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2018寒假高中作文训练册A作文10100字

初一作文

1 射洪中学2018寒假高中作文训练册A

第一天写作训练

拟题训练

标题的要求:切题、醒目、顺口、对称、文采

练习的过程:循序渐进

“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观点文章标题学习

一、议论文好标题的基本特征:

1、能概括内容或表明话题,即有内容;

2、题目表明作者褒贬,即有色彩;

3、表达准确、简短、运用修辞,即有文采。

二、从实例中归纳并学习好的标题的写法。

1. 反问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信马列岂能拜鬼神 2017年10月12日04:3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你喜欢怎样的“称号”? 2017年09月26日04:4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成功岂能以名利衡量 2017年09月18日04:4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靠什么“走到一起来” 2017年07月20日05:3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讲话岂可“到此一游” 2017年07月27日04:2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何必“把野鸭子的腿加长” 2017年07月25日04:2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2017年04月07日08:5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批评如何带点“辣味” 2016年11月01日04:4

2. 对比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想“一万”更应虑“万一” 2017年10月11日05:0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修于内”方能“形于外” 2017年10月10日05:0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为”与“不为”的辩证法 2017年09月21日04:3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震时一顿饭 仁义值千金 2017年08月15日05:1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官有止境,干事无止境 2017年08月14日05:2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以有愧求无愧 2017年08月10日05:2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一心干事与一身干净 2017年08月09日06:3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 2017年08月04日04:3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脚踏实地与登高望远 2017年03月02日04:5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 2016年12月09日03:43

3. 比喻型

·人民论坛:将成功果实系于祖国大树 2017年10月02日05:2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 2017年09月28日05:0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事业的“定海神针” 2017年09月14日04:2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蓄积爱的“利息” 2017年08月21日04:3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好作品是一粒种子 2017年06月20日04:5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卸下虚名的包袱 2017年07月24日04:3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创新是一场寂寞的长跑 2017年05月02日05:4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2017年04月18日04:5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 2017年04月26日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2017年04月25日04: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回归阅读,拓展生活的光谱 2017年04月24日04:5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细嗅真话的“兰香” 2017年05月03日06:5

4. 思辨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忘怀得失未必“失” 2017年09月13日04:4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2017年09月01日05:0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纸糊的鲜花怕雨水 2017年05月26日04:4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烂石生好茶 2017年05月09日04:1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 2017年03月13日08:3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欲”不设防恐成“狱” 2017年04月05日07:24

5. 号召型(中心词+号召,强调做法)

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善念之花常开不败 2017年09月27日04:0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金砖精神”熠熠生辉 2017年09月04日05:0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金砖精神”熠熠生辉 2017年09月04日05:0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2017年08月22日04:3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到最好,你就是英雄 2017年09月07日05:1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自己燃烧起来 2017年08月07日05:5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 2017年07月19日04:4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美好的际遇就在今天 2017年06月29日04:2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心灵在放飞中舒展 2017年06月27日04:3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这样的出彩中国人 2017年06月23日05:1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多为后人栽树 2017年06月19日05:1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留住心中那团火焰 2017年06月15日04:4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得失面前,何妨“愚钝”些 2017年03月01日04:52

6. 观点型(或者引用材料关键字表观点,明褒贬)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摈弃“法不责微”的心态 2017年05月10日04:4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存公心才会有分量 2017年09月25日04:4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淡泊宁静以养心 2017年09月22日04:0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端得平”才是真水平 2017年08月17日05:4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美好“止于丰饶处” 2017年09月19日04:3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弄清自己的“第一等事” 2017年09月15日04:3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读懂“后排的掌声” 2017年09月12日05:1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致敬“最温柔的守护者” 2017年09月11日05:2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省思“脚都没时间沾泥” 2017年08月30日06:0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手有余香”的陌生人 2017年08月28日05:0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以身许之”乃大情怀 2017年08月31日04:3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人生立志须趁早 2017年08月25日04:3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2017年08月24日04:4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涵养平和的交流心态 2017年06月12日04:4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 2017年05月05日05:3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时间不会辜负实干者 2017年06月09日05:0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简单”的力量 2017年02月09日05:1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用善行为生活祈福 2017年02月08日04:3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2017年02月03日04:12

7. 引用名句、话题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017年09月06日04:5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017年07月03日05:1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少年无向易中轻” 2017年05月04日04:5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有感于竹子的故事 2017年08月23日04:4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摘取“最大的麦穗” 2017年08月18日05:0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读书“三境” 2017年08月11日05:5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不当摆拍的孔雀 2017年06月21日05:0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美的表情是自信 2017年07月06日05:0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尊重孩子心中的“城池”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放下手机,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2017年05月31日

拟题训练: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安徽阜阳太和中学

马里奥·普佐是一位追求纯粹文学艺术的作家,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位比较有影响的纯文学作家。但是,1965年的普佐债务缠身, 连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发生因难。于是,他放弃自己的初哀,改写通俗小说。三年后,《教父》问世,创造当时的销售记录。1970年,因为导演艺术类影片而欠下巨额债务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已经走投无路,派拉蒙公司派人与他商谈改编拍摄《教父》的问题,他看了几页小说就大倒胃口,但为了生存,他最终答应拍摄《教父》。1973年,《教父》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刷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辽宁丹东五校

材料一:

在某档电视节目现场,面对名校博士“我应该找什么工作跟我学习的经历更加贴近”的提问,担任评委的某知名音乐人直言:“名校生走到这里来,没有胸怀天下改造国家的愿望,而是问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学校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材料二:

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陈蕃)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④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刘蓉)

