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导学案作文5200字

初三作文

作文导学案

设计者 时间:2013-5-24

课题:作文教学(第一案)

怎样审题

(第一课时)

【考点目标导学】 作文审题技巧

【重点难点】 准确、简洁、新颖、富有文采

【导学建议】 提供文题,教师点拨,提供解题技巧。

【学法点拨】1. 紧扣关键词语 2.把握话题材料 3.重视提示语句 4.把握文体要求

【课前预习导学】

(提供五个文题,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思考怎样审题,每小组交五个题目) 文题一

下面是一个很长的中考作文题,你读一读,审一审。看你发现了哪些对作文有用的信息。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作文:

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父母爱孩子,真有点近乎溺爱。只要求孩子读书、升学,至于待人接物、劳动、生活等等都置之脑后了。特别是家务劳动,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小到洗一块手绢,一双袜子,都是妈妈代劳,这是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的。我的父母却不然,他们严格要求我会生活,爱劳动,不怕吃苦,勤奋、节约,对我的缺点从不迁就。所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

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或“______这样要求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其中代替父母或老师,正式写文章时将它代进去。本文也可以取材于所见所闻,但要用第一人称写。 文题二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

文题三

点亮感恩的心

文题四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请以“我在春天里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五

精彩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堂合作探究】

(一)小组交流展示:

1.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小组交流讨论预习内容,每小组提供五个最佳题目。

2.教师投影参考答案,点拨解题技巧。

文题一

审题中发现:①“学会了走路”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②文题中的材料是暗示要写别人对“我”严格要求和“我”自己的努力③作文时不一定要写自己的父母④作文的内容也可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

文题二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1、提示立意角度,2、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 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

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文题三

提示]①感恩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

②感恩使你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你有积极的人生观,感恩会善待自己,也快乐自己。

③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不幸。 文题四

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能调动考生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和“做”则暗示在写作中如何选材,选什么材。

文题五

提示]这种几乎是全体考生都能写的题目,尤其要注意" 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 中的" 中心与材料" ,不能满足仅仅于写肤浅的或俗套的" 精彩球赛" 、" 精彩活动" 等,应注重文章的立意和材料的新颖,如" 精彩读书行" 、" 精彩瞬间的背后" 、" 精彩乡村夜" 、" 精彩语文" 、" 精彩京剧" 等,都可以参考。

(选取小组交流出来的优秀题目给予点评,表彰)

(二)师生互动研讨:

1.知识回顾点拨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审题就是仔细审读题目,了解写作要求,弄清写作禁忌,捕捉相关信息。审题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

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

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

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 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它们主要包括--

1.提示与解说。如2006年江苏无锡卷,文题为" 门其实开着" ,下面有这样的提示:"' 门' 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 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如2006年江苏常州卷一一请以" 告别 "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一一共五条" 要求" ,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三)、审读" 导语"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特别是话题作文题,文题之前多有一段导语,这些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能撩拨学生的写作激情。可别小觑这些导语,它们也是作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理应对此引起重视。

1.看" 导语" 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如江苏南通2006年卷中的" 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它其实为" 怦然心动的感觉" 这一话题指明了选材范围。

2.看" 导语" 是否点示了立意角度。如浙江金华2006年卷--" 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 生活是多么精彩!" 导语实则点明了" 精彩" 的内涵--美丽、奋发、健康等,为考生指明了立意的方向。

3.看" 导语" 是否透露了构思方法。如2006年山东淄博卷中的" 寄托哀思"" 洋溢欢乐" ,湖北随州卷中关于" 幸福" 的解说,都透露出了构思的信息,值得我们注意。

2. 中考典例分析

文题六

欣 赏

[提示]" 欣赏" 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享受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事物" 无处不在:既可以是自然界的怡人景致,又可以是人世间的优秀品质。" 欣赏" 的对象既可以是他人他物,又可以是" 自我" 。如可以写" 欣赏美丽的四季" ,也可以写" 欣赏建设者的洋山精神" ,可以写" 欣赏蜜蜂的乐于奉献" ,也可以写" 欣赏自己的某一特长" 。

文题七

周围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由于认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心情不同,有的人不能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但有的人能理解,有时候能理解。

请以" 我能理解" 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提示]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看问题的角度,一是看问题的态度。应该仔细揣摩题干中的提示,为什么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能够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想一想其中的原因,进而从" 角度" 和" 态度" 入手,使文章写出新意和深意。

课题:作文教学 怎样审题

(第二课时)

【课后达标拓展】

(一)能力提升:

