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乡颂
岱崮,祖辈称崮乡。那意思嘛,说崮是我家乡,或者说这里是崮的家乡。八百里沂蒙山,共有72崮,蒙阴有36崮,岱崮呢,则有18崮。岱崮位于18崮崮丛中,原名望岱崮,因登上崮顶可遥望崮宗泰岳而得名。
十八崮,崮崮相连,形态各异,景色秀丽,风光宜人。
每一座山崮的形神各具一格,鬼斧神工,如卧龙崮,原名为站崖,该崮峭拔险峻,南北雄烈,酷似一条威严的长长的卧龙,因而得名卧龙崮卧龙谷定有很多荆棘灌木,崮四周十杂树林,崮要以下遍布桃林。还有石人崮,耸立于陡峭的山脊之上,分南北两组,每组有石人十余尊,相互依靠簇拥,像两组巨型石雕造像,粗犷雄壮,伟岸威严。人们把这两组石人比喻成南北岱崮保卫战中英雄战士群像,称为“岱崮连”。
故乡不仅风光宜人更是革命圣地,红色故土。在南,北岱崮曾进行两次令岱崮乡声扬全国,名垂青史的英雄保卫战。
第一次岱崮保卫战,发生在1943年11月9日,日军出动两个师团,一个旅团,日伪军共五万人,扫荡我鲁中抗日根据地。鲁中军区二分区一团八连,在连长冯华德率领下,部署在南北岱崮——这一鲁中抗日根据地的咽喉之地牵制敌人兵力。保卫战中,4000多名敌将将二崮团团围困,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战斗极其残酷,英雄八连同敌人激战18昼夜,以我军伤七人,亡二人的微小代价创造了毙伤敌人300余人的辉煌战绩,配合主力部队赢得了反扫荡的胜利。第二次岱崮保卫战则发生在1947年5月28日,我军在鲁中军区监护营一连连长陈来喜带领下一牺牲4人得代价,毙、伤国民党副团长以下官兵250余人,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如今南北战争岱崮已铸剑为犁,硝烟远去,伫立崮头,如同置身天表,伸手可抓住那漫游的云朵。四方鸟瞰,真是天广地阔,那油篓形,龙须形、蝎子形、长蛇形等奇形怪状的石崮及那千谷万壑尽收眼底,真似涛峰浪谷、汹涌澎湃、惊心动魄而又气象万千。
崮乡更有着许多名胜古迹,如位于卧龙崮崮顶的卧龙崮山寨,次寨一称“将军寨”,是金元时期所留;在长山顶中北不还有一座梭子形的山寨叫做长山寨;出山寨外还有很多寺庙,如沂蒙山脉头的山东都城城隍庙;岱崮仅有的一处佛家文化胜地——万松寺等。
除此之外,崮乡还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有丰富的风物特产,以及许多留名千古的英雄人物和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岱崮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崮乡,崮的家乡,我们的家乡。
岱崮二中
九.四
张丽丽
我爱崮乡
我生在崮乡长在崮乡,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崮乡人;我爱吃故乡的桃,我爱和崮乡的山泉水,虽然这里并不富裕但我热爱崮乡。
崮乡是红色土地,在这里有无数的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
在一九三三年人民在龙须崮一带举行了轰轰烈烈的龙须崮暴动。一九三二年新春新泰县委决定在龙须崮发动暴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但计划不如变化快,由于面广人多很快传扬了出去,为了避免伤亡决定前发动暴动,名打出“打倒军阀雪国耻”“打倒土豪分土地”“打到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等口号。
国民党急忙派军镇压,暴动遂于九月十七日失败。娄家胭在突围后不幸被捕,在雨中,敌人对娄家胭实施各种严刑,但他坚贞不屈童年十二月在刑场上高呼“共产党万岁”英雄就义。在龙须崮暴动失败后有连续发动了大崮保卫战、第一次岱崮保卫战、第二次岱崮保卫战等等,这是革命的史话这是英雄的传奇,英雄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们的事迹将永世长存。
传说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向往。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而崮乡也拥有自己的传说。 在蒙阴县几乎是老幼皆知郭巨行考的故事。