你所在的班级将以材料一为话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与含意,恰当引用材料二中的两句名句写作;不少于800字。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湖南长沙一模

2月14日,拥有众多互联网大佬读者粉丝的行业观察人士洪波,谈及“内容创业、知识变现”,抱怨微信公众号没有付费阅读功能,转投某垂直新闻平台开设专栏,用户需要包年付费才能阅读。这引得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 马化腾在洪波的朋友圈劝说,应该再等等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开通。实际上,微信正在内测付费阅读功能. 具体形式为:需要付费才能阅读的文章,在被浏览时只能显示开头的部分内容,具体展现内容比例或者篇幅可能由运营者自主决定,支付相应费用后才能查看全文。

微信要推出付费阅读功能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湖北沙市中学

2017年已悄然而逝,那一年中出现了许多新鲜词汇:共享充电宝、金砖+、勒索病毒、蓝鲸游戏、红黄蓝、人工智能、蓝天保卫战、“洗澡蟹式”海归、海绵城市、第一批90后、丧文化、佛系。

它们中有的代表了一代人,相当生动地涵盖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有的则脱胎于一件热点新闻,至今提及仍让人心有所叹„„

请你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自行组合,确定立意;要求选好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四川成都七中

近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在中国,说一个人厉害,有力量有能力,会说这个人有‘背景’,而我的‘背景’是中国。这个曾经历了无数苦难,遭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一直矗立在我身后,她除了给我意志之外,一直向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价值连城的写作资源。三十多年前,她以她内在的生命冲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格局,从此面对世界,并表现出了强烈融入世界的欲望,正是因为如此,她看到了世界,而世界也看到了我——我的文学作品。我愿意一辈子站在这个‘背景’下,一辈子做一个‘有背景的人’。”

读后,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浙江宁波五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建立了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与外界沟通,一方面任意展现喜悦悲伤,另一方面痛苦于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一方面测览他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信息,随意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又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评价。

这是可喜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媒体,时时都可表达,个个都能发声;这也是可悲的时代,每个人面对海量信息,时时都被淹没,人人都很脆弱。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

4

第一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近日,麦当劳(中国) 有限公司更名为金拱门(中国) 有限公司。麦当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著夫伊斯特布鲁克表示:我们通过更快速的本地化决策,满足中国顾客的需求。虽然只是改名,其他一切不变,却引得朋友圈鸡飞狗跳,网友疯狂地调侃及吐槽。有人认为这名字太“土”,对麦当劳这种做法表示不解; 有人认为这个改名接地气,有利于向中国三四线城市拓展业务; 也有觉得我们需要反思,有些中国产品千方百计取洋名, 马可波罗瓷砖是国产的,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在美国设店,法国卡姿兰是地道广东货,卡尔丹顿是纯正深圳货... 这是崇洋媚外,折射出了文化不自信。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明确文体,自拟题目;3不少于800字。

5

第三天写作训练 改好开头开始写议论段:

例说高考作文之核心论述段的写法(二、三、四段)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说:“这些都是礼物,挑一样吧,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要作出明智的抉择哪!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少年人迫不及待地说:“无需考虑了。”他首先挑了......

如果你是这位少年,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写一篇文章,说出你选择的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生如夏花,死若秋叶

1当人之朦胧时分,我从篮中拿走了欢乐;当欲望淌泻之时,我取走了财富;可是,最后,那黑色庄穆的死亡却以他无限圣洁的力量,吸引着我。

2何谓死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死亡对我来说,就是我再也不能拉我心爱的小提琴了。”我们脑海里的死亡,常常牵绊着痛苦和绝望,拖拉着哭泣和哀嚎。但在爱因斯坦的笔下,死亡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如此平常,只是某一天的清晨,他再也无法拉他的小提琴罢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它不应该被过分残酷化,一个人真正的觉醒,是在知道,自己也有将死的一天的时候,这一切,恰如魏晋时期,人们如混沌初开的集体觉醒,那是苏轼的蜉蝣沧海,是王羲之的俯仰兴叹,更是陶渊明的感生之行休。

3然而我们又应如何面对死亡?你可以一无所有只要你的精神还在,一位哲人如是说,既然死亡并不可怕,世家俗物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每一个临死前紧握双手想抓住什么的人,从未得逞。那在这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充实自己的精神,在世上留下一点自己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有一位为垂幕之人做祷告的荷兰牧师将他们生前的忏悔记述下来,同时惊讶的发现,如果按他们所说的那样过,将有80%的人都是伟人!我们总是在一切逝去之后再追悔莫及,伟大如乔布斯,也是在得到病危通知书后,才做出伟大的成就。你难道能说,死亡不是一种催化剂吗?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即在生时便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

4但是,直面死亡又代表着什么呢?诚然,开诚布公地谈论死亡,有些人不仅觉得荒谬可笑,更是讳莫如深,然而欧美日等国家,早在幼稚园就直言死亡,教孩子们直面死亡。梵高说过:“魔鬼并不全然那么黑,你可以看他的脸。”当我们直面死亡时,不会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再急燥难耐;当我们直面死亡时,不会再杞人忧天,不再狂妄自大。庄子的“至人无己”固然难以达到,但如若以宇宙角度衡量自身,也未尝不能拾起我们丢弃的敬畏之心,丢弃我们曾拾起的狂妄乎。自然规律在上,我们必须依头刻写,如对神明。

5生如夏花,死若秋叶,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叶,都泅在氤氳雾气中,显露的一抹红,带着平淡的欣喜:“我懂了。” 大王说:

本文标准5段式写法,开头一段简单触碰材料,较为艺术化地提出了自己的选择:死亡!从而完成任务。

结尾一段,同样艺术化地表达,含蓄写出自己选择后的领悟,是对全文最好的总结,是对开头最好的解说。这样的首尾呼应在考场作文中给阅卷老师的印象会相当深刻,可以尝试模仿!

