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 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4. 旅游与区域发展。
[网络构建]
题点1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开发条件评价
母题导入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答案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
解析 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结合神农架自身旅游资源特点
加以说明。
核心规律
1.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特别提示]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二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 、历史文化价值高(低) 、非凡性强(弱) 。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越好。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
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预测演练
阅读资料,完成下题。
黑龙江省林甸县地处松嫩平原北部,被称为“中国温泉之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水、电、 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301国道穿县而过。进入冬季以来,林甸县雪地温泉游逐渐升温,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又一新亮点。 判断林甸县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并对其开发进行评价。
答案 自然旅游资源。 ①冰雪、温泉的非凡性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②地域组合(好) 旅游价值较高;③交通、地区接待能力逐渐增强,距离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近,距离俄罗斯、韩国近,国内外消费市场广阔;(符合最优吸引半径) ;④林甸旅游环境容量有限;⑤对外交通方式单一,地区接待能力有限。
解析 林甸县以雪地温泉等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主要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非凡性特点、地域组合状况以及交通、接待能力、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题点2 旅游景观欣赏
母题导入
(2013·湖北八校联考) 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人们常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读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
答案 注意把握观赏时机。
形成过程:①冬季,松花江流出的江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②地处山谷,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消散;③气温低于-20℃,水汽遇寒冷的空气及树枝而凝结。
解析 结合“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信息,知旅游景观的观赏必须把握时机。从水汽供给、风及气温等因素说明雾凇的形成过程。
核心规律
1. 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2.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3.
(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
预测演练
下图为“黄山云海及黄山所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黄山及其周边地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尤其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游客最多。试分析黄山及周边客源充足的原因。
(2)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黄山四绝之一是“多怪石”,在游览时怎样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答案 (1)黄山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距离近;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通达度高。
(2)夏季 雨过天晴 选择好观赏位置,发挥想象。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市场距离及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黄
山云海”的形成与季节天气有关,观赏要在夏季雨过天晴以后。观赏岩石酷似造型应选择好角度并发挥想象。
题点3 旅游规划
母题导入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 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解析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相比,三沙市纬度低,位于热带海域,旅游资源均为岛礁。应从旅游规划、生态保护、旅游设施和服务、环境容量等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核心规律
1.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2.
(1)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要素。
(2)策划旅游产品,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提出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对其空间、时序做出安排,合理组织旅游线路等。
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
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提出旅游区分期建设规划方案和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具体方案,以及规划、建设、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意见,对旅游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系统做出规划。
[方法技巧] 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
预测演练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的西南海域,是韩国的第一大岛,因地理位置,温和舒适的天气,成为韩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度蜜月之地,堪称“东方的夏威夷”,海岛旅游优势明显,旅游业发达,我国入境旅游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多。下图为“济州岛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试分析我国入境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的原因。
(2)我国沿海岛屿众多,为加快海岛旅游业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答案 (1)距旅游地较近;交通便利;济州岛旅游资源量多质高(或旅游资源丰富) ;海岛旅游特色突出等。
(2)合理设计和布局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或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发挥海洋优势,突出海岛特色;充分开发各种旅游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或积极发展旅游相关产业) ;注重环境保护,开展可持续的海岛旅游。
解析 第(1)题,从市场距离、交通状况及济州岛旅游资源特点等方面说明游客不断增多的原因。第(2)题,从设计和布局旅游资源、宣传、拓展市场、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海岛特色等方面加强规划。
题点4 旅游活动设计与环境保护
母题导入
(2011·江苏地理) 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 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
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然 科学 (2)① 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
