大海的印象吗?指名说。
2、谈话:大海是很美丽的。住在海边的人,不仅能欣赏到大海的美,还常常去赶海。(板书课题)你们知道“赶海”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发言)
3、是啊!开始退潮了。海水哗哗往下退,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了无数海洋里的宝贝。有海星啦,海蟹啦,海虾啦┄┄走,我们一起去赶海。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读通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这支歌 暑假 舅舅 抓住 夹住 长须
一捏 俘虏 东逃西窜 痒痒的 似的
束手就擒 螃蟹 喧闹 恢复 哩 嘿
(1)、指生读词语,师生共同正音。
(2)、学生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2、指名逐节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指生说说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去赶海?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
4、让学生带着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
四、指导写字。
1、影出示生字,让生仔细观察分析。
2、范写较难写的字并讲解。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