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
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课文,剖析细节,通过读、观、议等方式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金蝉脱壳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第一部分。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中既有美丽的花草,可爱的虫鱼,更隐藏着许多奥秘。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金蝉脱壳》去开启大自然奇幻世界的大门。
1、揭示课题。
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介绍。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3)揣摩生字书写要点,识记生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学情况。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教师适时正音。
(2)交流词语意思。
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
协调:配合得适当。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谋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3)指导生字书写。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什么?
2、逐段练读,教师相机指导,要读通读顺。
3、讨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2、学生默读。
3、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五、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哪件事“神奇有趣”?
3.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指名朗读。找出里面的动词。说说你的理解。
4.齐读第1-2自然段。
六、作业设计。
1、 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 ( ) ( )( )
2、熟读课文。阅读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2.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一、回顾导入。
1. 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1)学生交流感受。
(23.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神奇的秘密的!
二、合作探究,展开研读,学习第二部分。
(一)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 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 交流(师板书)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3. 师:蝉脱壳前是什么样子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
(2)指名答。
(3)齐读“突然┅┅不动了。”
(4)师:蝉虫停下来不动,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读“夜幕降临┅┅换上华丽的新装。”
(二)理清顺序,掌握重点。
1. 师: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蝉是怎样脱衣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
2. 默读第4自然段,指名说从这段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3. 金蝉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指名答。
幻灯出示:背—→头—→脚—→尾
4. 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5. 出示蝉尾出壳的内容。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过程的有趣?师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进行交流。
(3)师总结: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4齐读,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用词精确。
6. 师:第4自然段有顺序地描写了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师引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组交流,合作填表。
1. 各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讨论: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3. 齐读第5自然段。
(四)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 师: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课件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3. 学生谈观后感受。
4. 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
三、朗读品位,体会情感。学习第三部分
1. 师:正因为这过程奇特动人,所以脱壳后的蝉在作者眼中与以前不同了。
2. 齐读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欣赏、喜爱的心情。
3. 找一找全文中描写作者欣赏、喜爱感情的语句。四、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 师总结,回顾重点内容。(顺序及蝉尾出壳)
2. 师: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投影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 出示巴甫洛夫观察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4. 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2)有重点(3)有感情
五、作业设计:
1.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的可爱小动物.
投影出示,欣赏本单元出现过的小动物。
2. 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而且同学们还进行了仔细地观察。请你抓住一个重点来描述你家的动物小明星。
板书设计: 脱壳前 背→头→脚→尾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翅膀→大 颜色→深
脱壳后 翅膀→斑纹 触角→光环
《金蝉脱壳》
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课文,剖析细节,通过读、观、议等方式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金蝉脱壳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第一部分。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中既有美丽的花草,可爱的虫鱼,更隐藏着许多奥秘。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金蝉脱壳》去开启大自然奇幻世界的大门。
1、揭示课题。
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介绍。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3)揣摩生字书写要点,识记生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学情况。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读,教师适时正音。
(2)交流词语意思。
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颜面。
协调:配合得适当。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谋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3)指导生字书写。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什么?
2、逐段练读,教师相机指导,要读通读顺。
3、讨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2、学生默读。
3、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五、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哪件事“神奇有趣”?
3.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指名朗读。找出里面的动词。说说你的理解。
4.齐读第1-2自然段。
六、作业设计。
1、 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 ( ) ( )( )
2、熟读课文。阅读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2.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一、回顾导入。
1. 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1)学生交流感受。
(23.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神奇的秘密的!
二、合作探究,展开研读,学习第二部分。
(一)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 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 交流(师板书)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3. 师:蝉脱壳前是什么样子呢?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
(2)指名答。
(3)齐读“突然┅┅不动了。”
(4)师:蝉虫停下来不动,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读“夜幕降临┅┅换上华丽的新装。”
(二)理清顺序,掌握重点。
1. 师: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蝉是怎样脱衣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
2. 默读第4自然段,指名说从这段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3. 金蝉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指名答。
幻灯出示:背—→头—→脚—→尾
4. 师: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5. 出示蝉尾出壳的内容。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过程的有趣?师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进行交流。
(3)师总结: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4齐读,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用词精确。
6. 师:第4自然段有顺序地描写了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师引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组交流,合作填表。
1. 各小组自由读第5自然段,讨论: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3. 齐读第5自然段。
(四)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 师: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课件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3. 学生谈观后感受。
4. 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
三、朗读品位,体会情感。学习第三部分
1. 师:正因为这过程奇特动人,所以脱壳后的蝉在作者眼中与以前不同了。
2. 齐读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欣赏、喜爱的心情。
3. 找一找全文中描写作者欣赏、喜爱感情的语句。四、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 师总结,回顾重点内容。(顺序及蝉尾出壳)
2. 师: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
投影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 出示巴甫洛夫观察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齐读,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4. 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2)有重点(3)有感情
五、作业设计:
1.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描写的可爱小动物.
投影出示,欣赏本单元出现过的小动物。
2. 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而且同学们还进行了仔细地观察。请你抓住一个重点来描述你家的动物小明星。
板书设计: 脱壳前 背→头→脚→尾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翅膀→大 颜色→深
脱壳后 翅膀→斑纹 触角→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