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作文作文200字

高中作文

送别作文(1)

夕阳如火耀动着红霞

指向西边的天空

拈来落暮,最后一抹嫣华

在这温情的六月

你已将军号奏响、钢枪磨亮

日子以风的速度飘走

谁在莫名河边

叹息着唉乃桨声

谁的呐喊成了锦句华章

谁的水波消失无踪

谁的浪花弥漫成了满天红霞

随手轻拂柳纱,撒下一季光华

踏着明日的晨曦

你一挥手走向远乡

夕阳为你留恋,朝阳为你祝福

我们在这里为你道一声

珍重朋友……

——仅以此文献给高三莘莘学子

高三:晨曦文学社

送别作文(2)

人情俩别离,

天昭似我心。

月明当此夜,

何眷离别人。

贵州三穗高三:熊国伦

送别作文(1)

夕阳如火耀动着红霞

指向西边的天空

拈来落暮,最后一抹嫣华

在这温情的六月

你已将军号奏响、钢枪磨亮

日子以风的速度飘走

谁在莫名河边

叹息着唉乃桨声

谁的呐喊成了锦句华章

谁的水波消失无踪

谁的浪花弥漫成了满天红霞

随手轻拂柳纱,撒下一季光华

踏着明日的晨曦

你一挥手走向远乡

夕阳为你留恋,朝阳为你祝福

我们在这里为你道一声

珍重朋友……

——仅以此文献给高三莘莘学子

高三:晨曦文学社

送别作文(2)

人情俩别离,

天昭似我心。

月明当此夜,

何眷离别人。

贵州三穗高三:熊国伦


相关作文

  • 古诗[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作文5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古诗<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古诗<渡荆门送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小编整理了<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同学们可以参考写作改写作文,更多古诗<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我坐着小舟,顺着江水来到荆门外,准备到楚地尽情漫游.回望从天际 ...

  • 送别爷爷作文作文500字
  • 送别爷爷作文 清晨,一缕阳光从窗外射来,闹钟响起了机械的铃声.我"啪"的一声按停,从被窝里爬起来. "行尸走肉"般走去洗脸.在如此春光明媚的一天,却要送爷爷在人世间最后一程,我的心像被绞肉机绞着.我正望着窗外发呆,耳边响起妈妈的声音:"这么早起床了? ...

  • 泪水·送别·联欢作文700字
  • 2010年的那最后一天,正是星期五,虽说不得寒风刺骨,却也寒气逼人.这个上午,我们度过了一个泪水涟涟的联欢会. 没有零食,没有节目,没有轻松的气氛,这个联欢中,只有沉重和心痛-- "这两节课我们不上了,开一个意义特殊的联欢",老师说完这话,就给我们一人半张作文纸,要我们写下三百到 ...

  • 车站送别作文600字
  • [车站送别] 一转眼二十多天的寒假过去了,在我家玩的哥哥就要走了,车站送别.那天,我一大早就爬起来,和爸爸一起去车站送哥哥. 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我心里觉得有好些话对哥哥说,可又不知说什么好.爸爸哥哥都默默地走着,我一步不离地紧跟在哥哥身后,两眼噙满了泪水,心里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我们 ...

  • 送别实习老师作文700字
  • 送别实习老师 一大早,天上雾蒙蒙的,太阳公公阴着脸,像是知道今天是三位实习老师和我们分别的日子.早操结束后,回到教室的那一刻,我们都被感动到了,因为三维实习老师都用心的为我们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礼物.它是我们上学需要的尺子.橡皮和铅笔. 我们也精心为老师准备了一堂欢送课.同学们各自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

  •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 (12)作文3200字
  • 唯有垂杨管离别 李元洛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对于人生普遍共有又各自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远在南北朝时代的江淹,早就慨乎言之了,这句话如一记清钟或警钟,不绝的余音一直传扬到今天.而和离别有关的树木呢?树木家族的成员虽然成千上万,但春华秋实,各司其职,在中国,分工主管别意与离愁 ...

  • 长亭送别作文400字
  • 长亭送别(苏教版必修5课后作文) 微微抬头,晨光刺进了双眸,变得迷离,动人.残花落满庭院,随风飘起又悄然落下,忍不住轻轻捧起飘零的花儿,让它们不在寂寞中轮回.人在这处,心已不知归往何处?满肠的苦闷不知与谁诉说?忽而,北燕们划过边际,收回思绪,忙于寻觅归宿的它们,留下孤寂的踪影,终让燕儿送去满怀的思念 ...

  • 黄鹤楼送别教案作文1500字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 齐读课题 2. 师简介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它雄踞长江之滨,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领略两位大诗人在这里演绎的一段传奇. 3. 听写词语:老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写出相应的词语 饯行:设酒食送行 伫立:长时间的站着 烟雾迷蒙: ...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作文2100字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洛南县谢湾乡中心小学 方瑜 教案背景:"文包诗"结构的文章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很多,可以说是各年级都有,在学生已学过"文包诗"结构文章的基础上来学习本篇课文是比较容易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阅读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