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自然的语言作文13100字

初二作文

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导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板书文题和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读(学生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2、教师组织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学生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找出屏幕上的问题的答案, 准备抢答。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什么叫物候学

? (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

2、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 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 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 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逐个板书)

描述物象 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 作出解释 逻辑

竺可桢 推究原因 顺序

阐明意义 本质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1、自由读6--10自然段。2、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3、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4、提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再提问:明确:从主要到次要。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5、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 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下定义, 作比较, 分类别......

6、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7、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

(过渡) 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 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 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五、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 比较阅读。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 说明事理,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

2 增强说服力, 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 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1)听读1--2自然段。(2)多媒体出示:

一年有四季, 春夏秋冬, 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 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

(3)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 直白, 缺乏吸引力, 原文用语形象生动, 富有表现力。

⑷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给以适当的鼓励。 讲述、明确: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六、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 思路清晰, 语言准确而生动, 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

2、布置作业:采集几则农谚, 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

一、新课导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绝句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歌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为背景。唐明皇对杨贵妃宠爱有加,杨贵妃要什么,唐明皇就给她什么,这不,身在京城长安的杨贵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从南方千里迢迢送来新鲜的荔枝。当然,这一路上累死了几个人,多少匹马,我们无从考究。只是有人有疑问:当时为什么不能在长安种几棵荔枝树呢?是啊,长安为什么不能种荔枝树呢?今天,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板书)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的目的是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师生串读,齐读、默读。边读边思考:能否把所读的内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会圈点勾画,是阅读的习惯,圈点哪些语句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试读第一段,找个学生读第二段,齐读第三、四、五段,默读后文。

三、梳理结构,梳理顺序

①学生较容易把握的部分:决定气候的因素

能说说这么多的内容,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四点重要信息的吗?

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

找提问式语句: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

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②这四个因素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可不可以先写古今差异?)

3 (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文章不仅眉目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且重点突出。)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这样条理就很清楚。

③课文除了介绍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运用刚才介绍的方法画出重点句或关键词,概括回答。)

A 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

重点句:“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这些”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四季变化;指的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大自然语言。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B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着重要性

重点句:“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这里”是指上文内容,“下面”是引起下文。

C 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

重点句:“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此外”指除农业之外的范畴,即其他方面的意义。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通过圈点总括句的方法,熟悉了课文内容。作者条理清楚,通俗易懂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精析语言,合作探究

作者对物候的介绍引起我们的兴趣,文章的谋篇布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 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的文章语言也非常独特。

要说特别,先说一般:一般情况下,说明文的语言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对,准确!(如果不知,可找几个例句引导)

(一)语言的准确性(以6~10节为例)

1. 理解 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两种表现:一是表精确性的语言。 二是表模糊性的语言。 语言的模糊性我们其实并不陌生,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里面讲到“《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里“大约”“可能”都是一种模糊性语言,因为无以考证了,只是推测的情况。不能说得太绝对。

2. 探究 精确与模糊是准确的两种写法,那么这样的语言文本中有吗?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确)

②、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模糊)

同学们找得很好,我们来深入体会一下,为什么表精确性与表模糊性都体现着准确。第①句准确没有问题,经过科学实验与统计,不是11而是10天很精确。第②句中“春天” “沿海”是笼统的,不能做精确的实验,用模糊的语言,留有余地。像我们平时用的一些概数词、程度副词都属于模糊词(约、左右、前后、一般、大多数、若干)。精确与模糊都体现准确。 那么,本文除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普遍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对,生动!(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可通过朗读、换词等方法启发学生)

(二)语言的生动性(以第一节为例)

1. 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读一读,评一评。

2. 说说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说说语言生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例析: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涌动春的希望。

4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草木破土而出,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节变换的显示器。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

“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为什么不是一片片?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 形象。“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人意的天使。

“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大地沉睡了。

(三)朗读并小结

第一节的每一个词语都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当然,我们说作为一篇科普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他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即便是生动性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生动而准确的语言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竺可桢就是这样一位严谨的科学家

作为我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他的物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并端正写上“局报”两字。