中间三段以三个问题开头,相当整齐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思考,简便易行。从结构的角度看,既有并列式论证的工整清晰,又有递进式结构的层层深入,连续追问也使得文脉更加畅通,一气呵成,让阅卷者无法停下!

具体来说本文这三段应该是以引证说理为主、例证为辅的论证段,很标准也很普遍为同学们所运用。

第二段第一部分是引证例证的结合,先引述爱因斯坦的说回答段首问题,然后通过对比阐述凡人与大师对死亡的不同理解,最后巧妙地转移到觉醒这个话题,从而非常高逼格地引出三位中国古名人的认知,一般老师会直接心中点赞,加分!

第三段写得有点问题,开头一句问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中间和结尾给出回答是:充实自己的精神,在生时便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但引证(哲人说的应该是中国古代的心灵鸡汤)和例证(荷兰牧师、乔布斯)都不够充分和直接。但不细看很难察觉。

第四段同样例证引证结合,欧美国家的早期教育例子和梵高的语录后世一组强大的分析,逻辑清晰,语势磅礴,如果整齐一点就更加完善。

又例:

2帕斯卡曾说:“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旨在让人充实有限的时光,而非挥霍生命。的确,正因为人类想在有限的时光里度过精彩绝伦的人生,世上才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有限时光的尽头是如一团浓墨的死亡,而死亡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整个人类社会。如果人类没意识到自己终将死去,那么如今的我们也会像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度日,成为一具具挥霍生命的行尸走肉。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发现了死亡的存在,于是从名为“死亡”的土壤里,孕育出了名为“生命”的花。

3人们常常畏惧死亡,不过是放不下心中的执着。苏格拉底在狱中拒绝学生救他出去、《月亮与六便士》的男主角死在小岛上、《釜山行》中的父亲从列车上一跃而下„„他们已无所留恋:名望、爱情、财富、快乐,都不值得一提。死亡在这一刻不再是恐惧与黑暗,它也如夏花一样绚丽。飞蛾扑火只因贪恋那一抹光亮,在那样的美丽面前,一切执着都是过眼烟云,明知结果是粉身碎骨、是化为虚无,却仍要在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拥抱的姿态迎接死亡

6

的到来。

4诚然,死亡是一切的终止,但正因为有了离别之悲,才有了相遇之美。生命的价值往往在死神降临的那一刻迸发出耀眼的光亮。地震来临时,最美教师把学生都送到安全地带,自己却葬身废墟之下;车祸前一秒,最美司机转动方向盘,挽救一车人的生命,自己却定格在驾驶座上„„这些人用最美的方式拥抱死亡,他们竭尽全力燃烧生命直至死亡的钟声敲响,他们的生命消失殆尽却又永葆青春。死亡的存在,让一切灵魂有了归宿,让一切坚守有了方向,它不只涵养生命之花,它也包容凋落的花瓣,等待下一轮绽放。

二、让死亡成为礼物

1蒙田:“既然死亡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我们,那就让我们到处等它吧。”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有人惶恐,有人惊惧,有人大声咒骂它的存在。但它始终不会消失,所以与其逃避,不如面对,让死亡成为生命中最好的礼物。

2死亡可以是生命旅行中的钟楼。生命旅行“路漫漫而修远兮”,总有一只荆条勾住你的衣角,总有一丝白烟迷住你的双眼,总有一种歌喉困住你的心神。而死亡,就是一座准时响起的钟楼,让人们从迷幻中清醒,重新上路。当你沉迷游戏时,当你耽溺于声色犬马时,当你迷失在纸醉金迷中时,看看死亡这座钟楼吧,看看自己的生命刻度如何在一步步地前进,看看自己所剩的时间,再看看虚度人生的自己,必然有那么一刹那,潘然醒悟。

3死亡可以是清心的一杯清茶。人往往有数不清的欲望,年少时贪图金榜题名,荣耀加身;中年时贪图荣华富贵,享尽奢靡;年老时渴求长生不老,羽化飞仙。所有的功名利禄长命百岁都使人狼狈,都是“自以心为形役”,在得不到时发了疯似的追求,在得到时却往往是一阵空虚。便在这过程中成了“旱地上的一条死鱼,草坪上被弃的一枚卒子,地洞中一只瑟瑟发抖的鼹鼠”。可有了死亡,就像饮了一杯清茶,不管你是多么“脑满肠肥”,都清洗地一干二净。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才会真正的思索生命,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含义。在真正的思考中,活的是自己,而不是利欲的牺牲品。

4死亡可以是理想最好的动力。狼牙山五壮士能跳下悬崖,为国捐躯,为何?司马迁能忍受腐刑,笔耕不辍,为何?文天祥能漂流零丁,不畏强权,为何?因为他们看清了死亡。当一个人连死都不畏惧时,他就真的无所畏惧了。死亡是人生命中最大的阴影,可当你把这层阴影都看透时,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的脚步?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那一点小挫折,那一点小困苦,又算的了什么?当你把死亡当做礼物,不存一丝畏惧,理想的彼岸便就在你脚下了。

5把死亡当做礼物,让它成为一座钟楼,一杯清茶,一种动力,他可以成为上天给我们的最好的恩赐。让我们看清死亡看懂死亡,让他成为天使,而非魔鬼。让我们因为死亡,所以更加地热爱生命,了解生命,达到生命。

