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作文复习作文5500字

初二作文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与新题展示

一、素材积累

(一)说明: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可知,话题作文是作文考查的主要形式。研究表明,作文命题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诸如读书学习、社会交往、人生思索等,再细化一下也就是关于读书、友谊、真诚、平等、关爱、鼓励、自信、合作、探索、责任等方面的话题。但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即使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较广,我们也只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天马行空,人云亦云,内容空洞,落入俗套。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大量地写啊写啊,练啊练啊,只“吐”不“吸”,低质量的重复乃至江郎才尽。积极的做法是注重积累,并将积累的材料分门归类,到时我们写作可以顺利地去材料仓厍选取。

(二)示例:

[精彩的文题]

家乡的水土孕育了家乡特有的文化。

文化是溱湖竞渡激越的浪花,是元宵灯会跳跃的色彩,是孤山粗朴的叫鸡,是茅山绵长的号子;文化是梅兰芳挥出的长长水袖,是乡间艺人留下的串串朗笑,是泰兴的木偶,是靖江的讲经,是人生如戏,是戏如人生;文化是黄桥烧饼的清香,是靖江汤包的鲜香,是泰州干丝的滑香,是刁铺羊汤的浓香;文化是书画家郑板桥,是小说家施耐庵,是哲学家王艮,是文学史家朱东润;文化是屋前潺潺的小河,是邻家憨厚纯朴的老汉,是小巷湿漉的青石板,是悠久深沉的历史遗迹;文化是流淌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请思考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特有的文化,以“我和家乡的文化”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优美的语言]

我们需要鲁迅来警醒贪官污吏,警醒日益颓废的国人;我们需要孙犁用他从“荷花淀”带来的清新之风荡涤社会;我们需要奥斯特洛夫斯基用他的意志硬化国人软弱的脊梁;我们需要卞之琳用他的“明月”装饰人们的心灵之窗,净化人们的灵魂。(《捍卫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方法还很多,如联系教材,联系名著,联系古诗,联系名言,总之要积累。

(三)检测

(1)请围绕“热门话题”这个话题,讲几则生动的故事并用精彩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2)请围绕“财富”这个话题,讲几则典型的故事并用精练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审题训练

(一)说明:拿到一道作文题或是一段材料,首要任务就是审题。所谓审题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看清题目。有一道中考作文题是《发现》,许多考生看题不清写成《发明》,一字之差,“谬以千字”。

吃透内涵。2005年中考作文题之一借助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的例子具体诠释了“心灵召唤”的内涵以及它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材料中以“44年后”“终于”涵盖了“沿着心灵召唤前进”的过程。在写作中有些考生将“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理解为“心灵美”从而大谈人要讲道德,使心灵完美,有些考生将“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理解为“心灵的欢呼”,从而写一件使自己如何高兴的事,这些都是由于对材料审视不够、审题不清造成的。2005年中考作文题之二是“耐力”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借助骆驼、鸽子这两个意象展开,并通过比较和诠释,加以展开。应该说,这个话题更切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因为小到做一道题,完成一件事,大到对初中生活的体验,对未来人生的展望,都可以与“耐力”这个话题有关。但在写作过程中有些考生对概念的内涵把握不准,将“耐力”与“忍耐”、“耐心”等混为一谈,忍耐侧重的是内心的隐忍,耐力侧重的是过程。

明确要求。看清体裁、字数、拟题要求。这时最重要的是拟题。许多考生只把话题当文题一抄了之,不知匠心独运重拟题。

总之,审题不能一目十行的扫描,需排雷式的勘察,“读题不误作文功”,要字字看清,句句落实,找关键词,寻重点语,然后按其重要指令作文。

(二)示例:

宋朝大文豪苏轼读到王安石的《咏菊》“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后,认为菊花并不落瓣,于是随后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调任黄州团练副使,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已无一朵菊花,到此才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看来,说话做事都须全面细致地了解情况后再行动,切忌以偏概全。

请以“苏轼的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提示】本题属主旨的限制。写作时要注意提示语“看来,说话做事都须全面细致地了解情况后再行动,切忌以偏概全”这句话。

(三)检测

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发生在河北安国市的一条关于教育的新闻: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问他时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都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动,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见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不是太脆弱了?