1、以小见大法

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的拟题方法,也是最为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以“爱”为话题,就可以“父爱如山”“人间大爱”“邂逅爱情”“友情无间”“陌生的关爱”为题,从这些角度来阐述,就缩小了“爱”的范围。

2、妙用修辞法

用修辞的手法拟题,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运用比喻的题目如“人命如花”“我心中永远的百合花”;运用拟人的题目如“钢琴,别哭”“我和足球有个约会”;运用反问的题目如“我们是否需要诚信”“忍让难道是懦弱的吗”,运用夸张的题目如“粉身碎骨为考试”等。

3、设置悬念法

在标题中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疑问,激起其好奇心,或者故意违反人们的常规思维拟定题目,达到引发读者兴趣的效果。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我不想做乖小孩”“妈妈的秘密”“我终于明白了”“欲速可达”“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世上只有爸爸狠”等。

4、延伸扩展法

以话题为中心词,在其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限制、修饰、补充性的词语或短语,从而使宽泛的话题扩展成具体可感的标题。比如以“读”为话题,“读”不仅仅是“读书”还可以是“读懂人生”“我爱阅读大自然”“我读贝多芬”等,这些都是从“读”中拓展延伸出的意义。

5、数字符号法

用数字、符号甚至公式拟题,妙不可言,既简洁明了,富有创意,又能很好地阐释文章主旨,给人以启示。如“1+1>2”(写团结)、 “诚实+信用=财富”、“我们,sos”(呼吁减轻课业负担)、“7-1=0”(写诚信)等。

6、偷梁换柱法

利用谐音,将原有的人们熟知的词句改一两个字,产生不同的含义,音同意不同,具有很强的对比性,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如针对一则歹徒抢劫银行,一位青年上前与之搏斗,而有些人却围观不助的新闻,有的同学写读后感时,拟题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这就用了谐音法,把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列在了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7、诗情画意法

运用文化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境中藏情,情中有境,情境交融。此拟题法特别适用于抒情散文,如“白云·夕阳·歌声”(写生活感情)、“那山·那水·那人”(写乡情)、“风雨中我们一起走过”、“雨季,我们去看海”(写同学友谊)等。

8、时尚达人法

拟用当前流行的词语作题,能一下子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一种亲近感而产生阅读欲。例如“李白上网”“qq城风波”“给韩寒让出一条道”等。

9、借花献佛法

借用法,指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广告词等直接引用或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诚信)、“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理解)、“不能忘却的记忆”、“爱拼才会赢”等。

10、中英结合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语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我的感觉,i am fine”“搞笑课堂 one and two”等。

二、提分训练

第1题(2011年中考广东卷作文题)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拟一个饱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请仔细审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此题是什么类型的考作文题?( )

a 、材料型半命题作文 b 、事实类材料作文

c 、言论类材料作文 d 、话题作文

2、此考题对题目是否做了限制?

3、请拟定两个作文题目,并写出作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文章内容要符合拟定的题目。

题目:

主要内容:

题目:

主要内容:

第2题(2010年中考天津卷作文题)

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请仔细审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构思后写出你的作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请根据上题的作文内容,为你的作文拟定三个标题:

(1)

(2)

(3)

3、你觉得哪一个标题,更能表现文章内容?请同时参考作文主题和内容,最终确定一个标题。 你的选择是: ,原因是:

三:失分误区:

1、把话题当文题,毫无个性;

2、题目缺少新意,无创造性;

3、题目不精练,冗长呆板;

4、横空出世,与内容毫无关联;

5、大而无当,放之四海皆准。

作文导学案

设计者 时间:2013-5-24

课题:作文教学(第一案)

怎样审题

(第一课时)

【考点目标导学】 作文审题技巧

【重点难点】 准确、简洁、新颖、富有文采

【导学建议】 提供文题,教师点拨,提供解题技巧。

【学法点拨】1. 紧扣关键词语 2.把握话题材料 3.重视提示语句 4.把握文体要求

【课前预习导学】

(提供五个文题,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思考怎样审题,每小组交五个题目) 文题一

下面是一个很长的中考作文题,你读一读,审一审。看你发现了哪些对作文有用的信息。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作文:

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父母爱孩子,真有点近乎溺爱。只要求孩子读书、升学,至于待人接物、劳动、生活等等都置之脑后了。特别是家务劳动,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小到洗一块手绢,一双袜子,都是妈妈代劳,这是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的。我的父母却不然,他们严格要求我会生活,爱劳动,不怕吃苦,勤奋、节约,对我的缺点从不迁就。所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

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或“______这样要求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其中代替父母或老师,正式写文章时将它代进去。本文也可以取材于所见所闻,但要用第一人称写。 文题二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

