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3作文2100字

初二作文

作文3

第三讲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品的选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文章来说,“米”就是素材,没有起码的材料,写文章就无从下手。占有材料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使用材料,却不一定是多多益善,应慎加选择。我们许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遴选素材,精心组织,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三个力求]

一、选择材料力求精当:

1、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要契合文章的主题。切记,一切服从于中心,一切服务于中心,该多就多,宜简则简。用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哪些多用,哪些少用,依据只有一个,就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要“量体裁衣”,这个“体”,就是中心思想。依据中心思想来取舍材料,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如写《我的引路人》,笔墨应集中在“引路人”身上才算抓住了重点。如果大写特写“我”自己,就偏离了文章的轨道,难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了。再如,某同学写《去玩吧,孩子》取材就较新颖,给人的印象颇深,材料的取舍也比较合理。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只抓住了自己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亲的一句“去玩吧,孩子”这一主要事情来写,这样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2、材料不能胡编乱造。这就是说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那种“在车厢里将歹徒踢出

三、四米远”的情节是虚假的,那种“拾到东西一等就是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这些胡编乱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

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写家乡的变化,就是盖了平房盖楼房,买了彩电买摩托;一写母爱,就是织毛衣,送雨伞;一写老师,就是补课解难题„„还有,不要动不动就与“学习”攀亲:《我这个╳╳谜》,动则就写我这个学习谜;《我懂得了珍惜》动则就写我懂得了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花季》动则就写在花季中努力学习;《我在努力》动则就写我努力学习;《起点》动则就写把这次学习上的进步作为起点„„简直是无学习不成文。生活是如此的广阔,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的素材,为什么就只选学习这一点呢?

二、遴选材料力求新颖:

选择材料之后,接着就是对材料进行组织遴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力争作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因此,文章要注意避免那些人家早已用滥了的陈旧材料,要记住“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文章最忌百家衣。”旧材料陈陈相因、东拼西凑,决不会写出好文章。那么,怎么才能“新”呢?请注意要作到“三独”

1、要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比如《我爱家乡的秋天》一文,很多同学选材不外乎“秋天的景色如何地迷人”、“秋天的硕果如何地喜人”、“秋天的收获如何地醉人”等等,而有个同学写:秋季的某日,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来的浓浓的民主气氛,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多么充满时代气息的材料啊!

2、要匠心独运。有时你可能对组织的材料举旗不定,这时你最好用你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再决定材料的取舍。

例如:《还我课外天地》一文,现有三则材料可供选择——

(1) 学生负担过重,不能顾及课外天地。

(2) 学校、家长卡的太紧,不敢顾及课外天地。

(3) 课外天地充斥着武打、凶杀、色情,不愿顾及课外天地。

你不妨想一想,(1)(2)两则选用者肯定多,(3)则会少一些,便可淘汰(1)(2)选择(3)。

3、要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如: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很多,同学们笔下的差生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白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我们看看《象乔丹一样飞翔》(第二讲例文)和杨艺的《雄狮》,是不是会感到耳目一新呢?

三、提炼材料力求艺术:

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这主要是不会艺术地提炼材料。那么,怎样提炼材料呢? [三变]

1、变一般为典型。“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的、零碎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性的内容。如有篇《中学生的一天》的习作,作者巧妙地将劳动委员罚扫地、老师罚站、食堂管理员罚款、班主任罚写检讨集中于我的一天来写,由此反映学校以罚代教的问题。这样将不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事集中在一天,不但没有失真之感,反而倒更具戏剧性和典型性。

2、变单薄为丰厚。这是指增加材料的立体感、层次感、厚重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度。如一同学写《夏天的歌》,先写阴雨连绵,农家的稻谷没法晒而开始发霉,乡亲们一筹莫展。再写政府决定减免有关提留,村民们十分感动,文章表达了“政府爱人民”这一主题。后来作者又加上了这样的内容:大家考虑到不能光靠政府照顾,还要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损失。这样,主题变成了“政府爱人民,人民爱政府”,文章的内含变得丰厚多了。

3、变肤浅为深刻。这是指对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如一个同学写《荒》,先写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田荒;再写菜园无人管理——园荒;最后写家里无人照看孩子,父母干脆让读书的姐姐辍学带孩子——人荒。这样一组材料,使文章的主题显得特别深刻。

作文3

第三讲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品的选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文章来说,“米”就是素材,没有起码的材料,写文章就无从下手。占有材料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使用材料,却不一定是多多益善,应慎加选择。我们许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遴选素材,精心组织,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三个力求]

一、选择材料力求精当:

1、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要契合文章的主题。切记,一切服从于中心,一切服务于中心,该多就多,宜简则简。用哪些材料,不用哪些材料,哪些多用,哪些少用,依据只有一个,就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要“量体裁衣”,这个“体”,就是中心思想。依据中心思想来取舍材料,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如写《我的引路人》,笔墨应集中在“引路人”身上才算抓住了重点。如果大写特写“我”自己,就偏离了文章的轨道,难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了。再如,某同学写《去玩吧,孩子》取材就较新颖,给人的印象颇深,材料的取舍也比较合理。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只抓住了自己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亲的一句“去玩吧,孩子”这一主要事情来写,这样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2、材料不能胡编乱造。这就是说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那种“在车厢里将歹徒踢出

三、四米远”的情节是虚假的,那种“拾到东西一等就是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这些胡编乱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

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写家乡的变化,就是盖了平房盖楼房,买了彩电买摩托;一写母爱,就是织毛衣,送雨伞;一写老师,就是补课解难题„„还有,不要动不动就与“学习”攀亲:《我这个╳╳谜》,动则就写我这个学习谜;《我懂得了珍惜》动则就写我懂得了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花季》动则就写在花季中努力学习;《我在努力》动则就写我努力学习;《起点》动则就写把这次学习上的进步作为起点„„简直是无学习不成文。生活是如此的广阔,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的素材,为什么就只选学习这一点呢?