五、延伸拓展,转化知识

要说了解和观察物候,农民们是最好的研究者。因为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找经验,更从生活中总结经验,那就是谚语。

你知道哪些谚语呢?能不能说说这些谚语所传递的物候现象。

例析:

① 鸡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② ②鸡晒翅又晒腿,出现大雨水

③ ③狗翻肚,天落雨

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

⑤蜘蛛收网天下雨

六、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不仅学习物候知识,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摹、介绍事物,更要学习竺可桢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果从明天,不,从下课开始,你能像竺可桢这样留心身边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写写观察日记,作作物候观测,老师相信,来年荔枝满园的时候,你也许就能告诉我,自然条件下的长安,是种不活荔枝树的。我想,这便是《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丰厚的礼物。

八、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对象: 物候(学)

含 义 观 察 成 因 意 义

(物候现象)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5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

6 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二、实践活动

1.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走向农田地头,向农民伯伯请教他们熟知的物候知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2.收集一二首咏物诗、写景诗,运用物候学知识试着分析一下。

草木知时节

——漫话物候

胡启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活动的规律。反过来,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可成为季节时令的标志。有些自然现象,如初霜、终霜、始雪等也与季节、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便是我们通常说的 物候。

文献记载,我国特有24节及72候,就是以物候为基础的。“候”就是气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节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年)。每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72候可以说是古代的“物候历”。老农铭记的“谚语”如“二月艾发芽,三月韭长叶”“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放,清明桐花、麦花、柳絮开”,就是对古代原始“物候历”的继承。

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动物候应是从动物的蛰眠、复苏、交配、繁殖、换羽、迁徙的过程来反映节气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的《春江晚景》中这一名句,就是对动物候应的写照。“布谷枝头叫,种谷时节到”,就是通过动物的啼鸣,向人们告知农时。植物候应是以植物的萌芽、发叶、生枝、开花、结果、落叶的规律来反映季节变化。“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就是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兴衰的显著的特征。“春季桃花一片红,夏季荷花满池中,秋季梨果压弯树,冬季寒梅伴老松”,又是大自然造化的四季美景。“木瓜开花,点豆种瓜”,则是向人们报告农时信息。自然现象候应又称非生物候应,是以霜降雪飘、水冻冰化、风云变幻等来反应节气的。“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棹舶风”,苏东坡把梅雨与风并提,指的是春末时节,夏季南风开始活跃,雨带则向北推进,江南雨势逐渐减弱的现象,揭示了江南春末夏初“雨渐断,风欲来”的道理。“伏天有雨,仓里有谷”“棉怕深秋花中雨,麦怕初夏干热风”等农谚精辟地总结了非生物候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8 物候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桃花在南京3月下旬已吐蕾竞放,在北京则要到4月下旬才花开满枝。物候还受到地势的影响。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是说你若从春光早逝的平川,登上高山,就会使你觉得又回到了春天的怀抱。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要降低0.5℃~0.6℃。由于平川与高山气候的差别,人们在制订秋播计划时,就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地”等策略。

草木知时节,鸟鸣报农时。可见,认真地研究当地的物候现象,用以指示农时,预报天气,指导农业生产,不失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提示: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一样都是介绍物候的,很有可比性。教学时,可让学生比较两文,就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三个方面谈谈它们的同与异。

二、重温经典

荐读几首咏物诗,分析其中的物候知识。

梅 花 [北周]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提示:当农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不相信今年入春已很久了,梅花还没有开放,于是都来雪里寻梅。树枝摇动,挂在树上的冰凌也坠落下来,伸出手攀看高处的梅枝感到非常寒冷。如果早知天寒寻梅而不得,该多穿一点衣裳,现在徒然受寒,真令人懊悔。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竹下残雪 [唐]罗隐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提示: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诗歌从盛春到暮秋,写柳的季节变化,反映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这便是物候知识。

2、我们学过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你能不能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季诗句。 参考:

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9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名词解释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如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本段是按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

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写春:大地苏醒,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这些词语描写春天景色很有层次,用词非常典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 勃勃的美丽画卷,美不胜收。