文题三

点亮感恩的心

文题四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请以“我在春天里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五

精彩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堂合作探究】

(一)小组交流展示:

1.请同学们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小组交流讨论预习内容,每小组提供五个最佳题目。

2.教师投影参考答案,点拨解题技巧。

文题一

审题中发现:①“学会了走路”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②文题中的材料是暗示要写别人对“我”严格要求和“我”自己的努力③作文时不一定要写自己的父母④作文的内容也可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

文题二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1、提示立意角度,2、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 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

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文题三

提示]①感恩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

②感恩使你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你有积极的人生观,感恩会善待自己,也快乐自己。

③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不幸。 文题四

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能调动考生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和“做”则暗示在写作中如何选材,选什么材。

文题五

提示]这种几乎是全体考生都能写的题目,尤其要注意" 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 中的" 中心与材料" ,不能满足仅仅于写肤浅的或俗套的" 精彩球赛" 、" 精彩活动" 等,应注重文章的立意和材料的新颖,如" 精彩读书行" 、" 精彩瞬间的背后" 、" 精彩乡村夜" 、" 精彩语文" 、" 精彩京剧" 等,都可以参考。

(选取小组交流出来的优秀题目给予点评,表彰)

(二)师生互动研讨:

1.知识回顾点拨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审题就是仔细审读题目,了解写作要求,弄清写作禁忌,捕捉相关信息。审题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

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

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

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 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它们主要包括--

1.提示与解说。如2006年江苏无锡卷,文题为" 门其实开着" ,下面有这样的提示:"' 门' 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 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如2006年江苏常州卷一一请以" 告别 "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一一共五条" 要求" ,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三)、审读" 导语"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特别是话题作文题,文题之前多有一段导语,这些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能撩拨学生的写作激情。可别小觑这些导语,它们也是作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理应对此引起重视。

1.看" 导语" 是否暗示了选材范围。如江苏南通2006年卷中的" 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它其实为" 怦然心动的感觉" 这一话题指明了选材范围。

2.看" 导语" 是否点示了立意角度。如浙江金华2006年卷--" 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 生活是多么精彩!" 导语实则点明了" 精彩" 的内涵--美丽、奋发、健康等,为考生指明了立意的方向。

3.看" 导语" 是否透露了构思方法。如2006年山东淄博卷中的" 寄托哀思"" 洋溢欢乐" ,湖北随州卷中关于" 幸福" 的解说,都透露出了构思的信息,值得我们注意。

2. 中考典例分析

文题六

欣 赏

[提示]" 欣赏" 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享受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事物" 无处不在:既可以是自然界的怡人景致,又可以是人世间的优秀品质。" 欣赏" 的对象既可以是他人他物,又可以是" 自我" 。如可以写" 欣赏美丽的四季" ,也可以写" 欣赏建设者的洋山精神" ,可以写" 欣赏蜜蜂的乐于奉献" ,也可以写" 欣赏自己的某一特长" 。

文题七

周围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由于认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心情不同,有的人不能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但有的人能理解,有时候能理解。

请以" 我能理解" 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提示]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看问题的角度,一是看问题的态度。应该仔细揣摩题干中的提示,为什么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能够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想一想其中的原因,进而从" 角度" 和" 态度" 入手,使文章写出新意和深意。

课题:作文教学 怎样审题

(第二课时)

【课后达标拓展】

(一)能力提升:

1、以小见大法

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的拟题方法,也是最为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以“爱”为话题,就可以“父爱如山”“人间大爱”“邂逅爱情”“友情无间”“陌生的关爱”为题,从这些角度来阐述,就缩小了“爱”的范围。

2、妙用修辞法

用修辞的手法拟题,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运用比喻的题目如“人命如花”“我心中永远的百合花”;运用拟人的题目如“钢琴,别哭”“我和足球有个约会”;运用反问的题目如“我们是否需要诚信”“忍让难道是懦弱的吗”,运用夸张的题目如“粉身碎骨为考试”等。

3、设置悬念法

在标题中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疑问,激起其好奇心,或者故意违反人们的常规思维拟定题目,达到引发读者兴趣的效果。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我不想做乖小孩”“妈妈的秘密”“我终于明白了”“欲速可达”“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世上只有爸爸狠”等。

4、延伸扩展法

以话题为中心词,在其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限制、修饰、补充性的词语或短语,从而使宽泛的话题扩展成具体可感的标题。比如以“读”为话题,“读”不仅仅是“读书”还可以是“读懂人生”“我爱阅读大自然”“我读贝多芬”等,这些都是从“读”中拓展延伸出的意义。