二、遴选材料力求新颖:

选择材料之后,接着就是对材料进行组织遴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力争作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因此,文章要注意避免那些人家早已用滥了的陈旧材料,要记住“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文章最忌百家衣。”旧材料陈陈相因、东拼西凑,决不会写出好文章。那么,怎么才能“新”呢?请注意要作到“三独”

1、要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比如《我爱家乡的秋天》一文,很多同学选材不外乎“秋天的景色如何地迷人”、“秋天的硕果如何地喜人”、“秋天的收获如何地醉人”等等,而有个同学写:秋季的某日,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来的浓浓的民主气氛,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多么充满时代气息的材料啊!

2、要匠心独运。有时你可能对组织的材料举旗不定,这时你最好用你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再决定材料的取舍。

例如:《还我课外天地》一文,现有三则材料可供选择——

(1) 学生负担过重,不能顾及课外天地。

(2) 学校、家长卡的太紧,不敢顾及课外天地。

(3) 课外天地充斥着武打、凶杀、色情,不愿顾及课外天地。

你不妨想一想,(1)(2)两则选用者肯定多,(3)则会少一些,便可淘汰(1)(2)选择(3)。

3、要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如: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很多,同学们笔下的差生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白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我们看看《象乔丹一样飞翔》(第二讲例文)和杨艺的《雄狮》,是不是会感到耳目一新呢?

三、提炼材料力求艺术:

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这主要是不会艺术地提炼材料。那么,怎样提炼材料呢? [三变]

1、变一般为典型。“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的、零碎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性的内容。如有篇《中学生的一天》的习作,作者巧妙地将劳动委员罚扫地、老师罚站、食堂管理员罚款、班主任罚写检讨集中于我的一天来写,由此反映学校以罚代教的问题。这样将不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事集中在一天,不但没有失真之感,反而倒更具戏剧性和典型性。

2、变单薄为丰厚。这是指增加材料的立体感、层次感、厚重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度。如一同学写《夏天的歌》,先写阴雨连绵,农家的稻谷没法晒而开始发霉,乡亲们一筹莫展。再写政府决定减免有关提留,村民们十分感动,文章表达了“政府爱人民”这一主题。后来作者又加上了这样的内容:大家考虑到不能光靠政府照顾,还要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损失。这样,主题变成了“政府爱人民,人民爱政府”,文章的内含变得丰厚多了。

3、变肤浅为深刻。这是指对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如一个同学写《荒》,先写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田荒;再写菜园无人管理——园荒;最后写家里无人照看孩子,父母干脆让读书的姐姐辍学带孩子——人荒。这样一组材料,使文章的主题显得特别深刻。


相关作文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2012作文23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2012作文2100字
  •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 历年初中作文题目:因为有爱 初中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初中作文题目:泪落 优秀初中作文题目:生命的美丽 初中作文题目大全:感悟生活 初中作文题目:初夏的风 关于榕树的初中作文题目 初中作文题目:因为他,我更„„ 初中作文题目:感人肺腑的旋律 精选初中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初中作文题 ...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作文2100字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大全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四年级作文:校园春色1 四年级作文:校园景色 四年级作文:春姑娘到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春天 四年级作文:迷人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石子路 四年级作文:美丽的校园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喷泉 四年级作文:夕照校园 四年级作文:走过校园的四季 四 ...

  •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作文2700字
  • 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 ...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作文1600字
  •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多么的神秘夏哪.又是多么的热情爱你 夏天虽然没有春天的温柔早晨.也没有秋天的凉爽更没有冬天的纯真但它却有属于自己的美丽. 太阳公公还没有睡醒雾姑娘已从天上降到人间楼房和草地就被笼罩在云雾 之中.草地湿湿的空气暖暖的夏天的早晨有一种朦胧的美. 地面就开始变热了气 ...

  •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选作文27700字
  • 1 ·甘肃兰州2010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天空让我陶醉 [2010-10-29]·甘肃兰州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花让我陶醉 [2010-10-26]·2009广东阳江中考满分作文 :我和诸葛亮一起漫步 [2010-10-26]·中考满分作文 [2010-10-26]·中考范文:心灵的距离 [ ...

  • 作文作文11200字
  • 2011宁夏中考作文题目(自拟命题) 大熊有一个小麻烦,他去找了发明家,发明家没等他说完话就说要给他装一对翅膀,裁缝没等他说完就要给他一条围巾,帽子店.蜂蜜店.装饰店,所有的地方听说他有一个小麻烦都给了他一点东西,可是大熊要的不是这些.直到大熊遇到一只小苍蝇,小苍蝇倾听了大熊的话,大熊说他需要一个朋 ...

  • 历年小升初作文题目作文2200字
  • 全国各地历年小升初考试作文题大全 ⒈小升初作文题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小升初作文题目<--,我永远的天空> ⒊小升初作文题目<都是--惹的祸> ⒋小升初作文题目<笑傲--> ⒌小升初作文题目<生活需要--> ⒍小升初作文题目< ...

  •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作文32800字
  • 1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 1.2008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的肩膀 2.2008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 ...

  • 初中作文题目作文8100字
  • 1<--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我永远的天空> ⒊<都是--惹的祸> ⒋<笑傲--> ⒌<生活需要--> ⒍<何以解忧,惟有--> ⒎<假如我是--> ⒏<告诉你,我很--> ⒐<我眼中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