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和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等知识,判断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与价值。分析从海口到三亚的三条旅游线路,要结合图中景点数量以及空间组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和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核心规律
1. 正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
(2)设计旅游线路
(3)保证旅游安全
2. 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预测演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旅行社设计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策划寻访入秋景色自驾游活动,路线分布如图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
(1)设计旅游线路中,有一条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请选出此线并分析原因。
(2)为旅途顺利,需做充分的物质准备,①②线路所备用品最少,请说明理由。 答案 (1)③;线路入秋时间两端早,中间晚。
(2)沿线经济发达,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地势相对低平,路况好;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知,③线路两端入秋时间较早,而中间较晚,无论从哪一段启程,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第(2)题,①②线路位于我国中东地区,社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补充旅游所需物质比较方便。
1. (2013·盐城模拟) 读“山东省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省旅游资源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有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表,分析山东省海外游客市场分布的特点。
2011年山东省海外游客数量(单位:万人)
一览众山小”,要想获得此种景观感受,欣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想看泰山日出,观泰山云海,欣赏的方法是选择较高位置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济南以“泉城”而闻名,观赏趵突泉时,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几年,山东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打破“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格局,加大了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简述该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 (1)泰山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2)距离近的国家游客较多;发达国家游客较多。
(3)在较高位置俯视 选择观赏的时机 身临其境,近而观之
(4)增加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增加就业;增加旅游收入。
解析 第(1)题,结合识记知识,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回答该小题。第(2)题,结合表格信息知,山东游客多来自距离较近的发达国家。第(3)题,根据不同旅游资源特点选择不同的观赏方法。第(4)题,该举措丰富了旅游项目,增加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满足了游客不同的观赏需求;并增加了就业和旅游收入。
2. (2013·吉林省质量监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境内,主峰天柱峰海拔1 612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900~1 200毫米,多集中于夏季,常出现暴雨,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昔日的道教圣地如今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武当山庙会都会举办一系列的融道家文化、武当武术、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每年9月或10月,政府都会举办为期4天或1个月的武当山国际旅游文化节,扩大了对外宣传,促进了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
(1)分析春、秋季节是武当山旅游最佳季节的原因。
(2)河南和陕西都是湖北的邻省,但来武当山的游客数量却相差很大,试分析原因。 答案 (1)春秋季节气温适宜、天气晴好;暴雨、洪涝等影响旅游行程的自然灾害少;春季的庙会和秋季的国际旅游文化节都是具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任意答对2点即可)
(2)河南比陕西人口多,客源市场大;河南比陕西经济发达;虽然都是邻省但陕西由于秦岭的阻隔,距离稍远,交通不便。
解析 第(1)题,结合春秋季节自然特点及武当山旅游资源回答。第(2)题,结合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距离判断分析。
3. (2013·潍坊模拟) 读“海南三条主要旅游线路图”,回答问题。
(1)海南三条主要旅游线路中,选择①线的游客数量最多,据图说明原因。
(2)分析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对海南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旅游价值较高。
(2)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类型及其价值进行说明。第(2)题,结合旅游对回笼货币、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
4. (2013·山东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解析 (1)本问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首先理清思路:发展旅游的条件应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资源类型与特色,组合与集群状况) 和开发条件(市场距离、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环境承载量等) 两大方面思考;其次,提取试题信息:文字信息——“长江入海口”、“候鸟南北迁驿站”;图形信息——“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鸟类自然保护区”;最后,整合信息,按点作答即可。(2)本问考查旅游开发的环境问题与旅游环境保护。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应以不干扰鸟类生存、不破坏保护区环境(规定合理游客数量) 为前提,并按照自然保护区规划的三大功能区功能适度开发。
5. (2013·山东临沂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山丘冰川较为发育的国家,现代冰川遍布西部新疆、西
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区的极高山地和亚高山地。冰川旅游则是以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冰川作为旅游资源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材料二 中国部分地区冰川资源和冰川旅游景点分布图(如下图
)
(1)简述我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2)任选一个冰川旅游区,提出冰川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建议。
答案 (1)冰川区海拔较高、气候恶劣;生态脆弱;冬春季长、夏秋季短,旅游适宜期非常短暂。
(2)①加强景区附近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发并重,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加强景区的安全措施;⑤增加市场营销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解析 第(1)题,从冰川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及适于旅游条件回答。第(2)题,开发冰川旅游资源,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文景观建设、交通和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选修3 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4. 旅游与区域发展。