请以“自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三、立意训练

(一)说明: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塑造文章的“灵魂”。立意要胜人一筹,就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新颖深刻。为此常要我们逆反立意,即反向思维,求异思维。比如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而我们偏说“不知足常乐”,因为不知足,就会不断进取,不断进取中就会有更多的乐趣。再如人们赞赏“铁杵磨成针”,我们偏说“铁杵何必磨成针”,用细铁丝磨不是更省力吗? 当然反要反得对,反得有理,要在求稳的基础上求新。

(二)示例:

有一个因小儿麻痹而残疾的学生,孤僻而冷傲,虽然平常大家对他都很好,但还是没人获得他的友谊。可新来不久的一位女生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大家问为什么。那位女生说,有一次我上楼,他走在前头,一不小心摔倒了,我上去问:我可以扶你起来吗?于是从那以后他就对我特别好了。

“我可以扶你起来吗?”其实是生命间真正的尊重。

请以“尊重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提示:

从立意上讲,初看是一个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话题,特别是材料内容涉及残疾人的话题,这很容易使作者陷入审题立意的误区。真正的尊重是什么?通过材料中“大家”和那位

女生的行为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前者的关爱主要是建立在同情和怜悯上,而后者的关爱则是一种体贴,一种心有灵犀的尊重。只有深入到这一步,你的立意才真正切入了材料的核心,才能说服人,感染人。

(三)检测: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对之,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四、设计亮点

(一)说明:中考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人可不像平时写作那么从容,但花点时间给文章装点一下,设计亮色还是完全有可能的。用高考作文复查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讲,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的、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内涵较丰的话语,可以是一个表现力极佳的词,可以是一个用得好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处理得相当漂亮的标点。总之,“亮点”不在乎大小,“日月”之光固然好,“萤火虫”的“微光”也行,大小不拘,只要能令读者眼睛一亮就行。

(二)示例

示例1:形式创新

“让”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常见词:家庭中,小孩相筝,大人会嘱咐他们让一让;大街上,为了顺利快速地出行,行人高呼“让一让”;蔺相如以大局为重,避让廉颇的咄咄逼人,赢得千古美名;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两千年来被无数人传扬„„谦让、退让、转让、出让、责让、让步、让贤、让位等等,“让”字家族见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 请以“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提示:可以考虑通过形式创新的方式达到出新出奇的目的。比如说,通过日记连缀,展示谦让双方的心理变化和感悟;通过穿插小标题,写出几个关于让贤的故事,抒写自己对此

事的体会;通过书信的形式,谈谈对谦让的看法;通过辩论记录的形式,展示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明确一个中心句并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强化文旨、美化结构的作用;通过童话、寓言的形式,演绎着人类社会里与“让”有关的喜怒哀乐。

示例2:语言着色

为了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我们除了正确运用语言之外,还得学会一些技巧,做到巧用。这里简单介绍三点:

1.巧引诗词歌赋。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民间俗语等,大多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极富表现力。巧妙地将其暗嵌在恰当的语境中,会使文章饱满、厚重,增添几分韵味。如:“晚自习咔咔地嗑瓜子,教室里‘余音绕梁’,有人戏称:听取蛙声一片。”例中引用诗句舒卷自如,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2.活用修辞手法。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可见,修辞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1)大地上黄苍苍的野草,像喝饱了甜酒的醉汉,东倒西歪地摇晃着。(比喻)(2)原本十分可爱的电脑,竟变得那样无情无义,任凭我如何鼓捣,就是一声不吭,只用一副黑黑的脸孔对着我。(拟人)几组例句,文采斐然,语言亮丽,让人耳目一新。

3.学会“移花接木”。这是比喻的说法,简言之,也就是在吃透某些词语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其挪用,使其在特殊的语境中产生临时性的意义。这样可使语言妙趣横生,别有风味。如:“妈妈是传统的古典派,我算是现代派。妈妈爱听美声,我却只觉得摇滚够味儿;妈妈跳舞是快三慢四,我却爱跳迪斯科;妈妈一看我跳迪斯科就说我是‘张牙舞爪’,我也笑地她土得有营养,像土豆。”挪用一些词可使文章在表达上生动新奇,富有情趣。

五、话题作文训练

(一)说明:有关话题作文的写法前面已有所涉及,这里再作些补充。一是由于文体不限,有些人在写作中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导致“四不像”,从而不能笔力集中、突出中心。故写作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文体,这样才能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二是由于话题作文写作范围较广,有些同学就随意将平时相似文章链接,这样快是快,然立意不新,弄得不好是原文的内容梗概,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正水平,所以最好联系自身,紧扣时代,写出特色。三是许多同学不善拟题,甚至以话题作为文题。“题好一半文”,故文题要独具慧眼。如以“沟通”为话题,就可这样拟题:数字法:《沟通只需半步》(老师只要再向学生走近半步,师生间的沟通就会更顺畅);《0+0=∞》(零与零=沟通,就产生无穷大,可见沟通之魅力);拟人法:《真诚填满沟壑变通途》、《别把沟通抛在一

