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常规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抓实教研工作 提升教师素质
――给校长的一点建议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管理也要随之改变,为实现党的教育目标,彻底摆脱我校教育落后的局面,我们必须强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一)、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师德修养
结合本校实际,经常对教师进行思想学习宣传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弘扬教师优良传统,更新教师办学理念,培养教师敬业精神。
(二)落实常规教学各个环节,抓好常规管理
1、备课:必须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要提前备课,教案要适用、真实。
2、上课:(具体见第三部分课堂教学)
3、批改:要及时批改,作业要适用,有效;批语有激励性、针对性;做好过程管理,为复习工作和转差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4、辅导:要做好辅导,特别是个别辅导工作,争取因材施教,
分层优化。
(三)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鼓励学历进修。学历标志着教师的基本文化素质,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进修大专学历,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本科学历努力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2、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一是尽可能请一些优秀教师、专家来我校进行传经授宝,二是尽可能派教师处出参加教研听课活动,了解信息开阔视野,拓宽思想。
3、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一所学校必须有一批好教师,我校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以中、青教师为主,形成“先进带后进,先进更先进”的局面。
4、抓实教研工作,提升教师品位。我们不折不扣发抓好每星期一次的全校教师校本教研活动,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另外,在教学之余,我校坚持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一篇以上的专题文章,在校内交流,并积极投稿。坚持教育理论学习制度,尽管老师工作繁忙,但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不少于300字,其数量和质量是教师量化管理一项重要内容。
二、加强学生管理,关注学生发展,发现教育教学问题,深
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比、学、赶、帮、超”的学风。
(三)分层优化,因材施教
搞好分层优化,因材施教,真正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使先进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
(四)搞好“转差工作”
搞好转差工作要做到“四要”
1、要关心、尊重、信任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差生”更要偏爱一些。
2、要深入诊断,分析差生学业不良的具体原因。
3、要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蓬勃向上、勤奋好学的班集体。
4、要正确处理差生变化过程中的反复现象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当前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更不能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
2、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又决定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教教材,而不能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为学生构建探究、合作、交流、体验的发展平台。
3、评价方式的转变
我校课堂教学最大的弱点是缺乏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现在口头上的“棒、棒、你真棒”的形式评价,而不能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因此,长期以来使学生形成了一种以“学会知识”为目标的不正确的发展导向。
强化常规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抓实教研工作 提升教师素质 ――给校长的一点建议
吴
永
明
强化常规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抓实教研工作 提升教师素质
――给校长的一点建议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管理也要随之改变,为实现党的教育目标,彻底摆脱我校教育落后的局面,我们必须强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一)、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师德修养
结合本校实际,经常对教师进行思想学习宣传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弘扬教师优良传统,更新教师办学理念,培养教师敬业精神。
(二)落实常规教学各个环节,抓好常规管理
1、备课:必须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要提前备课,教案要适用、真实。
2、上课:(具体见第三部分课堂教学)
3、批改:要及时批改,作业要适用,有效;批语有激励性、针对性;做好过程管理,为复习工作和转差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4、辅导:要做好辅导,特别是个别辅导工作,争取因材施教,
分层优化。
(三)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鼓励学历进修。学历标志着教师的基本文化素质,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进修大专学历,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本科学历努力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2、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一是尽可能请一些优秀教师、专家来我校进行传经授宝,二是尽可能派教师处出参加教研听课活动,了解信息开阔视野,拓宽思想。
3、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一所学校必须有一批好教师,我校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以中、青教师为主,形成“先进带后进,先进更先进”的局面。
4、抓实教研工作,提升教师品位。我们不折不扣发抓好每星期一次的全校教师校本教研活动,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另外,在教学之余,我校坚持每位教师每学期写一篇以上的专题文章,在校内交流,并积极投稿。坚持教育理论学习制度,尽管老师工作繁忙,但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不少于300字,其数量和质量是教师量化管理一项重要内容。
二、加强学生管理,关注学生发展,发现教育教学问题,深
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比、学、赶、帮、超”的学风。
(三)分层优化,因材施教
搞好分层优化,因材施教,真正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使先进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
(四)搞好“转差工作”
搞好转差工作要做到“四要”
1、要关心、尊重、信任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差生”更要偏爱一些。
2、要深入诊断,分析差生学业不良的具体原因。
3、要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蓬勃向上、勤奋好学的班集体。
4、要正确处理差生变化过程中的反复现象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当前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更不能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
2、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又决定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教教材,而不能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为学生构建探究、合作、交流、体验的发展平台。
3、评价方式的转变
我校课堂教学最大的弱点是缺乏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现在口头上的“棒、棒、你真棒”的形式评价,而不能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因此,长期以来使学生形成了一种以“学会知识”为目标的不正确的发展导向。
强化常规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抓实教研工作 提升教师素质 ――给校长的一点建议
吴
永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