在郭巨十岁之时母亲去世父亲续娶了冯氏,冯氏对自己的儿子过顺疼爱有加而对郭巨又打又骂,一天冯氏为儿子做了一桌好菜跑里跑外,谁想她不小心摔下台子成了植物人,郭顺这时却想于郭巨分家,郭顺将娘分为一份房子分了一份,郭巨要了娘到山上火神庙去住。善人王员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郭巨,后来郭巨为了不让娘受委屈竟要把孩子埋了,竟然在树林中跑出一罐黄金。有过了些年月,逢集去给娘买些水饺,遇一老汉送了郭巨一些水饺,可这水饺里面却是冰蛋,冯氏让郭巨去割麦子说下午要下冰雹,其他村民都去了,只是郭巨不信,她被天上掉下的冰雹砸死了。
传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凸显了崮乡的神奇。
崮乡的人民更加好客,你来了我会做你们的导游,我会领你们去看山东都城隍庙、日月泉还有就是在我们村中的将军树,她可是一颗拥有二千年树龄的大松树。我还请你们去吃岱崮小吃老浆豆腐、岱崮全羊……我会在这里等你的到来,望玩的开心。
岱崮二中
九(4)
张萌
崮乡,故乡,我的依恋
在我们出门远行时,经常会情不自禁的想念家乡,去过天南海北比、飞过万水千山,即使到了天涯海角,也会感到心中有一根无形的线,经常把我们的目光和思绪拉回家乡所在的方向。
是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无形的线,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绕的土地。得意时想到他,失意时想到他,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他。
我的家乡是一个安谧的小山庄,它不起眼,它没有神马名胜古迹,也没有什么科研基地,但它的景色却极美。尤其是家乡的崮。家乡的崮或雄奇,或秀丽,形态各异,它的魅力是的拙笔所不能描绘的。
总认为家乡的崮有这刚硬的筋骨。云缠它,雾绕它,雨抽它,风催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他不低头,不让步,不畏风刀雪斧,在数不尽的摧残折磨下,越发挺立巍峨,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家乡的崮的魅力,让人惊叹,堪称奇迹。 崮乡,是我深爱的故乡,也是我情感的归宿,是我永远的根。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的新叶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蛙鸣,欢快悠扬,羊儿:“咩——咩——”的呼喊,更让人感到舒适悠闲。这时,心里总感觉很踏实,暂且忘掉烦恼与忧愁。这,大概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根”的感觉吧,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乡的传说,都是我的“根”。
有人说,故乡是一杯陈酿,离它越久,香味越浓;有人说,故乡是一盏明灯,天再黑,风雨再大,道路再坎坷,也能闭着眼睛摸索着回家;有人说,故乡是一首歌,他的音符和歌词,印游子的心头。
不是吗?屈原被逐出国,遥望故乡而高唱“鸟儿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不是吗?杜甫漂泊异乡,挥笔而吟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自己的故乡。鸣叫的公鸡,坐在门口等待主人的黑狗,傍晚照在门框上的一缕阳光,还有那山上的小径,惨白的月光,插在地理等待明天的犁头……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成为了我们每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故乡是我们每个人的依靠。一旦离开了故乡,就会成为无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四散的蒲公英,只能随风飘浮……
崮乡,我所深爱的故乡,你永远是我情感的归宿。
九年级四班
王静
浓浓故乡情
独自一人站在山顶上,任风蹂躏着我的长发。我想,这山、这一草一木应该如柔柔春阳在游子的心头久久荡漾吧,指引着他们归来的方向。
现在已近深秋。山间的溪水曲折流淌,穿行在树木芳草之间,仿佛永不疲倦的弹奏着生命的乐章。偶尔落下几片树叶,随着流水飘去,寻觅着自己的归宿。有时还会看见几只野兔在树林里蹦来蹦去,寻一些尚还嫩绿的青草,然后就消失在丛林间了。