大王说:本文的开头结尾与上一篇很相似,但写法不同,名言开头、触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而结尾的总结整齐而大气,既将分论点再次点明,增加阅卷者的印象,同时顺水推舟提出结论。非常实用,值得借鉴。

中间三段,三个简单、整齐、明了、形象的分论点形成无比清晰的并列式论证结构。

第二、三段没例子,第二段里勉强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第三段中“旱地上的一条死鱼,草坪上被弃的一枚卒子,地洞中一只瑟瑟发抖的鼹鼠”。勉强算引证,其他就是说理了,但这种说理很有味道也很有道理,形象较生动,逻辑很清晰,一样可以打动阅卷老师。

第四段上来就是略例设问排比,非常强悍,一方面弥补了本文事实论证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斩钉截铁、语势磅礴,后面的分析也以问句为主,丝丝入扣,一气呵成。

又例:

2拥抱死亡,才懂得生命的短暂,才学会珍惜。张爱玲曾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生命的短暂,所以会爱怜每一片叶,每一只虫,世界才如此多姿多彩;因为懂得生命短暂,所以会孝顺老人,爱护幼童,才会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恪守心间;因为懂得生命短暂,所以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若是不懂得珍惜,拥有无限的生命,那名望如同泡沫,一触即碎;那爱情变得遥不可及,索然无味;那财富仿佛流水,散尽不复回。拥抱死亡,这最宝贵的礼物,学会珍惜,天地可养。

3拥抱死亡,才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拼命发光发热,活出无限的自己。君不见,文天祥舍生取义,留取丹心照汗青;君不见,苏格拉底为真理,坦然赴刑;君不见,谭嗣同以热血唤醒国人,慷慨就死;君不见,莱斯康特尔抗争教会,争取自由,大笑浴火,终得新生。因为死亡,人们奋斗拼搏,希望活出不一样的自己。有人曾说:“人的一生无非就是看着自己的手不断变得修长有力,慢慢爬上皱纹,最后再也看不见。关键是在看不见之前,手里都握了些什么。”手里若是握住了名望,握紧握松,它都会溜走。爱情、财富、快乐亦如是。只有死亡,它不离不弃,鞭策着人们不断前行,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拥抱死亡,这最宝贵的礼物,学会奋斗,天地可养。

4拥抱死亡,才会拥有畏惧,才能坚守信仰,恪守底线。若是没有了死亡,人们无所畏惧,法律和道德便成为路边折断的明灯,前路无尽,黑暗漫漫,很容易走了弯路。若是没有了死亡,先哲的迷思,难以冲破人们的心墙;草长莺飞,难以勾动人们对美的渴望;繁星满天,难以触发人们的迷惘。若是没有了死亡,佛祖座下灰尘弥漫;圣经和十字架无人问津;玉皇大帝的紫檀炉香火散尽。陶渊明长啸一声“归去来兮”,李太白仰天大笑“我辈岂是蓬蒿人”,苏子瞻抚须放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死亡,他们坚守信仰,执着追寻。拥抱死亡,这最珍贵的礼物,学会坚持,天地可养。

7

由上文我们可以得到核心论述段的几点经验:

1、 例证、引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还是目前议论文写作中运用最广、效果最好的论证方法。

2、 选择论证结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文章的基本构思,不要刻意去纠结折腾并列或者递进。

3、 论证过程必须是有引有例有分析,必须紧紧扣着例子和名言来分析,分析可以,引申也行。

4、 论证过程就是思考过程,尽量思考完整后再动笔,保持流畅,文脉不能断。

5、 语言上多下功夫,排比句、对偶句、短语联排尽量使用,保持这种好习惯,天长必见效。

6、 并列式的分论点设置的方法很多,尽量积累一些句式:有助于、能够、只有才、可以是、方能等等。

7、 递进式并不神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可以!事实、精神、价值,也是!从古到今、由近及远、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有一般到特殊,都是!

8、 说不足,例来凑;例不足,说来补!不管三七二十一,靠着说,就近说,重复说,就别过界!

8

第五天写作训练

完成辩证段和结尾

9

第七天写作训练(题目见学案)

写开头::

10

第九天写作训练(论证段)

11

第十一天写作训练(辩证段和结尾)

1 射洪中学2018寒假高中作文训练册A

第一天写作训练

拟题训练

标题的要求:切题、醒目、顺口、对称、文采

练习的过程:循序渐进

“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观点文章标题学习

一、议论文好标题的基本特征:

1、能概括内容或表明话题,即有内容;

2、题目表明作者褒贬,即有色彩;

3、表达准确、简短、运用修辞,即有文采。

二、从实例中归纳并学习好的标题的写法。

1. 反问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信马列岂能拜鬼神 2017年10月12日04:3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你喜欢怎样的“称号”? 2017年09月26日04:4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成功岂能以名利衡量 2017年09月18日04:4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靠什么“走到一起来” 2017年07月20日05:3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讲话岂可“到此一游” 2017年07月27日04:2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何必“把野鸭子的腿加长” 2017年07月25日04:2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2017年04月07日08:5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批评如何带点“辣味” 2016年11月01日04:4

2. 对比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想“一万”更应虑“万一” 2017年10月11日05:0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修于内”方能“形于外” 2017年10月10日05:0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为”与“不为”的辩证法 2017年09月21日04:3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震时一顿饭 仁义值千金 2017年08月15日05:1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官有止境,干事无止境 2017年08月14日05:2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以有愧求无愧 2017年08月10日05:2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一心干事与一身干净 2017年08月09日06:3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 2017年08月04日04:3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脚踏实地与登高望远 2017年03月02日04:5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 2016年12月09日03:43