10 写燕子“翩然归来”,植物“孕育”果实,自然过渡,描写了夏季的景色。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透露出喜爱之情。

“孕育”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写秋天:叶子籁籁落下,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 “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无意的天使。

用“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

以上这些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 得神形兼备,为下文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准备。

这些描写,精彩纷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四季风花图画,令人目不暇接。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第二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草木”“候鸟”两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

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育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七、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八、课后作业:

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第二课时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11 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

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①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②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

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③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

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④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四、小结。

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因此,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

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

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导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板书文题和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读(学生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2、教师组织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学生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找出屏幕上的问题的答案, 准备抢答。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什么叫物候学

? (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

2、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 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 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 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逐个板书)

描述物象 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 作出解释 逻辑

竺可桢 推究原因 顺序

阐明意义 本质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1、自由读6--10自然段。2、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3、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4、提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再提问:明确:从主要到次要。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5、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 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下定义, 作比较, 分类别......

6、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7、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

(过渡) 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 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 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五、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 比较阅读。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 说明事理,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

2 增强说服力, 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 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1)听读1--2自然段。(2)多媒体出示:

一年有四季, 春夏秋冬, 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几千年来, 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

(3)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 直白, 缺乏吸引力, 原文用语形象生动, 富有表现力。

⑷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给以适当的鼓励。 讲述、明确:

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六、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 思路清晰, 语言准确而生动, 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

2、布置作业:采集几则农谚, 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

一、新课导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绝句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歌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为背景。唐明皇对杨贵妃宠爱有加,杨贵妃要什么,唐明皇就给她什么,这不,身在京城长安的杨贵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从南方千里迢迢送来新鲜的荔枝。当然,这一路上累死了几个人,多少匹马,我们无从考究。只是有人有疑问:当时为什么不能在长安种几棵荔枝树呢?是啊,长安为什么不能种荔枝树呢?今天,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板书)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的目的是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师生串读,齐读、默读。边读边思考:能否把所读的内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来师生共同探究。(学会圈点勾画,是阅读的习惯,圈点哪些语句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试读第一段,找个学生读第二段,齐读第三、四、五段,默读后文。

三、梳理结构,梳理顺序

①学生较容易把握的部分:决定气候的因素

能说说这么多的内容,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四点重要信息的吗?

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

找提问式语句: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

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②这四个因素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可不可以先写古今差异?)

3 (说明文的顺序可以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文章不仅眉目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且重点突出。)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这样条理就很清楚。

③课文除了介绍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运用刚才介绍的方法画出重点句或关键词,概括回答。)

A 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

重点句:“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这些”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四季变化;指的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的大自然语言。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B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着重要性

重点句:“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这里”是指上文内容,“下面”是引起下文。

C 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

重点句:“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此外”指除农业之外的范畴,即其他方面的意义。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通过圈点总括句的方法,熟悉了课文内容。作者条理清楚,通俗易懂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精析语言,合作探究

作者对物候的介绍引起我们的兴趣,文章的谋篇布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 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的文章语言也非常独特。

要说特别,先说一般:一般情况下,说明文的语言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对,准确!(如果不知,可找几个例句引导)

(一)语言的准确性(以6~10节为例)

1. 理解 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两种表现:一是表精确性的语言。 二是表模糊性的语言。 语言的模糊性我们其实并不陌生,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里面讲到“《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里“大约”“可能”都是一种模糊性语言,因为无以考证了,只是推测的情况。不能说得太绝对。

2. 探究 精确与模糊是准确的两种写法,那么这样的语言文本中有吗?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确)

②、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模糊)

同学们找得很好,我们来深入体会一下,为什么表精确性与表模糊性都体现着准确。第①句准确没有问题,经过科学实验与统计,不是11而是10天很精确。第②句中“春天” “沿海”是笼统的,不能做精确的实验,用模糊的语言,留有余地。像我们平时用的一些概数词、程度副词都属于模糊词(约、左右、前后、一般、大多数、若干)。精确与模糊都体现准确。 那么,本文除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普遍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对,生动!(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可通过朗读、换词等方法启发学生)

(二)语言的生动性(以第一节为例)