[网络构建]
题点1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及开发条件评价
母题导入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答案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
解析 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结合神农架自身旅游资源特点
加以说明。
核心规律
1.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特别提示]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二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 、历史文化价值高(低) 、非凡性强(弱) 。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越好。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
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预测演练
阅读资料,完成下题。
黑龙江省林甸县地处松嫩平原北部,被称为“中国温泉之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水、电、 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301国道穿县而过。进入冬季以来,林甸县雪地温泉游逐渐升温,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又一新亮点。 判断林甸县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并对其开发进行评价。
答案 自然旅游资源。 ①冰雪、温泉的非凡性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②地域组合(好) 旅游价值较高;③交通、地区接待能力逐渐增强,距离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近,距离俄罗斯、韩国近,国内外消费市场广阔;(符合最优吸引半径) ;④林甸旅游环境容量有限;⑤对外交通方式单一,地区接待能力有限。
解析 林甸县以雪地温泉等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主要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非凡性特点、地域组合状况以及交通、接待能力、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题点2 旅游景观欣赏
母题导入
(2013·湖北八校联考) 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人们常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读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
答案 注意把握观赏时机。
形成过程:①冬季,松花江流出的江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②地处山谷,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消散;③气温低于-20℃,水汽遇寒冷的空气及树枝而凝结。
解析 结合“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信息,知旅游景观的观赏必须把握时机。从水汽供给、风及气温等因素说明雾凇的形成过程。
核心规律
1. 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2.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3.
(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
预测演练
下图为“黄山云海及黄山所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黄山及其周边地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尤其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游客最多。试分析黄山及周边客源充足的原因。
(2)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是_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_。黄山四绝之一是“多怪石”,在游览时怎样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答案 (1)黄山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距离东部发达地区距离近;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通达度高。
(2)夏季 雨过天晴 选择好观赏位置,发挥想象。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市场距离及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黄
山云海”的形成与季节天气有关,观赏要在夏季雨过天晴以后。观赏岩石酷似造型应选择好角度并发挥想象。
题点3 旅游规划
母题导入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 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解析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相比,三沙市纬度低,位于热带海域,旅游资源均为岛礁。应从旅游规划、生态保护、旅游设施和服务、环境容量等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核心规律
1.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2.
(1)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要素。
(2)策划旅游产品,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特色与主要内容,提出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对其空间、时序做出安排,合理组织旅游线路等。
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
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提出旅游区分期建设规划方案和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具体方案,以及规划、建设、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意见,对旅游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系统做出规划。
[方法技巧] 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
预测演练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的西南海域,是韩国的第一大岛,因地理位置,温和舒适的天气,成为韩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度蜜月之地,堪称“东方的夏威夷”,海岛旅游优势明显,旅游业发达,我国入境旅游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多。下图为“济州岛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试分析我国入境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的原因。
(2)我国沿海岛屿众多,为加快海岛旅游业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答案 (1)距旅游地较近;交通便利;济州岛旅游资源量多质高(或旅游资源丰富) ;海岛旅游特色突出等。
(2)合理设计和布局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或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发挥海洋优势,突出海岛特色;充分开发各种旅游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或积极发展旅游相关产业) ;注重环境保护,开展可持续的海岛旅游。
解析 第(1)题,从市场距离、交通状况及济州岛旅游资源特点等方面说明游客不断增多的原因。第(2)题,从设计和布局旅游资源、宣传、拓展市场、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海岛特色等方面加强规划。
题点4 旅游活动设计与环境保护
母题导入
(2011·江苏地理) 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 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
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然 科学 (2)① 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