3. 比喻型

·人民论坛:将成功果实系于祖国大树 2017年10月02日05:2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 2017年09月28日05:0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事业的“定海神针” 2017年09月14日04:2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蓄积爱的“利息” 2017年08月21日04:3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好作品是一粒种子 2017年06月20日04:5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卸下虚名的包袱 2017年07月24日04:3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创新是一场寂寞的长跑 2017年05月02日05:4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2017年04月18日04:5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 2017年04月26日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2017年04月25日04: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回归阅读,拓展生活的光谱 2017年04月24日04:5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细嗅真话的“兰香” 2017年05月03日06:5

4. 思辨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忘怀得失未必“失” 2017年09月13日04:4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2017年09月01日05:0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纸糊的鲜花怕雨水 2017年05月26日04:4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烂石生好茶 2017年05月09日04:1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 2017年03月13日08:3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欲”不设防恐成“狱” 2017年04月05日07:24

5. 号召型(中心词+号召,强调做法)

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善念之花常开不败 2017年09月27日04:0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金砖精神”熠熠生辉 2017年09月04日05:0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金砖精神”熠熠生辉 2017年09月04日05:0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2017年08月22日04:3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到最好,你就是英雄 2017年09月07日05:1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自己燃烧起来 2017年08月07日05:5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 2017年07月19日04:4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美好的际遇就在今天 2017年06月29日04:2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心灵在放飞中舒展 2017年06月27日04:3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这样的出彩中国人 2017年06月23日05:1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多为后人栽树 2017年06月19日05:1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留住心中那团火焰 2017年06月15日04:4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得失面前,何妨“愚钝”些 2017年03月01日04:52

6. 观点型(或者引用材料关键字表观点,明褒贬)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摈弃“法不责微”的心态 2017年05月10日04:4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存公心才会有分量 2017年09月25日04:4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淡泊宁静以养心 2017年09月22日04:0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端得平”才是真水平 2017年08月17日05:4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美好“止于丰饶处” 2017年09月19日04:31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弄清自己的“第一等事” 2017年09月15日04:3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读懂“后排的掌声” 2017年09月12日05:1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致敬“最温柔的守护者” 2017年09月11日05:2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省思“脚都没时间沾泥” 2017年08月30日06:00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做“手有余香”的陌生人 2017年08月28日05:0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以身许之”乃大情怀 2017年08月31日04:36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人生立志须趁早 2017年08月25日04:3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2017年08月24日04:4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涵养平和的交流心态 2017年06月12日04:4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 2017年05月05日05:3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时间不会辜负实干者 2017年06月09日05:0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简单”的力量 2017年02月09日05:14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用善行为生活祈福 2017年02月08日04:3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2017年02月03日04:12

7. 引用名句、话题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017年09月06日04:5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017年07月03日05:1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少年无向易中轻” 2017年05月04日04:55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有感于竹子的故事 2017年08月23日04:4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摘取“最大的麦穗” 2017年08月18日05:0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读书“三境” 2017年08月11日05:59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不当摆拍的孔雀 2017年06月21日05:03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美的表情是自信 2017年07月06日05:07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尊重孩子心中的“城池”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放下手机,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2017年05月31日

拟题训练: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安徽阜阳太和中学

马里奥·普佐是一位追求纯粹文学艺术的作家,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位比较有影响的纯文学作家。但是,1965年的普佐债务缠身, 连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发生因难。于是,他放弃自己的初哀,改写通俗小说。三年后,《教父》问世,创造当时的销售记录。1970年,因为导演艺术类影片而欠下巨额债务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已经走投无路,派拉蒙公司派人与他商谈改编拍摄《教父》的问题,他看了几页小说就大倒胃口,但为了生存,他最终答应拍摄《教父》。1973年,《教父》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刷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辽宁丹东五校

材料一:

在某档电视节目现场,面对名校博士“我应该找什么工作跟我学习的经历更加贴近”的提问,担任评委的某知名音乐人直言:“名校生走到这里来,没有胸怀天下改造国家的愿望,而是问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学校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材料二:

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陈蕃)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④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刘蓉)

你所在的班级将以材料一为话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与含意,恰当引用材料二中的两句名句写作;不少于800字。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湖南长沙一模

2月14日,拥有众多互联网大佬读者粉丝的行业观察人士洪波,谈及“内容创业、知识变现”,抱怨微信公众号没有付费阅读功能,转投某垂直新闻平台开设专栏,用户需要包年付费才能阅读。这引得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 马化腾在洪波的朋友圈劝说,应该再等等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开通。实际上,微信正在内测付费阅读功能. 具体形式为:需要付费才能阅读的文章,在被浏览时只能显示开头的部分内容,具体展现内容比例或者篇幅可能由运营者自主决定,支付相应费用后才能查看全文。

微信要推出付费阅读功能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湖北沙市中学

2017年已悄然而逝,那一年中出现了许多新鲜词汇:共享充电宝、金砖+、勒索病毒、蓝鲸游戏、红黄蓝、人工智能、蓝天保卫战、“洗澡蟹式”海归、海绵城市、第一批90后、丧文化、佛系。

它们中有的代表了一代人,相当生动地涵盖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有的则脱胎于一件热点新闻,至今提及仍让人心有所叹„„

请你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自行组合,确定立意;要求选好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四川成都七中

