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劳动的经历作文1800字

六年级作文

记一次劳动

【教学目的】

1. 记叙一次劳动的全过程,做到真实、具体、完整、有次序。

2. 仔细观察、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步骤】

(一)写前训练

1. 在作文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次劳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其情,见其人,闻其声,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激发写作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口述劳动经过、场面、表现。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最后一段时间你参加了哪些劳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②这项劳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的,有哪些人参加?③在劳动中大家表现得怎样?

2. 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真实。

①我做饭时,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

②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饭。我想一定要做好,所以把米淘得非常干净。

③傍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开始煮饭。我量了两碗米,再舀两瓢水倒进饭盆里,用手轻轻地搓。水浑了,我就把水倒掉,然后再舀些水倒进盆里,让浮在水面上的糠皮、杂物顺水流掉。我又把杂在米中的稻壳和沙粒拣了出来。就这样淘了三次,水清了,米也就淘好了。

3. 把下面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具体,要联系实际想一想,妈妈是怎样教的?洗衣服有哪些具体办法,要把过程写清楚。

例文〕

一天,妈妈指着盆子说:“小红,这是你换下来的衣服,泡在水里已经十多分钟了。现在我来教你洗……。”

(二)习作指导

1. 审题

把“基础训练6”第七题和本次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异同,弄清本次作文题目的要求。

文题的不同点是:“基础训练6”第七题对文题只限定了事件的性质,但没有限定写哪件具体的事,只要是自己深受感动的事就行,平淡的、印象不深的不能写。本次作文题目限定了内容范围,必须记一次劳动,超出劳动以外的事件不能写。 文题的相同点是:都要求记叙一件事,都有“写具体”的要求。

通过对文题的分析比较,要使学生明白,“劳动”一词涉及的面很广,可写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也可以写家务劳动,但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体验的劳动,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体会,不能虚构。

2. 借鉴

引导学生重温《劳动最有滋味》和《雨中》这两篇课文,使学生借鉴课文是怎样写劳动过程的。例如《雨中》描述了一个阴雨的傍晚,群众帮助拉车送货的姑娘拾撒在地上的苹果的事,反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写了一次劳动的过程。课文是按“撒苹果――拾苹果――拾完苹果”的顺序写的,先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起因,接着把过路人主动帮助拾苹果作为主要部分具体地描述。课文写了人们拾苹果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写了孩 子们动脑筋想办法;写了姑娘的内心变化。这些都写得逼真感人。通过重温课文,要使学生明白,写一次劳动除了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外,还必须具体、逼真地再现劳动中人们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的等等。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外,哪些话要先说,哪些话要后说,哪些地方要总说,哪些地方要分说,哪些事要详说,哪些事要略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 参考文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命题和选材,可以提出一些文题供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拟出有创造性的题目。

《妈妈教我学做饭》

《周末大扫除》

《植树》

《记一次夏收劳动》

(三)独立试写

按照以上的训练和指导鼓励学生选择与劳动有关的感受最深的材料列出写作提纲,通过反复修改,然后进行写作。遇到疑难问题要记下来。

(四)质疑评议

1. 让学生分小组分别交换自己的习作,细读后提出:还有哪些地方按要求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根据他人的意见,再认真思考及修改。

教师要在巡视时了解学生试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列出重点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将学生的习作按上中下三类,各分别选出一至二篇,在班上交流,师生分析,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五)修改成文

通过质疑评议和例文分析,让学生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或 重写,教师同时分类指导。

(六)总结讲评

教师讲评要注意鼓励、引导,个性问题不宜课堂集中点评。要紧扣本次作文的要求,结合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采用赏析的方法,或让学生读作文、谈体会,或印发佳作、出墙报等,同教师评点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和不足,找到修改的途径,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记一次劳动

【教学目的】

1. 记叙一次劳动的全过程,做到真实、具体、完整、有次序。

2. 仔细观察、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步骤】

(一)写前训练

1. 在作文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次劳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其情,见其人,闻其声,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激发写作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口述劳动经过、场面、表现。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最后一段时间你参加了哪些劳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②这项劳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的,有哪些人参加?③在劳动中大家表现得怎样?

2. 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真实。

①我做饭时,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

②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饭。我想一定要做好,所以把米淘得非常干净。

③傍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开始煮饭。我量了两碗米,再舀两瓢水倒进饭盆里,用手轻轻地搓。水浑了,我就把水倒掉,然后再舀些水倒进盆里,让浮在水面上的糠皮、杂物顺水流掉。我又把杂在米中的稻壳和沙粒拣了出来。就这样淘了三次,水清了,米也就淘好了。

3. 把下面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具体,要联系实际想一想,妈妈是怎样教的?洗衣服有哪些具体办法,要把过程写清楚。

例文〕

一天,妈妈指着盆子说:“小红,这是你换下来的衣服,泡在水里已经十多分钟了。现在我来教你洗……。”

(二)习作指导

1. 审题

把“基础训练6”第七题和本次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异同,弄清本次作文题目的要求。

