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人谈作文的限制与自由作文2700字

高中作文

有命题,就有限制;抒真情,便应放飞心灵;是写作,总是借助表达技巧。考试作文有什么限制?考生享受怎样的自由?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

选拔性考试有它许多的游戏规则,作文既然身在其中,当然要受到一些限制。这,是所有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

考纲有要求考纲对作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符合”、“健康”、“充实”、“通顺”、“完整”、“规范”几个词上。“符合题意”是最基本的,因为考试要消除宿构、套作、抄袭等不公正现象;“思想健康”是传播文明的前提;“内容充实”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语言通顺”方能证明熟练运用母语;“书写规范”才能让人阅读。

命题有限制材料也好话题也好,命题也好半命题也好,文字也好图形也好,都是限制。除此之外,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项也是限制。如2002年话题材料之后的要求文字中说:“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里的两个问号既给了我们范围的限制,也指明了选材的思路。

评分有细则比如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给分,篇幅要达到量的规定,没有标题要扣分,不要写到作文格之外,不在文中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等等。

当然,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作文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作文题是语文命题人“最动心思的”题。这个心思动在何处?一是有创新。分析这么多年来的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没什么大的变化,今年沿袭上年是正常的。惟有作文题变化最大,从变的角度看,可以说作文题一年一个样。今年考纲在发展等级中还强调了“构思新巧”。二是近人情,即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不会让考生为难。因此,考生既要有面对新颖命题的思想准备,也不能惧怕陌生而乱了方寸。

作文评分除了受评分细则的约束之外,社会舆论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舆论对前两年作文中主题设定和出现的假大空、伪圣化、模式化倾向多有微辞。目前各种训练总是追着前一年的跑,难免形成思维定势,如果考生照搬前些年某些成功作文的经验,恐怕难以奏效。别人用项羽、王昭君等历史人物作材料获得了高分,你再用可能让人生厌;别人用排比铺陈的语言或故事新编的形式赢得了喝彩,你用可能不知所云。社会在变革中发展,作文命题与评价也是如此,考生应当熟悉规则,但熟悉的应当是对你的具体规则,而不完全是过去的。

规则中的自由空间是很大的,这就要看我们用不用或者会不会用了。

主题的确定应尊重自己的感受

面对一个命题,我们首先在弄清限制的前提下,应洞开自己的灵魂之门,释放产生的各种情思,抓住其中最核心的东西作为文章的主题。当然不回避从人生的、社会的、哲学的、历史的、未来的等等方面进行思考升华。但应注意不要因为“思想健康”而刻意拔高,也不因为担心自己写得很平庸而刻意求新。“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面对“自己的晚间生活质量”这个话题,有人写索求知识的快乐,有人写发展特长的乐趣,有人写独思的妙处,有人写交友的真诚,这些是健康的不用怀疑。还有人写躲着家长看电视、上网;有人写孤独的无奈,表达了学习压力和缺乏沟通带来的种种烦恼,令人反思同情。这些情感当然也是健康的,与前面的相比,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你如果非要写抽烟酗酒之乐,评了低分也是咎由自取。2001年,有个考生以“诚信”编故事,说“我”娶了四个美女为妻,后来因为“我”缺乏诚信,她们都背叛了“我”,最后“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主题尚可,可材料却是调侃过分,得低分也理所当然。“立意深刻”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它不是故意跟命题人和其他考生作对而求得的,它依赖于长期的积淀和正确的思维方法。比如对“发现自己”这个话题,有人思考到了“发现自身能力并不困难,可社会环境、时代风尚往往使人身不由己,难以施展才华”的深度,这当然好。但一般人只会认识到“自身能力有很大的空间,充分挖掘展示,可以创造惊人价值”或者“看清别人容易,发现自己困难,人应当通过各种手段观照自身”。绝大多数人以此立意是完全可以的,担心撞车大可不必。

选材时可“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充实的内容是为了表现明确的中心,或者说明确的主题之下应有丰富的材料。选材是考试作文中最为自由的乐土,考生可在这一乐土上充分展现才气、体现学养。自身经历、日常感受,阅读所及、趣闻轶事,眼前现实、未来发展,正面反面、古今中外,格言警句、比喻数据……只要是与主题一致的,我们尽可能多的从记忆仓库中拿出来,然后精选出最有表现力的和新鲜的组织到文章之中。

呈现方式可以“各取所爱”

使用何种语言?选用什么文体?精选哪些材料?一是根据命题,二是自身习惯。“尝试”、“心灵的选择”适合于记叙,“诚信”、“规则”适合于议论,这是从命题看。但这又不是绝对的,擅长议论的可使“心灵的选择”慑人心魄,擅长记叙的也可让“规则”生花。除了议论、记叙这种主流文体之外,确实需要的话,日记、书信、寓言、新闻、童话、短剧、微型小说、故事新编等等也是可用的。但要切记:如果花哨的形式没有切题的内容的话,必将弄巧成拙。在语言上,自然、通俗、流畅本身就是美,追求华丽典雅可能造成拗口、晦涩,字斟句酌也是没有必要的。对构思时引发的材料一要取舍,二要安排好顺序。

