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有感2000字作文800字

初二作文

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说的是世俗之人多分不清才与德,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与其得到有才无德的小人,不如得到无才无德的愚人,因为愚人作恶,智力不济实力不胜,人还能制服他,小人作恶有勇有谋,危害更大。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尊敬的人却容易疏远,所以大家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观察他的品德。短短几句话鞭辟入里,于历史大事件中勾勒出个人立才与立德的辩证之道,令人深受启迪。

可见虽然《资治通鉴》后来被人断章取义为权谋之书整人之书,但其实司马光作为一代大儒,' 道德博闻' 的文正公,是始终强调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始终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道、臣道、师道的。书中写' 太康之英' 陆机被人诬陷将死时,释戎服,著白,为笺辞颖,既而叹曰:' 华亭鹤唳,可复闻乎', 遂被杀,夷三族。家乡华亭的鹤鸣声,还能再听到么?大丈夫志匡世难,既知将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读罢令人掩卷叹惋,感慨良久。这就是中国读书人一脉相承的世道人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读《资治通鉴》,拨开历史权谋的诡谲烟云,最终看到的还是质朴的世道人心。

想起前段时间的'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我们对于读书的感受都在逐渐微弱或者正在消失,阅读的感觉就像炊烟离开大地一样,越飘越高,越飘越远。但是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哪怕精神也像阅读一样离我们而去,飘到了天上。所以我们的高度也不再是头顶到大地的距离,而是头顶到天空的距离。

-END-

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说的是世俗之人多分不清才与德,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与其得到有才无德的小人,不如得到无才无德的愚人,因为愚人作恶,智力不济实力不胜,人还能制服他,小人作恶有勇有谋,危害更大。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尊敬的人却容易疏远,所以大家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观察他的品德。短短几句话鞭辟入里,于历史大事件中勾勒出个人立才与立德的辩证之道,令人深受启迪。

可见虽然《资治通鉴》后来被人断章取义为权谋之书整人之书,但其实司马光作为一代大儒,' 道德博闻' 的文正公,是始终强调做人、做事的大原则,始终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道、臣道、师道的。书中写' 太康之英' 陆机被人诬陷将死时,释戎服,著白,为笺辞颖,既而叹曰:' 华亭鹤唳,可复闻乎', 遂被杀,夷三族。家乡华亭的鹤鸣声,还能再听到么?大丈夫志匡世难,既知将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读罢令人掩卷叹惋,感慨良久。这就是中国读书人一脉相承的世道人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读《资治通鉴》,拨开历史权谋的诡谲烟云,最终看到的还是质朴的世道人心。

想起前段时间的'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我们对于读书的感受都在逐渐微弱或者正在消失,阅读的感觉就像炊烟离开大地一样,越飘越高,越飘越远。但是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哪怕精神也像阅读一样离我们而去,飘到了天上。所以我们的高度也不再是头顶到大地的距离,而是头顶到天空的距离。

-END-


相关作文

  • [老残游记]读后感2000字范文作文2100字
  • 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们拥戴清官.热爱清官.黑脸的包龙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一片惩奷除恶的大青天.奷臣者,遭人唾骂,遗臭万年,皆因人们憎恨奷臣.厌恶奷臣.残害忠良的秦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是跪在岳飞墓前的(前些时候,看到网上传言,秦桧在家乡已站起来了,现在的社会价值取 ...

  • 读[资治通鉴]有感作文400字
  • 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是一本历史书.它的原著为宋代司马光撰写,现在被改写为一本通俗易懂的少儿读物.它总共有八十篇,讲述的时代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唐朝末年.这本书图文并茂,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在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子后面还有注释.第一自然段还有简单的背景介绍,生动曲折 ...

  • 读[资治通鉴]有感作文800字
  • 读<资治通鉴>有感 亚里斯提卜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的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的,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可见一本好书的重要性.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著名政治家. ...

  • 读[资治通鉴故事]有感作文600字
  •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些我喜欢的好书来读,<资治通鉴故事>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是根据我国古代有名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史,作者是我们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里的主人公司马光,他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

  • 读[资治通鉴]有感作文900字
  • 我从小以书为伴,以书为友,自然读了不少好书:有伴我成长的童话:有让我知人情懂事故的文学名着:还有令我知识丰富的科普读物--总之我博览群书,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但我最爱的还是史书<资治通鉴>.我从小与众不同,喜欢别人眼中所谓枯燥的历史.自从一次在书店里独具慧眼的挑中了<资治通鉴> ...

  • 读[资治通鉴]有感作文1400字
  • 读<资治通鉴>有感 (作者:周晓杨)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是继<春秋>后的一部编年体的史学巨著,记载的历史达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共计1362年的历史,逐年详细记载. &qu ...

  • 品三国读书笔记2000字作文2700字
  • [品三国读书笔记2000字] 品三国读书笔记2000字 匆匆又匆匆,终于读完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上册,品三国读书笔记2000字.很喜欢易的叙述品评笔调,可以说,除了生活和带孩子的必须时间外,其它事情都让我扔在了一边,读此书,实在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朋友说 ...

  • 读 [资治通鉴] 有感孙少清作文1000字
  • 读读 <<资资治治通通鉴鉴>> 有有感感 -说"秦" 西屯中学 孙少清 在春秋战国时期,群雄纷起.各自称霸一方,在这些雄踞一方的群雄中,就有著名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后来这些国家都被秦国灭掉,当时秦国国力强盛,又有李斯.蒙田等人的辅佐, ...

  • 读[资治通鉴]有感作文2000字
  • 读<资治通鉴>有感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感觉那些过去的历史仍在我们的昨天,感觉那些过去的历史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的明天.生活中难免会有历史重演的成分,或是喜剧,或是悲剧.阅读史书总是给我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