放眼望去,有几户人家坐落在山间,尽显幽静,也许在这种环境中,虽然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但也会享受到难得的恬静吧。
崮乡的冬天也是美的,优雅恬静的美。当鹅毛大雪急促的回到大地的怀抱,当鸟儿耐不住寒冷回到鸟巢。不一会儿,这个大地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走在雪地里,脚步声别样清脆,感到生命如此真实。
小溪已不再歌唱刚。仿佛在一瞬间,它最美的状态就定格在那里,由动变为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是谁家的红梅,守着自己的寂寞,独自含香开放,为一冬的白增添了鲜红的色彩……
春天的清晨,群崮在薄雾的笼罩下,宛如一处仙境。放眼望去满目青山,层峦叠嶂,山谷奇幽,生机盎然,桃花开遍山野,整个山间都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而林中不知名的野花不为游人观赏,依然绽放出他们认为最美的花朵,漫步在林中小路,被淡淡的花香缠绵出无限忧伤。
河边的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那么美,又那么自然。有几只特别长的,时不时戏弄着河水,荡出层层波纹……
夏天不管有多么闷热,在多树的大山上总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还可以沿路采摘些野果,在雨后还可以找到一些鲜美的蘑菇。夜晚。月亮将清冽的光撒在大地上,坐在草地上看星星,微风轻轻拂过你的脸庞,带着淡淡的芳香和青草的气息,格外的清爽安适。
田野中麦浪一股一股的波动,池塘中出现了一群群的蝌蚪,蛐蛐也在不停的鸣叫……生命在不断的显现。
崮乡的四季是美的,崮乡的一切都是美的崮乡让人沉醉,崮乡让人断魂,我爱崮乡。我想,不论游子还是崮乡人,都有浓浓的崮乡情。
九年级四班
历庆玲
落叶归根
提起笔,思乱如麻,想要写一些文字送给你——我亲爱的故乡,却不知从何下笔。或许是太过依赖已成自然,我越来越顺理成章的接受你的一切馈赠。又或许我们之间有着某种关联,所思所想已超出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范围 。可不管如何,我还是想记下一点,也许以后的以后等到我两鬓如霜时,还会翻阅你曾经的岁月。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你很平凡,平凡到我可以随意忘记。若是别人问我“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我一定条件反射答到:蜜桃。也许是因为太过熟悉,一些东西早已经渗透到血液里,不用经过大脑的顾虑般。就像每年都会如期成熟的蜜桃,就像一陪我走过5475个日夜的你一样。
开始的开始,对那一望无际的桃源林,有的只是可以吃到如蜜汁般甘甜桃子的一种期待,纯粹的很,谈不上什么乡恋情节,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伴着让人垂涎三尺的桃长大的。看着人世间的种种变迁,看着所有的所有都在变化,我知道唯一变的一定是你不会苍老的容颜和你孕育的桃还有你的平凡。也是在许久之后才发现:不是可以把你遗忘,而是我在你的怀抱,思念已变为多余。
所以当哪天,离开你去很远的地方,一个只有钢筋混凝土的地方,以至于我的心里,心里装的全是那漫山遍野的绿,一心沉甸甸的桃儿。此刻竟后悔着,没学冰心捧故乡的土。
要说我恋的,还是你怀里的山,那“戴着帽子”的山,我不屈服于它的威武,却败倒与他的憨厚;我不惧怕它的险峻,却崇敬他的无私。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赐予我们生存的,所有一切都是那么得当,不会存在多余。你的骄傲——那崮。记得小时候曾经问过奶奶那是什么,奶奶告诉我那是“崮”。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于是,在我幼小心灵埋下崮,是以罩上神秘面纱的。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一样,因为唯一,因为疼惜,所以连碰触也变的小心翼翼,现在我想我能明白一点,“崮”将会是我一辈子的牵挂。
当自己写到无法收笔时,才明白不管如何,有桃又有崮还有你的地方才永远是我的家。就像如今秋风吹落的叶,不管她如何飞旋动容的美丽,最终还是落叶归根,回到大地的怀抱。一如无论我身处何方,心的另一端记的永远都是你。
