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查阅文献,透彻了解“叶脉书签”在中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2、加深对“叶脉书签”实验原理、影响因素的理解;
3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经过查阅多篇文献:制作书签的过程一般如下:
第一步就是选叶。一张叶片包括一层表皮细胞,叶肉组织,以及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叶脉。叶脉书签就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因而影响叶脉书签美观的因素就是叶子形态与叶脉形态。而叶的形态、种类、质地各种各样,因此选取合适的书签成为书签制作成功的重要步骤。
第二步是选取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资料中有简单的、古老的的方法,也有复杂的、需要较贵的原料。如自然发酵法、碱解法、酶解法,所用材料也比较多样,有氢氧化钠、洗衣粉、沟里的水、土壤处理等。其中自然发酵法所需要时间较长,酶解法所需要的原料较难获得,而用洗衣粉虽然原料易获得,但据文献资料显示,用洗衣粉煮叶肉,叶肉不容易去除。所以结合各种因素,碱解法是最合适的方法,实验室中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药品,且它们碱性较强,对叶肉的腐蚀效果也较佳,所需要时间也不会很长。
第三步分析对制作叶脉书签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文献可知,碱溶液浓度大小、煮的时间的长短、树叶的不同类型、清除叶肉的不同方式等因素都对最终的叶脉书签有所影响。
第四步如何确定评定书签好环的标准,在所查文献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让我们判断实验所作出来的叶脉书签的好坏,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衡量其好坏的标准。
三、问题解决设想
(一)、针对选叶问题,我们小组选取了不同种类的叶子,以其同种种类叶子的新叶子和旧叶子,期望得出哪种种类的叶子比较适合做书签,是新叶子还是旧叶子的制作效果比较好。
(二)、针对各种书签的制作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碱解法来制作叶脉书签。
(三)、针对各种影响因素:由于碱溶液浓度大小、煮的时间的长短、树叶的不同类型、清除叶肉的不同方式等因素都对最终的叶脉书签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小组采用正交法,探究各种因素对叶脉书签制作的影响,期望得出各种因素的最佳条件。
(四)、针对判断书签好坏的标准:由于没有一个规定的判断书签好坏的标准,而我们小组成员也在之前也未做过书签,因此,我们决定灵活判断,在实验过程发现标准。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腐蚀叶肉的多糖物质,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叶脉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网状叶脉)的树叶制成叶脉书签。
(二)实验仪器:
250ml 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镊子、试管刷(旧牙刷)、玻璃片,丝线,旧报纸
(三)实验药品:
新鲜的树叶、NaOH 、无水Na 2CO 3、3%的双氧水、水彩颜料
(四)实验步骤:
1、把约200毫升水倒入烧杯,在水中加入6克碳酸钠和若干克氢氧化钠,分别配制成3%,7%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把烧杯搁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
2、用丝线绑住叶柄,把树叶分别浸没在3种溶液中,同时加热5分钟左右,
用镊子轻轻搅动,使叶肉分离,腐蚀均匀。
3
、当叶片变色、叶肉酥烂时,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4、从清水里取出叶片,放在玻璃上,用试管刷或旧牙刷在流水中轻轻地刷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刷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白色的叶脉,把叶脉片浸入3%的双氧水中24
小时,使它们变成纯白色,再取出叶片,用清水洗净,沥去水滴。
5
、把叶脉片放在旧书或旧报纸里压干。
6、取出压平的叶脉片,待叶脉干透后,用毛笔在叶脉两面涂上水彩颜料,稍干后再压平。
7、取出涂上颜料的叶脉片,在它的叶柄上系一条彩色丝线,就得到了一张精致美丽的叶脉书签了。
8、将加热时间改为10分钟和15分钟,重复上述1~7步骤。
(五)实验记录表格:
在得出最佳浓度以及最佳反应时间后,再进行不同种类,老嫩不同的叶子对比实验。
(六)实验注意事项:
1、选择比较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如桂花树叶、紫荆叶等,尽量选取干净、大小、手感适宜的叶子。
2、用碱液浸泡叶子加热时,最好不要浸没叶柄,以免造成叶柄软化,破坏整个叶子的脉络。刷落叶片时注意不要把叶脉刷断。
一、实验目的