近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在中国,说一个人厉害,有力量有能力,会说这个人有‘背景’,而我的‘背景’是中国。这个曾经历了无数苦难,遭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一直矗立在我身后,她除了给我意志之外,一直向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价值连城的写作资源。三十多年前,她以她内在的生命冲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格局,从此面对世界,并表现出了强烈融入世界的欲望,正是因为如此,她看到了世界,而世界也看到了我——我的文学作品。我愿意一辈子站在这个‘背景’下,一辈子做一个‘有背景的人’。”

读后,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浙江宁波五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建立了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与外界沟通,一方面任意展现喜悦悲伤,另一方面痛苦于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一方面测览他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信息,随意做出评价,另一方面又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评价。

这是可喜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媒体,时时都可表达,个个都能发声;这也是可悲的时代,每个人面对海量信息,时时都被淹没,人人都很脆弱。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注意:

4

第一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近日,麦当劳(中国) 有限公司更名为金拱门(中国) 有限公司。麦当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著夫伊斯特布鲁克表示:我们通过更快速的本地化决策,满足中国顾客的需求。虽然只是改名,其他一切不变,却引得朋友圈鸡飞狗跳,网友疯狂地调侃及吐槽。有人认为这名字太“土”,对麦当劳这种做法表示不解; 有人认为这个改名接地气,有利于向中国三四线城市拓展业务; 也有觉得我们需要反思,有些中国产品千方百计取洋名, 马可波罗瓷砖是国产的,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在美国设店,法国卡姿兰是地道广东货,卡尔丹顿是纯正深圳货... 这是崇洋媚外,折射出了文化不自信。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明确文体,自拟题目;3不少于800字。

5

第三天写作训练 改好开头开始写议论段:

例说高考作文之核心论述段的写法(二、三、四段)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说:“这些都是礼物,挑一样吧,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要作出明智的抉择哪!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少年人迫不及待地说:“无需考虑了。”他首先挑了......

如果你是这位少年,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写一篇文章,说出你选择的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生如夏花,死若秋叶

1当人之朦胧时分,我从篮中拿走了欢乐;当欲望淌泻之时,我取走了财富;可是,最后,那黑色庄穆的死亡却以他无限圣洁的力量,吸引着我。

2何谓死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死亡对我来说,就是我再也不能拉我心爱的小提琴了。”我们脑海里的死亡,常常牵绊着痛苦和绝望,拖拉着哭泣和哀嚎。但在爱因斯坦的笔下,死亡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如此平常,只是某一天的清晨,他再也无法拉他的小提琴罢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它不应该被过分残酷化,一个人真正的觉醒,是在知道,自己也有将死的一天的时候,这一切,恰如魏晋时期,人们如混沌初开的集体觉醒,那是苏轼的蜉蝣沧海,是王羲之的俯仰兴叹,更是陶渊明的感生之行休。

3然而我们又应如何面对死亡?你可以一无所有只要你的精神还在,一位哲人如是说,既然死亡并不可怕,世家俗物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每一个临死前紧握双手想抓住什么的人,从未得逞。那在这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充实自己的精神,在世上留下一点自己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有一位为垂幕之人做祷告的荷兰牧师将他们生前的忏悔记述下来,同时惊讶的发现,如果按他们所说的那样过,将有80%的人都是伟人!我们总是在一切逝去之后再追悔莫及,伟大如乔布斯,也是在得到病危通知书后,才做出伟大的成就。你难道能说,死亡不是一种催化剂吗?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即在生时便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

4但是,直面死亡又代表着什么呢?诚然,开诚布公地谈论死亡,有些人不仅觉得荒谬可笑,更是讳莫如深,然而欧美日等国家,早在幼稚园就直言死亡,教孩子们直面死亡。梵高说过:“魔鬼并不全然那么黑,你可以看他的脸。”当我们直面死亡时,不会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再急燥难耐;当我们直面死亡时,不会再杞人忧天,不再狂妄自大。庄子的“至人无己”固然难以达到,但如若以宇宙角度衡量自身,也未尝不能拾起我们丢弃的敬畏之心,丢弃我们曾拾起的狂妄乎。自然规律在上,我们必须依头刻写,如对神明。

5生如夏花,死若秋叶,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叶,都泅在氤氳雾气中,显露的一抹红,带着平淡的欣喜:“我懂了。” 大王说:

本文标准5段式写法,开头一段简单触碰材料,较为艺术化地提出了自己的选择:死亡!从而完成任务。

结尾一段,同样艺术化地表达,含蓄写出自己选择后的领悟,是对全文最好的总结,是对开头最好的解说。这样的首尾呼应在考场作文中给阅卷老师的印象会相当深刻,可以尝试模仿!

中间三段以三个问题开头,相当整齐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思考,简便易行。从结构的角度看,既有并列式论证的工整清晰,又有递进式结构的层层深入,连续追问也使得文脉更加畅通,一气呵成,让阅卷者无法停下!

具体来说本文这三段应该是以引证说理为主、例证为辅的论证段,很标准也很普遍为同学们所运用。

第二段第一部分是引证例证的结合,先引述爱因斯坦的说回答段首问题,然后通过对比阐述凡人与大师对死亡的不同理解,最后巧妙地转移到觉醒这个话题,从而非常高逼格地引出三位中国古名人的认知,一般老师会直接心中点赞,加分!

