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也精彩作文2200字

初一作文

错误也精彩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 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

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在我看来:

一、容“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就会出错。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判、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

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著名教育家卡尔? 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经常外出上示范课,每每告诉那些陌生的学生:“于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其实,这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在于于老师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二、用“错”——为有源头活水来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是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1、找准错误,寻找起点

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简便计算110-55-45,有不少学生往往错误地计算为110-(55-45)。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连减中的简便计算原理没有弄懂。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小明同学过10岁生日,爸爸到儿童服装店给他买衣服,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45元,爸爸付出110元,应找回多少元?”在这样所熟知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想到:可以先算出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钱,算式是(55+45);再算出找回多少元,算式是110-(55+45)。这样缘于错误找根源,根源找准了,学生理解了,难题解决了,错误率自然就降低了。

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如应用题“桃树有45棵,比梨树的3倍多6棵,梨树有多少棵?”学生列出的算式有:①3×()+6=45;②3×45-6;③(45+6)÷3;④(45-6)÷3;⑤45÷3-6;⑥45×3+6„„解法很多,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统一”了答案,①、④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是其他算式,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这样的“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诱“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

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的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字,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诱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我们要让“错误”美丽起来。只有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师也才是称职的。

错误也精彩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 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

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在我看来:

一、容“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就会出错。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判、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

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著名教育家卡尔? 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经常外出上示范课,每每告诉那些陌生的学生:“于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其实,这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在于于老师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二、用“错”——为有源头活水来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是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1、找准错误,寻找起点

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简便计算110-55-45,有不少学生往往错误地计算为110-(55-45)。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连减中的简便计算原理没有弄懂。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小明同学过10岁生日,爸爸到儿童服装店给他买衣服,一件上衣55元,一条裤子45元,爸爸付出110元,应找回多少元?”在这样所熟知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想到:可以先算出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钱,算式是(55+45);再算出找回多少元,算式是110-(55+45)。这样缘于错误找根源,根源找准了,学生理解了,难题解决了,错误率自然就降低了。

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

如应用题“桃树有45棵,比梨树的3倍多6棵,梨树有多少棵?”学生列出的算式有:①3×()+6=45;②3×45-6;③(45+6)÷3;④(45-6)÷3;⑤45÷3-6;⑥45×3+6„„解法很多,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统一”了答案,①、④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是其他算式,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这样的“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诱“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

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故意设置“陷阱”:能被2、5整除的数,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的能被3整除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字,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诱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我们要让“错误”美丽起来。只有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师也才是称职的。


相关作文

  • 出错作文700字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古人在面对错误时就知道没有谁可以一生都不犯错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平凡之人呢? 错误造就了光明.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一个不怕失败不怕错误的勇者.数千次的试验没有消磨他要为人类谋光明的决心.一次次, ...

  • 精彩的一课作文800字
  • 生活是一个课堂,在生活中,有一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那是多么精彩的一课啊,我至今记忆犹新! "咔嚓"一声,惊动了正在晾衣服的我.啊!那掉下去的衣架怎么就那么不偏不倚地砸到了妈妈最喜欢的那盆花上?上次妈妈还说这盆花是她的骄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它可是妈妈最"喜欢的心肝宝贝 ...

  • 话题作文精彩构思80则--话题76:x作文700字
  • 话题七十六:x 看到这个符号,你会想到什么?是算术中的乘号.是未知数,还是叉号或禁止符--根据上面图形的特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加以大胆想象写一篇文章.想象合理,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精彩构思] 1.逐渐减少的"×"号 将"×"想像为试卷. ...

  • 生活因挫折精彩作文600字
  • 有些人总认为生活应该一帆风顺的才叫精彩,才会令人羡慕,然而我认为人生的精彩在于生活中的挫折. 同学们对"发明大王"爱迪生都不陌生吧,他,一个被世人仰慕的大科学家,人人都瞻仰他的成功,然而那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失败了.: 1914年12月深夜,爱迪生的制造设备被一场大火严重毁坏,他损 ...

  • 生活因挫折而精彩(作文)作文0字
  • 生活因挫折而精彩 林福澤 有些人总认为生活应该一帆风顺的才叫精彩,才会令人羡慕,然而我认为人生的精彩在于生活中的挫折.因为有了挫折才会有失败,有了失败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下一次才不会犯,才能够成功. 他,一个被世人仰慕的大科学家,人人都瞻仰他的成功,然而那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失败了.他 ...

  • 生活因挫折而精彩作文600字
  • 有些人总认为生活应该一帆风顺的才叫精彩,才会令人羡慕,然而我认为人生的精彩在于生活中的挫折. 同学们对"发明大王"爱迪生都不陌生吧,他,一个被世人仰慕的大科学家,人人都瞻仰他的成功,然而那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失败了.: 1914年12月深夜,爱迪生的制造设备被一场大火严重毁坏,他损 ...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作文500字
  • 精彩和坏通过阅读后的感觉nnnAfter 阅读伟大和坏通过这篇文章,我知道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式.在文章中的父亲的爱是严重的,和母亲的爱是善良的. Buddy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断言中向前推进.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七岁或八岁的Buddy ,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美好的,他父亲的评价是可怕的后来Budd ...

  • 青春因挫折而精彩作文1400字
  • 青春因挫折而精彩 轻轻挥别无畏的童年,和着青春的步伐,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寻觅觅.跌跌撞撞......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奥地利音乐神童莫扎特,在他15岁那年,他为了抓紧时间创作一道曲子,连续 ...

  • 接受改变不负青云之志作文1000字
  • 也许莫言.铁凝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承担错误.接受改变的特质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强大地保障."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在他的人生旅途之中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茨威格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面对人生的困境,有的人选择了固执己见,而有的人却选择了接受改变,战胜困难与荆棘,探索生活的真正使 ...

你可能喜欢
聚合