边》;名句法:《海内常沟通,天涯若比邻》、《但愿常沟通,千里共婵娟》;比喻法:《沟通是座七彩桥》、《乘上沟通列车,驶向温馨花园》;对偶法:《信任你我他,沟通一大家》

(二)示例:

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上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转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家贫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当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中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失学,就连一些家境较好的同学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根据这则材料,以“贫困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观点,文体不限,自拟题目,800字左右。

【提示】人穷志不穷,扶贫先扶志。青年时期吃必要的苦未必是件坏事。在接受捐助、申请贷款、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面前,贫困生选择哪一种更有利于自己的锻炼成长?文章应讲出一定道理。需要例证,但不能仅仅举例,要有层进式分析。若写记叙文,可选取典型任人物、事例,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切入主题。

(三)检测

这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说话。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说:“我想演。”他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 “你会唱歌吗“中年男子问。”“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子开口就唱,一边唱还一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村民大笑。因为她的歌唱得实在不怎么好听,不但跑了调,而且到一半时还忘了词。没想到,那中年男子却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这个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女孩子叫魏敏芝。他幸运地被大导演张艺谋选中,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出演女主角,他的名字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请以“跨出勇敢的一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与新题展示

一、素材积累

(一)说明: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可知,话题作文是作文考查的主要形式。研究表明,作文命题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诸如读书学习、社会交往、人生思索等,再细化一下也就是关于读书、友谊、真诚、平等、关爱、鼓励、自信、合作、探索、责任等方面的话题。但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即使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较广,我们也只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天马行空,人云亦云,内容空洞,落入俗套。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大量地写啊写啊,练啊练啊,只“吐”不“吸”,低质量的重复乃至江郎才尽。积极的做法是注重积累,并将积累的材料分门归类,到时我们写作可以顺利地去材料仓厍选取。

(二)示例:

[精彩的文题]

家乡的水土孕育了家乡特有的文化。

文化是溱湖竞渡激越的浪花,是元宵灯会跳跃的色彩,是孤山粗朴的叫鸡,是茅山绵长的号子;文化是梅兰芳挥出的长长水袖,是乡间艺人留下的串串朗笑,是泰兴的木偶,是靖江的讲经,是人生如戏,是戏如人生;文化是黄桥烧饼的清香,是靖江汤包的鲜香,是泰州干丝的滑香,是刁铺羊汤的浓香;文化是书画家郑板桥,是小说家施耐庵,是哲学家王艮,是文学史家朱东润;文化是屋前潺潺的小河,是邻家憨厚纯朴的老汉,是小巷湿漉的青石板,是悠久深沉的历史遗迹;文化是流淌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请思考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特有的文化,以“我和家乡的文化”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优美的语言]

我们需要鲁迅来警醒贪官污吏,警醒日益颓废的国人;我们需要孙犁用他从“荷花淀”带来的清新之风荡涤社会;我们需要奥斯特洛夫斯基用他的意志硬化国人软弱的脊梁;我们需要卞之琳用他的“明月”装饰人们的心灵之窗,净化人们的灵魂。(《捍卫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方法还很多,如联系教材,联系名著,联系古诗,联系名言,总之要积累。

(三)检测

(1)请围绕“热门话题”这个话题,讲几则生动的故事并用精彩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2)请围绕“财富”这个话题,讲几则典型的故事并用精练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审题训练

(一)说明:拿到一道作文题或是一段材料,首要任务就是审题。所谓审题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看清题目。有一道中考作文题是《发现》,许多考生看题不清写成《发明》,一字之差,“谬以千字”。

吃透内涵。2005年中考作文题之一借助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的例子具体诠释了“心灵召唤”的内涵以及它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材料中以“44年后”“终于”涵盖了“沿着心灵召唤前进”的过程。在写作中有些考生将“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理解为“心灵美”从而大谈人要讲道德,使心灵完美,有些考生将“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理解为“心灵的欢呼”,从而写一件使自己如何高兴的事,这些都是由于对材料审视不够、审题不清造成的。2005年中考作文题之二是“耐力”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借助骆驼、鸽子这两个意象展开,并通过比较和诠释,加以展开。应该说,这个话题更切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因为小到做一道题,完成一件事,大到对初中生活的体验,对未来人生的展望,都可以与“耐力”这个话题有关。但在写作过程中有些考生对概念的内涵把握不准,将“耐力”与“忍耐”、“耐心”等混为一谈,忍耐侧重的是内心的隐忍,耐力侧重的是过程。