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和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等知识,判断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与价值。分析从海口到三亚的三条旅游线路,要结合图中景点数量以及空间组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和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核心规律
1. 正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
(2)设计旅游线路
(3)保证旅游安全
2. 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预测演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旅行社设计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策划寻访入秋景色自驾游活动,路线分布如图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
(1)设计旅游线路中,有一条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请选出此线并分析原因。
(2)为旅途顺利,需做充分的物质准备,①②线路所备用品最少,请说明理由。 答案 (1)③;线路入秋时间两端早,中间晚。
(2)沿线经济发达,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地势相对低平,路况好;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知,③线路两端入秋时间较早,而中间较晚,无论从哪一段启程,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第(2)题,①②线路位于我国中东地区,社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补充旅游所需物质比较方便。
1. (2013·盐城模拟) 读“山东省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省旅游资源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有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表,分析山东省海外游客市场分布的特点。
2011年山东省海外游客数量(单位:万人)
一览众山小”,要想获得此种景观感受,欣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想看泰山日出,观泰山云海,欣赏的方法是选择较高位置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济南以“泉城”而闻名,观赏趵突泉时,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几年,山东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打破“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格局,加大了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简述该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 (1)泰山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2)距离近的国家游客较多;发达国家游客较多。
(3)在较高位置俯视 选择观赏的时机 身临其境,近而观之
(4)增加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增加就业;增加旅游收入。
解析 第(1)题,结合识记知识,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回答该小题。第(2)题,结合表格信息知,山东游客多来自距离较近的发达国家。第(3)题,根据不同旅游资源特点选择不同的观赏方法。第(4)题,该举措丰富了旅游项目,增加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满足了游客不同的观赏需求;并增加了就业和旅游收入。
2. (2013·吉林省质量监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境内,主峰天柱峰海拔1 612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900~1 200毫米,多集中于夏季,常出现暴雨,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昔日的道教圣地如今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武当山庙会都会举办一系列的融道家文化、武当武术、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每年9月或10月,政府都会举办为期4天或1个月的武当山国际旅游文化节,扩大了对外宣传,促进了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
(1)分析春、秋季节是武当山旅游最佳季节的原因。
(2)河南和陕西都是湖北的邻省,但来武当山的游客数量却相差很大,试分析原因。 答案 (1)春秋季节气温适宜、天气晴好;暴雨、洪涝等影响旅游行程的自然灾害少;春季的庙会和秋季的国际旅游文化节都是具有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任意答对2点即可)
(2)河南比陕西人口多,客源市场大;河南比陕西经济发达;虽然都是邻省但陕西由于秦岭的阻隔,距离稍远,交通不便。
解析 第(1)题,结合春秋季节自然特点及武当山旅游资源回答。第(2)题,结合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距离判断分析。
3. (2013·潍坊模拟) 读“海南三条主要旅游线路图”,回答问题。
(1)海南三条主要旅游线路中,选择①线的游客数量最多,据图说明原因。
(2)分析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对海南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旅游价值较高。
(2)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第(1)题,从旅游资源类型及其价值进行说明。第(2)题,结合旅游对回笼货币、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
4. (2013·山东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解析 (1)本问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首先理清思路:发展旅游的条件应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资源类型与特色,组合与集群状况) 和开发条件(市场距离、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环境承载量等) 两大方面思考;其次,提取试题信息:文字信息——“长江入海口”、“候鸟南北迁驿站”;图形信息——“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鸟类自然保护区”;最后,整合信息,按点作答即可。(2)本问考查旅游开发的环境问题与旅游环境保护。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应以不干扰鸟类生存、不破坏保护区环境(规定合理游客数量) 为前提,并按照自然保护区规划的三大功能区功能适度开发。
5. (2013·山东临沂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山丘冰川较为发育的国家,现代冰川遍布西部新疆、西
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区的极高山地和亚高山地。冰川旅游则是以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冰川作为旅游资源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材料二 中国部分地区冰川资源和冰川旅游景点分布图(如下图
)
(1)简述我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2)任选一个冰川旅游区,提出冰川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建议。
答案 (1)冰川区海拔较高、气候恶劣;生态脆弱;冬春季长、夏秋季短,旅游适宜期非常短暂。
(2)①加强景区附近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发并重,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③加强交通建设;④加强景区的安全措施;⑤增加市场营销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解析 第(1)题,从冰川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及适于旅游条件回答。第(2)题,开发冰川旅游资源,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文景观建设、交通和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