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骗以后
习作目标:
1. 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2. 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情、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使故事编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而又给人以启发。
习作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情、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使故事编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而又给人以启发。 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 你们一定听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吧。出示故事原文:
狐狸和乌鸦(原文)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它眼珠一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只好赔着笑脸:“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您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 可以给我唱首歌吗?”狐狸说。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肉从乌鸦的嘴里掉了出来,狐狸叼着肉走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提炼写法
1. 同学们,你从这个寓言故事中认识了怎样的狐狸和乌鸦呢?又明白了怎样的道理呢?
学生短暂讨论、交流。
2. 故事主要是怎样的方式叙述的?(或者说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默读故事,讨论交流。
师小结:主要是以对话以及人物说话的语气来表达的。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对话。
指导新作
师导入并出示:(课本P41页)
受骗以后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快肉。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2. 师:是啊,到嘴的一块肉没了,怎能不后悔、不郁闷呢?如果
你就是那只可怜而又爱慕虚荣的乌鸦,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些什么呢?(报仇雪恨)
生讨论交流。(出示:后悔不已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后悔莫及)
师:真是无巧不成书,冤家路窄啊。今儿他俩又碰上了,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交流(乌鸦:一声不吭 白了狐狸一眼 刚想破口大骂,一想嘴里有肉,只好忍住了…… 狐狸:嬉皮笑脸 或沉思) 要知道,狐狸可是出来寻找食物的呀。他见到乌鸦嘴里的肉会有什么反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交流(从表情、心理活动等方面着手,力求语言完整、生动有趣)
出示:他们俩是第二次交手了,一个想护肉,一个想骗肉。吃一堑,长一智。(板书)显然,接下来发生的一定跟第一次有所不同。乌鸦一定不会轻易上当的,狐狸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一定会非常精彩。狐狸和乌鸦分别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结局又会如何呢?(是乌鸦重蹈覆辙还是狐狸无功而返呢)拿起你手中的笔,老师期待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从你笔下诞生。
特别提醒:要准确使用提示语及标点符号!
四、学生写草稿
五、个别交流,师有针对性地予以指点。
六、定稿,誊写。
我的发现
习作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习作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写具体。
习作难点: 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指导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最近都在读“名人的故事”。谁来说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指名生讲故事)
2.是呀,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了成功。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聪聪发现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当当发现一到秋天苹果就变红了……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项本领?赶快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所得。通过中国人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3.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相互交流。[可以是《科学》上的小实验。]
(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小结出发现可以是来自自然界的,可以是来自生活的。)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是不是把新的发现写下来就好了呢?来看严晓敏的新发现。
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
2.引导归纳写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
特别要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真实可信,让人乐意看。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你的新发现
(2)把你发现的过程写具体。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说的过程。
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主要选择一个发现,说清楚怎样解决的过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
3.独立创作
五、习作修改及讲评
六、誊写习作
我为xx 颁奖章
习作目标:
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
3.在生活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习作重难点:
1.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
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
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注意;主要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的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6.当然,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
个人。
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互相采访。
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
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2.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
四、学生撰写草稿。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交流、评议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4.再次进行修改。
三、展示学生习作。
四、板书设计:
概括介绍(总)
推荐他人
具体的事例
春游的那些事儿
习作目标:
1.学会选择观察点,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景物。观察时要细腻,要延伸想象力。
2.能有重点地把春游中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陶冶情操;掌握“游记”的最基本的习作要点。
习作重点与难点:
习作重点:选择几件难忘的事具体介绍。
习作难点:如何把事情写具体。
习作准备:
组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次春游活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基本要求。
1.出示课题《春游的建议》,请学生根据本次春游的地点,把题目补充完整或另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二、默读例文,看课后的习作提示。
1.理解“定点观察”和“移动观察”所看到的景物。
2.明确观察顺序就是记叙顺序,这样才能把看到的景点、景物写清楚。
三、确定本次习作的内容及记叙顺序。教师提问,学生互动作答。
1.春游中到了哪些景点?看到了哪些景物?
2.看到了这么多景物,怎样抓住重点写具体?
3.开头、结尾处要注意什么?
4.你认为一篇好的游记,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 :不能记流不账,要突出得点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重点部分要描写细一点,其余的可以简略。)
四、学生开始习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得是否是有条理,有重点。发现写得比较不错的,让他读一读,写的不太好的,也指出来说一说。)
五、交流评议。
评议写作顺序:
下面就请同学们浏览手头的习作,用直线勾画出反映游览顺序的语句。谁认为你手头的文章是按照游览顺序来介绍的?读一读你们勾画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对游览顺序清楚和没有按游览顺序来写的不同文章进行不同的评价。学生读一读,教师要注意如果写的不合适的一定要及时进行指导。
评议写作重点:
一篇游记不但要按照游览顺序来写,还要突出重点,快速浏览一下你手头的文章是否做到了突出重点呢?示例一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文章。
六、修改,誊写习作。
受骗以后
习作目标:
1. 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2. 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情、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使故事编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而又给人以启发。
习作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情、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使故事编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而又给人以启发。 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 你们一定听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吧。出示故事原文:
狐狸和乌鸦(原文)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被狐狸看到了。狐狸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叼着肉,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它眼珠一转:“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只好赔着笑脸:“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您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 可以给我唱首歌吗?”狐狸说。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肉从乌鸦的嘴里掉了出来,狐狸叼着肉走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提炼写法
1. 同学们,你从这个寓言故事中认识了怎样的狐狸和乌鸦呢?又明白了怎样的道理呢?