明确要求。看清体裁、字数、拟题要求。这时最重要的是拟题。许多考生只把话题当文题一抄了之,不知匠心独运重拟题。

总之,审题不能一目十行的扫描,需排雷式的勘察,“读题不误作文功”,要字字看清,句句落实,找关键词,寻重点语,然后按其重要指令作文。

(二)示例:

宋朝大文豪苏轼读到王安石的《咏菊》“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后,认为菊花并不落瓣,于是随后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调任黄州团练副使,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已无一朵菊花,到此才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看来,说话做事都须全面细致地了解情况后再行动,切忌以偏概全。

请以“苏轼的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提示】本题属主旨的限制。写作时要注意提示语“看来,说话做事都须全面细致地了解情况后再行动,切忌以偏概全”这句话。

(三)检测

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发生在河北安国市的一条关于教育的新闻: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问他时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都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动,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见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不是太脆弱了?

请以“自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三、立意训练

(一)说明: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塑造文章的“灵魂”。立意要胜人一筹,就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新颖深刻。为此常要我们逆反立意,即反向思维,求异思维。比如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而我们偏说“不知足常乐”,因为不知足,就会不断进取,不断进取中就会有更多的乐趣。再如人们赞赏“铁杵磨成针”,我们偏说“铁杵何必磨成针”,用细铁丝磨不是更省力吗? 当然反要反得对,反得有理,要在求稳的基础上求新。

(二)示例:

有一个因小儿麻痹而残疾的学生,孤僻而冷傲,虽然平常大家对他都很好,但还是没人获得他的友谊。可新来不久的一位女生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大家问为什么。那位女生说,有一次我上楼,他走在前头,一不小心摔倒了,我上去问:我可以扶你起来吗?于是从那以后他就对我特别好了。

“我可以扶你起来吗?”其实是生命间真正的尊重。

请以“尊重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提示:

从立意上讲,初看是一个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话题,特别是材料内容涉及残疾人的话题,这很容易使作者陷入审题立意的误区。真正的尊重是什么?通过材料中“大家”和那位

女生的行为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前者的关爱主要是建立在同情和怜悯上,而后者的关爱则是一种体贴,一种心有灵犀的尊重。只有深入到这一步,你的立意才真正切入了材料的核心,才能说服人,感染人。

(三)检测: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对之,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四、设计亮点

(一)说明:中考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人可不像平时写作那么从容,但花点时间给文章装点一下,设计亮色还是完全有可能的。用高考作文复查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讲,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生动的、传神的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内涵较丰的话语,可以是一个表现力极佳的词,可以是一个用得好的字,甚至可以是一个处理得相当漂亮的标点。总之,“亮点”不在乎大小,“日月”之光固然好,“萤火虫”的“微光”也行,大小不拘,只要能令读者眼睛一亮就行。

(二)示例

示例1:形式创新

“让”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常见词:家庭中,小孩相筝,大人会嘱咐他们让一让;大街上,为了顺利快速地出行,行人高呼“让一让”;蔺相如以大局为重,避让廉颇的咄咄逼人,赢得千古美名;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两千年来被无数人传扬„„谦让、退让、转让、出让、责让、让步、让贤、让位等等,“让”字家族见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 请以“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提示:可以考虑通过形式创新的方式达到出新出奇的目的。比如说,通过日记连缀,展示谦让双方的心理变化和感悟;通过穿插小标题,写出几个关于让贤的故事,抒写自己对此

事的体会;通过书信的形式,谈谈对谦让的看法;通过辩论记录的形式,展示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明确一个中心句并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强化文旨、美化结构的作用;通过童话、寓言的形式,演绎着人类社会里与“让”有关的喜怒哀乐。

示例2:语言着色

为了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我们除了正确运用语言之外,还得学会一些技巧,做到巧用。这里简单介绍三点:

1.巧引诗词歌赋。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民间俗语等,大多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极富表现力。巧妙地将其暗嵌在恰当的语境中,会使文章饱满、厚重,增添几分韵味。如:“晚自习咔咔地嗑瓜子,教室里‘余音绕梁’,有人戏称:听取蛙声一片。”例中引用诗句舒卷自如,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2.活用修辞手法。鲁迅说:“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可见,修辞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1)大地上黄苍苍的野草,像喝饱了甜酒的醉汉,东倒西歪地摇晃着。(比喻)(2)原本十分可爱的电脑,竟变得那样无情无义,任凭我如何鼓捣,就是一声不吭,只用一副黑黑的脸孔对着我。(拟人)几组例句,文采斐然,语言亮丽,让人耳目一新。

