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未来的小康社会
2012已走向年末的尾巴,末日离去,新世纪的到来。昭示着岁月的痕迹,苦难终将过
去,黎明终将到来,距离小康社会提出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13年里中国创造了无数多的
奇迹,抗过了无数多的重担,踏过了漫漫荆棘,收回了港澳的主权,建立了新型农村,开发
了经济特区,经历了非典的袭击,遇到地震和风雪,迈入了宇宙的脚步,举办了轰动一时的
奥运会,让世界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出现。而未来的小康社会是何模样?让我们来大胆
预测。
何为小康?“小康”这一概念 , 是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一个词汇 , 也是千百年来劳动群众
所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民亦劳止,迄可小康。" 意思是说:
人民劳苦够了,渴望稍微得到安康。这里的小康指的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的生
活状况。这里的小康指小安。《礼记》中设想了两种社会发展形态 , 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在古代思想家眼里 , 大同是指天下为公 , 路不拾遗 , 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 , 小康是指天下为
公 , 温馨和睦 , 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 , 是比大同社会低一级的社会发展形态。那时的小康社
会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状态 , 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 , 安居乐业美好生
活的向往。在我国的一般用语中 , 通常以小康来描述温饱不愁的生活状况 , 如家道小康、小
康人家。邓小平、江泽民借用小康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 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
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 , 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 不断赋予这个概念以崭新的含义 , 使
其成为一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总水平的科学概念。
1979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来小康的概念。富足让农民走上新型社会主义农村道路,是指
应该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
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从经济学的指标讲,第一个是人均收入,第二个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就是“吃”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恩格尔系数的公式
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在我看
来未来的小康社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需要变成四个指标概况1. 增加衡量性别差距的有关指标,
一个是性别发展指标,另一个是性别歧视指标。2. 增设有关贫困指标的内涵。3. 增加衡量改
善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4. 扩展反映信息时代的指标。
在未来,首先Gdp 的增长必须比现在翻两番。和西欧美国等国家的差距应被尽量缩小,
或者甚至已然已超越,这是建成未来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2.经济社会结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而且农村的经济建设需要达到高水
平,农民的经济收入需要大大提高,不能
3.生活水平和质量:(1)城镇实际失业率至少少于百分之八十。2)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至少能够足够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
有所缩小;(3)居住水平:住房价格降低。保障房增多,人人买得起房住得起房(4)交通
通讯:山区装上电缆线
4.社会发展水平:(1)研究和开发经费大大增加,能让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达到发达国
家水平;(2)公共教育经费占GDP 的大半。教育育人,好的教育影响国家的发展(4)高等
教育学府需大大增多提高读书率(5)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增加,物质条件提高,精神压力减
少,寿命延长,反映了社会的环境优越适宜老人居住。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
较低。近10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如果坚
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
年达到56%。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城市供水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5.社会保障与法制环境: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比重至少百分之十;每万人口治安案件发生
率将近于百分之一
6.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与环境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两大自然资源支持系统,关
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河流的污染程度大大降低。黄河的排沙量减少,能够减少洪涝灾害
和泥石流的发生,减少废气的排放会减少全球变暖的进度,只有保护环境我们的地球才会更
好,只有人人参与环境才会恢复从前。 7. 社会风尚和道德意识显著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尚处于世界各国前列 8我国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缩小两者的差距,
通俗的语言就可以说是:①经济有较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人均GDP 达到世界顶峰 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②物质产品较为丰富,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世界中下等 收入国家平均生活水平;③社会进步明显,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有较大改善,社会秩序安定, 社会保障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上;④社会 风尚和道德意识显著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尚处于世界各国前 列。
2013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领导人的上任将带来中国人民走向更 加安康美好的生活,未来的中国将拾起曾经的辉煌。化身成卧在东方的巨龙,收 回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的增长,从海底的开拓,到 宇宙的涉足。时间阻止不了中国进步的脚步,将会领导中国开启一个新时代,完 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创造新的奇迹。