仅记于此,献给我那最亲爱的崮乡。
九年级四班
薛如玉
崮乡颂
岱崮,祖辈称崮乡。那意思嘛,说崮是我家乡,或者说这里是崮的家乡。八百里沂蒙山,共有72崮,蒙阴有36崮,岱崮呢,则有18崮。岱崮位于18崮崮丛中,原名望岱崮,因登上崮顶可遥望崮宗泰岳而得名。
十八崮,崮崮相连,形态各异,景色秀丽,风光宜人。
每一座山崮的形神各具一格,鬼斧神工,如卧龙崮,原名为站崖,该崮峭拔险峻,南北雄烈,酷似一条威严的长长的卧龙,因而得名卧龙崮卧龙谷定有很多荆棘灌木,崮四周十杂树林,崮要以下遍布桃林。还有石人崮,耸立于陡峭的山脊之上,分南北两组,每组有石人十余尊,相互依靠簇拥,像两组巨型石雕造像,粗犷雄壮,伟岸威严。人们把这两组石人比喻成南北岱崮保卫战中英雄战士群像,称为“岱崮连”。
故乡不仅风光宜人更是革命圣地,红色故土。在南,北岱崮曾进行两次令岱崮乡声扬全国,名垂青史的英雄保卫战。
第一次岱崮保卫战,发生在1943年11月9日,日军出动两个师团,一个旅团,日伪军共五万人,扫荡我鲁中抗日根据地。鲁中军区二分区一团八连,在连长冯华德率领下,部署在南北岱崮——这一鲁中抗日根据地的咽喉之地牵制敌人兵力。保卫战中,4000多名敌将将二崮团团围困,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战斗极其残酷,英雄八连同敌人激战18昼夜,以我军伤七人,亡二人的微小代价创造了毙伤敌人300余人的辉煌战绩,配合主力部队赢得了反扫荡的胜利。第二次岱崮保卫战则发生在1947年5月28日,我军在鲁中军区监护营一连连长陈来喜带领下一牺牲4人得代价,毙、伤国民党副团长以下官兵250余人,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如今南北战争岱崮已铸剑为犁,硝烟远去,伫立崮头,如同置身天表,伸手可抓住那漫游的云朵。四方鸟瞰,真是天广地阔,那油篓形,龙须形、蝎子形、长蛇形等奇形怪状的石崮及那千谷万壑尽收眼底,真似涛峰浪谷、汹涌澎湃、惊心动魄而又气象万千。
崮乡更有着许多名胜古迹,如位于卧龙崮崮顶的卧龙崮山寨,次寨一称“将军寨”,是金元时期所留;在长山顶中北不还有一座梭子形的山寨叫做长山寨;出山寨外还有很多寺庙,如沂蒙山脉头的山东都城城隍庙;岱崮仅有的一处佛家文化胜地——万松寺等。
除此之外,崮乡还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有丰富的风物特产,以及许多留名千古的英雄人物和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岱崮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崮乡,崮的家乡,我们的家乡。
岱崮二中
九.四
张丽丽
我爱崮乡
我生在崮乡长在崮乡,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崮乡人;我爱吃故乡的桃,我爱和崮乡的山泉水,虽然这里并不富裕但我热爱崮乡。
崮乡是红色土地,在这里有无数的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
在一九三三年人民在龙须崮一带举行了轰轰烈烈的龙须崮暴动。一九三二年新春新泰县委决定在龙须崮发动暴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但计划不如变化快,由于面广人多很快传扬了出去,为了避免伤亡决定前发动暴动,名打出“打倒军阀雪国耻”“打倒土豪分土地”“打到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等口号。
国民党急忙派军镇压,暴动遂于九月十七日失败。娄家胭在突围后不幸被捕,在雨中,敌人对娄家胭实施各种严刑,但他坚贞不屈童年十二月在刑场上高呼“共产党万岁”英雄就义。在龙须崮暴动失败后有连续发动了大崮保卫战、第一次岱崮保卫战、第二次岱崮保卫战等等,这是革命的史话这是英雄的传奇,英雄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们的事迹将永世长存。
传说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向往。如嫦娥奔月、夸父追日……而崮乡也拥有自己的传说。 在蒙阴县几乎是老幼皆知郭巨行考的故事。