第三段写得有点问题,开头一句问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中间和结尾给出回答是:充实自己的精神,在生时便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但引证(哲人说的应该是中国古代的心灵鸡汤)和例证(荷兰牧师、乔布斯)都不够充分和直接。但不细看很难察觉。

第四段同样例证引证结合,欧美国家的早期教育例子和梵高的语录后世一组强大的分析,逻辑清晰,语势磅礴,如果整齐一点就更加完善。

又例:

2帕斯卡曾说:“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旨在让人充实有限的时光,而非挥霍生命。的确,正因为人类想在有限的时光里度过精彩绝伦的人生,世上才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有限时光的尽头是如一团浓墨的死亡,而死亡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整个人类社会。如果人类没意识到自己终将死去,那么如今的我们也会像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度日,成为一具具挥霍生命的行尸走肉。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发现了死亡的存在,于是从名为“死亡”的土壤里,孕育出了名为“生命”的花。

3人们常常畏惧死亡,不过是放不下心中的执着。苏格拉底在狱中拒绝学生救他出去、《月亮与六便士》的男主角死在小岛上、《釜山行》中的父亲从列车上一跃而下„„他们已无所留恋:名望、爱情、财富、快乐,都不值得一提。死亡在这一刻不再是恐惧与黑暗,它也如夏花一样绚丽。飞蛾扑火只因贪恋那一抹光亮,在那样的美丽面前,一切执着都是过眼烟云,明知结果是粉身碎骨、是化为虚无,却仍要在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拥抱的姿态迎接死亡

6

的到来。

4诚然,死亡是一切的终止,但正因为有了离别之悲,才有了相遇之美。生命的价值往往在死神降临的那一刻迸发出耀眼的光亮。地震来临时,最美教师把学生都送到安全地带,自己却葬身废墟之下;车祸前一秒,最美司机转动方向盘,挽救一车人的生命,自己却定格在驾驶座上„„这些人用最美的方式拥抱死亡,他们竭尽全力燃烧生命直至死亡的钟声敲响,他们的生命消失殆尽却又永葆青春。死亡的存在,让一切灵魂有了归宿,让一切坚守有了方向,它不只涵养生命之花,它也包容凋落的花瓣,等待下一轮绽放。

二、让死亡成为礼物

1蒙田:“既然死亡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我们,那就让我们到处等它吧。”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有人惶恐,有人惊惧,有人大声咒骂它的存在。但它始终不会消失,所以与其逃避,不如面对,让死亡成为生命中最好的礼物。

2死亡可以是生命旅行中的钟楼。生命旅行“路漫漫而修远兮”,总有一只荆条勾住你的衣角,总有一丝白烟迷住你的双眼,总有一种歌喉困住你的心神。而死亡,就是一座准时响起的钟楼,让人们从迷幻中清醒,重新上路。当你沉迷游戏时,当你耽溺于声色犬马时,当你迷失在纸醉金迷中时,看看死亡这座钟楼吧,看看自己的生命刻度如何在一步步地前进,看看自己所剩的时间,再看看虚度人生的自己,必然有那么一刹那,潘然醒悟。

3死亡可以是清心的一杯清茶。人往往有数不清的欲望,年少时贪图金榜题名,荣耀加身;中年时贪图荣华富贵,享尽奢靡;年老时渴求长生不老,羽化飞仙。所有的功名利禄长命百岁都使人狼狈,都是“自以心为形役”,在得不到时发了疯似的追求,在得到时却往往是一阵空虚。便在这过程中成了“旱地上的一条死鱼,草坪上被弃的一枚卒子,地洞中一只瑟瑟发抖的鼹鼠”。可有了死亡,就像饮了一杯清茶,不管你是多么“脑满肠肥”,都清洗地一干二净。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才会真正的思索生命,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含义。在真正的思考中,活的是自己,而不是利欲的牺牲品。

4死亡可以是理想最好的动力。狼牙山五壮士能跳下悬崖,为国捐躯,为何?司马迁能忍受腐刑,笔耕不辍,为何?文天祥能漂流零丁,不畏强权,为何?因为他们看清了死亡。当一个人连死都不畏惧时,他就真的无所畏惧了。死亡是人生命中最大的阴影,可当你把这层阴影都看透时,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的脚步?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那一点小挫折,那一点小困苦,又算的了什么?当你把死亡当做礼物,不存一丝畏惧,理想的彼岸便就在你脚下了。

5把死亡当做礼物,让它成为一座钟楼,一杯清茶,一种动力,他可以成为上天给我们的最好的恩赐。让我们看清死亡看懂死亡,让他成为天使,而非魔鬼。让我们因为死亡,所以更加地热爱生命,了解生命,达到生命。

大王说:本文的开头结尾与上一篇很相似,但写法不同,名言开头、触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而结尾的总结整齐而大气,既将分论点再次点明,增加阅卷者的印象,同时顺水推舟提出结论。非常实用,值得借鉴。

中间三段,三个简单、整齐、明了、形象的分论点形成无比清晰的并列式论证结构。

第二、三段没例子,第二段里勉强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第三段中“旱地上的一条死鱼,草坪上被弃的一枚卒子,地洞中一只瑟瑟发抖的鼹鼠”。勉强算引证,其他就是说理了,但这种说理很有味道也很有道理,形象较生动,逻辑很清晰,一样可以打动阅卷老师。

第四段上来就是略例设问排比,非常强悍,一方面弥补了本文事实论证不足的缺陷,一方面斩钉截铁、语势磅礴,后面的分析也以问句为主,丝丝入扣,一气呵成。

又例:

2拥抱死亡,才懂得生命的短暂,才学会珍惜。张爱玲曾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生命的短暂,所以会爱怜每一片叶,每一只虫,世界才如此多姿多彩;因为懂得生命短暂,所以会孝顺老人,爱护幼童,才会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恪守心间;因为懂得生命短暂,所以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若是不懂得珍惜,拥有无限的生命,那名望如同泡沫,一触即碎;那爱情变得遥不可及,索然无味;那财富仿佛流水,散尽不复回。拥抱死亡,这最宝贵的礼物,学会珍惜,天地可养。