畅想未来的小康社会
2012已走向年末的尾巴,末日离去,新世纪的到来。昭示着岁月的痕迹,苦难终将过
去,黎明终将到来,距离小康社会提出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13年里中国创造了无数多的
奇迹,抗过了无数多的重担,踏过了漫漫荆棘,收回了港澳的主权,建立了新型农村,开发
了经济特区,经历了非典的袭击,遇到地震和风雪,迈入了宇宙的脚步,举办了轰动一时的
奥运会,让世界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出现。而未来的小康社会是何模样?让我们来大胆
预测。
何为小康?“小康”这一概念 , 是中国人民所熟悉的一个词汇 , 也是千百年来劳动群众
所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民亦劳止,迄可小康。" 意思是说:
人民劳苦够了,渴望稍微得到安康。这里的小康指的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的生
活状况。这里的小康指小安。《礼记》中设想了两种社会发展形态 , 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在古代思想家眼里 , 大同是指天下为公 , 路不拾遗 , 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 , 小康是指天下为
公 , 温馨和睦 , 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 , 是比大同社会低一级的社会发展形态。那时的小康社
会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状态 , 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 , 安居乐业美好生
活的向往。在我国的一般用语中 , 通常以小康来描述温饱不愁的生活状况 , 如家道小康、小
康人家。邓小平、江泽民借用小康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 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
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 , 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 不断赋予这个概念以崭新的含义 , 使
其成为一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总水平的科学概念。
1979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来小康的概念。富足让农民走上新型社会主义农村道路,是指
应该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
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从经济学的指标讲,第一个是人均收入,第二个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就是“吃”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恩格尔系数的公式
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在我看
来未来的小康社会在原来的基础上需要变成四个指标概况1. 增加衡量性别差距的有关指标,
一个是性别发展指标,另一个是性别歧视指标。2. 增设有关贫困指标的内涵。3. 增加衡量改
善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4. 扩展反映信息时代的指标。
在未来,首先Gdp 的增长必须比现在翻两番。和西欧美国等国家的差距应被尽量缩小,
或者甚至已然已超越,这是建成未来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2.经济社会结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而且农村的经济建设需要达到高水
平,农民的经济收入需要大大提高,不能
3.生活水平和质量:(1)城镇实际失业率至少少于百分之八十。2)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至少能够足够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
有所缩小;(3)居住水平:住房价格降低。保障房增多,人人买得起房住得起房(4)交通
通讯:山区装上电缆线
4.社会发展水平:(1)研究和开发经费大大增加,能让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达到发达国
家水平;(2)公共教育经费占GDP 的大半。教育育人,好的教育影响国家的发展(4)高等
教育学府需大大增多提高读书率(5)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增加,物质条件提高,精神压力减
少,寿命延长,反映了社会的环境优越适宜老人居住。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
较低。近10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如果坚
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
年达到56%。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城市供水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5.社会保障与法制环境:社会保障支出占GDP 比重至少百分之十;每万人口治安案件发生
率将近于百分之一
6.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与环境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两大自然资源支持系统,关
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河流的污染程度大大降低。黄河的排沙量减少,能够减少洪涝灾害
和泥石流的发生,减少废气的排放会减少全球变暖的进度,只有保护环境我们的地球才会更
好,只有人人参与环境才会恢复从前。 7. 社会风尚和道德意识显著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尚处于世界各国前列 8我国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缩小两者的差距,
通俗的语言就可以说是:①经济有较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人均GDP 达到世界顶峰 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②物质产品较为丰富,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世界中下等 收入国家平均生活水平;③社会进步明显,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有较大改善,社会秩序安定, 社会保障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上;④社会 风尚和道德意识显著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尚处于世界各国前 列。
2013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领导人的上任将带来中国人民走向更 加安康美好的生活,未来的中国将拾起曾经的辉煌。化身成卧在东方的巨龙,收 回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的增长,从海底的开拓,到 宇宙的涉足。时间阻止不了中国进步的脚步,将会领导中国开启一个新时代,完 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