在郭巨十岁之时母亲去世父亲续娶了冯氏,冯氏对自己的儿子过顺疼爱有加而对郭巨又打又骂,一天冯氏为儿子做了一桌好菜跑里跑外,谁想她不小心摔下台子成了植物人,郭顺这时却想于郭巨分家,郭顺将娘分为一份房子分了一份,郭巨要了娘到山上火神庙去住。善人王员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郭巨,后来郭巨为了不让娘受委屈竟要把孩子埋了,竟然在树林中跑出一罐黄金。有过了些年月,逢集去给娘买些水饺,遇一老汉送了郭巨一些水饺,可这水饺里面却是冰蛋,冯氏让郭巨去割麦子说下午要下冰雹,其他村民都去了,只是郭巨不信,她被天上掉下的冰雹砸死了。
传说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凸显了崮乡的神奇。
崮乡的人民更加好客,你来了我会做你们的导游,我会领你们去看山东都城隍庙、日月泉还有就是在我们村中的将军树,她可是一颗拥有二千年树龄的大松树。我还请你们去吃岱崮小吃老浆豆腐、岱崮全羊……我会在这里等你的到来,望玩的开心。
岱崮二中
九(4)
张萌
崮乡,故乡,我的依恋
在我们出门远行时,经常会情不自禁的想念家乡,去过天南海北比、飞过万水千山,即使到了天涯海角,也会感到心中有一根无形的线,经常把我们的目光和思绪拉回家乡所在的方向。
是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无形的线,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绕的土地。得意时想到他,失意时想到他,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他。
我的家乡是一个安谧的小山庄,它不起眼,它没有神马名胜古迹,也没有什么科研基地,但它的景色却极美。尤其是家乡的崮。家乡的崮或雄奇,或秀丽,形态各异,它的魅力是的拙笔所不能描绘的。
总认为家乡的崮有这刚硬的筋骨。云缠它,雾绕它,雨抽它,风催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他不低头,不让步,不畏风刀雪斧,在数不尽的摧残折磨下,越发挺立巍峨,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家乡的崮的魅力,让人惊叹,堪称奇迹。 崮乡,是我深爱的故乡,也是我情感的归宿,是我永远的根。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的新叶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蛙鸣,欢快悠扬,羊儿:“咩——咩——”的呼喊,更让人感到舒适悠闲。这时,心里总感觉很踏实,暂且忘掉烦恼与忧愁。这,大概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根”的感觉吧,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乡的传说,都是我的“根”。
有人说,故乡是一杯陈酿,离它越久,香味越浓;有人说,故乡是一盏明灯,天再黑,风雨再大,道路再坎坷,也能闭着眼睛摸索着回家;有人说,故乡是一首歌,他的音符和歌词,印游子的心头。
不是吗?屈原被逐出国,遥望故乡而高唱“鸟儿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不是吗?杜甫漂泊异乡,挥笔而吟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自己的故乡。鸣叫的公鸡,坐在门口等待主人的黑狗,傍晚照在门框上的一缕阳光,还有那山上的小径,惨白的月光,插在地理等待明天的犁头……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成为了我们每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故乡是我们每个人的依靠。一旦离开了故乡,就会成为无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四散的蒲公英,只能随风飘浮……
崮乡,我所深爱的故乡,你永远是我情感的归宿。
九年级四班
王静
浓浓故乡情
独自一人站在山顶上,任风蹂躏着我的长发。我想,这山、这一草一木应该如柔柔春阳在游子的心头久久荡漾吧,指引着他们归来的方向。
现在已近深秋。山间的溪水曲折流淌,穿行在树木芳草之间,仿佛永不疲倦的弹奏着生命的乐章。偶尔落下几片树叶,随着流水飘去,寻觅着自己的归宿。有时还会看见几只野兔在树林里蹦来蹦去,寻一些尚还嫩绿的青草,然后就消失在丛林间了。
