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6
(一)习作讲评
主备人:李雯
修改人: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 、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播放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有趣。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 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 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 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
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 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 指名发表看法。
4. 读例文,再交流。
(1) 学生自由读。(2) 指明朗读。(3) 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
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三、 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 看图: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 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 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 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 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完成作文。
附:关于青蛙的知识:
青蛙常栖息于池塘、小河、水田里。青蛙的躯干部短而宽,背腹扁平,适于游泳。它的四肢发达,有利于在陆地生活。前肢短小,指间无蹼。后肢长,粗壮有力,适于在陆地上跳跃,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青蛙是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农田卫士”。它们专吃蛾、蚊、蝇和孑孓等害虫。青蛙的皮是绿色的,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不容易被害虫发现。青蛙有一双圆而突出的眼睛,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行中的虫子。它的眼睛很大,能够上下左右十分灵活的转动;两条后腿也十分发达,有助于青蛙的跳跃;而青蛙之所以能捕捉到许多害虫,功劳最大的还是它的舌头。青蛙的舌头很特别,它的舌根长在前面,舌尖长在后头,舌头上还有黏液蛙捕食时,舌头迅速翻射口外,粘住虫子,卷入口中,百发百中。青蛙的四肢有吸盘,能在急流中穿行。它一天至少要吃五六十只害虫,一年至少要掉一万多只害虫,多么可观的数目啊!青蛙的子女蝌蚪,
也有吃害虫的本领,一只蝌蚪一天要吃掉一百多只孑孓。因此,青蛙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
(二)习作6作文讲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教学过程】
一、回顾要求
1.以科学童话的形式,对话描写为主。
2.写出青蛙的作用和特点。
二、存在的问题
1.对话的问题前后不连贯,问与答很突兀;
2.对话的内容没能把青蛙的特点和作用写全,有疏漏;
3.少部分学生对话少标点,书写不认真
三、范文导引
“我 是 农 田 小 卫 士”
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小明来到池塘边玩儿,看见池塘边的草丛里有一只青蛙,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准备捉它。
“不要捉我!不要捉我!我可是‘农田小卫士’呀!”这时,青蛙开口说话了。
小明一愣,然后问道:“你只是一只青蛙,怎么说是‘农田小卫士’呢?” 青蛙看了看小明说:“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一天至少要吃五六十只害虫,一年至少要掉一万多只害虫呢!就连我的孩子——蝌蚪,也有吃害虫的本领,一只蝌蚪一天要吃掉一百多只孑孓呢!”
小明吃了一惊:“哇!这么多!那你们是怎么捉害虫的呢?”
“我的皮肤是绿色的,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不容易被害虫发现。我有一双圆而突出的眼睛,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行中的虫子。”青蛙自豪地说。
“虫子飞得那么快,你们怎么能吃到它们的呢?”
“那是因为我的舌头很特别,它的舌根长在前面,舌尖长在后头,舌头上还有黏液蛙捕食时,舌头迅速翻射口外,粘住虫子,卷入口中,百发百中。”
小明伸出大拇指说:“你们真了不起!真是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我以后再也不捉你们了,我还要告诉其他孩子也不要捉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谢谢你,再见!”青蛙朝小明笑了笑,转身跳进了池塘„„
习作6
(一)习作讲评
主备人:李雯
修改人: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 、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播放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有趣。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 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 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 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
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 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 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 指名发表看法。
4. 读例文,再交流。
(1) 学生自由读。(2) 指明朗读。(3) 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
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三、 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 看图: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 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 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 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 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完成作文。
附:关于青蛙的知识:
青蛙常栖息于池塘、小河、水田里。青蛙的躯干部短而宽,背腹扁平,适于游泳。它的四肢发达,有利于在陆地生活。前肢短小,指间无蹼。后肢长,粗壮有力,适于在陆地上跳跃,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青蛙是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农田卫士”。它们专吃蛾、蚊、蝇和孑孓等害虫。青蛙的皮是绿色的,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不容易被害虫发现。青蛙有一双圆而突出的眼睛,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行中的虫子。它的眼睛很大,能够上下左右十分灵活的转动;两条后腿也十分发达,有助于青蛙的跳跃;而青蛙之所以能捕捉到许多害虫,功劳最大的还是它的舌头。青蛙的舌头很特别,它的舌根长在前面,舌尖长在后头,舌头上还有黏液蛙捕食时,舌头迅速翻射口外,粘住虫子,卷入口中,百发百中。青蛙的四肢有吸盘,能在急流中穿行。它一天至少要吃五六十只害虫,一年至少要掉一万多只害虫,多么可观的数目啊!青蛙的子女蝌蚪,
也有吃害虫的本领,一只蝌蚪一天要吃掉一百多只孑孓。因此,青蛙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
(二)习作6作文讲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教学过程】
一、回顾要求
1.以科学童话的形式,对话描写为主。
2.写出青蛙的作用和特点。
二、存在的问题
1.对话的问题前后不连贯,问与答很突兀;
2.对话的内容没能把青蛙的特点和作用写全,有疏漏;
3.少部分学生对话少标点,书写不认真
三、范文导引
“我 是 农 田 小 卫 士”
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小明来到池塘边玩儿,看见池塘边的草丛里有一只青蛙,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准备捉它。
“不要捉我!不要捉我!我可是‘农田小卫士’呀!”这时,青蛙开口说话了。
小明一愣,然后问道:“你只是一只青蛙,怎么说是‘农田小卫士’呢?” 青蛙看了看小明说:“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一天至少要吃五六十只害虫,一年至少要掉一万多只害虫呢!就连我的孩子——蝌蚪,也有吃害虫的本领,一只蝌蚪一天要吃掉一百多只孑孓呢!”
小明吃了一惊:“哇!这么多!那你们是怎么捉害虫的呢?”
“我的皮肤是绿色的,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不容易被害虫发现。我有一双圆而突出的眼睛,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行中的虫子。”青蛙自豪地说。
“虫子飞得那么快,你们怎么能吃到它们的呢?”
“那是因为我的舌头很特别,它的舌根长在前面,舌尖长在后头,舌头上还有黏液蛙捕食时,舌头迅速翻射口外,粘住虫子,卷入口中,百发百中。”
小明伸出大拇指说:“你们真了不起!真是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我以后再也不捉你们了,我还要告诉其他孩子也不要捉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谢谢你,再见!”青蛙朝小明笑了笑,转身跳进了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