1、查阅文献,透彻了解“叶脉书签”在中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2、加深对“叶脉书签”实验原理、影响因素的理解;
3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
经过查阅多篇文献:制作书签的过程一般如下:
第一步就是选叶。一张叶片包括一层表皮细胞,叶肉组织,以及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叶脉。叶脉书签就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因而影响叶脉书签美观的因素就是叶子形态与叶脉形态。而叶的形态、种类、质地各种各样,因此选取合适的书签成为书签制作成功的重要步骤。
第二步是选取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资料中有简单的、古老的的方法,也有复杂的、需要较贵的原料。如自然发酵法、碱解法、酶解法,所用材料也比较多样,有氢氧化钠、洗衣粉、沟里的水、土壤处理等。其中自然发酵法所需要时间较长,酶解法所需要的原料较难获得,而用洗衣粉虽然原料易获得,但据文献资料显示,用洗衣粉煮叶肉,叶肉不容易去除。所以结合各种因素,碱解法是最合适的方法,实验室中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药品,且它们碱性较强,对叶肉的腐蚀效果也较佳,所需要时间也不会很长。
第三步分析对制作叶脉书签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文献可知,碱溶液浓度大小、煮的时间的长短、树叶的不同类型、清除叶肉的不同方式等因素都对最终的叶脉书签有所影响。
第四步如何确定评定书签好环的标准,在所查文献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让我们判断实验所作出来的叶脉书签的好坏,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衡量其好坏的标准。
三、问题解决设想
(一)、针对选叶问题,我们小组选取了不同种类的叶子,以其同种种类叶子的新叶子和旧叶子,期望得出哪种种类的叶子比较适合做书签,是新叶子还是旧叶子的制作效果比较好。
(二)、针对各种书签的制作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碱解法来制作叶脉书签。
(三)、针对各种影响因素:由于碱溶液浓度大小、煮的时间的长短、树叶的不同类型、清除叶肉的不同方式等因素都对最终的叶脉书签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小组采用正交法,探究各种因素对叶脉书签制作的影响,期望得出各种因素的最佳条件。
(四)、针对判断书签好坏的标准:由于没有一个规定的判断书签好坏的标准,而我们小组成员也在之前也未做过书签,因此,我们决定灵活判断,在实验过程发现标准。
四、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原理:
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腐蚀叶肉的多糖物质,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叶脉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网状叶脉)的树叶制成叶脉书签。
(二)实验仪器:
250ml 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镊子、试管刷(旧牙刷)、玻璃片,丝线,旧报纸
(三)实验药品:
新鲜的树叶、NaOH 、无水Na 2CO 3、3%的双氧水、水彩颜料
(四)实验步骤:
1、把约200毫升水倒入烧杯,在水中加入6克碳酸钠和若干克氢氧化钠,分别配制成3%,7%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把烧杯搁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
2、用丝线绑住叶柄,把树叶分别浸没在3种溶液中,同时加热5分钟左右,
用镊子轻轻搅动,使叶肉分离,腐蚀均匀。
3
、当叶片变色、叶肉酥烂时,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4、从清水里取出叶片,放在玻璃上,用试管刷或旧牙刷在流水中轻轻地刷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刷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白色的叶脉,把叶脉片浸入3%的双氧水中24
小时,使它们变成纯白色,再取出叶片,用清水洗净,沥去水滴。
5
、把叶脉片放在旧书或旧报纸里压干。
6、取出压平的叶脉片,待叶脉干透后,用毛笔在叶脉两面涂上水彩颜料,稍干后再压平。
7、取出涂上颜料的叶脉片,在它的叶柄上系一条彩色丝线,就得到了一张精致美丽的叶脉书签了。
8、将加热时间改为10分钟和15分钟,重复上述1~7步骤。
(五)实验记录表格:
在得出最佳浓度以及最佳反应时间后,再进行不同种类,老嫩不同的叶子对比实验。
(六)实验注意事项:
1、选择比较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如桂花树叶、紫荆叶等,尽量选取干净、大小、手感适宜的叶子。
2、用碱液浸泡叶子加热时,最好不要浸没叶柄,以免造成叶柄软化,破坏整个叶子的脉络。刷落叶片时注意不要把叶脉刷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