1. 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读一读,评一评。

2. 说说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说说语言生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例析: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涌动春的希望。

4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草木破土而出,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节变换的显示器。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

“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为什么不是一片片?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 形象。“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人意的天使。

“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大地沉睡了。

(三)朗读并小结

第一节的每一个词语都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当然,我们说作为一篇科普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他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即便是生动性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生动而准确的语言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竺可桢就是这样一位严谨的科学家

作为我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他的物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并端正写上“局报”两字。

五、延伸拓展,转化知识

要说了解和观察物候,农民们是最好的研究者。因为他们不仅仅从书本上找经验,更从生活中总结经验,那就是谚语。

你知道哪些谚语呢?能不能说说这些谚语所传递的物候现象。

例析:

① 鸡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② ②鸡晒翅又晒腿,出现大雨水

③ ③狗翻肚,天落雨

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

⑤蜘蛛收网天下雨

六、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不仅学习物候知识,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摹、介绍事物,更要学习竺可桢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果从明天,不,从下课开始,你能像竺可桢这样留心身边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写写观察日记,作作物候观测,老师相信,来年荔枝满园的时候,你也许就能告诉我,自然条件下的长安,是种不活荔枝树的。我想,这便是《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丰厚的礼物。

八、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对象: 物候(学)

含 义 观 察 成 因 意 义

(物候现象)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5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

6 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学生齐读1、2段,争取背诵。

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二、实践活动

1.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走向农田地头,向农民伯伯请教他们熟知的物候知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2.收集一二首咏物诗、写景诗,运用物候学知识试着分析一下。

草木知时节

——漫话物候

胡启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候鸟春秋迁飞,蛇蛙冬前蛰伏,百花深秋凋谢,腊梅傲雪迎春”……这些古今诗话,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生长、发育、活动的规律。反过来,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也可成为季节时令的标志。有些自然现象,如初霜、终霜、始雪等也与季节、气候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便是我们通常说的 物候。

文献记载,我国特有24节及72候,就是以物候为基础的。“候”就是气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节气),六气为时(季),四时为岁(年)。每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72候可以说是古代的“物候历”。老农铭记的“谚语”如“二月艾发芽,三月韭长叶”“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放,清明桐花、麦花、柳絮开”,就是对古代原始“物候历”的继承。

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动物候应是从动物的蛰眠、复苏、交配、繁殖、换羽、迁徙的过程来反映节气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的《春江晚景》中这一名句,就是对动物候应的写照。“布谷枝头叫,种谷时节到”,就是通过动物的啼鸣,向人们告知农时。植物候应是以植物的萌芽、发叶、生枝、开花、结果、落叶的规律来反映季节变化。“花开花落”“一岁一枯荣”,就是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兴衰的显著的特征。“春季桃花一片红,夏季荷花满池中,秋季梨果压弯树,冬季寒梅伴老松”,又是大自然造化的四季美景。“木瓜开花,点豆种瓜”,则是向人们报告农时信息。自然现象候应又称非生物候应,是以霜降雪飘、水冻冰化、风云变幻等来反应节气的。“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棹舶风”,苏东坡把梅雨与风并提,指的是春末时节,夏季南风开始活跃,雨带则向北推进,江南雨势逐渐减弱的现象,揭示了江南春末夏初“雨渐断,风欲来”的道理。“伏天有雨,仓里有谷”“棉怕深秋花中雨,麦怕初夏干热风”等农谚精辟地总结了非生物候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8 物候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桃花在南京3月下旬已吐蕾竞放,在北京则要到4月下旬才花开满枝。物候还受到地势的影响。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是说你若从春光早逝的平川,登上高山,就会使你觉得又回到了春天的怀抱。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要降低0.5℃~0.6℃。由于平川与高山气候的差别,人们在制订秋播计划时,就有“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地”等策略。

草木知时节,鸟鸣报农时。可见,认真地研究当地的物候现象,用以指示农时,预报天气,指导农业生产,不失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提示: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一样都是介绍物候的,很有可比性。教学时,可让学生比较两文,就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三个方面谈谈它们的同与异。