放眼望去,有几户人家坐落在山间,尽显幽静,也许在这种环境中,虽然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但也会享受到难得的恬静吧。
崮乡的冬天也是美的,优雅恬静的美。当鹅毛大雪急促的回到大地的怀抱,当鸟儿耐不住寒冷回到鸟巢。不一会儿,这个大地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走在雪地里,脚步声别样清脆,感到生命如此真实。
小溪已不再歌唱刚。仿佛在一瞬间,它最美的状态就定格在那里,由动变为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是谁家的红梅,守着自己的寂寞,独自含香开放,为一冬的白增添了鲜红的色彩……
春天的清晨,群崮在薄雾的笼罩下,宛如一处仙境。放眼望去满目青山,层峦叠嶂,山谷奇幽,生机盎然,桃花开遍山野,整个山间都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而林中不知名的野花不为游人观赏,依然绽放出他们认为最美的花朵,漫步在林中小路,被淡淡的花香缠绵出无限忧伤。
河边的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那么美,又那么自然。有几只特别长的,时不时戏弄着河水,荡出层层波纹……
夏天不管有多么闷热,在多树的大山上总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还可以沿路采摘些野果,在雨后还可以找到一些鲜美的蘑菇。夜晚。月亮将清冽的光撒在大地上,坐在草地上看星星,微风轻轻拂过你的脸庞,带着淡淡的芳香和青草的气息,格外的清爽安适。
田野中麦浪一股一股的波动,池塘中出现了一群群的蝌蚪,蛐蛐也在不停的鸣叫……生命在不断的显现。
崮乡的四季是美的,崮乡的一切都是美的崮乡让人沉醉,崮乡让人断魂,我爱崮乡。我想,不论游子还是崮乡人,都有浓浓的崮乡情。
九年级四班
历庆玲
落叶归根
提起笔,思乱如麻,想要写一些文字送给你——我亲爱的故乡,却不知从何下笔。或许是太过依赖已成自然,我越来越顺理成章的接受你的一切馈赠。又或许我们之间有着某种关联,所思所想已超出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范围 。可不管如何,我还是想记下一点,也许以后的以后等到我两鬓如霜时,还会翻阅你曾经的岁月。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你很平凡,平凡到我可以随意忘记。若是别人问我“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我一定条件反射答到:蜜桃。也许是因为太过熟悉,一些东西早已经渗透到血液里,不用经过大脑的顾虑般。就像每年都会如期成熟的蜜桃,就像一陪我走过5475个日夜的你一样。
开始的开始,对那一望无际的桃源林,有的只是可以吃到如蜜汁般甘甜桃子的一种期待,纯粹的很,谈不上什么乡恋情节,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伴着让人垂涎三尺的桃长大的。看着人世间的种种变迁,看着所有的所有都在变化,我知道唯一变的一定是你不会苍老的容颜和你孕育的桃还有你的平凡。也是在许久之后才发现:不是可以把你遗忘,而是我在你的怀抱,思念已变为多余。
所以当哪天,离开你去很远的地方,一个只有钢筋混凝土的地方,以至于我的心里,心里装的全是那漫山遍野的绿,一心沉甸甸的桃儿。此刻竟后悔着,没学冰心捧故乡的土。
要说我恋的,还是你怀里的山,那“戴着帽子”的山,我不屈服于它的威武,却败倒与他的憨厚;我不惧怕它的险峻,却崇敬他的无私。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赐予我们生存的,所有一切都是那么得当,不会存在多余。你的骄傲——那崮。记得小时候曾经问过奶奶那是什么,奶奶告诉我那是“崮”。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于是,在我幼小心灵埋下崮,是以罩上神秘面纱的。就像小王子的玫瑰花一样,因为唯一,因为疼惜,所以连碰触也变的小心翼翼,现在我想我能明白一点,“崮”将会是我一辈子的牵挂。
当自己写到无法收笔时,才明白不管如何,有桃又有崮还有你的地方才永远是我的家。就像如今秋风吹落的叶,不管她如何飞旋动容的美丽,最终还是落叶归根,回到大地的怀抱。一如无论我身处何方,心的另一端记的永远都是你。
仅记于此,献给我那最亲爱的崮乡。
九年级四班
薛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