考生看过的作文经验和指导之类的文章可能比看过的作文还多,以至于有的人面对考题真的有些无所适从了。这里,再补充三点,但愿能帮你摆脱困境。

一是不要人人追求高分(54分)甚至满分(60分)作文。现在的作文指导都是叫人争取满分的,实际上满分一般控制在5‰以内,怎么能人人得到?高分也是评卷人笔下的稀有之物。绝大多数人的分数在40—50之间。你如果平常作文就没有出过彩,那把标准定在45分左右就可以了。即写符合题意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有自己语言风格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一不小心”可能弄个高分呢。

二是如果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癖好。你不是喜欢体育吗?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不是喜欢听××的歌吗?看××的书吗?爱好上网吗……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何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呢?

三是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

有命题,就有限制;抒真情,便应放飞心灵;是写作,总是借助表达技巧。考试作文有什么限制?考生享受怎样的自由?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

选拔性考试有它许多的游戏规则,作文既然身在其中,当然要受到一些限制。这,是所有考生必须面对的现实。

考纲有要求考纲对作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符合”、“健康”、“充实”、“通顺”、“完整”、“规范”几个词上。“符合题意”是最基本的,因为考试要消除宿构、套作、抄袭等不公正现象;“思想健康”是传播文明的前提;“内容充实”是表情达意的需要;“语言通顺”方能证明熟练运用母语;“书写规范”才能让人阅读。

命题有限制材料也好话题也好,命题也好半命题也好,文字也好图形也好,都是限制。除此之外,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项也是限制。如2002年话题材料之后的要求文字中说:“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这里的两个问号既给了我们范围的限制,也指明了选材的思路。

评分有细则比如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给分,篇幅要达到量的规定,没有标题要扣分,不要写到作文格之外,不在文中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等等。

当然,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作文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作文题是语文命题人“最动心思的”题。这个心思动在何处?一是有创新。分析这么多年来的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没什么大的变化,今年沿袭上年是正常的。惟有作文题变化最大,从变的角度看,可以说作文题一年一个样。今年考纲在发展等级中还强调了“构思新巧”。二是近人情,即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不会让考生为难。因此,考生既要有面对新颖命题的思想准备,也不能惧怕陌生而乱了方寸。

作文评分除了受评分细则的约束之外,社会舆论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舆论对前两年作文中主题设定和出现的假大空、伪圣化、模式化倾向多有微辞。目前各种训练总是追着前一年的跑,难免形成思维定势,如果考生照搬前些年某些成功作文的经验,恐怕难以奏效。别人用项羽、王昭君等历史人物作材料获得了高分,你再用可能让人生厌;别人用排比铺陈的语言或故事新编的形式赢得了喝彩,你用可能不知所云。社会在变革中发展,作文命题与评价也是如此,考生应当熟悉规则,但熟悉的应当是对你的具体规则,而不完全是过去的。

规则中的自由空间是很大的,这就要看我们用不用或者会不会用了。

主题的确定应尊重自己的感受

面对一个命题,我们首先在弄清限制的前提下,应洞开自己的灵魂之门,释放产生的各种情思,抓住其中最核心的东西作为文章的主题。当然不回避从人生的、社会的、哲学的、历史的、未来的等等方面进行思考升华。但应注意不要因为“思想健康”而刻意拔高,也不因为担心自己写得很平庸而刻意求新。“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面对“自己的晚间生活质量”这个话题,有人写索求知识的快乐,有人写发展特长的乐趣,有人写独思的妙处,有人写交友的真诚,这些是健康的不用怀疑。还有人写躲着家长看电视、上网;有人写孤独的无奈,表达了学习压力和缺乏沟通带来的种种烦恼,令人反思同情。这些情感当然也是健康的,与前面的相比,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你如果非要写抽烟酗酒之乐,评了低分也是咎由自取。2001年,有个考生以“诚信”编故事,说“我”娶了四个美女为妻,后来因为“我”缺乏诚信,她们都背叛了“我”,最后“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主题尚可,可材料却是调侃过分,得低分也理所当然。“立意深刻”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它不是故意跟命题人和其他考生作对而求得的,它依赖于长期的积淀和正确的思维方法。比如对“发现自己”这个话题,有人思考到了“发现自身能力并不困难,可社会环境、时代风尚往往使人身不由己,难以施展才华”的深度,这当然好。但一般人只会认识到“自身能力有很大的空间,充分挖掘展示,可以创造惊人价值”或者“看清别人容易,发现自己困难,人应当通过各种手段观照自身”。绝大多数人以此立意是完全可以的,担心撞车大可不必。