5、数字符号法

用数字、符号甚至公式拟题,妙不可言,既简洁明了,富有创意,又能很好地阐释文章主旨,给人以启示。如“1+1>2”(写团结)、 “诚实+信用=财富”、“我们,sos”(呼吁减轻课业负担)、“7-1=0”(写诚信)等。

6、偷梁换柱法

利用谐音,将原有的人们熟知的词句改一两个字,产生不同的含义,音同意不同,具有很强的对比性,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如针对一则歹徒抢劫银行,一位青年上前与之搏斗,而有些人却围观不助的新闻,有的同学写读后感时,拟题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这就用了谐音法,把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列在了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7、诗情画意法

运用文化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境中藏情,情中有境,情境交融。此拟题法特别适用于抒情散文,如“白云·夕阳·歌声”(写生活感情)、“那山·那水·那人”(写乡情)、“风雨中我们一起走过”、“雨季,我们去看海”(写同学友谊)等。

8、时尚达人法

拟用当前流行的词语作题,能一下子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一种亲近感而产生阅读欲。例如“李白上网”“qq城风波”“给韩寒让出一条道”等。

9、借花献佛法

借用法,指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广告词等直接引用或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诚信)、“对面的老师看过来”(理解)、“不能忘却的记忆”、“爱拼才会赢”等。

10、中英结合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语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我的感觉,i am fine”“搞笑课堂 one and two”等。

二、提分训练

第1题(2011年中考广东卷作文题)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拟一个饱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请仔细审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此题是什么类型的考作文题?( )

a 、材料型半命题作文 b 、事实类材料作文

c 、言论类材料作文 d 、话题作文

2、此考题对题目是否做了限制?

3、请拟定两个作文题目,并写出作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文章内容要符合拟定的题目。

题目:

主要内容:

题目:

主要内容:

第2题(2010年中考天津卷作文题)

2010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请仔细审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构思后写出你的作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请根据上题的作文内容,为你的作文拟定三个标题:

(1)

(2)

(3)

3、你觉得哪一个标题,更能表现文章内容?请同时参考作文主题和内容,最终确定一个标题。 你的选择是: ,原因是:

三:失分误区:

1、把话题当文题,毫无个性;

2、题目缺少新意,无创造性;

3、题目不精练,冗长呆板;

4、横空出世,与内容毫无关联;

5、大而无当,放之四海皆准。


相关作文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2012作文23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2012作文21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作文2100字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四年级作文:校园春色1 四年级作文:校园景色 四年级作文:春姑娘到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春天 四年级作文:迷人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石子路 四年级作文:美丽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喷泉 四年级作文:夕照校园 四年级作文:走过校园的四季 四 ...

  •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作文2700字
  • 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 ...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作文1600字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多么的神秘夏哪.又是多么的热情爱你 夏天虽然没有春天的温柔早晨.也没有秋天的凉爽更没有冬天的纯真但它却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太阳公公还没有睡醒雾姑娘已从天上降到人间楼房和草地就被笼罩在云雾 之中.草地湿湿的空气暖暖的夏天的早晨有一种朦胧的美. 地面就开始变热了气 ...

  •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作文27700字
  • 1 ·甘肃兰州2010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天空让我陶醉 [2010-10-29]·甘肃兰州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花让我陶醉 [2010-10-26]·2009广东阳江中考满分作文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2010-10-26]·中考满分作文 [2010-10-26]·中考范文:心灵的距离 [ ...

  • 作文作文11200字
  • 2011宁夏中考作文题目(自拟命题)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他去找了发明家,发明家没等他说完话就说要给他装一对翅膀,裁缝没等他说完就要给他一条围巾,帽子店.蜂蜜店.装饰店,所有的地方听说他有一个小麻烦都给了他一点东西,可是大熊要的不是这些.直到大熊遇到一只小苍蝇,小苍蝇倾听了大熊的话,大熊说他需要一个朋 ...

  • 历年小升初作文题目作文2200字
  • 全国各地历年小升初考试作文题大全 ⒈小升初作文题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小升初作文题目<--,我永远的天空> ⒊小升初作文题目<都是--惹的祸> ⒋小升初作文题目<笑傲--> ⒌小升初作文题目<生活需要--> ⒍小升初作文题目< ...

  •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作文32800字
  • 1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 1.2008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的肩膀 2.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 ...

  • 初中作文题目作文8100字
  • 1<--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我永远的天空> ⒊<都是--惹的祸> ⒋<笑傲--> ⒌<生活需要--> ⒍<何以解忧,惟有--> ⒎<假如我是--> ⒏<告诉你,我很--> ⒐<我眼中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