3拥抱死亡,才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拼命发光发热,活出无限的自己。君不见,文天祥舍生取义,留取丹心照汗青;君不见,苏格拉底为真理,坦然赴刑;君不见,谭嗣同以热血唤醒国人,慷慨就死;君不见,莱斯康特尔抗争教会,争取自由,大笑浴火,终得新生。因为死亡,人们奋斗拼搏,希望活出不一样的自己。有人曾说:“人的一生无非就是看着自己的手不断变得修长有力,慢慢爬上皱纹,最后再也看不见。关键是在看不见之前,手里都握了些什么。”手里若是握住了名望,握紧握松,它都会溜走。爱情、财富、快乐亦如是。只有死亡,它不离不弃,鞭策着人们不断前行,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拥抱死亡,这最宝贵的礼物,学会奋斗,天地可养。

4拥抱死亡,才会拥有畏惧,才能坚守信仰,恪守底线。若是没有了死亡,人们无所畏惧,法律和道德便成为路边折断的明灯,前路无尽,黑暗漫漫,很容易走了弯路。若是没有了死亡,先哲的迷思,难以冲破人们的心墙;草长莺飞,难以勾动人们对美的渴望;繁星满天,难以触发人们的迷惘。若是没有了死亡,佛祖座下灰尘弥漫;圣经和十字架无人问津;玉皇大帝的紫檀炉香火散尽。陶渊明长啸一声“归去来兮”,李太白仰天大笑“我辈岂是蓬蒿人”,苏子瞻抚须放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死亡,他们坚守信仰,执着追寻。拥抱死亡,这最珍贵的礼物,学会坚持,天地可养。

7

由上文我们可以得到核心论述段的几点经验:

1、 例证、引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还是目前议论文写作中运用最广、效果最好的论证方法。

2、 选择论证结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文章的基本构思,不要刻意去纠结折腾并列或者递进。

3、 论证过程必须是有引有例有分析,必须紧紧扣着例子和名言来分析,分析可以,引申也行。

4、 论证过程就是思考过程,尽量思考完整后再动笔,保持流畅,文脉不能断。

5、 语言上多下功夫,排比句、对偶句、短语联排尽量使用,保持这种好习惯,天长必见效。

6、 并列式的分论点设置的方法很多,尽量积累一些句式:有助于、能够、只有才、可以是、方能等等。

7、 递进式并不神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可以!事实、精神、价值,也是!从古到今、由近及远、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有一般到特殊,都是!

8、 说不足,例来凑;例不足,说来补!不管三七二十一,靠着说,就近说,重复说,就别过界!

8

第五天写作训练

完成辩证段和结尾

9

第七天写作训练(题目见学案)

写开头::

10

第九天写作训练(论证段)

11

第十一天写作训练(辩证段和结尾)


相关作文

  • 射洪中学2018寒假高中作文训练册B作文0字
  • 射洪中学2018寒假初中作文练习本(A)作文0字
  •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二作文8000字
  •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二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远洋的航船在舱底放上"压舱石",为了能在汪洋大海中航行得更加平稳. 运动员训练时在腿上绑上沙袋,为了能在比赛时跑得更快.跳得更远. 登山者背上沉重的登山器械,是为了能从容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最终可以胜利登顶. „„ 成长的道 ...

  • 双照中学寒假学生安全责任书文档作文800字
  • 双照中学寒假学生安全责任书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春节即将来临,为了切实做好学生人身安全的各项工作,彻底杜绝寒假期间学生一切非正常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特制定2018年双照中学寒假安全责任书: 家长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要对学生寒假离校期间的安全进行全面监护,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

  • 2018届高2015级绵阳第一次诊断考试考场作文作文2200字
  • 2018届高2015级绵阳第一次诊断 考试考场作文 及作文评分细则 [原题回放]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孙洪涛,凭借出色的折纸技能,最终拿到了该校降低60分录取的资格. 消息一出,立刻引 ...

  • 寒假作文:游涪江三桥作文800字
  • 寒假作文:游涪江三桥 快乐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感觉没玩多久就到了黄昏,最后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只好收起风筝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涪江三桥回到了家.我闻到了花的芬香,我听见了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希望你们在这玩得愉快. 我从花丛里面还听得到蜜蜂采蜜时发出"嗡嗡"的声音, ...

  • 智慧分享 激情快乐作文1800字
  • 智慧分享激情快乐 --射洪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第一届学生节隆重开幕 五月的号角,响彻在涪江两岸:五月的激情,洋溢在射外校园.5月13日上午,射洪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第一届‚智慧分享,激情快乐‛学生节在中学部运动场隆重举办.这是射外高中教育事业发展和师生文化艺术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高中部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共享 ...

  • 高复语文一轮复习计划作文600字
  • 明达中学高复部2018届语文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 8月份:1.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2.辨析修改病句 3.简明连贯得体 作文训练要求:1. 材料作文的类型 2.材料作文的审题 9月份:1. 语句的补写 2.图文转换 3.句子仿写 作文训练:1.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2.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10月份:1. ...

  • 石室初中2017-2018上2018届第一次体育考试工作方案 (1)作文1000字
  • 石室初中2017-2018学年度上 2018届第一次体育学业测试工作方案 一.体考时间安排: 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下午1点30分准时开始(学生提前热身,特殊天气另行通知) 考试地点:石室初中体育操场 参考对象:2018届全体学生 二.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成立学业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体育考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