选材时可“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充实的内容是为了表现明确的中心,或者说明确的主题之下应有丰富的材料。选材是考试作文中最为自由的乐土,考生可在这一乐土上充分展现才气、体现学养。自身经历、日常感受,阅读所及、趣闻轶事,眼前现实、未来发展,正面反面、古今中外,格言警句、比喻数据……只要是与主题一致的,我们尽可能多的从记忆仓库中拿出来,然后精选出最有表现力的和新鲜的组织到文章之中。

呈现方式可以“各取所爱”

使用何种语言?选用什么文体?精选哪些材料?一是根据命题,二是自身习惯。“尝试”、“心灵的选择”适合于记叙,“诚信”、“规则”适合于议论,这是从命题看。但这又不是绝对的,擅长议论的可使“心灵的选择”慑人心魄,擅长记叙的也可让“规则”生花。除了议论、记叙这种主流文体之外,确实需要的话,日记、书信、寓言、新闻、童话、短剧、微型小说、故事新编等等也是可用的。但要切记:如果花哨的形式没有切题的内容的话,必将弄巧成拙。在语言上,自然、通俗、流畅本身就是美,追求华丽典雅可能造成拗口、晦涩,字斟句酌也是没有必要的。对构思时引发的材料一要取舍,二要安排好顺序。

考生看过的作文经验和指导之类的文章可能比看过的作文还多,以至于有的人面对考题真的有些无所适从了。这里,再补充三点,但愿能帮你摆脱困境。

一是不要人人追求高分(54分)甚至满分(60分)作文。现在的作文指导都是叫人争取满分的,实际上满分一般控制在5‰以内,怎么能人人得到?高分也是评卷人笔下的稀有之物。绝大多数人的分数在40—50之间。你如果平常作文就没有出过彩,那把标准定在45分左右就可以了。即写符合题意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有自己语言风格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一不小心”可能弄个高分呢。

二是如果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癖好。你不是喜欢体育吗?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不是喜欢听××的歌吗?看××的书吗?爱好上网吗……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何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呢?

三是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


相关作文

  • 浅谈高考作文的复习方略作文3800字
  • 1 浅谈高考作文的复习方略 [关键字]命题 高考 要求 话题 作文 等级 评分 考生 材料 基础 高考备战的序幕已然拉开,各位同仁有关备战高考的理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实践指导更是标新立异,卓有成效.本人不揣浅陋,就高考作文复习方略,谈点粗浅意见和建议,以就教于方家,不妥之处尚请批评指正. 一.认清 ...

  • 高考话题作文备考摭谈作文3200字
  • 山东省单县教研室 杨公平 综观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预计这种命题形势在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将会继续保持.话题作文如此走俏,是因为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为考生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考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充分张扬个性 ...

  • 高考作文临场发挥技巧作文1700字
  • 高考作文临场发挥技巧 高考作文历来被人们称为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考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材构思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然而,与一般的练笔作文不同的是,考场作文有着很大的特殊性.考场作文是应试作文,它的阅读对 ...

  • 简单模仿 照搬照抄作文800字
  •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简单模仿 照搬照抄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简单模仿 照搬照抄 在高考评卷中,一贯反对抄袭和套作.如果抄袭或者仿作,情节.结构.立意均雷同于一些已经发表过的文章,那么这样的作文就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如果这样的作文得高分,显然违背了高考公正的原则,所以有的完全照搬照抄 ...

  • 高考作文七诀窍作文800字
  • 作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考生要想在高考中作文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7个要领: 1.明了高考作文的特性.高考作文不同于自由作文或文学创作.它在题目设置.形式内容.卷面字数等方面都有些特殊的要求.虽不可太受这些要求的限制,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比如字数方面,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有的考生只写三五百字, ...

  • 2008年作文备考指要作文3200字
  • 2009年高考作文备考指要 河南省襄城高中语文教研组 程 祥 09年高考的即将来临,盘点08高考作文命题, 我们会有哪些有益的启示:面对09高考,我们当如何经营作文这"半壁江山":面对各类作文命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本人不揣浅陋,试对09年的作文备考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把握一 ...

  • 高考作文要避免六大"硬伤"作文1500字
  • 经验中转站,是教育心得的发散区.在这里,我们想倾听你的育才经验,并希望通过我们的传播,使更多的人有信心做得更好. 高考复习目前已经进入冲击阶段.在高考语文卷(150分)中,作文占有不小的比例(50分).作文成功了,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考语文的成功.如何保证拿到高分,最大程度避免失分,本报特别邀请杭州 ...

  • 高考作文注意作文2900字
  • 高考作文注意 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 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 ...

  • 独立思考+个性表现作文2000字
  • 高考作文:独立思考+个性表现 作文命题新趋势 语文高考试卷的作文题,历来备受关注.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的折射或引领.今年尽管我省首次自行命题,但高考作文命题有其稳定性的特点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