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金佛寺学校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学生导学案 学科主任签名:________
课题:《大自然的秘密》 计划课时数: 2 主备人: 马天武
中心备课负责人:马天武 年级主任签名: 时 间:_4___月__18___日
1、认识并掌握“伫立、颓废、寂然”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引导学生理解“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这句话得
意思。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文章所要说明的深刻道理。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本预习案是课前发放,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为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准备。要求A 、B 、C 层学生都自主完成。A 生可以适当拓展延伸。B 生完成所有任务,并帮助C 生完成预习
任务。
1、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即加拉帕戈斯群岛,太平洋东部岛群;
位于太平洋东部的赤道上,它是厄瓜多尔共和国的一个省,离厄瓜多尔本
土1000公里。于北纬1°40′~南纬1°25′和西经89°14′~92°01′
之间。由19个岛及附属小岛及岩礁组成,面积7976平方公里,离厄瓜多
尔本土1100公里,跨赤道两侧。陆地总面积约7,994平方公里(3,086平
方哩) ,散布在约59,500平方公里(23,000平方里) 的海面上。 被人称作
“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现存着一些不寻常的动物物种。
例如陆生鬣蜥,巨龟和多种类型的雀类。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参观了这片岛屿后,从中得到感悟,为《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科隆群岛是由四五百万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在一百多万年前浮出海面。岛上的火山喷 发还时有发生,群岛最西边的伊莎贝拉岛和费尔南迪纳岛上的火山一直没消停,最近的两次喷发是在1995年和1998年。
2、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自己搜集)
一、比一比,在组词。
旅( ) 恐( ) 鬼( ) 嘲( ) 导( )
族( ) 巩( ) 龟( ) 潮 ( ) 异( )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理解词语。
伫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踯躅不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贯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论„„总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
(1)( )遇到什么困难,他( )积极地想办法克服。
(2)( )这件事情过去很多年了,( )我的印象依然非常深刻。
(3)( )我们全班同学共同努力,这次语文测试( )一定能过关。
(4)我( )被同学们嘲笑,( )能说谎话骗人。
(5)( )实验一次次地失败了,可他( )是在不停地努力。
(6)( )他学习努力,( )成绩上升得很快。
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 自读课文,我能读准的字音: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的脉络。
4、轻声读课文,提出质疑,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45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为什么?
家长评价: 我的自主学习可认真啦!爸爸、妈妈送我几颗星吧!( ) 【使用说明】本案适用于课堂学习环节,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按照探究学习顺序,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要求AB 层学生完成全部探究和拓展的内容,C 层学生完成探究内容,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完成拓展内容。 【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体会和把握文章思路,从而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1、《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想实地观察太平洋绿个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一只被潮鹰袭击的幼龟时,我们要求向导去帮助它,没想到却做错了一件事,你是怎样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的。 2、一件使大家极为震惊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纵观事情的发展经过,人们的思想情绪有哪些变化? 1、课文中。哪一句话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你知道
这种写法叫什么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
3、在你身边,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吗?请你举例说说。
一、评析句子
1、“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1)解释词语。
自然界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导说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在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1)“自作聪明”的近义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精彩片段我来品: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像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连续出来。现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极端愚蠢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1、 根据文中家横线部分的意思,依次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件极端愚蠢的蠢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拓展提升:
1、你怎么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写一篇读后感。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向导的看法。
44
金佛寺学校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学生导学案 学科主任签名:________
课题:《大自然的秘密》 计划课时数: 2 主备人: 马天武
中心备课负责人:马天武 年级主任签名: 时 间:_4___月__18___日
1、认识并掌握“伫立、颓废、寂然”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引导学生理解“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这句话得
意思。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文章所要说明的深刻道理。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本预习案是课前发放,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为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准备。要求A 、B 、C 层学生都自主完成。A 生可以适当拓展延伸。B 生完成所有任务,并帮助C 生完成预习
任务。
1、加拉帕戈斯群岛:科隆群岛即加拉帕戈斯群岛,太平洋东部岛群;
位于太平洋东部的赤道上,它是厄瓜多尔共和国的一个省,离厄瓜多尔本
土1000公里。于北纬1°40′~南纬1°25′和西经89°14′~92°01′
之间。由19个岛及附属小岛及岩礁组成,面积7976平方公里,离厄瓜多
尔本土1100公里,跨赤道两侧。陆地总面积约7,994平方公里(3,086平
方哩) ,散布在约59,500平方公里(23,000平方里) 的海面上。 被人称作
“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现存着一些不寻常的动物物种。
例如陆生鬣蜥,巨龟和多种类型的雀类。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参观了这片岛屿后,从中得到感悟,为《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科隆群岛是由四五百万年前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在一百多万年前浮出海面。岛上的火山喷 发还时有发生,群岛最西边的伊莎贝拉岛和费尔南迪纳岛上的火山一直没消停,最近的两次喷发是在1995年和1998年。
2、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自己搜集)
一、比一比,在组词。
旅( ) 恐( ) 鬼( ) 嘲( ) 导( )
族( ) 巩( ) 龟( ) 潮 ( ) 异( )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理解词语。
伫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踯躅不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贯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论„„总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
(1)( )遇到什么困难,他( )积极地想办法克服。
(2)( )这件事情过去很多年了,( )我的印象依然非常深刻。
(3)( )我们全班同学共同努力,这次语文测试( )一定能过关。
(4)我( )被同学们嘲笑,( )能说谎话骗人。
(5)( )实验一次次地失败了,可他( )是在不停地努力。
(6)( )他学习努力,( )成绩上升得很快。
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 自读课文,我能读准的字音: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的脉络。
4、轻声读课文,提出质疑,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45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为什么?
家长评价: 我的自主学习可认真啦!爸爸、妈妈送我几颗星吧!( ) 【使用说明】本案适用于课堂学习环节,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按照探究学习顺序,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要求AB 层学生完成全部探究和拓展的内容,C 层学生完成探究内容,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完成拓展内容。 【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体会和把握文章思路,从而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1、《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想实地观察太平洋绿个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一只被潮鹰袭击的幼龟时,我们要求向导去帮助它,没想到却做错了一件事,你是怎样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的。 2、一件使大家极为震惊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纵观事情的发展经过,人们的思想情绪有哪些变化? 1、课文中。哪一句话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你知道
这种写法叫什么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
3、在你身边,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吗?请你举例说说。
一、评析句子
1、“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1)解释词语。
自然界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导说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在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1)“自作聪明”的近义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精彩片段我来品: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像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连续出来。现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极端愚蠢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1、 根据文中家横线部分的意思,依次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件极端愚蠢的蠢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拓展提升:
1、你怎么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写一篇读后感。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向导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