文题的不同点是:“基础训练6”第七题对文题只限定了事件的性质,但没有限定写哪件具体的事,只要是自己深受感动的事就行,平淡的、印象不深的不能写。本次作文题目限定了内容范围,必须记一次劳动,超出劳动以外的事件不能写。 文题的相同点是:都要求记叙一件事,都有“写具体”的要求。

通过对文题的分析比较,要使学生明白,“劳动”一词涉及的面很广,可写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也可以写家务劳动,但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体验的劳动,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体会,不能虚构。

2. 借鉴

引导学生重温《劳动最有滋味》和《雨中》这两篇课文,使学生借鉴课文是怎样写劳动过程的。例如《雨中》描述了一个阴雨的傍晚,群众帮助拉车送货的姑娘拾撒在地上的苹果的事,反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写了一次劳动的过程。课文是按“撒苹果――拾苹果――拾完苹果”的顺序写的,先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起因,接着把过路人主动帮助拾苹果作为主要部分具体地描述。课文写了人们拾苹果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写了孩 子们动脑筋想办法;写了姑娘的内心变化。这些都写得逼真感人。通过重温课文,要使学生明白,写一次劳动除了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外,还必须具体、逼真地再现劳动中人们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的等等。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外,哪些话要先说,哪些话要后说,哪些地方要总说,哪些地方要分说,哪些事要详说,哪些事要略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 参考文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命题和选材,可以提出一些文题供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拟出有创造性的题目。

《妈妈教我学做饭》

《周末大扫除》

《植树》

《记一次夏收劳动》

(三)独立试写

按照以上的训练和指导鼓励学生选择与劳动有关的感受最深的材料列出写作提纲,通过反复修改,然后进行写作。遇到疑难问题要记下来。

(四)质疑评议

1. 让学生分小组分别交换自己的习作,细读后提出:还有哪些地方按要求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根据他人的意见,再认真思考及修改。

教师要在巡视时了解学生试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列出重点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将学生的习作按上中下三类,各分别选出一至二篇,在班上交流,师生分析,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五)修改成文

通过质疑评议和例文分析,让学生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或 重写,教师同时分类指导。

(六)总结讲评

教师讲评要注意鼓励、引导,个性问题不宜课堂集中点评。要紧扣本次作文的要求,结合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采用赏析的方法,或让学生读作文、谈体会,或印发佳作、出墙报等,同教师评点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和不足,找到修改的途径,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相关作文

  • 劳动最光荣作文3200字
  • <劳动最光荣>教案 教学目的:(一)情感: 1. 以学生亲身经历劳动过程为环节设计,感受劳动的苦与乐,体会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2. 以联欢会的形式为载体,赞美劳动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3.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劳动成果给他人带来的方便,感到自身 ...

  • 幸福在哪里 教学设计作文1000字
  •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一.回顾前文,学习 ...

  •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杨小红作文3300字
  • 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主题活动方案 --2013年秋学前教育班 杨小红 一.主题来源 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劳动,生活没有不劳而获,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美德.劳动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情,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健康成长过程中需不断发展.锻炼以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然而,在社会和家庭教育中经 ...

  • 幸福在哪里作文2000字
  • 1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 桐城市孔城中心小学 崔爱平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通过有趣的情节,说明一个道理.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 ...

  • 快乐暑假--我的卖报经历作文900字
  • 暑假,是一个令人感到兴奋愉悦的字眼.的确如此,只要一提到暑假,我们首先便会想到娱乐.休息.游戏和交友之类的字眼.但是,暑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高兴和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寂寞.但对于我来说,暑假是无比令人感到兴奋和快乐的,因为我在卖报中,不仅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了丰硕的回报,还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挣钱的不 ...

  • 劳动习作教学设计作文0字
  • "劳动"习作教学设计 --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参与实践,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3. 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同学的合作,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物.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基本 ...

  • 我的一次成功经历作文600字
  • 我成功的经历有许多,其中一次让我至今难忘. 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煎蛋,于是,就对妈妈说"妈妈今天中午可不可以教我煎蛋?"妈妈惊奇地问:"你怎么想要学煎蛋了呀!""妈妈,我都已经这"把"老龄了,如果你不教我,那更待何时呀!&q ...

  •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600字
  • 劳动是一个人勤劳的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劳动经历.有时可能是不经意间,但总是会有收获的. 一次,我补完课往家中走,看见远处有几十棵美丽的植物.走近一看,原来是烧汤花.于是,我采了几十粒外形像"小地雷"的种子,拿回家中,将它们进行选种,我用筷子在花盆的土皮上扎一个个半寸深的小洞,仔 ...

  • 明天会更好作文500字
  • 也许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寒冷和饥饿中: 也许明天的我们,有着欢乐的笑声. 也许今日的分离,带来的是伤心的泪水: 也许明天的相聚,换来的是永生难忘的记忆. 人生有苦有乐.每个人都要经历分离的痛苦.每个人都会体会到在寒冷的冬天里,忍受着饥饿. 也许,有人说:"我一辈子也不会经历这些事的.&quo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