学生短暂讨论、交流。
2. 故事主要是怎样的方式叙述的?(或者说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默读故事,讨论交流。
师小结:主要是以对话以及人物说话的语气来表达的。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对话。
指导新作
师导入并出示:(课本P41页)
受骗以后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快肉。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
2. 师:是啊,到嘴的一块肉没了,怎能不后悔、不郁闷呢?如果
你就是那只可怜而又爱慕虚荣的乌鸦,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些什么呢?(报仇雪恨)
生讨论交流。(出示:后悔不已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后悔莫及)
师:真是无巧不成书,冤家路窄啊。今儿他俩又碰上了,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交流(乌鸦:一声不吭 白了狐狸一眼 刚想破口大骂,一想嘴里有肉,只好忍住了…… 狐狸:嬉皮笑脸 或沉思) 要知道,狐狸可是出来寻找食物的呀。他见到乌鸦嘴里的肉会有什么反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交流(从表情、心理活动等方面着手,力求语言完整、生动有趣)
出示:他们俩是第二次交手了,一个想护肉,一个想骗肉。吃一堑,长一智。(板书)显然,接下来发生的一定跟第一次有所不同。乌鸦一定不会轻易上当的,狐狸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一定会非常精彩。狐狸和乌鸦分别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结局又会如何呢?(是乌鸦重蹈覆辙还是狐狸无功而返呢)拿起你手中的笔,老师期待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从你笔下诞生。
特别提醒:要准确使用提示语及标点符号!
四、学生写草稿
五、个别交流,师有针对性地予以指点。
六、定稿,誊写。
我的发现
习作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习作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写具体。
习作难点: 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指导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最近都在读“名人的故事”。谁来说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指名生讲故事)
2.是呀,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了成功。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聪聪发现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当当发现一到秋天苹果就变红了……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项本领?赶快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所得。通过中国人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3.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相互交流。[可以是《科学》上的小实验。]
(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小结出发现可以是来自自然界的,可以是来自生活的。)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是不是把新的发现写下来就好了呢?来看严晓敏的新发现。
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
2.引导归纳写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
特别要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真实可信,让人乐意看。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你的新发现
(2)把你发现的过程写具体。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说的过程。
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主要选择一个发现,说清楚怎样解决的过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
3.独立创作
五、习作修改及讲评
六、誊写习作
我为xx 颁奖章
习作目标:
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
3.在生活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习作重难点:
1.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
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
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注意;主要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的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6.当然,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
个人。
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互相采访。
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
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2.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
四、学生撰写草稿。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交流、评议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4.再次进行修改。
三、展示学生习作。
四、板书设计:
概括介绍(总)
推荐他人
具体的事例
春游的那些事儿
习作目标:
1.学会选择观察点,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景物。观察时要细腻,要延伸想象力。
2.能有重点地把春游中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陶冶情操;掌握“游记”的最基本的习作要点。
习作重点与难点:
习作重点:选择几件难忘的事具体介绍。
习作难点:如何把事情写具体。
习作准备:
组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次春游活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训练的基本要求。
1.出示课题《春游的建议》,请学生根据本次春游的地点,把题目补充完整或另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二、默读例文,看课后的习作提示。
1.理解“定点观察”和“移动观察”所看到的景物。
2.明确观察顺序就是记叙顺序,这样才能把看到的景点、景物写清楚。
三、确定本次习作的内容及记叙顺序。教师提问,学生互动作答。
1.春游中到了哪些景点?看到了哪些景物?
2.看到了这么多景物,怎样抓住重点写具体?
3.开头、结尾处要注意什么?
4.你认为一篇好的游记,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 :不能记流不账,要突出得点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重点部分要描写细一点,其余的可以简略。)
四、学生开始习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得是否是有条理,有重点。发现写得比较不错的,让他读一读,写的不太好的,也指出来说一说。)
五、交流评议。
评议写作顺序:
下面就请同学们浏览手头的习作,用直线勾画出反映游览顺序的语句。谁认为你手头的文章是按照游览顺序来介绍的?读一读你们勾画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对游览顺序清楚和没有按游览顺序来写的不同文章进行不同的评价。学生读一读,教师要注意如果写的不合适的一定要及时进行指导。
评议写作重点:
一篇游记不但要按照游览顺序来写,还要突出重点,快速浏览一下你手头的文章是否做到了突出重点呢?示例一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文章。
六、修改,誊写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