3.学会“移花接木”。这是比喻的说法,简言之,也就是在吃透某些词语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其挪用,使其在特殊的语境中产生临时性的意义。这样可使语言妙趣横生,别有风味。如:“妈妈是传统的古典派,我算是现代派。妈妈爱听美声,我却只觉得摇滚够味儿;妈妈跳舞是快三慢四,我却爱跳迪斯科;妈妈一看我跳迪斯科就说我是‘张牙舞爪’,我也笑地她土得有营养,像土豆。”挪用一些词可使文章在表达上生动新奇,富有情趣。

五、话题作文训练

(一)说明:有关话题作文的写法前面已有所涉及,这里再作些补充。一是由于文体不限,有些人在写作中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导致“四不像”,从而不能笔力集中、突出中心。故写作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文体,这样才能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二是由于话题作文写作范围较广,有些同学就随意将平时相似文章链接,这样快是快,然立意不新,弄得不好是原文的内容梗概,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正水平,所以最好联系自身,紧扣时代,写出特色。三是许多同学不善拟题,甚至以话题作为文题。“题好一半文”,故文题要独具慧眼。如以“沟通”为话题,就可这样拟题:数字法:《沟通只需半步》(老师只要再向学生走近半步,师生间的沟通就会更顺畅);《0+0=∞》(零与零=沟通,就产生无穷大,可见沟通之魅力);拟人法:《真诚填满沟壑变通途》、《别把沟通抛在一

边》;名句法:《海内常沟通,天涯若比邻》、《但愿常沟通,千里共婵娟》;比喻法:《沟通是座七彩桥》、《乘上沟通列车,驶向温馨花园》;对偶法:《信任你我他,沟通一大家》

(二)示例:

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上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转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家贫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当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中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失学,就连一些家境较好的同学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根据这则材料,以“贫困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观点,文体不限,自拟题目,800字左右。

【提示】人穷志不穷,扶贫先扶志。青年时期吃必要的苦未必是件坏事。在接受捐助、申请贷款、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面前,贫困生选择哪一种更有利于自己的锻炼成长?文章应讲出一定道理。需要例证,但不能仅仅举例,要有层进式分析。若写记叙文,可选取典型任人物、事例,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切入主题。

(三)检测

这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说话。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说:“我想演。”他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 “你会唱歌吗“中年男子问。”“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子开口就唱,一边唱还一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村民大笑。因为她的歌唱得实在不怎么好听,不但跑了调,而且到一半时还忘了词。没想到,那中年男子却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这个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女孩子叫魏敏芝。他幸运地被大导演张艺谋选中,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出演女主角,他的名字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请以“跨出勇敢的一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相关作文

  •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作文2400字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新春瑞雪飘飘,开始了充满希望的马年.初三的语文教学工作也进入了紧张而关键的时刻,我肩头的责任也倍感重大.细细勾勒,描绘出本学期的教学蓝图.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及<陕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为指针,立 ...

  •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作文4500字
  •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中考,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体考察内容散落在试卷"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四大版块考题中,借助分数体现学生的素养水平.其中作文占分值40%,有人戏称作文为"语文半壁江山"."失作文者失天下",可见作 ...

  • 莫说村童作文难作文3300字
  • 1 莫说村童作文难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几点做法 建湖县钟庄中学 王永东 内容摘要: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可是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有的语文老师不重视教作文,学生也不爱写作文,有的学生除了考试,平时根本不写,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重视作文教学,可以采用课前 ...

  • 1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作文4600字
  • 1 10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张庄中学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也是极有竞争性的考试.为了给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巩固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进行复习: 一. 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 ...

  • 脚踏实地,唯求实效作文3400字
  • 1 脚踏实地 唯求实效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策略 临沂汤河中学 刘荣 一.指导思想 随着中考的临近,九年级的复习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如何开展语文的复习工作?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为此,我们经过集体备课,认为在复习阶段我们应该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2013年 ...

  • 初中三年各自的地位作文2800字
  • 初中三年各自的地位 基础初一 初一的知识点不多,难点也不是很多.但学好初一却是整个初中三年中最重要的.从小学进入初中,同学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的教学方式变了,学习的知识更深入了. 重要的是,在初一阶段你面对一个新环境,没能适应它,没有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新方法.将这些问题积累到初二,就会在心态上 ...

  •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作文2500字
  •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包河中学九(1)班 徐华球 一.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秀率都有大的 ...

  • 语文总复习计划作文1900字
  • 2014中考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夹河镇初级中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九年级的后期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多于文科,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但是语文学习又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那么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呢?为了 ...

  •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作文5400字
  •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安排 鱼河峁中学 常莉梅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 ...

  •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作文2700字
  •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全面复习(4月中旬--4月下旬): 以本为本.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