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正视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他却能直面挫折,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阔达的胸襟,怎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颓废了吗?消沉了吗?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直面挫折,正视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贸然做出出兵伐吴的错误决定,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叹可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代社会,挫折更是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缕波痕,不要让它在你心中腾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夜深了,月光透进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独自坐在书桌前,任凭眼泪“叭嗒,叭嗒”地打湿那份分数少得可怜的试卷。(冷月衬悲情。开头简洁,但很有感染力。)
这次期末考试,我又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委屈,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但每次连一点收获都没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觉又想起了那挑灯夜读的情景,又想起父母为我送来面包和牛奶的情景。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吗?
算了,不去想它了,开灯看一看课外书吧,我拉亮了台灯。发现桌上的饼干渣在动,我推了推眼镜,想看个清楚。只见几只蚂蚁在搬这饼干渣,饼干渣一动一停,好像它们搬起来很费劲,真有意思!我拿来放大镜,想仔细看一看这些小东西。我还要给它们设点“障碍”。我将铅笔放在它们面前,只见它们要改变方向,结果被我用笔团团围住,看它们这回怎么办!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带头的蚂蚁首先爬上了笔,这就像一个指挥官,陆续又有几只蚂
蚁爬上来,它们想用力将饼干渣托过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那只带头的蚂蚁将饼干渣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饼干渣终于被蚂蚁从铅笔上运了过去。(这段记叙,是后文议论的基础。)
我突然领悟到,连这么小的蚂蚁面对挫折都毫不丧气,作为万物的灵长,我们更应该敢于面对挫折。我又想起:爱迪生的实验室被炸,面对这样的挫折,爱迪生没有丧失斗志,而在短短的三周内,便成功地发明了留声机;贝多芬双耳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这无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贝多芬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惊人毅力,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由眼前一幕产生顿悟,并用名人事迹加以佐证。)
人生重重叠叠山,世事曲曲折折水。通向成功的路上风雨交加,荆棘密布,但只要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定会收获鲜花和掌声。(好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挫折是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无价之宝,是成功的垫脚石。(间接引用名人名言,好!) 我又再一次打开课本,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旭日知我心。暗示“我”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在哪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我笑了,挫折,我要向你挑战,我的生活终会因挫折而更精彩。(是顿悟,更是涅槃。)
后记:我后来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感谢那个不眠夜,在那个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读懂了它的内涵,感谢挫折!
尾批:
这篇记叙文主要亮点有二:
一、真实可感。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议论。所叙之事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颇具真实性,避免了矫情和造作。关于挫折,我们听了太多来自师、长的耳提面命和谆谆告诫,却鲜有切身感悟。本文作者通过所见所悟,来表达“生活因挫折而更精彩”这一主题,让人感同身受。
二、笔法老到。首尾两段看似不经意的两处景物描写,既遥相呼应,又形成对比:遭遇挫折的悲凉和顿悟之后的敞亮。笔法如此老到,令人叹服不已!
直面挫折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正视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他却能直面挫折,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阔达的胸襟,怎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颓废了吗?消沉了吗?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直面挫折,正视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贸然做出出兵伐吴的错误决定,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叹可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代社会,挫折更是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缕波痕,不要让它在你心中腾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夜深了,月光透进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独自坐在书桌前,任凭眼泪“叭嗒,叭嗒”地打湿那份分数少得可怜的试卷。(冷月衬悲情。开头简洁,但很有感染力。)
这次期末考试,我又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委屈,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但每次连一点收获都没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觉又想起了那挑灯夜读的情景,又想起父母为我送来面包和牛奶的情景。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吗?
算了,不去想它了,开灯看一看课外书吧,我拉亮了台灯。发现桌上的饼干渣在动,我推了推眼镜,想看个清楚。只见几只蚂蚁在搬这饼干渣,饼干渣一动一停,好像它们搬起来很费劲,真有意思!我拿来放大镜,想仔细看一看这些小东西。我还要给它们设点“障碍”。我将铅笔放在它们面前,只见它们要改变方向,结果被我用笔团团围住,看它们这回怎么办!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带头的蚂蚁首先爬上了笔,这就像一个指挥官,陆续又有几只蚂
蚁爬上来,它们想用力将饼干渣托过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那只带头的蚂蚁将饼干渣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饼干渣终于被蚂蚁从铅笔上运了过去。(这段记叙,是后文议论的基础。)
我突然领悟到,连这么小的蚂蚁面对挫折都毫不丧气,作为万物的灵长,我们更应该敢于面对挫折。我又想起:爱迪生的实验室被炸,面对这样的挫折,爱迪生没有丧失斗志,而在短短的三周内,便成功地发明了留声机;贝多芬双耳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这无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贝多芬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惊人毅力,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由眼前一幕产生顿悟,并用名人事迹加以佐证。)
人生重重叠叠山,世事曲曲折折水。通向成功的路上风雨交加,荆棘密布,但只要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定会收获鲜花和掌声。(好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挫折是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无价之宝,是成功的垫脚石。(间接引用名人名言,好!) 我又再一次打开课本,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旭日知我心。暗示“我”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在哪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我笑了,挫折,我要向你挑战,我的生活终会因挫折而更精彩。(是顿悟,更是涅槃。)
后记:我后来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感谢那个不眠夜,在那个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读懂了它的内涵,感谢挫折!
尾批:
这篇记叙文主要亮点有二:
一、真实可感。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议论。所叙之事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颇具真实性,避免了矫情和造作。关于挫折,我们听了太多来自师、长的耳提面命和谆谆告诫,却鲜有切身感悟。本文作者通过所见所悟,来表达“生活因挫折而更精彩”这一主题,让人感同身受。
二、笔法老到。首尾两段看似不经意的两处景物描写,既遥相呼应,又形成对比:遭遇挫折的悲凉和顿悟之后的敞亮。笔法如此老到,令人叹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