二、重温经典

荐读几首咏物诗,分析其中的物候知识。

梅 花 [北周]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提示:当农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梅花应该凋残了。不相信今年入春已很久了,梅花还没有开放,于是都来雪里寻梅。树枝摇动,挂在树上的冰凌也坠落下来,伸出手攀看高处的梅枝感到非常寒冷。如果早知天寒寻梅而不得,该多穿一点衣裳,现在徒然受寒,真令人懊悔。

诗人原居南方,梅花开得较早,留仕北朝后,居住北方,仍然在腊月下雪天去寻梅,哪知花还没有开,却饱受了冰雪严寒之苦。看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南北差异比较明显。 竹下残雪 [唐]罗隐

墙下浓阴对此君,小山尖险玉为群。 夜来解冻风虽急,不向寒城减一分。

提示:墙下竹子的浓阴里有一片残雪,而高险的小山上为白雪环绕。夜里解冻的东风虽然很急,但环境的严寒酷冷却一点也没有减。

“墙下”与“小山”空间相错落,“浓阴”与“玉”色调上相映衬,形象地反映了高下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提示: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诗歌从盛春到暮秋,写柳的季节变化,反映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这便是物候知识。

2、我们学过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你能不能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季诗句。 参考:

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9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名词解释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如华北黄河流域一带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谚有:“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本段是按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

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写春:大地苏醒,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这些词语描写春天景色很有层次,用词非常典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 勃勃的美丽画卷,美不胜收。

10 写燕子“翩然归来”,植物“孕育”果实,自然过渡,描写了夏季的景色。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透露出喜爱之情。

“孕育”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写秋天:叶子籁籁落下,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的寒冬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 “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无意的天使。

用“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

以上这些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 得神形兼备,为下文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准备。

这些描写,精彩纷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四季风花图画,令人目不暇接。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第二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草木”“候鸟”两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

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育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七、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八、课后作业:

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第二课时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11 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

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①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②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

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③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

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④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四、小结。

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因此,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

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


相关作文

  • 6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2200字
  • 6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三个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背诵.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 ...

  •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350字作文400字
  • 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睛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晚霞,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晚霞红彤彤的, 明天准热. 你看那地上的小蛇,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蛇在地上行走, 马上下雨. 荷花在水塘里开放, 不就像一个个字符? 大自然在水塘上写着: 夏天来到人间. 大 ...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作文1900字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 ...

  • 16[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教案作文1900字
  •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 ...

  • 大自然的语言作文200字
  •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你看那黄色的落叶, 它就在告诉人们. 秋天已经来到人间,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看见被砍了, 的树上在一个个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看见恐龙化石, 这里曾经是美丽的森林.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

  • 大自然的阳光-是一种语言--带答案作文1600字
  • 大自然的阳光,是一种语言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 ...

  • 作文评语作文4000字
  • 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手法,把自己当时紧张.害怕的心理真切而又细致地表现了出来. 剪裁得体.笔墨集中,详略有致.语言简洁,概括性强.主题积极.开头简洁.结尾有力之外,善用悬念,使情节曲折引人.材料典型.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使得-具有很大的优势, 对于塑造人物, 表现中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作文10800字
  • 1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实录 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学 马丽霞 师:在第五单元,我们进行过"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的学习与训练.时至今日,不知同学们是否真正学会了观察并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我想检验一下,可以吗? 生:可以! 师:撇开年.月.日的时间不看,你能从大自然的各 ...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作文2700字
  • 1 大自然的语言 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语言是我们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那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有没有它自己的语言呢?(答:有)谁能举个例子具体说说那些是大自然的语言?(例1:蚂蚁搬家大自然告诉我们:要下雨了:例2:树叶发黄.渐渐落下,大自然告诉我们:秋天来了:朝霞,大自然告诉我们:有雨)总之,各种自 ...

  • 大自然的语言(仿写)作文200字
  • 第 1 页 共 1 页 20 × 20 = 400 <大自然的语言>仿写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在山间, 明天准是雨天. 你看那土里的泥鳅,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泥鳅一动不动, 明天就是晴天. 你看那空中的日落,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日落涨得胭脂红, 非雨便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